第2章 30岁,别再懊悔过去,你要为梦想而奋斗
- 30岁,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 静涛
- 11810字
- 2018-10-19 16:45:14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曾尽力的懊悔。与其陷在并不满意的过去,不如认清自我,为梦想而努力。别让未来的你,讨厌今天的自己。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当今社会,是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竞争充满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虽然我们的竞争对手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施加压力,但真正的敌人却是我们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对手太强大,而是对自己认识不清,自己拉了自己的后腿。要想不拉自己的后腿,就必须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扬长避短。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男子110米栏田径项目的金牌,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的世界纪录,夺得了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史上的第一枚田径金牌。自此,刘翔成了全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刘翔在雅典改写了中国男子田径历史的同时,谁也没想到这位“亚洲飞人”原来竟然是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在转行的背后,刘翔也一度受到冷落和失败的辛酸。
就在刘翔获得跳高冠军之后,孙海平发现了刘翔。那是1998年夏天,当时培养出“中国跨栏王”陈雁浩的知名教练孙海平在见到当时年仅16岁的刘翔后就感觉这个孩子个子高、节奏感好,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是个练跨栏的料,于是就准备收入自己门下。然而当时刘翔的父母却极力反对刘翔成为专业运动员,他们害怕练不出结果,同时又希望刘翔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在学习上出人头地。于是,孙海平就在自己宿舍门口和刘翔的父亲来了一次非正式的会谈,他表示刘翔胆识过人,速度和爆发力也非常强,是块练跨栏的料儿。在孙海平的苦口婆心下,刘翔的父亲终于同意让刘翔留下,并且主动承担了做家里人思想工作的任务。几天后,刘翔的父亲亲自开车送刘翔去了少体校。于是,刘翔正式进入孙海平门下,开始系统的跨栏专业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事实证明,孙海平的判断是正确的。刘翔的转行让他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才有了他给我们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只有认清自我,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该为社会做些什么,我们自身的价值才能得到尽情地释放。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每每说起军事战略,总是侃侃而谈,一副手到擒来的架势,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他自认天下无敌,很是骄傲。公元前259年,秦军再次攻打赵国,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誓死抵抗。那时赵奢已经去世,负责指挥全军的是赵国名将廉颇,他虽年事已高,但对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一时无计可施。秦国知道这样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一听,果然上当,马上派赵括替代了廉颇。一向自视甚高的赵括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生搬硬套兵书上的条文,结果致使四十多万赵军尽数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射中身亡。
赵括的枉死固然令人惋惜,但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如果一个人无法认清自己,不但损人不利己,还有可能铸成难以弥补的大错。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不会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过高的估计,从而做出与自己能力不相符的事情。
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我们才能重新找回自己的航行坐标,往胜利方向前进。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真实的理性评价,包括身体特征、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个性特点等一切与自我相关的东西。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全然接纳自己。
