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品牌企业文化研究

——从珠海品牌企业文化的探索到城市形象的塑造

麦莉娟 张可麦莉娟,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授;张可,香港浸会大学博士。

一 绪论

经济的发展与崛起离不开承载着资本、技术和劳动力要素的现代企业,而代表着高要素高品质高文化含量的“品牌企业”显然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各城市塑造自己形象的另一种标志。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条件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单个品牌企业、名牌产业之间的竞争,而且也是名牌产业群之间的竞争”(尹元元,2010)。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所在城市的形象越为关注,良好的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不仅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可以突出城市个性,增强城市竞争力(王志欣,2004)。而城市形象又包括了城市的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和居民道德素养形象,通过对这三方面形象的提升(刘文俭、赵连营,2003),来塑造充满魅力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倡导一个健康和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条件(钟建伟,2007)。

本文试图引进品牌企业文化对城市形象影响的作用机理,以探索品牌企业文化对珠海城市形象的影响。

从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品牌企业与城市形象塑造的系统性研究还不足。因此,本研究立足于珠海品牌企业文化建设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现状,以珠海品牌企业为切入点,研究其内在的企业文化,并以珠海城市形象塑造为对象,以品牌企业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的内在逻辑关联性为主线,借由品牌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从理论上探讨品牌企业文化促进城市形象塑造的机理,并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分析品牌企业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的相关性及对其的贡献。

本研究将主要达到以下研究目的:

(1)探究珠海品牌企业的企业文化特质。

(2)分析品牌企业文化,以及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品牌形象的感知。

(3)利用品牌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结合城市文化发展,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立足于珠海城市地理、资源、经济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分析珠海品牌企业文化的特质,探讨利用珠海品牌企业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的可行性。本研究的研究价值包括:

(1)检验国外著名的企业文化模式的适用性,并建构出珠海品牌企业的企业文化模型。

(2)分析企业文化特质的影响,帮助珠海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品牌及形象。

(3)提供政府推动珠海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参考,探索品牌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城市文化形象的可行性。

值得指出的是,本研究属于探索性探究,并无太多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本文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将对珠海品牌企业高层以及员工进行大量的访谈及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最真实的资料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

二 文献综述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并为全体成员共同拥有或遵循的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Pettigrew,1979; Tyson & Jackson,1992; Clark, et al., 1994; Pool,2000; Mai,2001; Flamholtz,2011)。麦莉娟教授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企业文化的四大要素:(1)价值观和信念:一个公司的意识形态通过员工在处理任务时的情感表现来传达给公司成员;(2)领导、力量和英雄:领袖和企业英雄是有形的榜样,让员工遵循和借鉴。英雄是一个公司的显著标志;(3)仪式和礼仪:提供日常生活的一个系统的计划,员工可以遵循这些非正式的礼仪和仪式来解决问题;(4)规则:成员所遵守的一个正式的指令或语句。这四个要素是公司文化的核心,适用于所有的工作部门、职能或单位、组织和社会。

Deal & Kennedy(1982)和Peters & Waterman(1982)分别建立了两个意义重大的企业文化模型(Hofstede, 1991; Miller, 1995; Starkey, 1998)。研究者通常使用这两个模型来解释企业文化的复杂性。90年代,Hofstede建立了文化企业模型的六个维度,包括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员工导向与工作导向、狭隘性与专业性,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松散系统与控制系统,规范型与务实型。Hofstede的文化模型综合考虑了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雇员,建立在多样性视角上,被研究人员广泛采用。本研究也在采用Hofstede文化企业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围绕中国企业的情况及珠海品牌企业文化,设置问卷问题,收集并解析数据。

