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首先,探究了集体协商制度实施的动因,提出了“制度需求快速响应-劳资社关系和谐度最大化”的动因模型,且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众多动力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分类;其次,深入分析了我国集体协商制度实施及其变迁的特点趋势,从结构、主体、内容三个维度剖析了该制度变迁的具体路径,进一步地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集体协商制度体系进而劳动关系系统的变迁机理进行了探析;再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测度了集体协商制度实施的效果并从劳方、资方、政府、外部环境及集体协商进度几个角度对影响效果的若干因素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对西方典型市场经济国家集体谈判制度的变迁进行了系统探析,对其积极经验进行了总结并获得了一些有益启示;最后,提出了旨在促进我国集体协商制度创新及改进的总体构想及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建议。

总之,本书遵循以下技术路线来开展研究工作,即“理论分析—集体协商制度实施动因剖析—集体协商制度实施及其变迁—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效果测度及其影响因素验证—国外适用经验借鉴—集体协商制度创新及策略改善”。具体的研究技术路线也可以采用路线图的方式来揭示,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技术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