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英王

洛良娣装模作样的问询了负责给太子妃传递信件的侍女和秋蒲台的看守洪安,下午便把审讯的结果拿到了太子面前:

“那个侍女说,废太子妃将信件交给她,命她转交给碧云院的刘六。嫔妾当时就吓出了一身汗,刘六是我极信任的人,没想到他竟然是太子妃派到我身边的细作。于是,我就命人立刻去带刘六来见我,可寻他的人回来后回复我说,刘六昨日被人杀了。还不等我深究是谁杀了他,便听报内廷司的人来我碧云院追查刘六的身份底细,说是奉了殿下之命······

殿下,嫔妾能力有限,事情只能查到这里了。”

太子微微颔首,显然对洛良娣的办事能力还是很赞赏的,说道:“你辛苦了,接下来的事,确实不在你的能力之内。刘六并非是太子妃派到你身边的细作,他很有可能是英王府安插过来的人。”

“英王?”洛良娣佯作讶然,万分惊恐的跪地说道,“都怪嫔妾识人不查,竟把奸细当做心腹一样对待。想想殿下几次遇险,说不定就是刘六为英王传递消息的缘故。嫔妾重用奸佞小人,才屡次陷殿下于危局之中,若殿下有个什么好歹,嫔妾就算万死,也难辞其咎······“

“好了,”太子亲自将洛良娣扶起,说道,“此事并不怨你,刘六是孤亲自挑选进碧云院的,你刚才那番话,打的可是孤的耳光啊。”

洛良娣一脸惶恐娇羞,“嫔妾不敢!”

····························

自谢苍天回府禀明了刘六被洛家的人救走后,英王便一直惴惴不安的在书房走来走去。直到此时,他撒出去的情报人员,还源源不断的把后续消息带到他这里。

他心里焦虑,而他身边的谋士,自然也不好过。易沉浮已经陪他在这里守了一天一夜了。

相对与英王的焦躁不安,易先生却显得愈发镇定自若。

自昨日暗杀刘六失手后到如今,英王府已经收到了三条重要消息:第一条,刘六被乱刀砍死后又被拉回了古月斋门前;第二条,东宫那边传来消息,废太子妃薨世;第三条,还是东宫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内廷司正大张旗鼓的查刘六的底细。

易先生把这三条消息归为重要事件看待,可英王却脑袋发懵,想了半天也没弄明白东宫太子和洛家在搞什么鬼。

刘六既然已经活着被洛家救出,那么他的细作身份便也暴露无疑了。这是助太子扳倒自己的好机会,可洛家的人却把人给弄死了,这是走的哪步棋?

另外,太子妃突然暴毙,和他有什么关系吗?就算他曾觊觎过这个女人的美貌,眼见红颜早逝,心中难免遗憾,可这并不是他当下所关心的事情啊。

但易沉浮却在听报了最后一条消息后,立刻展颜一笑,说道:“这下殿下可以安心了,至少,您暂时不必担心自己的安危。”

英王在战场上以骁勇善战而著称,本人并不太善于阴谋诡计,所以听到易沉浮如此说,一时没能转过弯来。

易沉浮微笑着解释道:“洛家的人救了刘六,却又把他杀死了,这说明,他们并不想把从刘六嘴里套出的话,让太子知道。废太子妃之死,便是很好的佐证。然而,他们毕竟知道了事实的真相,知道是您派刘六在小皇孙的糕点里下了毒,定然不想放过您。所以,一定会把刘六之死,栽到您头上。您想,太子若是得知是你派人杀死了刘六,他会如何去想······”

英王长得孔武有力,却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蛮人,相反,他极为聪敏通透,任何事一点就通。何况易沉浮的解释清楚明了,听其如是说,顿时了然。

但联合对方上一句话,却依然还是糊涂的。想了一下,继而说道:

“先生让本王安心,可如今太子命内廷司正在查刘六,万一查出什么,本王不依旧还立于危局之中吗?”

“人都已经死了,就算真的查出刘六有问题,又和殿下您有什么关系?若太子真的告到陛下那里,您抵死不认不就完了?倘若太子还是紧抓着你不放,你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反咬他一口。难道殿下和太子斗了这么多年,就从来没有察觉过,他在您府里安插的细作吗?”

英王面色颇有些为难,说道:“我倒是一直防着,亲近我的人全是我信任的,还真没发现府里有什么可疑的人。”

易沉浮稍作沉吟,而后说道:“听说王妃身边的大丫鬟,是刘六的姐姐?”

“你是说流云?”英王迟疑道,“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时隔多年,本王倒是将这事给忘了。”

“是就好,”易沉浮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中的阴险神色,微微一笑道,“就用她了。”

“用她?你是说,把流云当做太子派来的细作?可她,并没有做过背叛本王的事情呀。”

“做没做过有什么关系?殿下说她是,她就是,这种事情,谁能辨的清楚?只要她和刘六能扯上关系,自然就是了。”

英王微微点着头,面上仍是疑惑,“具体该怎么做,请先生告知。”

易沉浮捻着胡须,很是高深莫测的模样,缓缓说道:“倘若太子真的诬陷刘六是您的细作,您便可以把流云推出来。刘六既然可以被说成是殿下的细作,殿下为何不能说流云是东宫派来的细作呢?”

英王恍然,面露喜色,道:“这个计策甚好,如此,本王当下的危局可解。易先生果然高明。”

这边,英王谋划对应之策,而太子方面,除了大张旗鼓的调查刘六,作为太子一党的人,也忙着严审从古月斋抓到的店伙计。

刘六在鲁郡公府招供以后,鲁郡公洛玉珏便立刻找到担任京兆尹的堂弟洛明怀,令其动用手中的权利,派人进入古月斋抓人。可当他们把古月斋团团包围住时,陆掌柜却已经不知去向,仅仅把不知情的店伙计留了下来。

审问了一下午,实质的证据一件也没有。店伙计们具说古月斋和英王府无半点儿联系,更不要扯古月斋乃是英王府传递消息的据点。

倒是刘六,确实是他们的老主顾没错,此人在东宫负责采买,很有些钱财。经常过来挑选上等的玉器,说是静等着价格上涨,再转手倒卖。

这一理由倒很说得过去,众人都知道,大魏建国近十年来,物价与先前比,确实上涨了不少。这让不少人看到了其中的利益所在,从而滋生了众多投机取巧之士。

有囤积粮油布匹的,有倒卖田产房屋的,而玉器这一行业,更是由于涨幅颇高,而备受投机者的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