值得强调的是,企业文化受外部因素,如国家文化的影响。Laurent发现,企业文化主要是体现民族文化(Schneider & Constance,1987;麦莉娟,2003)。在企业管理方面,儒家思想和传统价值的一些特性依然可以中国大陆企业的业务运营上反映出来(Noronha, 2002)。Hofstede认为,儒家哲学思想广泛体现于亚洲某些公司的工作精神中(Lo, 1997;麦莉娟,2005),尤其在重视家庭观念和亲情感的中国社会(Fukuyama, 1995; Maguire, 1999), Whitlow(2012)指出,家庭式的企业组织有最强大和最积极的文化。传统企业普遍被认同的特点是它的人文精神,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系”被定义为人类的互动,“人脉”受儒家文化影响而产生,很多企业根深蒂固的文化信仰从儒家思想传承而来,例如忠诚、诚实、诚信、和谐等,是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相处原则(Buttery & Leung, 1998;Huang,1999)。本研究在深度访谈部分,针对此论述进一步了解是否存在于珠海品牌企业之中。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相互关系

1.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指企业运用有效的系统,将企业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展现给企业员工和社会大众,从而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地位和价值,并在企业的长期经营中影响消费者的观念而使之形成对企业的评价或口碑,从而达到提升经济效益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的目的(张德,1995;唐书麟,2003;龚益鸣,2003;王世明,2004;齐振宏,2004;关鹏,2005;郭咸纲,2005;孙玉娟,2005;余伟萍,2005;李伦新,2006;尹元元,2010;邹文兵,2012;江正峰,2014)。

Perlin(2007)指出,如果企业员工重视企业文化,客户也将受到影响而倾向于认可该企业的专业性及职业道德。受企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有助于培养忠实的顾客,形成稳定的消费群,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从而使企业的营销成本减少、销售额稳定,从而达到利润的提升。

综上所述,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选择有效的信息来传播自身的形象,以建立被社会公众感知和认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延伸的核心部分,也是企业提高市场效益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感知(即理念形象),以及企业本身在外部赢得的赞誉、与社会的互动、回馈等,都可以作为企业形象建设的一部分。

2.企业的品牌作用与名牌效应

企业的品牌是产品、服务、知名度、影响力、效益、消费群体及社会公众形象等的总和。品牌对企业经营、产品销售、企业宣传、企业扩张都有带动效应,从而产生对城市经济、地区经济,甚至国家经济的带动作用,这也是国际上所谓的“品牌带动论”(龚高健,2008;刘前红,2009;肖志明,2009;刘先义,2010;吕振奎,2010;罗云华、李昊泽,2011)。品牌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为企业和产品赋予个性、文化等许多特殊的意义,可以帮助企业存储商誉、形象,是企业塑造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基础(万后芬、周建设,2006;李光斗,2007;李立民,2010)。

名牌指知名品牌或强势品牌,名牌效应是指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通过其产品市场营销和宣传,利用和发挥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的效应,产生客观上的资产增值(陈佩芳,1996),其巨大作用体现在几方面:(1)聚合效应;(2)磁场效应;(3)衍生效应;(4)内敛效应。品牌是一种文化,必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孙晋芳,2014);名牌使员工会产生企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激发员工的精神力量和工作劲头(魏杰、崔言超,1996;钟建伟,2007)。因此,企业名牌效应不容忽视(周大海、施放,2014)。

综上所述,品牌是企业赢得顾客忠诚度和长时间较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条件,只有树立高知名度的品牌,企业才可能利用品牌带来的名牌效应,不断增加市场效益,扩大社会影响力。因此,研究品牌企业的企业文化及其形象,有其相当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城市形象与企业文化相互作用

