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鼓励孩子自立:也许你不优秀,但你得自己走

自立是孩子的需要,渴望独立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好的父母,就像好的老师,要让自己渐渐成为孩子可有可无的人物。在孩子成长的每一天,我们都应该告诉他:“也许你不优秀,但你得自己走。”

家长们都会遇到的麻烦事

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要使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父母首先得学会自立。

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要成为自己的翻版或是延伸,而是一个与我们有着不同性情、不同品位、不同感知、不同期望、不同梦想的独立个体。

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人,就是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亲身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思考与抉择,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让他们的依赖感降到最少,成为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人。的确,独立性就是一个人获得快乐、自信和成功的源泉,而这也是每个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可是,这样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清楚地记得,与一位中学好友聊天时,她曾诉过这样一些苦:

甜甜就是我的最爱,她是我们夫妻俩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才怀上的。我们都很爱她。为了女儿,我更是辞去了稳定的工作,一直待在家里,辛辛苦苦地把她带到1岁。

几年来,甜甜一直和我睡。早在读小班的时候,我就要求她自己睡一个房间,可是她撅着嘴,央求着说自己还小,要等到上中班才自己睡。我就随了她。后来,到了中班,甜甜又说等到了大班才自己睡。我仍然随着她。然而,到了大班,女儿又说要上了小学才自己睡。我仍然随着她。现在,甜甜就要上小学了,我们特意为她装修好一个房间,但是她仍然不能一个人睡,无论多晚都要等我。

不仅如此,平时甜甜也总是喜欢缠着我,不管什么事都要来找我,从来不找别人,甚至是她的爸爸。看到女儿这样的表现,我经常跟她说,你已经长大了,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些事情还要学会自己去处理,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妈妈。但是,甜甜听了,依旧是一副老样子。

对此,我想尽了很多方法,甚至还会打她、骂她、恐吓她,不过也都不管用。我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我把孩子宠坏了?

大人放开了,孩子才放得开

从这位同学的诉苦中,我听出了她的心结在哪里。她说的第一句话“女儿是我的最爱”和最后一句话“是不是我把孩子宠坏了?”已经道出了问题的根源。

我对她说,你对女儿的爱已经超出了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范围,不是在满足她作为一个儿童的需求,而是在满足你作为一个妈妈的心理需求。

看着女友疑惑的表情,我又问她:“你是不是经常告诉女儿‘你已经长大了,要有自己的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了’。”女友点了点头。我说:“其实并非你时时随着你的女儿,也并非她不肯独立,而是你舍不得让她独立。”

女友不解地看着我,我继续说:“从现在开始,我建议你不妨先问问你自己,我是不是一个很独立的人呢。试着思考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女儿已经长大了,需要独立了,不需要你时时处处插手了,你的内心真的舍得吗?”

“除了照顾女儿之外,你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吗?”

“你对丈夫的关注足够维系一个健康的婚姻关系吗?”

“你鼓励女儿独立的时候,是鼓励她独立解决她这个年龄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随着你的心情,乐意帮助她的时候就一切包办,感觉累了烦了的时候就借着‘独立’的名义把她推开?”

尽管女友没有当面跟我讲,但是数日后的一次重聚,她向我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原本他们小两口的日子过得还算甜蜜,可是自打甜甜出生后,她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孩子的身上。为了照顾孩子,她没有了自己的时间,没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对以前感兴趣的事也变得淡漠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伶俐就埋怨没日没夜加班的丈夫管教得少,也很少会像以前那样对丈夫甜言蜜语、嘘寒问暖了。

要孩子独立,父母先学会自立

说实话,女友的这些心事何尝没有说到我的心坎里。有一段时间,我除了照顾年幼的噜噜,无事可做的感觉非常强烈。其实,在不少父母的潜意识里,永远希望孩子是长不大的、依赖父母的孩子。就如这位女友一样,尽管嘴上说“我不在了,孩子什么都做不了”,而精神上却特别依赖孩子。而父母潜意识里会害怕孩子自立,会担心孩子不再需要自己了,我那上了年纪的老爸老妈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每当电话那端传来老爸老妈的声音时,总少不了“你到多大都是个孩子……”“还向我撒娇呢”之类的牢骚话。也许对父母来说,无论孩子长多大,20岁也好,30岁也罢,孩子终究是孩子。

在漫长的人生中,父母和孩子亲密无间的时间长也不过八九年,这是怎样一段转瞬即逝的短暂时光呢?但是,无论父母对孩子的爱有多深,都不应该把孩子永远庇护于自己的翅膀之下。当然,用打、骂,甚至是恐吓的方式来促使孩子独立,只会适得其反。殊不知,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会爱上那个心仪的人,离开父母的时间也会变得更长。所以,要使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最基本的问题在于你的内心。你应该先调整好自己,学会自立,然后再鼓励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慢慢地独立。

一句话的力量:鼓励孩子自立的技巧

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的依赖感降到最少?其实,鼓励孩子自立的机会每天都有,这里提供的详细技巧,会让你坚信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不仅是一件幸运的事,更是一件美妙的事。

“今天,穿裙子还是穿裤子?”

——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

问孩子是穿裙子还是穿裤子?问孩子是要半碗饭还是一碗饭?问孩子面包烤的时间长点还是短点?这些问题看似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每个小小的选择都会让他有机会控制自己的生活。实际上,孩子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成人又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沮丧和执拗。

“赶快吃药去,别看电视了!”

“还磨磨蹭蹭什么,还不上床去睡觉。”

“你没听到我的话吗?别敲桌子!”

可是,转念一想,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一个“怎么去做”的选择,那么,这些选择就足以减轻孩子的沮丧心情和反抗行为。

“看得出来,你好像不是很想吃药,你是愿意用果汁服药呢还是用糖水服药呢?”

