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隐藏的相遇:民族志电影制作者和被拍摄者关系反思
- 陈学礼
- 1353字
- 2020-08-29 01:53:45
五 规范的人才培养
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知识的完整性、理论的系统性、视野的开阔性、方法的实作性、思维的探索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人、用浓厚的学术氛围养育人、用严肃的纪律规范人、用严谨的实作训练塑造人的人才培养思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规章制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田野工作、问卷调查和影视人类学拍摄等实作训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理论基础和田野调查扎实、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突出的优秀人才。
民族学专业本科采取小规模的精英培养模式。实行规范的导师制,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每位指导教师每届指导1~3名学生,担负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思想、生活、田野调查和论文写作等指导任务,带领学生进入田野,吸纳学生参与科研工作。除了常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之外,还设置了影像拍摄技术、短期田野考察、田野工作实训、问卷调查实训等实作能力培养课程;在学术报告会、学术沙龙和学术会议之外,专门开设了以本科生为受众主体的“魁阁讲坛”;编辑印制以刊发本科生调查报告及其他类型文章为主的刊物《田野》,培育学生的思考与探索精神。近年来,近半数本科生获准主持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其中包括省级和国家级项目,有许多学生获得各种类型的奖励和荣誉,超过半数的本科毕业生通过推荐免试和报考两条路径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的毕业生获得良好评价和较好发展。
硕士研究生以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培育为重点。除了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民族学一级学科目录下属的五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授权和人类学学位授权之外,获准自主增设了民族法学、民族生态学、民族政治学、民族社会学、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民族文化产业等二级学科,研究方向覆盖民族学学科的各个领域和诸多重要的学术前沿问题。课堂教学内容突出理论的前沿性和方法的探索性,教学方法重视学习的自主性和师生的互动性,田野调查强调时间的长期性和参与的深入性,论文写作要求问题的明确性、论述的严谨性和资料的丰富性,通过严格的学年论文、开题报告会、预答辩、匿名评审和答辩等环节确保培养质量。
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两位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中国民族史》和《人类学概论》编写的首席专家,一批学者参与了国家级重点教材编写工作;“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态智慧”等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全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田野调查暑期学校”是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并已实现常规化的项目。教育部于2008年批准云南大学实施“教育部研究生教育教学创新计划”项目“全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田野调查暑期学校”,于2009年暑期开始实施,至今已开办5期。暑期学校面向国内外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每期学员规模为150人左右。除了来自中国大陆高校的学员之外,每年都有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欧美、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和国家高校的学员。每期持续时间为20天左右,其中,课堂培训5天左右,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授课;田野工作10天左右,到云南少数民族农村开展调查。暑期学校已在国内外高校产生了巨大影响,部分学员将暑期学校田野调查点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比利时鲁汶大学已把暑期学校计入其研究生培养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