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商业环境艺术研究
- 黄喜雨
- 3475字
- 2020-08-29 03:39:20
3.2 我国传统商业环境文化的形成
3.2.1 传统经商思想的形成
我国经商思想源远流长。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对春秋以来经商代表人物的思想言论做了精辟论述。司马迁将陶朱公范蠡的经商思想概括为“计然之策”,认为宏观和微观的经营思想是其精髓。他认为从商要善于把握商机,根据季节和市场需求来备货。他强调商品的“积著之理”和供求关系。他认为只有积储完好牢固、可以久藏而且易售的货物,才不会滞销。对于容易腐烂变质的货物,要随行就市,不要等待高价,要通过加速资金周转来增加利润。商品价格涨到极限就会下跌,跌倒极限就会上涨。高出低进,才能使商品和资金像“流水”一样不断运行。
战国时期的周人白圭,2000多年来一直被商人奉为经商发财的始祖。他从孙吴用兵、商鞅变法中汲取经验,创造了一套“乐观时变”的理财方法,即在别人生产过剩低价抛售时收购,在市场高价索求时出售。从丰年和歉年的粮食差价中赚取成倍利润,这就是“积贮率岁倍”的思想。其还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之术:当谷子成熟时,收购谷子而出售蚕丝、油漆;当收购蚕丝、油漆时出售谷子。白圭还总结出一套“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的经商术。也就是说,经营老百姓都能购买的下等粮食,可通过“薄利多销”来赚取利润;而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货源,就要储存优良谷种,及时供应市场。
范蠡和白圭的经商思想,在当今的经商活动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许多商业谚语都反映了这一点,如“做买卖要瞻前顾后”“薄利多销,积薄成厚,积少成多”“生意要做活,须把行情摸”“买卖经商,进货头一桩”,等等。由此可见,以范蠡和白圭为代表的经商思想传承久远,已构成了一种庞大而富有生机的商业文化。
3.2.2 传统城市市集贸易
在我国的城市商业发展中,市场是商业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场所。传统商业文化正是在市场贸易中孕育而生的,它是传统商业文化根置的土壤。
1.城市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是城市中集市贸易的一种形式。庙会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朝,其最初形成于寺庙的宗教活动。因为庙会通常在市庙的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设在市场与寺庙宽大的庭院中或寺庙附近,因此被称作“庙市”。
明清时期,庙市获得较快发展。北京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和成都的青羊宫,都是在这时期发展壮大起来的(见图3-1)。据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北京的城隍庙市“东弼教坊,西逮庙墀庑,列肆三里”“陈设其伙,人生日常所需,粗精毕备”。在明代,城隍庙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
图3-1 北京的城隍庙
庙市中的买卖大多是通过租赁庙中的房屋、地段来设定固定摊位。如某家布摊、某家鞋店都有固定摊位,每次庙会均设于同一地点,方便经常赶庙会的人寻找。
定期的庙会是城市中固定行铺的一种补充,也是当时城市市场扩大的体现。它方便了市民生活,赶庙市也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件趣事。
2.城市固定商业区
“市坊制度”是中国传统商业区域在城市的布局方式。它通常分为东西两市,东西两市四面各开两门,各有两条东西街、两条南北街,构成“井”字形街道,把市场分成几个方块。每个方块的四面都临街,店铺就设在各方块的周围。同业商店集中在一个区域中,市内出售同类商品叫作“行”或“肆”。市内同业商店集中在一起,各行各业店铺排列有序,店铺之间的通道宽敞。
宋以后,市坊制度逐渐被打破。居民面街而居,街道上到处可开店铺,出现了工商与居民杂居的局面,沿街开设各种店铺,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有的商业街沿河布置,在不宽的商业街两旁密布店面。酒楼、饭店、浴室、医铺、妓馆、瓦子(集中各种杂耍、游艺、说书、茶楼等的场所)布满整条街道,这些情形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细致生动的描绘(见图3-2)。
图3-2 《清明上河图》
“夜市”广泛出现于晚唐,以江南夜市尤盛。长安崇仁坊北街,临近东市,又与皇城景风门相连,“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扬州夜市,灯红酒绿,歌舞娱乐,吸引了大批商贾游人,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歌咏扬州的诗篇,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3.2.3 传统货币的流通方式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作为财富的代表,具有流通、支付和储存的功能。在我国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专门从事货币经营的行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票号、钱庄和当铺。