“宝贝,现在是爸爸妈妈谈事情、你睡觉的时间,你是愿意现在睡呢,还是先忙一会儿,等玩累了再去睡呢?”

“这个声音让我们听起来很不舒服,你要么回房间继续敲下去,要么别敲,你选择吧。”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还不是父母说了算?让孩子自己选择,有必要吗?”家长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他们当然只能顺从。但是,如果家长真的给了孩子选择的机会,你一定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发生在儿子噜噜身上的这件事就是一个例子。

一天晚饭前,我在厨房忙着煮饭,老公将噜噜的故事书翻开,准备给他讲个故事。像往常一样,老公习惯性地问了一句:“现在,爸爸给宝宝讲个好听的故事,好吗?”

老公本以为噜噜不会有什么异议,可是却听到他反对的声音:“不好。”儿子硬生生的一个“不好”,着实让老公有一点点生气又有一点点不知所措。

我看到这一幕,赶忙把老公拉到厨房,悄悄地对他说:“既然是自己无意中给了孩子选择的机会,为什么不听听他不同的意见呢?这不也是交流沟通的机会吗?”

于是,我走出去,坐在噜噜身旁,轻声问他:“为什么不想听故事呢?”“妈妈,我困了,我想睡觉。”

我看了看噜噜,亲切地说:“那好吧,累了就上床睡一会儿,等你睡醒了,再听,可以吗?”“好的!”噜噜也爽快地答应了。

如此看来,孩子这样选择不是无理取闹,而是有原因的。孩子能做出自己的选择,说出自己的想法,说明他愿意和父母沟通,勇于表达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需要,这不是我们家长一直期望的吗?

其实,关于这个沟通技巧,老公在刚开始的时候,总是跟我唱反调。他总认为一个强制的选择根本不算选择,只不过是用另外的方法限制孩子,把拒绝变得“合理化”。直到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才算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一天,我和老公正要带3岁多的噜噜过马路。可是,这一次,噜噜的表现却很反常,说什么也不愿意我们拉着他的手过马路。无论我们俩怎么拉,他总是把小手一缩,“溜”一下就挣脱掉了。

看到噜噜的小脾气又上来了,我赶忙问他:“噜噜,你有两个选择,你要么牵妈妈的手,要么牵爸爸的手,或者你再想出其他保证安全的方法。”

噜噜停在路边,想了一会儿,说:“我抓着推车。”

难题解决了,这一路上,噜噜蹦蹦的,别提有多开心了。老公也很信服地说:“看来,噜噜的想法还真不错呦。”

噜噜的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一位学者在一所中学所做的一份关于自主性状况的调查。在被调查的150名学生中,当被问到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难题一时解决不了时,会怎么办?这些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找父母帮助”。当被问到今后打算从事什么职业时,竟有90%的学生说等回家问过父母才能回答。

这位学者的调查结果的确很让人忧虑,但是更让人忧虑的恐怕是我们的家长。现实中,很多家长总是强调,要让孩子大胆表达自己,可是,我们却总是忘记给他们这个机会,对孩子像捏泥人似的强行塑造。

那些生活在由祖父母和父母构建的没有风雨的“温室”里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主性,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吃什么、什么时候吃;穿什么、穿几件、上学、放学……全由父母安排得好好的,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然而,一旦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一时解决不了时,不是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找父母帮助,而是一有困难就想着找父母。

殊不知,孩子终归要走出父母的视线,开拓比父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孩子从小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体验选择的滋味,日后又怎么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迎接挑战和竞争呢?而孩子有了选择权,才会体验到被尊重的快乐,才会养成自己做主的意识。有时候,选择不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更是现代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

“这可能会有点难。”——尊重孩子的努力

教学工作中,在我的身边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学习很努力,但就是对数学不开窍,为此,学生自己也很困惑,见到老师也总是不好意思说话。遇到这种情况,我总会这样告诉他们:“只要你努力了,每一份努力都值得尊重。”

早几年时,我接触过一个女生,相比那些一点就通的同龄孩子,她对数学的反应是迟钝的,而且她的接受能力也让很多学生不屑一顾,甚至还会遭到别人的耻笑。可是,这个女孩子却一直坚持不懈,只要是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会及时请教老师、请教同学,而我也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给予这样的鼓励:“只要你努力了,每一份努力都值得尊重。”最后,这个女孩子的数学成绩从入班时的40多分一跃上升到90多分。虽然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了,但是这个孩子的精神一直让我很佩服,更让我相信了“每一种努力都应得到尊重”所蕴藏的无限能量。

然而,生活中,我们的不少父母常常认为我们让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简单,甚至还习惯性地用“试试看,很简单”之类的话鼓励他们。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如果他做成了,那也只是做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没有什么成就感。如果没有做成,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连“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很没有自信。

不过,如果家长换个说法,对孩子这么说“这不太容易”或是“这可能会有点难”,那么,就会传达给孩子不一样的信息。如果这件事情成功了,孩子会因自己完成了一件难事而自豪;如果失败了,至少他们知道这个事情完成起来比较困难。

噜噜念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根据他的发展水平和敏感期的特点,我决定引导他做银行游戏,也就是四位数的加法。考虑到噜噜的个性,也为了更好地激发潜力,在带他做游戏之前,我有意识地用不经意的口吻告诉他“这可能会有点难”。噜噜听了,瞪大眼睛看着我,“哦”了一下。于是,就和我一起投入到银行游戏中。结果,噜噜的表现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他完成得非常好。从这之后,只要我闲着,噜噜便会来找我,让我带他做“有点难的工作”。看着他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在挑战中努力,并且一副快乐、享受的样子,我也觉得很欣慰。