人生一世,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做的,是“胜不骄,败不馁”。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满;在遭遇挫折时,不妄自菲薄。这世界原本就不是完美的,我们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们要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在某些地方不OK。我们不必事事都要求自己必须出类拔萃,优于别人,只要把自己的闪光点发扬光大就可以了,只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足够优秀就可以了。
生命是由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组成的,它的价值是由每一个有价值的瞬间积累起来的。如果你整天忙忙碌碌,却没有获得相应的价值,那不是徒劳无功、浪费生命吗?我们要做的,是忙到实处,忙到点子上,忙出价值和效益。
一寸光阴一寸金,莫做“瞎忙族”
现代社会,为了应对巨大的生存压力,实现自我价值,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快节奏的生活,“忙碌”成了一种常态。有的人是真忙,而有的人“忙”得意义却不大,忙忙碌碌却没有结果,这种人被称为“瞎忙族”。
据《生命时报》联合互联网进行的一项1500余人参加的调查结果显示,52.2%的人表示“太忙了,几乎没时间休息”;56.6%的人会习惯性地问朋友“最近你在忙什么”;38.4%的人表示几乎每天都没有休闲时间;32.1%的人表示不知道都忙了什么,就是觉得没时间。
家住房山区顺河路的小陈在联合路一家贸易公司上班。她到单位一年多了,每天早上8点半就到办公室,一坐到电脑前,先是QQ、微信、旺旺登录,随后几个新闻首页弹出来,挨个看完,再刷微博、看朋友圈、查邮件、浏览网购动态……一天下来,小陈觉得自己根本没做什么事。到了年底,工作量增大,可小陈的工作习惯依旧,整天忙来忙去觉得力不从心,却一样工作都没干好,领导指派的活儿都是“抽空”干的。她越来越迷茫。
谈起自己的工作状态,小陈有些羞赧。她看到周围的同事都很忙碌,自己却怎么都进入不了状态,就算是“真忙”的时候,她的工作效率也不高,往往一件事做一半又去处理另一件。每件事都感觉很紧急,都想去做,却都做不好。因为她常常正忙着,就被一个网络弹窗或是一条QQ消息吸引去了注意力。这样一天下来,花在工作上的时间看似很多,实际上都在“瞎忙”。
小王刚刚荣升了项目经理,各种繁杂的事务一下子摆在眼前,让他难免疲于应对,可偏偏这时候老家有个亲戚病了,非让他帮忙找知名的医生看病。小王怕被骂“忘本”,不好推托,每天陪着上医院。这样一来,好多人都听说他在医院有门路,纷纷找他帮忙看病,小王怕得罪人,都一一应承了。很快就是年中了,项目一点儿进展都没有,老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小王这才发现,自己这半年的忙碌都是无用功。
小刘是烟草公司里最热心的年轻人,看起来也是办公室里最忙碌的一个,打电话、送文件、接客户,马不停蹄。他虽然忙却效率不高,仅一份年终总结就3天都没完成,总要被许多事情打断,几乎没有安静写东西的时间。当别人问他整天这样忙得团团转累不累时,他毫不在乎地说:“不怕忙,就怕无事可做。”他说自己一闲下来就焦虑,所以没事找事,谁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马上去帮忙。他以为这样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认可,所以在办公室总是表现得很热心,结果却把自己的事耽误了。
上面三个人代表三种类型的“瞎忙”,心理专家分析,典型的“瞎忙族”有三大特征:
1.安排不好时间。网上聊天、浏览新闻、刷微博这些琐事,让很多时间白白溜走了。一会儿忙这个一会儿忙那个,时间碎片化,效率很低,导致事情越堆越多。
2.不分主次。很多人做事前没有合理的计划,做事不分主次,导致自己像一个“消防员”随时要去“救火”,成了急事、琐事的奴隶,最重要的事反而未能及时完成。
3.闲下来就焦虑。不怕忙,就怕无事可做,这也许是现代人最普遍的一种心态。就像一个疯狂的陀螺,习惯了高速旋转,一旦停下来,反而会焦虑、恐惧、空虚,有的人甚至有了假期反而不会休闲了。
盲目地忙碌,最后收获的往往都是茫然。中国有句成语叫“碌碌无为”,碌碌,即忙得不可开交,但却“无为”,想想都很可怕。很多时候,可能是我们根本没有把“忙”真正地定义清楚。忙是什么呢?忙应该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中,朝着特定的目标进行连续不断的努力的生存状态。忙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让我们将来回忆这段时光时觉得自己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自己。但是如果你只是为了不闲着而去忙,只是为了向人表明自己“重要”而去忙,那么无非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
朝着理想中的自己前进
芸芸众生,有成就的人屈指可数,大多数人都是平淡无奇地过一生。成功者到底是怎么脱颖而出,从而赢取璀璨人生的呢?我们无法得知每个人的成功秘诀,但通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对自己有强烈的认知,他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它。他们目标明确,执行力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境遇,他们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向目标所在的那条路。
然而,在达成目标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虽说每个人的本质难免会受文化的影响,但完全以文化所具有的价值系统来生活,那是跟自己过不去。你能做什么?将走什么样的路?这是命运的质问。庸者随波逐流,唯有智者,才有资格成为自己的导师和内心的解读者。你的才能就是你的天职。在选择职业时,不要考虑什么样的职业挣钱最多、怎样成名最快,应该选择最能发挥你的潜能、才能,让你全力以赴的工作。