城市形象包括了城市的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和居民道德素养形象,通过对这三方面形象的提升(刘文俭、赵连营,2003),来塑造充满魅力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按照现代产业竞争理论的观点,在影响城市竞争力变化的诸因素中,产业的竞争力处于核心的地位,产业集群能够加速生产能力的成长,同时加速新的企业形成(王志欣,2004)。而企业根本的作用是创造价值,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同时满足所在城市各个方面的需求(姜正轩等,2005),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竞争力。城市文化和企业文化一样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生产力(刘敦虎、李文勇,2003)。倡导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品牌企业文化建设的并重,有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导向力、凝聚力、约束力和协调力,通过与城市竞争力的其他因素结合起来,促进或协调其他实体性要素的发展来达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目的(姜正轩等,2005)。人及其生活是一种文化性存在,城市建设离不开文化要素的支撑。城市居民扮演“企业人”和“社区人”的双重角色,人们在角色切换时折射出各种身份条件下形成的文化素养和行为规范(姜正轩等,2005)。企业文化影响城市居民素养的核心内涵,如精神、道德、价值观等,因为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的深刻影响,反映到现实社会中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综合行为素质。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途径之一,城市应该充分利用品牌企业的品牌效应,延伸品牌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以建设城市形象,让品牌企业成为“城市名片”,从而带动城市居民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

(四)珠海政府对于本地企业发展的支持

珠海品牌企业数量及规模扩大,以及珠海品牌企业在全国乃至国外知名度的提升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企业扶植政策和企业文化发展鼓励政策息息相关。

“十一五”以来,珠海市经济平稳发展,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新业态。珠海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企业扶植政策,鼓励企业进驻,支持企业上市。大型民企纷纷扎根珠海,对珠海市产业链“补链”和“强链”有重大影响和特殊推动作用,有助于珠海市打造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特色海洋经济和生态农业的“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丽珠医药、汉胜科技、赛纳科技、远光软件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快速成长,成为各行业和领域的龙头。初步形成以香洲区的办公自动化及打印耗材、斗门区的电子信息和陶瓷、金湾区的生物医药和专用设备、高新区的通信设备和软件、高栏港的游艇和化工制品等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民企上市成果丰硕。近年来,珠海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珠海市企业上市的实施意见》《珠海市“十强”“百优”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并成立了“珠海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动企业上市。目前,全市共有30家上市企业,其中民营企业25家,占总数81%。

随着珠海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品牌建设效果日益明显。截至2013年底,全市民营企业获得3件中国名牌产品、6件中国驰名商标、54件广东省名牌产品和70件广东省著名商标,名牌名标总数达到133件,占全市名牌总数的63%,培养了丽珠、汤臣倍健、罗西尼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珠海市品牌企业的企业文化特质、企业形象,再根据问卷调查法及深度访谈的结果,建构珠海的城市形象。首先,本研究以深度访谈为先导,将访谈内容归纳,并结合著名的企业文化测量模式,构建成问卷变量,再进一步进行品牌企业文化的问卷调查。

(一)定量调查法

本研究的定量分析法,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针对珠海品牌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员工的人口学变量,二是企业文化模式变量,三是员工对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感知。

在设计企业文化的变量时,首先参考被过去研究采用最多的两个模型:哈弗斯德(Hofstede, 1991)和迪尔、甘乃迪(Deal & Kennedy, 1982)的企业文化模型;最后根据其适用性,本研究采用了哈弗斯德的企业文化模式,其建构的模型共分为六个维度:1,过程与结果;2,员工导向与工作导向;3,狭隘性与专业性;4,开放与封闭系统;5,松散与控制;6,规范与务实。依据当代城市品牌企业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所在,修正其量表,最后共有36个变量测量品牌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针对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的感知,设计测量量表,共计5个变量,以检验企业文化及形象,以及企业本身与政府间的互动关系。

在样本选定方面,本研究采取利益抽样法,依据2012年珠海上市企业营收排名,其公司坐落在珠海,同时考虑其对珠海区域经济贡献较大,或其在省市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品牌企业,根据其营业额、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因素,选取15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这15家企业分别是:华发集团、格力集团、丽珠集团、汤臣倍健、金山软件、东信和平、蓉胜超微、远光软件、中珠控股、乐通股份、世纪鼎利、宝莱特、欧比特、罗西尼、威丝曼。每家公司共发放30份问卷,采取便利抽样法,让员工填写问卷后,回收问卷。