也许有些家长会觉得“这可能会有点难”有些虚假。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从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孩子的角度去看,就会意识到任何一件事情在第一次去做的时候都会很难。

我家楼下的丽丽妈妈常说我们那代人在三四岁的时候,像系鞋带这样的事情都干得非常好。但是,她的女儿丽丽今年4岁了,自理能力却特别差,现在连系鞋带都不会。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带着噜噜去丽丽家,我们说好一起去公园放风筝。刚一进门,正巧看到丽丽坐在地板上系鞋带,两只胖嘟嘟的小手在鞋上折腾了半天,就是系不上,孩子急得向妈妈直招手。

丽丽妈妈无奈地看了看我说:“我已经演示了三遍系鞋带的方法,丽丽也模仿着摆弄了几分钟,但是对着两条软带子还是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丽丽爸爸听到屋外的声音,边从书房走出来边催促着说:“怎么这么长时间?”丽丽妈妈没好气地说:“要不,你来,你来教!”

就在这时,我轻轻蹲在丽丽身旁,语气和蔼地说:“阿姨小的时候跟你一样,也为系鞋带发过愁。但是,阿姨觉得尽管系鞋带对你来说可能有点难了,不过它很考验你手指的灵活性。”说着说着,我又唱起了噜噜学系鞋带那会儿,我经常为他唱的一首儿歌,“小鞋带,手中拿,一左一右先交叉。一根弯腰钻过门,两手拉住系紧它。折成两只小耳朵,再一交叉钻过门,拉出一朵蝴蝶花。”没想到,在我边念边教、手把手的引导下,丽丽成功地完成了蝴蝶结的系法。当然,这一变化更是让丽丽爸妈看得目瞪口呆。

一直以来,我们都坚信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而那些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不会系鞋带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我认为原因恐怕还是教育方式上出现了偏差。

孩子没有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孩子不知道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孩子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换句话说,即使孩子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要让孩子做到生活自理,首先必须让他明确自理的方法。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家长是否包办代替,是否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家长是否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忽略孩子的努力。

噜噜在学系鞋带的那段时间,也曾遭遇过失败和挫折,对此,我并没有像很多家长那样,用成年人的标准来看待孩子的付出,用成人的心态来要求孩子的进步。因为我始终相信,当孩子的努力得到尊重,他们会更容易集中精力去解决问题,也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我也没有像很多家长那样,给孩子买鞋的时候,专挑那些不用系鞋带的鞋,而是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要自己做。我认为虽说童年的快乐是“无边无际”的,但是就像学走路的时候总会摔跤一样,失败和挫折也总有一天会到来。我希望噜噜摔跤时不哭,更希望他在生活的考验面前学会微笑。

也许,有些家长会像丽丽妈妈一样自我宽慰:“我不能忍受自己站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挣扎而无动于衷。”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你完全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而不是直接替他做。比如说:

“有时候,你把鞋带弄得松一点,系起来会容易些。”

“有时候,你先系鞋带,再去穿外套,这样会好些。”

在教育噜噜时,我很喜欢用“有时候……会好些”这样的表达方式,因为即使不管用,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很失败。

“回来啦!”——不要问太多问题

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不让孩子犯错误。在这些家长看来,似乎只有在自己的监视和控制下,才能让孩子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于是,他们会花费很大精力盘问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一丁点违规行为都会说“不”。但是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下面这段父与子的对话就能说明这一点。

“张洋刚上初中一年级,一次考试后,爸爸这样问他。”

“父:洋洋,考试成绩出来了吗?”

“子:怎么了,爸爸?”

“父:我问你考试成绩出来了吗?”

“子:出来了。”

“父:你考了多少分呀?”

“子:65分。”

“父:你们班最高分是多少?”

“子:不知道。”

“父:那最低分呢?”

“子:不知道。”

“父: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我怎么听说丁超考了100分,你的分数又是全班最低的呢。”

“子:你都知道了,那干吗还要问我?”

“父:你这孩子,说话怎么这样?我为什么就不能关心你?你怎么这个态度?考试成绩不好你就不觉得脸红吗?”

“子:(儿子支支吾吾地不说话。)”

“父:怎么不说话了?我早就告诉过你,要好好学习,向丁超看齐,不要总是玩游戏、看电视,可是你就是不听,从今以后你必须……”

这是一段以盘问开始,以责备为高潮,然后以定规则为结束的亲子对话,也是一段生活中随处可闻的经典的亲子对话。孩子们在没有准备好怎么回答,或是不愿意回答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防御性地回答“我不知道”“忘了”或是“别烦我”。

但是,在很多父母看来,如果不过问孩子就不是一个好家长。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母亲,在孩子放学晚归这种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她的做法就显得不够妥当。那时她的孩子正读小学六年级,家长管得比较紧,要求他每天下午5点半之前必须回家。有几次,孩子在回家的路上被路边的一些新奇东西给吸引住了,边走边玩就回晚了。可是,等孩子回家后,这位妈妈就气急败坏地盘问孩子:“你去哪儿了?去干什么了?和谁在一起?”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孩子则是尽力以“学校打扫卫生”“去同学家学习了”作为抵抗手段。后来,这位妈妈了解清楚事实之后,才知道孩子竟然学会拿谎言来蒙骗家长,孩子的做法显然让这位妈妈很反感也不能容忍。日后只要是孩子晚归了,她就批评他或者是骂他不该这样。

这位妈妈的心情我很理解,但是她的做法却不值得鼓励。一次谈话中,我这样告诉她:“你的孩子还小,不能完全理解大人的心情,不知道回家晚了,大人心里有多着急。越是这种情况,你越是应该尽量压住怒气,平心静气地问清楚起因,并耐心地告诉孩子由于大人不知道你为什么晚归了,所以心里很焦急、很担忧。你还可以告诉孩子,如果站在家长的角度想一想整件事情,就能体会到家长的爱心与不易了。”

