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译《妙法莲华经》的泰译研究
- 白湻
- 2209字
- 2022-06-02 17:25:50
二 问题与思路
在讨论什译《法华经》的泰译之前,我们不妨以泰文版《三国演义》的经典译本作一参照。在泰国文学史中,昭披耶帕康(洪)版《三国演义》被誉为泰国“经典文学”的代表,其文体被称作“三国体”。《三国演义》的泰译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翻译,而是带有编译或重写的性质。翻译团队分为两组,首先由通泰文的华人译出初稿,再由昭披耶帕康(洪)组织文人团队进行润色。译本保持了原著的基本细节,但同时也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文化心理和阅读审美,被誉为除人名、地名之外,看不出是外国文学作品的译著。在《三国演义》的泰译过程中,译者团队有意地采取了归化的翻译政策,以译入语读者的感知和接受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为处理政治、语言、文化等因素带来的理解和接受上的障碍,译者本着再现原著主要内容和宣扬忠义精神的宗旨,从文化角度重新对源语文本进行了诠释,并且在诠释的过程中实现了文体的创新,突破泰国古典文学数百年来的韵文文学传统,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新式散文文体,并开创了泰国古典小说翻译与创作的先河。
对于《三国演义》这样的翻译作品,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忠实”与否进行评判,不能把其中基于政治、文化因素而采取的变通方式说成是误译或是错误。当一部译品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所谓正误评判往往不是那么泾渭分明,译本的功用也已超越了“忠实”或“准确”的约束。如果我们承认,类似《三国演义》这样的译品,就其翻译过程而言,实质上是译者基于知识、文化的积累,出于对译入语环境适应选择的思考,而对源语文本进行解释的过程,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正”、“误”、“佳”、“劣”之分,更多只是评论者出于规范思路而进行的主观性评判。不同译文之间或者译文与源语文本之间的差别,无论细微或是巨大,都有可能是译者对于解释度的把握不同造成的。
佛经翻译亦然。孔慧怡曾经指出:“一般所谓对、错、好、坏的译评观念,在佛经翻译很多时候都没有作用。”[6]什译《妙法莲华经》的泰译也面临相似的境况。首先,萨汕译本和创价学会译本依据的英译虽然不同,但都是质量很高的译本,较为精确地传递了什译《妙法莲华经》的文字内容及文化内涵。泰译者的转译也较为出色、完整,译本各品质量较为整齐一致。面对这样的译本,研究的思路重点应该放在何处?通过对《妙法莲华经》泰译本的初步考察,笔者认为关键问题在于以下两点。
(1)什译《妙法莲华经》泰译与传播的历史是怎样的?
这是在翻译研究中对译品应做的基础描述之一。
(2)泰译者对文本意义的追求是怎样的?
对文本意义的追求是翻译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从源语文本到译文,意义的诠释和传递过程存在着空白与不确定性,译者必须确定相应的政策与方法来应对,对空白或不确定处给出自己的诠释或解读。同时,由于文本意义具有开放和封闭的双重性质,译者需要把握相应的尺度和标准,在开放性与封闭性之间寻找平衡,诠释义理。
就《妙法莲华经》泰译这一具体译品而言,译者如何处理大乘佛教与南传佛教在义理、文化上的契合与歧异是贯穿于译本考察全程的焦点,究其实质,讨论的仍然是译者与文本意义之间的关系。
根据目前已掌握的译本,笔者设定两个方向的考察视角。
(1)转译本的比较,以萨汕译本、创价学会译本之间的比较为主;
(2)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的比较,主要考察直接译自中文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消除了第三语言的屏障之后,对义理的探究呈现出怎样的成果,与转译本有何异同。
转译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文本意义开放性和封闭性的比较与分析。由于有原语文本(鸠摩罗什汉译)[7]以及历代权威注释的存在,决定了转译自第三语言文本的泰译本的开放性不能是无限的。译者的诠释以及在诠释中体现的视域,都可以与原语文本进行比较研究,由此考察出译者如何在开放与封闭间寻求平衡,如何理解文本意义。在《妙法莲华经》转译成泰文的个案上,或者说在佛教经典的转译方面,开放性和封闭性不仅是辩证的、相对的,也是同一的,即体现在译者对终极的义理或“了义”的诠释上。因为文本意义是经由第三语言从大乘佛教语境向南传佛教语境“回译”,文化回译的效果是翻译能否成功的关键。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也参照了梵文本系统的译本,从文化回译和诠释效果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以便对译文进行更全面的分析评判。
主要研究思路如下。
(1)对翻译史的考察。
本论题是对什译《妙法莲华经》泰文译本的综合考察与研究,包括什译《妙法莲华经》和梵文《妙法莲华经》在泰国翻译传播的历史,译本、译者的简况,对什译《妙法莲华经》泰文译本特色与得失进行描述。
(2)对译者与文本意义关系的考察。
如果从传统的规定性研究视角来看,萨汕译本和创价学会译本都可以称作“佳译”,萨汕译本对佛教文化意义的把握做了卓有成效的努力,而创价学会译本则对源语文本做了亦步亦趋的传译。仅仅从“对错”、“忠实”、“畅达”的角度看,两个译本都在水准之上。但这种视角可能忽略了文本及翻译背后的大量“故事”。这些“故事”牵涉到译者的自我定位,译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诠释,牵涉到译本之间趋同或歧异的原因,牵涉到译者如何理解大乘佛教与南传佛教之间的同一与差异。就翻译过程而言,不是文字信息传递完成之后就大功告成了,对文本翻译过程和译者心态的探究同样具有价值。
上述研究思路将被划分为6个分论题,分章节讨论。
(1)《妙法莲华经》的泰译与传播;
(2)文化回译;
(3)不确定性文本的翻译;
(4)译者如何处理理念层面的冲突对立;
(5)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的问题;
(6)翻译与译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