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导言

对于国际法的性质与发展规律,古往今来的很多学者基于不同的知识背景提出了不同的解说。自然法学派的学者认为,国际法就是自然法在国际关系上的体现,国家之间的立法行为应当与自然正义相一致;早在古罗马时代,法学家盖尤斯就认为,万民法(jus gentium,后来演变为万国法,law of nations, 1789年被英国哲学家边沁定名为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是所有人共同的法律。Scott ed. , “The Four Commentaries of Gaius on the Institutions of the Civil Law”, 1 The Civil Law 81(1973); Mark Jani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Aspen Publishers, 2003), p.1.实证法学派的学者则认为国际法就是国家之间的约定,应当按照约定的内容与国家之间的实践去理解国际法。See, e. g. , Malcolm N. Shaw, International Law, 6th ed.(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49-53; I. A. Shearer, Stark's International Law, 11th ed.(Butterworths, 1994), pp.19-24.这些观点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际法的特质,但是无论是与国际法的具体形式与发展趋势相比较,还是与理论与实践对国际法的需求相比较,都明显地过于简单、片面,因而不能满足要求。与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相联系的有关理论虽然拓宽了认识国际法的视野,但是大多数时候国际法都不占据被关注的中心地位。Basak Cali, International Law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12-21.在这种情况下,明确国际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发展的规律,对于深化我们对于国际法的认识以及确立正确的国际法观念,会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