事实上,家长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担心和忧愁,让孩子知道家长的爱心,但凡信任懂事的孩子听了这番话以后,一定会为自己的晚归给家长带来不安而感到内疚自责,对家长的干涉行动也不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在我的开导和帮助下,数日后的一天,这位妈妈惊喜地告诉我:“我最近发现,如果不狂轰滥炸地问孩子问题,而是在他想说的时候,认真地倾听,孩子其实还是很愿意和你说的。”

这位母亲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噜噜念初中的一段时期。那时,噜噜的奶奶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对孩子的关心简直是无微不至。开始几天,只要噜噜放学一回到家,奶奶就会迫不及待地问这样一些问题:“今天过得开心吗?”“课间休息时,你和谁一起玩呢?”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会提醒奶奶,我们该学会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

奶奶对我说的话有些不理解,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在关心孩子啊。”

我很耐心地说:“问孩子太多的问题,会让孩子感觉他的生活被打扰。孩子的问题,孩子自己会处理,我们当家长的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大人不经意的一个问题‘今天开心吗’,有可能就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他们不仅要去上学、完成作业、参加活动,还要让自己开心,如果不开心了,就会觉得自己让家长感到失望了。带着这样的心里包袱,孩子还能开心吗?”听了我的话,奶奶板起的面孔也渐渐松弛了下来。

我顺势说:“其实,您只需要简单地说一句‘你回来了’就可以了。家长与孩子只有在相互尊重的气氛才能产生融洽的关系。这样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才会更有可能主动地向我们倾诉,那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帮助啊。”奶奶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其实,我们成人不也是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吗?当别人问我们太多问题时,我们总会觉得自己的私生活被人侵犯了,孩子也一样。当他们想说的时候,自然就会和你说了。

也许有些家长会问:“孩子会不会感受不到家长的爱心而变得疏远、隔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敌意越来越强?”绝对不会。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那么这种关系就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用一句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过的话,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就是“伴随孩子成长”,家长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做了一件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大事。

“你是怎么想的呢?”——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答案

谈起教育,不少现代父母和老师基本上都反对早先时候那种填鸭式的灌输。他们也都意识到灌输的危害性,并逐步尝试采取让孩子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的方式,不可否认,这当然是一种教育的进步。但是,下面这个故事似乎很难让人轻松起来。

噜噜3岁的时候,一个周末的下午,我的一位女朋友带她的孩子铭铭来家里玩。她的孩子刚满2岁,看到玩具箱子里有个色彩鲜艳的套塔就动弹得不得了,一屁股坐在地板上摆弄起来。孩子的妈妈也跟着坐在旁边。不过,这位妈妈简直是太“负责”了,自始至终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先套大的,再套小的。”只要孩子套得不对了,我的朋友就会立刻指出错误,并帮助孩子纠正过来。而一旦孩子套对了,我的朋友就会表扬和夸奖一番。就这样,孩子在妈妈的帮助下很快就套好了。

也许在妈妈的教导下,铭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套塔,但是他只不过是记住了套塔的顺序,而并非是在有了大小的感觉甚至是概念以后才理解了其中的技巧。虽说孩子还是在做游戏,但是它戴上了“快乐”的面具,披上了“游戏”的外衣,让人不能轻易察觉出其乔装打扮后的本质,这样的教养又怎么不算是一种灌输呢?

也许当了爸妈的人会反驳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告诉孩子答案就是帮助孩子开发智力,这样的锻炼机会又怎么会错过呢?但是我却要很残酷地告诉你,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这位妈妈一直是在强迫孩子,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的很多家长总喜欢通过心理暗示和不恰当的鼓励把自己的意志潜移默化地强加给孩子。显然,这位妈妈是有些心急了,她只是从大人追求效率的角度出发,想尽快把大小的概念和知识传授给孩子,但是却没有给孩子自己摸索和犯错误的机会。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你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如果家长在不恰当的时候告诉孩子答案,其本质与强制性的灌输别无二致,即使是在快乐和游戏中把答案告诉孩子。

跟很多成长中的孩子喜欢问问题一样,噜噜也不例外。噜噜3岁左右,一直都很喜欢问各种奇怪的问题,尤其对动物的问题格外感兴趣,其中最爱问的就属恐龙了,但是因为我一来对小动物不感兴趣,二来也欠缺这方面的科普知识,以至于好多次都被孩子的问题搞得尴尬不已。

不过,即便每次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也没有立刻先让自己开动脑筋,想出一个合适的答案,再拍拍胸脯自豪地告诉孩子。我一直认为急于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答案,就像是我们在替他们做脑力劳动一样,这对孩子的独立思考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当然,我也没有在该不该说自己不会的事情上犹豫过,我觉得家长没有必要给自己这种压力,更何况家长说不会也未必意味着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因此而降低。实际上,在孩子提问题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想答案了,他只是想让成人作为一个回应者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探索他们的想法。

相反,我始终坚信如果把孩子的问题反问回去,让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有个思考的过程,才是最有帮助的。因此,每当噜噜提出一些问题时,我总是用这样一些话来反问他:“关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记得噜噜3岁的一天,从幼儿园回来,外面突然下起了雨,看着滴滴答答的雨滴,他好奇地问我:“妈妈,雨是从哪里来的啊?”我想了想,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这的确是个有趣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呢?”结果,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噜噜的不少奇思妙想连我这个做老师的也是自叹不如。