(二)定性调查法

根据以上的抽样方法,针对抽出的15家品牌企业的创办人、董事长或高层、中层主管以及员工,进行深度访谈。访谈采用结构式的问卷进行,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品牌企业的背景、发展现状、公司经营理念、价值观、管理方式、决策方式、会议、人员聘用方式、福利及奖惩等,以了解品牌企业的企业文化,比较分析当前珠海市起示范及主导作用的品牌企业文化类型,探索珠海本地品牌企业文化的典型特征、个性与共性、优点与不足。

此外,在企业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方面,访问企业高层了解他们所认知的珠海城市形象,并由品牌企业的主管从自身的企业为基础,为珠海城市形象塑造建言。每个访问平均访谈时间为一小时,访谈内容作为定性研究的分析基础。

本研究分三个阶段:

研究前期对城市品牌企业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互动发展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回顾过去的文献资料,包括企业文化相关理论及模型、企业形象、城市形象等相关研究、珠海市在扶持品牌企业、引进企业的相关政策等,结合珠海特色的区域经济及地缘特征设定研究方案、预计研究成果。

通过整理访谈记录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了解珠海市品牌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珠海品牌企业文化的特质及模型,归纳珠海市品牌企业文化发展的共性,同时探究其员工及主管对于品牌企业文化及城市形象的认知和素养。

研究后期将依据对各品牌企业文化特性共性的分析以及对市民人文素养的探究,提出基于珠海市品牌企业文化的特质,所塑造城市文化及城市形象,以及其具体措施,为珠海市政府制定打造珠海城市形象的战略献计献策。

四 珠海企业文化与城市形象分析

本章针对珠海企业文化调查所采用的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收集到的资料,做一分析。在定量方面,主要问卷调查数据为主;定性方面,则以深度访谈的内容为分析主体。

(一)问卷调查分析

1.受访者分析

参与填写本次调研问卷的受访者共来自珠海15家品牌企业的380位正式员工,51.8% 为男性,48.2% 为女性。其中,33岁以下占受访者的76.6%,以年轻的员工居多,且多数员工为基层,占80.9%(见表1)。由此可见,珠海的企业文化呈现年轻化的态势。

表1 受访者基本资料(N=380)

受访者中,61.30%为本科学历,58.4%的受访者出生于长江以南的地区(不包括珠海)。超过半数员工(55.8%)在现职的公司工作年资在三年以下,且大多数员工(76.3%)在公司的工作年资不超过5年,多数员工(78.9%)年收入在10万以下。由此看来,珠海为我国的经济特区,相对开放,对外来大学生较具有吸引力,也吸引了南方各省具有大学学历的毕业生在此发展,具有相对的发展性及包容性。

2.珠海品牌企业的企业文化基本特征

表2 企业文化量表(N=380)

较多的受访者认为自身所在企业的同事倾向于规避风险(40.6%同意与非常同意,31.1%不同意与非常不同意),表明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怕犯错误,工作风格轨道化、框架化;同时,虽然更偏向于规避风险,但是相当一部分受访者同意及非常同意自己(56.6%)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勤勤恳恳,做出努力。

珠海品牌企业包含行业多样,员工大致可分为行政管理、生产、营销、技术研发四类人群,由于工作性质不同,部分受访者认为每天的工作大致是相同的(同意及非常同意占49.5%),但多数受访者认为工作中每天都有新的挑战(同意及非常同意占59.0%)。不论出于那种工作环境,更多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状况(同意及非常同意占50.5%),只有10.8%的受访者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