1.票号
票号亦称票庄、汇票庄、汇兑庄。它是一种信用机构,专门从事汇兑业务,盛行于清代。其中以山西票号最为著名。票号后来发展到兼办存款和放款业务,以存款为基础,开展汇兑和放款业务。票号吸取的存款主要是公款和官吏的私人存款,放款对象主要是官吏和到京赶考的举人、已中进士还未授官的士人等。票号的利润来源,一是经办汇兑业务所收的汇税,二是存放款利息之间的差额。
2.钱庄
钱庄是明代晚期的一种金融机构,主要经营货币的兑换。在北京、天津等北方的城市中,这种金融机构被称为“银号”。由于流通的币种较多,且各币种的比价经常波动,经营银钱兑换业务的钱庄应运而生。嘉庆、道光年间,一些较大的钱庄还经营存、放款业务。与票号不同的是,钱庄的存款对象主要是商业行号。
3.当铺
当铺是以收取物品为抵押的高利贷放债机构。明清时期当铺的字号往往和佛教有关,如“普济”“惠济”,以标榜慈善。踩价是当铺收取当物时的惯用手法。当铺是一种特殊的店铺。一般人认为进当铺是丢面子的事情,因此,当铺在大门内设有一面屏风,以阻隔外人的视线。此外,当铺的柜台高出地面很多,人为造成当铺对当户的居高临下之势,给当户精神上的压力。
3.2.4 传统商业广告文化
广告在商业贸易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商人借助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自己的商品,招揽顾客。传统商业广告可分为声音、形象、文字三大类。
1.市声
市声指以声音为商业广告,包括叫卖声和借助器物的声音。市声起源于何时,已难以考证。据《梦粱录》记载,南宋艺人已有市声社组织,专门模仿各地叫卖市声的表演。为吸引顾客,市声讲究腔调和押韵,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或高亢低沉,或抑扬顿挫。
用以代替叫卖的器物,多为可敲打、碰撞之物,也有少数是可以吹奏的。其中拨浪鼓最为人熟悉。拨浪鼓一般为买粉脂、针线杂货的小贩使用,因此得名“唤娇娘”。此外还有“冰盏”,它多为卖饮料的小贩使用,实际上是两只小碟子,敲击可以发出声响。关于叫卖的器物不胜枚举,在此就不赘述了。
2.幌子和招牌
形象广告是幌子,文字广告是招牌。我国传统商业店铺多使用这两种广告方式。幌子有的是用实物制作,有的是以模型代替,如卖靴的店铺就以靴为幌。此外,还有以图画形式表现所售商品的画幌和标志幌,主要是旗幌,最典型的就是“酒幌”。幌子除了展示店铺经营商品的类别或不同的服务项目外,还可展示店铺的规模。例如饭店挂双幌,表示饭店的厨艺高超,并可对外承办宴席;而挂单幌的饭店多为小吃店(见图3-3a)。
图3-3a 幌子样式
文字广告是以写在一块牌子上的文字表明店铺的名称和字号,这块牌子就是招牌。另外,还有一种文字广告是直接书写在墙上的,如清代的澡堂就常常于门外的墙上题写联语“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东升客满堂”,这就是“墙招”。
在传统商业环境中,招牌和幌子常常联用。一个店铺既有幌子,又有招牌;或对称悬挂,或两者合为一体。在漫长的岁月中,有些幌子和招牌得到人们的认同,成为特定的标志,流传至今,成为著名的老字号(见图3-3b),如同仁堂、内联升、荣宝斋等。
图3-3b 招牌和幌子实物
3.2.5 求吉祛灾
在中国传统商业环境中,求吉祛灾行为很常见。这在年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初五开市
春节后,农历正月初五店铺才开门营业。如果某店铺到初五甚至初六也不开市,就意味着“关门大吉”了。
图3-4 财神画像
2.祭祀财神
对于渴望发财、平安的大小商人而言,财神有保佑他们的神力,祭祀财神也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活动。在上海,商家一般供奉“赵玄坛”(见图3-4)。赵玄坛传说是赵公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武财神。而在广东,“增福财帛星君”受到崇祀,他就是传说中的文财神。民间把文武二财神当作“正财神”。此外,还有五路财神、东路招财神、西路进宝神、南路利市神、北路纳珍神,这些是偏财神。
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现象,离不开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以上对传统商业文化做的粗略探讨,希望能对现今的历史名城传统商业环境的设计有所启示。城市传统商业环境中的商业文化,是环境与人交互作用的产物。商业文化是使人适应外界商业环境的调节器,人通过文化中介来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我们必须了解我国悠远的城市商业历史文化,更须把握城市传统商业文化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商业文化的研究,找出一条适合现今历史名城传统商业环境发展的道路。通过设计提高传统商业环境的活力,提升历史名城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