当时,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像有些家长那样,急于抓住这个机会,给孩子灌输“这是因为水蒸气的蒸发和凝固,你看到的实际上是……”之类的科普知识;也没有像有些家长那样,觉得这些事情自己习以为常了,就急不可耐地对孩子说:“问这么多,烦不烦啊。”如果我这么做了,也许噜噜的好奇心很可能就会因此而毁在我的手中。反倒是一句随意的话激起了孩子的探索欲,让他有了无边无际的想法和无拘无束的想象。要知道,好奇心可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敢于探索新知、敢于创新的动力,就像风筝一样能带着孩子在知识的天空里展翅高飞。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未来幸福。

遗憾的是,在我们的身边,总会看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动不动就会说:“妈妈,我不知道怎么说”“妈妈,你说怎么办吧!”“爸爸,你去替我做……”这些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本能的想法就是请父母帮忙,帮助他们思考,帮助他们选择、判断。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与他们的家长急不可耐地把答案告诉孩子,又不善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面对问题,并独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大关系。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首先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答案,而不是急不可耐地把答案告诉孩子。有时候,帮助孩子寻找答案的过程和问题本身一样有价值。

“当然可以。”

——孩子闹独立,该不该说“不”,又该怎么说

逐渐长大的孩子,独立意识也在形成,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权利的独立个体,不喜欢大人对自己“指手画脚”,不喜欢大人对自己过分干预,总是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如果此时家长站出来对他们说什么,他们潜意识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先说“不”。

噜噜3岁的时候,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明显叛逆了,常常把“不”字挂在嘴边,有时是一声干脆利落的“不”,有时是一连串的“不、不、不……不”,像个机关枪似的。

有一次,晚上睡觉时,奶奶刚给噜噜盖好被子,他却把被子一蹬,倔犟地说:“不,不,睡着了才盖被子!”奶奶坚持现在就盖,央求着说:“这怎么行,你还小,不懂事,听奶奶的。”有几次,奶奶在厨房煮饭时,总会好言好语地对噜噜说:“厨房危险,你不能进来。”可是,越是不让进来,噜噜越要凑热闹,很蛮横地对奶奶说:“我不,我就不。”

还有一次,老公出差回来,见了噜噜就要陪他玩积木。可是,当噜噜看到老公用圆形积木做了屋顶,“啪”地一下就扔掉了老公手里的积木,然后抓起一个三角形积木,很认真地说:“不对,屋顶是三角形的!”老公看了,颇为无奈,又心痛孩子,只好随着他。

噜噜说“不”的事例还远不止这些,总之,无论是真不对还是假不对,只要大人和他的意见不符,他就会嚷嚷着说:“不、不、不。”

为此,我们全家人找了个机会,一起商讨孩子的这个现象。奶奶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孩子盖得少,睡着着凉了怎么办,当然要盖啊。”“厨房多危险啊,孩子当然不可以进来了。”轮到老公了,他倒是一脸和气,笑嘻嘻地说:“孩子还小,说个‘不’也没什么大不了,我们疼还来不及呢,不要小题大做,顺其自然就好了。”看来,奶奶的态度是以大人的“不”抵抗孩子的“不”,而老公的态度则是一切顺着孩子,顺其自然。

明白了大家的想法,我很认真地说,其实在孩子们说“不”的背后是他们成长发出的信号。我问奶奶,给噜噜喂饭时,他的小手是不是总要抓饭勺,而您总是担心饭勺伤了孩子,就责怪说“不许抓”;抱噜噜上床时,他是不是总要在床上翻几个跟头,而您总是害怕孩子乱爬会摔下床,就制止说“别闹了”。奶奶点了点头,我说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感到欣慰才对,因为这是噜噜正在用还不成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立宣言”。

奶奶听了,一脸疑惑地问我:“可是,我又不明白了,为什么孩子对大人建议的事情会拒绝呢?这种时候,如果我不说‘不’,那不就是害了孩子吗?”

我耐心地告诉奶奶,这个年龄的噜噜已经从依赖、顺从的婴儿期过渡到独立、叛逆的幼儿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已经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以,他们才会将大人的关爱拒之门外。

“您还记得噜噜不愿意您亲他的小脸那件事吗?小时候,只要我们说‘亲一个’,他就会主动伸过小脸,让我们在他那圆嘟嘟、滑溜溜的小脸上狠狠地‘咬’一口或是‘啧啧’地嘬几下。可是现在,噜噜的‘架子’好像变大了。心情好了,也许会让你轻轻吻一下;心情不好了,很可能就会冷冷地说:‘不行。’看到奶奶略有所思的样子,我继续说,这说明我们的噜噜有了‘身体是自己的,除非我愿意,谁也不能碰’的意识,于是,和大人的亲密接触也产生了小小的距离。不过,这种时候,我们可以拥抱他,或是摸摸他的小手,这对孩子长大之后的自我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我又对老公说,噜噜搭积木有自己的想法,说明他已经学会自我思考并意识到自我行为的力量,懂得向家长的权威挑战了。孩子是否按大人的意见去做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鼓励并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让他们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看看那些长大后卓有成效的孩子的成长经历,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坚信:在一个没有权威的环境中生活对孩子有多重要!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认识生活和真理,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相反,如果我们大人一听到孩子大喊“我不要”“我不想”“我不听”,就难以平息心中的怒火,就急于回敬给孩子一个“不”,只会传达给孩子这样一个信号:“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什么都不行。”不仅如此,父母一个生硬的“不”还会挫伤孩子的热情,让他们感觉这是对自己的攻击,反倒会尽其所能地反抗,于是,变得不可理喻,变得喜欢尖叫、发怒、骂人、不开心,甚至还会质问父母:“为什么不能?……你们讨厌!……我恨你们!”而这种时候,即便是最有耐心的父母都会生气。而凡事顺着孩子也是不行的,这样只会让他们变得专横霸道。

听了我的这番讲述,奶奶和老公达成一致,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作为家长,不是投降,凡事都说“可以”;也不是任何时候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说“不行”。但是,家长又该怎么说才能既坚定自己的立场,又不招致孩子的对抗呢?下面几种代替说“不”的方法,家长可以尝试。

方法一:有可能的话,用“是”代替“不”

孩子问:“我们能去公园玩吗?”