较多的受访者认为公司能够体谅他们的个人问题(41.3%同意及非常同意,32.3%不同意),并且视员工福利为一种职责(48.1%同意及非常同意,28.9%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但是这两个问题同意的并没有过半,而不同意的受访者占了约1/3的比例,表明公司在体谅员工个人问题上尚有改进的空间。尤其在参与填写调查问卷的员工多为年轻员工,相当一批人为90后,他们的工作心态以及对公司福利的要求或许不同;然而提供较好的福利、重视人性化的管理,对企业乃至社会的稳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在公司决策方面,较多的受访者认为公司的重大决议倾向由小组或委员会决议(39.2%同意及非常同意,17.9%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员工不知道公司的决议由谁决定(41.8%),表明年轻基层员工可能较少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对公司重大决议的决策过程及人员组成不尽了解。

对于工作压力,受访者的看法成了三分天下的现象。有34.7%的受访者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完成工作会带来很大压力;有30.5%的受访者认为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但也有33.4%的受访者不知道是否存在压力,而回答“不知道”。由此可见,工作岗位及性质不同,可能在工作上的压力也有所不同,尤其从事重复性生产方面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小,营销等人员因为有明确的业绩指标,压力可能相对较大。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2.9%)不知道公司工作上的伦理是否影响他们在家的行为,这个可能与基层员工工作年限尚短(多数不超过5年)有关,公司企业文化及伦理还没有明显的渗透到员工的家庭生活中。这也与珠海品牌企业经营年限相对较短(多数为成立十年以上的企业),并未发展出较为完备深厚的企业文化有关。

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公司在雇佣员工时,对员工的社会及家庭背景的考量,与工作能力同等重要(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占32.6%,但有26.8.%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但是有40.3%的受访者不清楚公司在雇用员工时对这两个标准的考量,占了受访者的大多数。此结果显示,基层员工不是很明确自己被录用的关键因素,企业在雇用员工时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对员工某种因素的偏向。尽管如此,超过半数(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占53.2%)的受访者已然认为公司雇用员工的标准在于工作竞争力,证明各企业组织对于员工自身对工作能力的重视。

受访者中,共有59.5%的受访者非常重视及重视自身未来的前景,但也有29.2%的受访者同意及非常同意自己的工作看不见前景,另外有33.2%的受访者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否有前景。这个数据表明,超过1/3的受访者对于未来发展及事业规划存在着许多的未知,甚至将近1/3的受访者对现在的工作前景不看好。有52.7%的受访者在工作中考虑了他们的私人生活与他们自己事业的发展。此结果表明员工能有意识地将工作经验积累与未来事业长久发展相结合,在选择企业及工作的时候能综合平衡自身发展及私人生活(例如婚姻)。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公司的员工欢迎新人和外人(同意与非常同意的占74.7%),但并不同意任何人都适合进入该公司(非常不同意及不同意占81.9%),也不同意仅有特殊的人,才适合进入自己所在的公司(不同意与非常不同意占73.2%),而且,超过半数的员工不同意自己的公司令人觉得难以加入(不同意与非常不同意占69.8%)由此可见,珠海企业在吸取人员方面呈现了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且多数的品牌企业的员工认为,能够进入该公司的同事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及要求,而这些要求多数还是专业导向,并不是一些特殊背景的人群。因此,对于新进员工在企业中的适应时长,较多的受访者不同意新进员工只要几天便能适应(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的占44.4%),但是也不认为新员工需要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适应(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的占62.1%),表明新员工到珠海企业中需要短时期的适应时间,才能融入企业环境和氛围中。

较多数的受访者不认为公司唯一考虑的是成本(不同意与非常不同意的占39.7%),但是认为公司将成本作为唯一考虑的占30.3%,表示仍有1/3的企业完全是成本导向。因此,也有超过半数(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占50.5%)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公司很重视成本效益,表明珠海品牌企业在注重成本和市场导向的同时,综合考虑成本回收的各种效益及发展。

将近半数的受访者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该公司开会的时间长度只是一个大约的时间(占39.7.3%;同意及非常同意占30.3%),表明超过1/3的企业在时间控制上非常严谨;因此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同意及非常同意占57.2%)的员工认为会议时间总是准时开始,半数以上的公司在时间成本上还是较为重视的。