“你来人间一趟,要活出自己的模样”,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数载,若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不能活成自己渴望的样子,那当真是无趣至极。数载人生里,许多未知的事情和人会给你带来消极的情绪,这时候,不妨坦然一笑,告诉自己:我要做自己想成为的人。
有人说,在人生的所有幸福中,有一种幸福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并被别人所羡慕,那就是你所从事的正是你喜欢并非常擅长的职业。这种幸福并不被大多数人拥有,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大多数人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干着自己不喜欢的职业,这其实是很无奈的,而真正的幸福就是所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爱好相一致,就像易趣网的创始人邵亦波所说:“一个人要成功的话,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当然这也是他最能干的事,这样他就能够每天都很有劲地去工作,也容易成功……”
易趣网的邵亦波可谓是一个少年得志的人,还在上高中时,他在数学方面的才华就崭露头角,并在高二直接进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他谢绝了美国各大咨询公司和金融投资银行的高薪聘请,回上海创办易趣网,任首席执行官。如今,易趣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交易平台。
谈及自己的工作,邵亦波说:“回国创业不是我的一时冲动,而是我想了很久才定下来的,最重要的是,感觉自己对这方面感兴趣,愿意在这方面发展。”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如果我们总是为环境所迫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没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就不可能拥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并且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做某种事情的愿望本身就说明你具备相应的才能或潜质。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种不为名牵、不受物累、不受羁绊、不为尘嚣缠绕的自我选择,是一种至高、至纯、至善、至美的生活方式,轻松洒脱,自由自在,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并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只有从兴趣出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能增强生命活力,谱写人生的美丽乐章,做最好的自己。
在人生的海洋上,流逝的时间就像吹到船上的风,扬起风帆的只有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将要驶向哪里,又怎么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也许在做自己想成为的人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难免不被旁人理解,可是这时候要做的并不是放弃,也许再坚持那么一下下,你就可以做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没有人会带着先天的梦想来到世间,每一个人都是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件后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梦想,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许多人因为外界因素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做自己最想成为的那种人的机会,时隔多年后悔不已,却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所以,我们不要做许多年后后悔的人,趁着青春正好、年华未老,现在就努力去做自己想成为的人吧!
做你想成为的人,成就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愿你凭自己的努力在四季轮回里唱着属于自己的歌,愿你凭自己的努力在人间这一趟中活出自己的模样!
自省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自省,顾名思义就是自我反省。有的人时时刻刻自信满满,狂妄自大,对他人处处吹毛求疵;而有的人分分秒秒自我检讨,唯恐出错,却对他人的种种海纳百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能心安理得地说自己从未犯过一丝一毫的错误?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反省。