家长答:“当然可以,吃完饭就去。”

对话分析:家长用“肯定”的方法,代替说“不行,你还没吃午饭呢。”

方法二:提示

孩子问:“我能去××家玩吗?”

家长答:“我们5分钟后就要吃饭了。”

对话分析:家长用摆事实的方法,代替说“不,你不能去”,孩子听后会得到这个提示,会对自己说:“我猜我不能去。”

方法三:接纳感受

孩子问:“我现在不想回家,还能再玩会儿吗?”

家长答:“我看得出来,你还不愿意走,想玩很长时间。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真是不愿意离开啊。”

对话分析:家长用接纳孩子感受的方法,代替说“不,我们现在就得走”。有的时候,一个人的感受被接纳后,他的抗拒心理会减弱许多。

方法四:描述问题

孩子问:“妈妈,现在能带我去动物园吗?”

家长答:“我想带你出去,问题是修电视的师傅半小时后就来了。”

对话分析:家长用描述问题的方法,代替说“不能,你得等会儿”。

方法五:给自己时间想想

孩子问:“我能在××家过夜吗?”

家长答:“让我想想。”

对话分析:家长用给自己时间想想的方法,代替说“不行,你上周刚去过”,从而让孩子的坚持稍稍放缓(至少他知道自己的要求被认真考虑了),同时也给家长留出思考的时间。

“你想试试看,这倒是个不错的经历。”

——请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探索陌生的世界,要学会很多原本不会的东西,要战胜很多很多未知的困难,而支持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往往离不开父母为孩子提供的机会,让孩子独立去尝试。激励孩子不断尝试,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做毁掉孩子梦想的事,这无疑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然而,生活中,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导,总是充满了不满和指责,总是看不到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总是心急火燎地希望孩子一学就会,甚至还要求孩子做得完美无缺。

几天前,我在朋友家做客,看到这样的一幕。

朋友6岁的女儿恩恩正在学习洗自己的袜子。

“哎呀,我的宝贝!你哪里是在洗袜子,根本就是在玩水嘛!”我的朋友看到后,急忙把水龙头拧紧,没好气地说,“你瞧瞧,把水溅得到处都是,你没看到妈妈平时收拾卫生间时,有多辛苦吗?”

恩恩撅起了嘴,本来以为帮妈妈做家务会得到表扬,没想到妈妈却埋怨自己。

见女儿痴痴地站在那里,我的朋友不耐烦地说:“你看看你,洗什么嘛!洗了半天,袜子还是这么脏。多用一点洗衣液,再给我重新洗。”恩恩不情愿地倒了点洗衣液,结果弄得盆子里都是沫沫。

“你这个小东西,搞什么鬼呀!弄得全是沫沫,这样怎么能洗干净呢?”

“我不洗啦!”恩恩生气地大哭着,狠狠地把袜子摔回盆里。

6岁的恩恩初次尝试学做家务,她的本意是想帮妈妈的忙,显示自己的能力,当然也想得到妈妈的表扬。而妈妈的苛求与指责却挫败了孩子学习做家务的积极性,妈妈的所言所为也传递着让孩子沮丧、受挫的信息。我想如果这位朋友再这么下去的话,恩恩以后很可能再也没有兴趣去尝试做家务,再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新事物,长此以往,甚至还会造就孩子自卑的人格。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现如今,不少父母都会或多或少地抱怨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差,孩子懒惰不愿动手做事情,难道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不然,要知道,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喜欢自己动手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显示自己的重要性”,而一旦自己的重要性得到他人的肯定,就有了积极向上的动力,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尝试是孩子学着独立的开始,是孩子迈向自立的第一步。

在培养噜噜的独立性方面,我始终把“做”当做是锻炼孩子的机会。在这方面,我一直很欣赏日本的一句教育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

我清楚地记得,噜噜一会走就有了帮助我们的愿望。看到孩子的这一变化,我和家人商量好,我们不能因为孩子还太小,能力有限,常常把事情办砸就放弃给孩子尝试的机会。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试一试,不要责怪、嘲笑或是制止他的行为,因为保护孩子的心灵远比不让孩子犯小的错误更重要。比如,噜噜跟我说“妈妈,我想找份跟您一样教书的工作”的时候,我没有像很多不负责的家长那样,草草地应付孩子:“你太小了,没人会雇你的。”而是很认真地对他说:“你想试试看,这倒是个不错的经历。”结果在我们的教养下,噜噜2岁的时候就会帮大人拿东西、跑跑腿;3岁的时候,看着孩子的自立愿望越发强烈了,我们更是好多事情都放手让他去做了。

有一次,我的朋友带着她的女儿恩恩来家里玩,噜噜看到有客人来了,一个人拖着一个杯子就颤颤歪歪地从厨房里走过来。我的朋友见了,赶忙走上前去,关切地说:“你还小,不能自己喝水!”说着就要从噜噜的手中接过来。谁知,噜噜却很坚定地说:“阿姨,你喝。”原来,这杯水是噜噜专门递给我的朋友的。这一幕,让我们在坐的大人都看得有点目瞪口呆。而那时,噜噜才刚满4岁。我的朋友很不解地对我说:“要是换成我的孩子,哪肯下得了这狠心,也就是你能做得出来。”

为什么我们的很多孩子做不到这点?为什么我们的很多父母做不到这点?恐怕问题还是出在我们家长的身上。因为我们的很多家长也没有长大,也在渴求爱,也在走向独立的途中。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有时候,我们是不是特别希望丈夫也能关照一下我们,尤其在劳累了一天的工作以后,回到家还要应付“胡作非为”的孩子:“没完没了”的家务。在我们无法控制局面,在我们的火不打一处来时,是不是总会有这样的心结:“孩子为什么不体谅我们?丈夫为什么不会安抚我们呢?”