半数左右的受访者认为(同意及非常同意占50.8%)在公司不会常听到关于公司或工作的笑话,同时,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同意及非常同意占65.8%)主管们强调切实遵循公司程序;并且,将近半数(占47.2%)的员工认为公司的实务作风较浓,强硬作风较淡。表明企业的工作氛围相对严肃,工作强调踏实和程序,与访谈中多数企业强调的务实肯干的理念相符。

将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结果比过程重要(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占50.8%);并且,将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在公司的会议中大多强调顾客的要求(同意与非常同意占58.1%)。此结果表明企业重视市场效益,与多数企业在访谈中体现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经营理念想契合。

较多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处公司的企业伦理与诚信令人觉得标准很高(同意及非常同意占40.5%,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占28.7%),表明员工比较认可自身所处企业的理念与信誉,但是有一部分人(30.3%)不清楚这个问题,可能跟基层员工入职时间较短,并未受到自身企业理念和价值观的深入影响,尚未对自身所处企业的企业文化有深入比较与分析。

3.员工对于公司形象的感知

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公司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占76.0%,同时,超过半数的受访者经常听到公司以外的人称赞公司的品牌(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占59.2%),表明企业员工比较认可自身企业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形象以及品牌影响力。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公司经常组织与地方相结合的活动(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占53.1%),同时,53.2%(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员工认为公司每年都会组织回馈社会的活动,表明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众活动,且员工参与度高。但是也有部分员工(35.5%)不清楚公司是否每年都会组织回馈社会的活动,表明企业在参与回馈社会活动的频度上也许不高,或者低调,又或者内部的沟通不足。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公司注重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占69.2%),同时他们认为他们任职的公司注重帮助地方政府共同塑造城市形象。此结果表明,员工认可公司积极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并且认可自身所处企业对珠海城市形象塑造上的影响和作用。

表3 员工对公司形象的感知(N=380)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的频次分析和比较,在企业文化特质方面,其频次的结果如下:

(1)年轻化、高素质的企业文化:受访者年的年龄偏年轻化,同时其工作年资也偏年轻,整体而言,企业文化本身也会充满年轻、活力的气息,但也可能呈现不够成熟的现象。由于教育程度整体偏高,呈现的企业文化会较具有质量以及文化气息。

(2)开放型、专业化的企业文化:超过70%的公司欢迎新人及外人,但却不认为任何人都适合该公司,也不认为他们的公司难以加入,而且公司在进人的时候,考虑了能力、竞争力及背景,显示了开放型却又专业化的公司文化,因此员工不是几天就能适应公司,但也不需要超过一年以上。

(3)规避风险、程序化的企业文化:在数据中显示将近半数的企业较为担心员工犯错,因此走向常规化、遵循公司程序,以规避风险。这类的公司,在公司或与工作相关的笑话也相对较少。

(4)成本导向的企业文化:超过1/3的品牌企业,呈现了成本导向的企业文化,虽没有超过半数,但是超过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公司非常重视成本效益,换言之,成本意识还是企业经营的根本。

(5)创新型具有挑战性的企业文化:半数受访者多数人还是认为每天面临新的挑战,表示公司是创新型的组织;而这种挑战他们能够适应,并为了工作做出了最大努力,但其中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压力感。

(6)集体决策的企业文化:多数的公司决策倾向由小组或委员会决议,显示了集体决策的企业文化较为明显。这也与多数受访公司为上市公司,重大决策都是由董事会决议有关。但也有大多数的受访者不清楚公司如何决策。然而,也有近1/5的受访者不同意,因为他们的公司倾向威权领导或者家长式作风的领导风格,董事长或创办人决定公司的重大决议。

(7)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多数受访者认为公司能够体谅他们的个人问题,也认为公司福利是公司的一种职责。企业福利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珠海品牌企业多数意识到员工福利对员工稳定的重要性,注重员工生活的配套服务或设施,整体而言较为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但在关注员工个人问题及对员工长期发展前景的指导上,尚有改善空间。