自省是沧海里一颗闪亮的明珠,自省是航海中的风向标。古往今来,因自省成就一个人甚至一代人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因不自省毁掉一个人或一个朝代的事也比比皆是。唐太宗李世民听取魏征忠言,不断改正自身错误,成就大唐盛世;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顽固骄奢,实施暴政,失去民心却不知觉醒,最终导致秦朝覆灭。许多高官厚禄的人贪污、受贿,最终误入歧途,困压于法律之下;而许多科学家坚持不懈,在一次次失败之后,紧抓着失败的问题钻研,从而获得成功。由此可见,自省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
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平时非常溺爱,每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总是把问题推到他人身上,认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是对的,从而让孩子养成了一种娇纵跋扈的性格。而有的家庭却从孩子幼时起,就教导孩子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要敢于承担自己的过失,从而使孩子养成谦卑、自省的品格。
自我反省就像生活中的调味料,少了它,你总会觉得缺少了什么;少了它,你的人生不会有多精彩。所以,能否自我反省也会对我们的性格和面对生活的态度造成巨大的影响。能够自我反省,它将会使原本“方方正正”的你打磨得光滑如新,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拥有那么多棱角,变得更加顺利。
如果你还不具备这种自我反省的能力,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努力去培养它。
自省让一个人更接近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意义,更懂得感恩与包容。那些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聪明,而贵在他们手里有一把通往成功之门的钥匙——自省。有的人每天都会自我反省,所谓“一日三省吾身”当是如此,而有的人却整天浑浑噩噩,从来不知道自己哪里需要进步,哪里需要改进。
我们都知道,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重重困难,但他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究其原因,就是他善于自我反省。他在研究电灯中的灯丝时,发现一般的金属丝根本难以承受高温而常常熔化,所以必须找到一种熔点极高的灯丝才行。经过反复思考和千千万万次实验以后,爱迪生终于找到了熔点极高的灯丝——钨丝。从爱迪生的锲而不舍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坚持的力量,还看到了自省的力量——自省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众所周知,乔布斯发明了苹果手机,从而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新纪元。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手机都是十分笨重,不便于携带的那种,而且功能也不是很多。于是,乔布斯就想,能不能把电脑里的功能植入手机呢?如此一来,手机除了接打电话、发信息,不是还可以用来网络办公吗?另外,如果把手机设计得更轻巧一点,不是更便于携带吗?乔布斯不断地思考如何改进手机的新功能,同时也不断地反省自己在探索中的错误,最终新一代苹果手机上市了。苹果手机一经上市,便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而乔布斯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依然不断地自我反省,以求让手机的功能更加全面。
如今,苹果手机已经是风靡全球的热销机。虽然它的发明人乔布斯已经去世了,但他带给人类的影响将永留人们心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古代,圣人都在每天自我反省,而在经济发达时代的我们,怎么能不去反省自身的错误?要相信,自省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战胜自我,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挑战。在如今这个时刻充满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关键是,遇见困境,你能否跨过去超越自己?
人生要想精彩,就要无数次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在战胜自己的过程中,即使遭遇一千次失败,也要一千零一次爬起来。把每一次挫折,都当成生活对自己的磨炼。有人说,90%的失败者,不是被别人打败,而是自己没有战胜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人生的失败,最终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自己。一个不能或不敢战胜自己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摘取胜利的果实。
成功者与失败者,就因这一点点,而被划为截然不同的人生角色。真正的成功,就在于战胜了自己,赢得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胜利。
波恩和嘉琳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一次火灾事故中,消防员从废墟里找出了兄弟俩,他们是火灾中仅存的两个人。
兄弟俩被送往当地的一家医院,虽然两人死里逃生,但大火已把他俩烧得面目全非。“多么帅的两个小伙子!”医生为兄弟俩惋惜。波恩整天对着医生唉声叹气:“我现在成了这个样子,以后还怎么出去见人,怎么养活自己?”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总是自暴自弃地说:“与其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而嘉琳却不这样认为,他努力地劝慰着波恩:“在这场大火中,只有我们得救了,我们更应该觉得生命弥足珍贵才是啊。”