因为我们也不独立。或许在拥有孩子之前,我们的整个生命过程也可能没有得到正常发展。一个不够独立的成人,根本没有心力来承担人生的重压;一个不够独立的成人,更谈不上乐观地对待人生。否则,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就不会在三十多岁就放弃自己的希望和理想了。而一个不够独立的孩子,很容易被外在的力量奴役,整天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地生活,长久生活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孩子也会逐渐丧失自我,成了一只迷途的羔羊。

所以说,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放手,让孩子自由地飞翔,他们自然会体验到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而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爱自己。

“我觉得你可以去问问水族店老板。”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先让我们看几个生活中的对话片段:

“妈妈,帮我找到油画老师了吗?”

“我还在找着,明天我托同事帮你打听一下。”

“爸爸,你得帮帮我数学,我都快跟不上了。”

“爸爸念书的时候,最自豪的就是数学,没问题,我来辅导你。”

“妈妈,我的同学都在吃口香糖,你给我买点吧。”

“不就是块口香糖嘛,走,妈妈带你去。”

“爸爸,我的红金龙鱼看起来病了,你快救救它们吧。”

“嗯,爸爸这就帮你看。”

不得不说,这是一些被溺爱成性的孩子,他们之所以养成想什么就要什么的习惯,根源就在于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意念——父母什么事情都能办得到,而这种习性的养成又源于父母长期给予孩子的印象。

很多人当了父母之后,会感觉到自己在孩子面前得到了某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所以变得非常在乎保持和维护自己“上帝”(无所不能)和“英雄”(不可侵犯)的位置。然而,家长的这个小心思却会对孩子产生难以估量的大影响。对于孩子而言,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上,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唯一靠山和保护人,更是不可侵犯的“英雄”、无所不能的“上帝”,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父母办不了的。因此,孩子们因为有了这样的“英雄”和“上帝”,就会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需要什么就该有什么,如果父母不给,那就是父母对自己不爱,而不是不能。

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和我分享了她的一个经历。那时,她的女儿刚念小学,一天放学后,背着书包兴冲冲地跑进家,刚一进门就认真地追着妈妈问:“妈妈,妈妈,你快告诉我,这个生僻的英语单词是什么意思,我自己想了半天也不知道。”

我的朋友看了看,一时也答不上来,但是为了保持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形象,她找了个理由就搪塞过去了。事后,这位朋友趁女儿不注意,悄悄地翻起了字典,终于弄明白了正确答案,并在晚饭后,自以为豪地告诉了女儿。而女儿知道答案后,更是对妈妈报以崇拜的目光。

后来,我和这位朋友一起讨论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坚持认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她应该诚实地告诉孩子:“妈妈不知道,我们可以一起查查字典。”这样既让孩子知道了家长不可能什么都懂,又教会她遇到生词就查字典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孩子会逐渐学会独自思考问题、独自解决问题。

朋友听了,略有所思地讲:“其实,当家长的永远也做不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是有时为了维护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难免会做一些言不由衷的事情。可是,现如今,我发现这孩子简直是越来越不好教了,你为她全身心地付出,却得不到她一丁点的理解。”说着说着,她就谈起最近一段时间女儿身上发生的事。每当女儿被学习上的难题给难住了,总会到我这里找答案,如果我的答案如她所愿,她就会喜笑颜开;如果未能如愿,就会变得不可理喻,这让我很是费解,简直是打也打不得、骂也不能骂。

很显然,这位朋友的抱怨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作为家长,你对孩子的爱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你爱孩子的方式却是欠妥当的。我们常说,聪明的家长都是善于换种方式爱孩子的,而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才是爱孩子的第一步。有的时候,家长要发挥语言的无穷力量,鼓励孩子不能完全依赖我们,而要学会使用外部资源,告诉他在外面的世界,有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可以利用。我们的生活不是孤立的,只要你需要,总能找到帮助。

让我们继续以开篇中的那几个对话片段为例,也许,换个角度爱孩子,换种方式和孩子沟通,你就会恍然大悟。

“妈妈,帮我找到油画老师了吗?”

“我还在找着呢,你也可以去学校打听打听,请老师帮你推荐一下。”

“爸爸,你得帮帮我数学,我都快跟不上了。”

“你能不能问问数学老师,看谁学得好,请他来辅导你,早点赶上进度。”

“妈妈,我的同学都在吃口香糖,你给我买点吧。”

“那我们一起去问问牙医,看他让不让你嚼口香糖。”

“爸爸,我的红金龙鱼看起来病了,你快救救它们吧。”

“嗯,我觉得你可以去问问水族店老板。”

其实,这种方法除了对孩子有益之外,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学校老师可以推荐更适合的油画老师,数学老师可以给予孩子最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牙医可以告诉孩子许多牙齿健康的保健知识,水族店老板能够提出更多的专业见解,所有这些外界资源都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信息,而不只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答案。

※鼓励孩子自立的对话练习

上文所列的许多沟通技巧看似容易,其实并不简单,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这些方式和孩子交流,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下面这组练习有助于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请用任何一种方法来修正吧。

情景1:

家长原话:“现在就去洗澡。”

用鼓励自立的方式修正:(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

情景2:

家长原话:“穿个鞋怎么会这么费劲?把脚伸进来,我给你穿。”

用鼓励自立的方式修正:(尊重孩子的努力)

情景3:

家长原话:“今天露营好玩吗?游泳没有?喜欢别的小孩吗?”