(8)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多数受访者认为在该公司结果比过程重要,且公司的会议中多强调顾客的要求,务实作风浓厚,开会准时开始、准时结束等,显示了公司重视员工绩效及市场效益。

(9)个人发展导向的企业文化: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重视自己未来发展前景,考虑了自身事业的未来发展及私人生活,表示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意识较为淡薄,对于个人发展意识较为浓厚。这可能也与公司员工倾向年轻化、基层员工对公司未来发展并不清楚等原因有关。

其他如公司伦理导向、强硬作风的企业文化特质,并未被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同。由于珠海的品牌企业历史较为短,并非百年企业,因此员工对于公司伦理是否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并没有明显察觉。同时,多数企业虽然有一定的程序,公司也强调必须遵循程序,但并没有采用强硬的领导作风。

在企业形象方面,其频次的结果如下:

(1)认同企业形象:多数受访者认为该公司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常常听到公司以外的人称赞公司,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员工对企业以及企业形象的认同感,是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相形益彰的良好影响。

(2)与地方政府有良好的互动: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公司与地方政府存在着良性的互动,而且公司经常举办与地方相结合的活动,也会回馈社会,这些良好的公司形象,让多数受访者感到自豪感,可以加深其对公司文化、公司形象的认同。

(3)需要强化宣导企业文化: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受访者在许多问题上填写“不知道”,表示员工对于企业本身相关问题不甚了解,企业内部的沟通需要再加强。

关于企业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其频次的结果如下:

(1)工作伦理尚未深入到生活中:企业文化影响了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又是城市形象的精髓;但多数受访者“不知道”是否企业文化的工作伦理是否影响了在家的行为,说明了多数的受访者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不够深远,某些理念、价值也还未融入日常生活中。导致这个原因主要是企业文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建设,对于员工还需要进行培训与教育,必须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出结果。

(2)企业文化与城市形象相互作用影响力的认知: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与珠海城市形象的深远作用的认识,尚需要进一步推广。企业在宣传自身企业文化时,需要对基层员工进一步引导,帮助员工建立企业自豪感,进一步延伸为城市自豪感,通过日常的潜移默化,影响员工的言行,帮助塑造城市形象。

4.珠海企业文化的关键成分及维度

根据受访者填写的问卷资料,进一步采用因素分析,提炼珠海企业文化的关键因子。根据Hofstede建构的企业文化的模式测量,利用36个测量变量提炼出珠海的企业文化关键因子。经过因素分析检验,淘汰因素共性低于0.5的变量,包括:“同事们自认为自己做了很大的努力”(0.469)、“公司重大决议倾向小组或委员会决议”(0.402), “同事对于完成工作感到很大压力”(0.387)、“同事看不到未来的工作前景”(0.487)、“同事觉得他们很重视成本效益”(0.413)、“会议总是准时开始”(0.434)、“贵公司企业伦理与诚信,令人觉得标准很高”(0.495)、“结果比正确的过程来得重要”(0.449)以及“公司在伦理上务实作风较浓,强硬作风较淡”(0.499)等九个因子,留下剩余27个变量,再次进行因素分析。

提取因子变量,将27个原始变量进行因素分析,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VaRimax),使每个变量仅在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大的负荷,而在其余公共因子上负荷较小,以利找出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并采取爱根值(Eigenvalue)大于等于1(相关性较高)的维度,结果27个原始变量被归为10个维度,每一个维度代表一个公共因子。这10个维度共解释了整体企业文化变量的62.565%,说明它可以反映原变量的基本信息,具有一定的信度。因此,把这27个关键因子依据因素分析的结果排列,并重新命名如下:

表4 因素分析可解释的因素量(N=380)

因素1(成本考量型):爱根值为4.198,可解释的因素量占15.549%。在此因素中,较高的载荷的有六个变量,主要解释了公司注重员工工作表现、体谅个人问题、考虑成本、开会决议由某些人决定以及对待员工福利的态度等这几个变量,因此可将其命名为利益成本考量型因子。