兄弟俩出院后,波恩始终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最终偷偷服下50片安眠药离开了人世。嘉琳却艰难地生存了下来,无论遇到旁人多少冷嘲热讽,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嘉琳一次次地暗自提醒自己:“我生命的价值比谁都高贵,我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
一天,嘉琳还是像往常一样送一车棉絮去加州。天空下着雨,路很滑,嘉琳开车开得很慢。此时,他发现不远处的一座桥上站着一个人。嘉琳紧急刹车,车滑进了路边的一条小沟。还没等嘉琳靠近年轻人时,年轻人已经跳下了河。年轻人被他救起后又连续跳了3次,直到嘉琳自己差点儿被大水吞没,年轻人才放弃自杀。
后来嘉琳发现自己救的竟然是位亿万富翁,亿万富翁非常感激嘉琳,就邀请嘉琳和他一起干起了事业。于是,嘉琳从一个积蓄不到10万元的小司机,凭着自己的诚心经营发展成了一个拥有3.2亿元资产的运输公司的大老板。几年后医学发达了,嘉琳用挣来的钱修整好了自己的面容。
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海伦·凯勒,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残疾人。幼年的不幸使她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因为听不见,朗诵时不能调节自己的声音而影响了周围的邻居;因为看不见,看书时,常因笔尖的锋利而使手指出血。但这种种困难并没有使她停止前进的步伐。最终,她以百倍、千倍甚至万倍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哈佛女子学院,学会了十多种外语。海伦·凯勒超越的不仅是自我,更是残疾人生命的极限与常人难以完成的境界。
因此,战胜自己,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破釜沉舟的信念,要有在逆境中成长的信心、在风雨中磨砺的决心。同时,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想出解决办法。
著名作曲家贝多芬一生有许多不朽之作,但很多有名的曲目都是在他失聪后创作的。对很多音乐家来说,失聪意味着其音乐生命的结束,然而,贝多芬却想出了战胜自己的办法:他通过对音乐的认识,自己先在脑中创作,然后再用手触摸五线谱的木板。就这样,他完成了《命运交响曲》的编曲工作。
战胜自己才能感受生命的活力,战胜自己才能找出通往成功的途径。所以,无论是健全的身躯还是有残缺的臂膀,无论是身处优越的条件还是困窘的环境,我们都要战胜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我们才能破茧成蝶,舞出华美的人生乐章!
你是自己唯一的救世主
在成功者的字典里,是没有“绝望”二字的。无论处于多么糟糕的境遇,他们也不会轻易否定自己,只知道等待自己的终将是希望。即使许多事情似乎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他们也会冒险拼搏一下,为自己挖掘生存的希望。
有个放牛娃上山砍柴的时候,突然遇到了老虎的袭击,可把放牛娃吓坏了,抓起镰刀就跑。可他单薄的身子怎么能跑得过老虎呢,何况前方就是悬崖!眼看着老虎一步步向自己逼近,放牛娃心想:我绝不能就这样死掉!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说不定还有一分生还的可能。于是,他准备转过身来和老虎拼个你死我活。可就在这时,他一不小心,一脚踏空,跌下了悬崖。千钧一发之际,求生的本能让他抓住了半空中的一棵小树。小树摇摇欲坠,可他能怎么办呢?下面是万丈深渊,上面是饥肠辘辘的老虎,四周是悬崖峭壁,即使有人路过也难以对他施救。吊在悬崖上的放牛娃分析过自己眼前的处境后,心下绝望,不由得放声大哭起来。
就在这时,他一眼瞥见对面山腰上有个老和尚正经过这里,便高喊“救命”。老和尚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惋惜地对放牛娃说:“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啊。看来,你只能自己救自己了。”
放牛娃好不容易才等来一个人,结果这个人还说帮不了自己,别提有多绝望,他哭得更伤心了。他一边哭,一边说:“我这副样子,怎么能救自己呢?”
老和尚说:“与其那么死揪着小树等着饿死、摔死,不如松开你的手,或许还有一线希望呀!”说完,老和尚叹息着走开了。放牛娃又哭了一阵儿,还骂了一阵老和尚见死不救,不配为佛门弟子。
眼看着天快要黑了,悬崖上的老虎还在上面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它像是算准了他坚持不了多久似的,死活都不肯离开。而此时,放牛娃已经体力不支,又饿又累,抓小树的手也越来越没有力量了。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等死吗?他想起了老和尚的话,仔细想想,觉得老和尚的话也有几分道理。是啊,这么坚持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松开手落下去,也许仍然是死路一条,但也有可能生还啊。既然怎么都是个死,何不冒险一试呢?
于是,放牛娃停止了哭喊,艰难地扭过头,选择跳跃的方向。他发现万丈深渊下隐隐约约似乎有一小块绿色,会是草地吗?如果是草地那就太好了,这样跳下去的话,说不定不会摔死。可他真的好害怕啊,但怕有什么用呢,他只好安慰自己:“跳吧,跳吧,只有冒险试一试,才能获得生存的希望。”最后,他咬紧牙关,在双脚用力蹬向绝壁的一刹那松开了紧握小树的手。身体飞快地向下坠落,耳边传来呼呼作响的风声,他怕极了,但又告诉自己绝不能闭上眼睛,反而应该瞪大眼睛选择落脚的地点。没想到,奇迹真的出现了——他落在了深谷中唯一的一小块绿地上!