用鼓励自立的方式修正:(不要问太多问题)

情景4:

家长原话:

孩子:“妈妈,为什么爸爸每天都要上班呢?”

家长:“爸爸每天上班,咱们才有房子住、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啊。”

用鼓励自立的方式修正:(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答案)

情景5:

家长原话:

孩子:“妈妈,同学们都说我胖,我想让你帮我减肥。我该吃什么呢?”

家长:“我不是早就告诉过你,少吃糖,多吃水果和蔬菜,你就是不听。”

用鼓励自立的方式修正:(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情景6:

家长原话:

孩子:“爸爸,我长大了想当数学老师。”

家长:“就你那数学成绩,我看还是算了吧。”

用鼓励自立的方式修正:(请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好了,练习完毕。如果你认为上面这些练习的技巧并不足以鼓励孩子学会自立的方法的话,那么,你就对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要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有能力的人,我们倾听他们的感受、分析我们的感受、鼓励并引导他们和我们一起解决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在鼓励孩子学会自立。

也许,很多父母都曾有过这样一个思想斗争:“我们原本想,当我们拥有孩子的时候,我们会更爱我们的孩子,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成长得更好。但是,一旦我们胜任了爸爸或妈妈这一角色,一旦我们发觉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从一片狼藉中开始又是从一片狼藉中结束的时候,简直恨不得亲手给孩子穿衣服,亲手给孩子喂饭……从而可以让你和你的家人都能省点儿力气好收拾残局。”

不过,为父为母请记住:鼓励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琐事才是我们当家长的最需要的根本性的改变。事实上,鼓励孩子自立的整个过程可能会非常复杂。但是,在开始这段复杂的旅程之前,我们先要解开自己矛盾重重的内心世界。

首先是家长图省心、图省事。现在我们多数家长都很忙,一大早就要叫孩子起床,给他们扣扣子,告诉他们吃什么,叮嘱他们带什么,这样做既方便又快捷。

其次,情感上,我们无法割断与孩子的紧密联系。明明几句话就可以让孩子避免痛苦或失望,但是还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亲近的人面对挣扎或犯错。有时候,我们还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能马上告诉孩子答案,尤其是在我们确信自己知道怎么做的时候。

更困扰我们的是,我们简直不能承受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一边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骄傲,也为孩子的成长感到欣慰,但是另一边我们也会为他们不再需要我们而感到失落。也许,当你发现闹钟叫孩子起床比妈妈的呼唤更有效时,当你发现孩子终于会自己读故事书,而不用我们讲给他们的时候,那种难以言表的心情是无人能够理解的。

如果说孩子的成长是生命中的一次美丽的旅行的话,那么,每个家长也在经历着一次“痛并快乐着”的旅行。从一开始,我们为一个弱小无助的生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到几年来,我们经历为他们担心、给他们安慰和理解、为他们做人生规划。直到有一天,当我们回头看看这段旅行中留下的点点足迹,就会恍然醒悟,原来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就把我们的爱、我们的体力、我们的智慧,还有我们的经验都给了孩子,为的就是有一天能让他们有内在的力量离开我们,展翅高飞,而这一切难道不是为了让孩子在爱中学会独立、在爱中拥有自由吗?

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孩子做事爱退缩,该如何教导

有时候,孩子很想去做一件事情,但是因为思想还没做好准备,或是身体还没准备好,所以难免会退缩。比如,孩子希望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到泳池游泳,但还是有点怕水;孩子希望能自己上卫生间,但还没学会;孩子不想再吸吮手指了,但是在她烦的时候,还是觉得吮手指的感觉挺舒服的。

遇到这些情况,父母不必强迫和催促孩子,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偶尔出现的“没准备好”,相信他们最终会准备好的。下面几种沟通方式就能很容易地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学会自立。

“妈妈一点也不担心,如果你准备好了,就可以进水里玩。”

“妈妈相信,总会有一天,你会像爸爸妈妈那样自己去卫生间的。”

“宝贝,你决心不再吸吮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做了。”

可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他们

仔细回想一下,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当着孩子的面议论过他们,下面几个对话片段想必经常会发生:

“我这孩子人缘可好了,班上每个人都是他的朋友。”

“不好意思,我这孩子一见生人就害羞,熟了就不这样了。”

“我的女儿刚上一年级,总是闷闷不乐的,问她半天,才支支吾吾地说阅读跟不上,不过,现在好多了。”

大人当着孩子的面不考虑场合,就顺口提出反对意见,这种方法对孩子教育非常不利。当孩子们听到这些议论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像父母的私有财产,而且斥责的话对幼小孩子的心灵刺激也会很大。事实上,不管孩子多小,我们都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他们。父母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让他们受到丝毫伤害。不然,一次不慎,在他人面前稍许伤害了孩子,就可能让孩子变得性格腼腆,畏惧人际交往。

对孩子的形象过多干涉对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家长总喜欢帮他们捋头发、扳直肩膀、摘掉身上的线头、修整卷起的裙边。其实,这么做只会让孩子觉得这些动作是对他们身体的侵犯。

还有些家长喜欢对孩子的衣着打扮风格品头论足,讨厌孩子“哈韩”“哈日”,讨厌女孩子把指甲搞得过于夸张,甚至还会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其实,孩子的这种形象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孩子成熟了,自然会有他们自己对于美的认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形象也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个孩子就一定是个坏孩子。

相反,家长应该多肯定孩子成长中正面的东西,而不是过分干预孩子的形象,要不然只会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越积越深,孩子也会感觉到被挖苦,对自己丧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