后来,附近的乡亲们发现了放牛娃,把他救了回去。两年以后,放牛娃重新站了起来。他终于活过来了!
这个故事很简单,也颇具传奇色彩,但其中蕴含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深思: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刻,也要扼守住最后的希望,并去做最后的努力和冒险。这样,就等于多给自己一次机会,从而赢得崭新的人生。
因此,不要动不动就把“绝望”挂在嘴边,把灾难当作一所学校,把逆境当成营养,敢于为自己冒一个大险,结果可能就是你抓住了机遇,营造了生命的春天。
我们总是羡慕很多成功人士的累累硕果,却不去学习他们不对命运屈服的劲头,要知道,面对绝境,只有你自己才是你的救世主。遇到困难,与其等着别人来救你,何不设法自救呢?要知道,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啊。如果连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怎么指望别人来帮你呢?
记住,求人不如求己,你是自己唯一的救赎。
给目标一个达成期限
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大话西游》中有这么一段经典台词: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勇敢对她说:我爱你!如果非要为这份爱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电影中的至尊宝看着自己爱的人飘然远去,自然可以声泪俱下地说出这样感人至深的话,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在制定目标之后,想听的并不是年老时劳苦无功的“追悔莫及”,而是现在、当下的“马上行动”!
如果一定要给这个计划加一个达成期限,你希望是多少年?年轻是最大的资本,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与其整日浑浑噩噩、虚度光阴,还不如找些有意义的事做。就像马云说的那样,“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很多人看到身边比自己优秀的人,总是习惯性地把一切归结为时机未到,总是说:等我到了他那样的年龄,我会比他更出色、更强大。然后,接着玩,接着乐,死气沉沉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一切都等“以后”再说。
“以后”成了我们人生的里程碑,在不知不觉中,把我们送到人生的终点。等到我们白发苍苍、垂垂老矣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依然两手空空,一切都晚了。
很多美好的计划,只要当时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并马上行动,基本上都可以实现,遗憾的是,我们自己给实现那个计划的期限是下辈子。
有计划是好事,但必须还得给实现这个计划一个期限,那样才能让计划成为我们从卧室爬到天堂的梯子。
假如我们实现一个计划必须是四小时、四天、四周、四个月或者是四年,否则就会死亡,那么我们一生将会实现自己多少个计划呢?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海獭觅食的时间只有四分钟,潜水觅食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不在四分钟内捕捉到食物回到海面,因为回不到海面就要淹死;要不就是捕捉不到食物,然后饿死、冻死。
海獭生活在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周围的冰冷海域中,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它是由栖息河川的水獭,大约在500万年前移居到海边进化成海獭的。因此它不像其他海生动物那样善于长时间潜水,它每次潜水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分钟。
海獭生活的地方异常寒冷,它防寒只靠两件东西:一是它身上长着茂盛密集的毛,二是靠每天吃掉大量海鲜产生大量的热量。它是世界上食量最大的动物,并不是说它一次吃的东西最多,而是它一天要吃1/3体重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存。成熟的海獭体重约为30千克,它每天至少要吃9千克的海鲜才行。
海獭的头很小,身躯肥胖,前肢短而裸露,后肢长而扁平,趾间有蹼,呈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海獭主要生活在海中,仅休息和生育时上岸,甚至睡觉时也在海里漂浮。它们几乎不到陆地上活动,也从不远离海岸。夜晚,它们能在海面上过夜睡觉。
与其他海兽相比,海獭的游泳速度算是比较慢的,每小时仅10~15千米。
海獭主要以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动物为食,所以它经常潜到海下3~10米处活动,有时潜到50米深的海底寻找食物,能潜水的时间至多只有四分钟,它要想活着,就得好好运用每一个四分钟。
正因为海獭非常清楚自己的捕猎时间有限,而且每天需要的食物很多,所以每次潜水之后,立即锁定目标,然后以简单、快捷、实用的办法抓捕猎物,一秒都不耽误。抓到猎物后,赶紧在肺里的氧气用完之前返回水面。
海獭在大海里捕捉食物,可以说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然而正是它的四分钟观念,让它在那冰冷的世界得以存活。
有人会说,我们和海獭没有任何可比性,它仅仅是捕捉猎物,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去做:没完没了的琐事、没完没了的烦恼……错了,我们只是空有想法不去行动,空有骨气没有脾气!
假如我们也像海獭那样,四分钟时间决定生死,那我们还会动不动抱怨半小时,动不动发一小时牢骚,心情一不好就什么都不管不顾吗?
如果一个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那就什么也完不成。总认为一切还来得及,明天再做也不迟。选择时犹豫不决,机会前患得患失,结果便是混了一天又一天,混了一年又一年。
我们总是在说“做人要输得起”,大不了从头再来。可有些事情是没办法重来的,比如时间、生命、成功和爱。
你必须给自己一个达成期限,要么成功,要么放弃。
成功了,收获一份幸福;放弃了,收获一份清醒。
愿你苦苦追寻的,都是你想要的。
愿你得偿所愿、志得意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被许多人视为座右铭的名言,出自《华南经》。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情,始终如一地坚持当初的信念不放弃,到最后就一定能成功。
什么是初心呢?初心,就是一个人在人生的起点许下的梦想,是一生渴望抵达的彼岸。
每个人的人生开始,都不缺乏各种各样的梦想,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磨砺,让我们越来越执著于眼前,淡忘了曾经的梦想。
“Follow your heart(遵从你的内心)”,很简单的一句话,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自始而终地坚持到底。我们常常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常常走着走着,就距离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尤其是受到太多外在环境干扰的时候,更是连坚持的勇气都没有。时间久了,才发现很多想做的事都没做,很多想说的话也没说,很多想爱的人更是没有好好爱。
不忘初心,才能让我们不管在怎样的年龄,都有踏上征程的勇气。
2008年,金庸因为在刘邦废立太子的事情上搞不明白,就向北大国学院的老师请教,听后豁然开朗。于是,他就对时任北大校长的许智宏说:“我想到北大读本科,补补国学的不足。”许智宏笑着说:“您应该读北大国学研究院的博士。”可第二年,已经89岁高龄的金庸真的投到袁行霈教授门下学习古代文学去了。
面对人们的困惑,金庸解释说:“我从小就喜欢徜徉于书海,这成了我一生的愿望。吾生有涯,学而无涯,初心让我学会清零,像一个新生儿一样永远充满好奇,从来不会感觉到年龄的苍老。”
初心,给了金庸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状态,让他随时能回到最初的原点,重新开始。人生的经历,在我们大脑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时我们满足于鲜花和掌声,喜欢在美好的过去里追忆;有时我们则沉浸于挫折的苦痛,在灰暗的世界里踽踽独行。其实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不忘初心,回到充满渴望的婴儿状态,永远在拼命地汲取,永远在奋力前行的路上。
席慕蓉曾经专门写过《初心》,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
此处的“内里”即为“初心”,它不常显露,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其存在,但在遇到选择之时,在不断地衡量、判断与取舍之时,往往能感知其存在。
林清玄说:回到最单纯的初心,在最空的地方安坐,让世界的吵闹去喧嚣它们自己吧!让湖光山色去清秀它们自己吧!让人群从远处走开或者自身边擦过吧!我们只愿心怀清欢,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在忙碌、喧嚣的当下,在偶尔需要戴着面具前行的当下,我们都需要将自己的“初心”好好珍藏,不让它因岁月的冲刷而斑驳失色,静静地等到时机来临的那一刻,用温暖与睿智,矫正自己前行的方向。
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我们要经常回头望一下自己的来路,回忆起当初为什么启程;经常让自己回到起点,给自己鼓足从头开始的勇气;经常纯净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双澄澈的眼睛。不忘初心,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不忘初心,才会坚定我们的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不忘初心,坚持到底,才会得到人生的硕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