因素2(封闭性系统):爱根值为2.385,可解释的因素量为8.832%。在此因素中,有较高的载荷的有4个变量,主要包括员工在进入公司的条件包括背景及能力、特殊人才能进入该公司、员工超过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外人及新人融入公司上的难度,可将其命名为封闭性系统因子。

因素3(开放性系统):爱根值为2.089,可解释的因素量为7.739%。在因素三有较高的载荷的有2个变量,主要解释了公司对外人的接纳和提供前景空间,可将其命名为开放性系统因子。

因素4(工作氛围):爱根值为1.433,可解释的因素量为5.307%。在因素四中,有较高的载荷的有2个变量,主要解释了公司工作中是否常听到笑话,可将其命名为工作氛围因子。

因素5(保守型组织):爱根值为1.276,可解释的因素量为4.727%。在此因素中,有较高的载荷的有3个变量,主要解释了员工在工作中的重复性和规避风险的倾向,可将其命名为保守型组织因子。

因素6(包容性组织):爱根值为1.229,可解释的因素量为4.552%。在此因素中,有较高的载荷的有2个变量,主要解释了员工对工作的适应性和注重工作过程,可以命名为包容性组织因子。

因素7(专业化企业):爱根值为1.151,可解释的因素量为4.263%。在此因素中,有较高的载荷的有3个变量,主要解释了公司强调顾客需求,注重员工工作竞争力和遵循程序,可以命名为专业化企业因子。

因素8(创新型企业):爱根值为1.078,可解释的因素量为3.992%。在此因素中,有较高的载荷的有1个变量,主要解释了工作中每天都有新挑战,可以命名为创新型企业因子。

表5 因素分析矩阵(正交转轴)(N=380)

因素9(公司伦理导向):爱根值为1.049,可解释的因素量为3.886%。在此因素中,有较高的载荷的有2个变量,主要解释了公司伦理影响员工家庭生活以及任何人都适合进入公司,可以命名为公司伦理导向因子。

因素10(自身发展导向):爱根值为1.004,可解释的因素量为3.718%。在此因素中,有较高的载荷的有2个变量,主要解释了员工考虑了私人生活与事业发展,并能适应不同工作状况,可以命名为自身发展导向因子。

由以上的因素的维度看来,成本考量的成分占了企业文化的大部分。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受访的公司中,除了格力集团及华发集团,大多为民营企业,对于成本考量极为慎重。而封闭性、保守型、创新型、开放性系统的特征,在珠海的各品牌企业所展现的企业文化也较为明显,不过这与企业高层主管如何管理、如何选用人才、如何做决策等有一定的关系,凝塑成今天的企业文化。

然而,珠海品牌企业的工作氛围、公司伦理导向以及自身发展导向都与员工的生活与发展相关,最后企业文化会深植于员工的生活中,形成了外显的企业文化及城市市民特征,成了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5.珠海企业文化关键因素间的关系分析

为了探究因素分析所得的珠海企业文化构成的关键因素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Correlation)分析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结果如下:

(1)成本考量型:越是倾向成本考量的企业文化,越倾向于封闭性(R=.347, P<.01)、保守型(R=.319, P<.01)及专业化组织(R=.225, P<.01)。公司较具有工作氛围(R=.272, P<.01),也较具有包容性(R=.122, P<.05)及创新性(R=.168, P<.01),员工越倾向将工作伦理带入生活之中(R=.216, P<.01;参见表六)。

(2)封闭性:越是倾向于封闭性企业文化,越是会控制成本(R=.347, P<.01),越不开放(R=.-.183, P<.01),但较具有工作氛围(R=.375, P<.01)及包容性(R=.146, P<.01),也倾向保守作风(R=.217, P<.01),公司的工作伦理容易融入员工的生活之中(R=.236, P<.01)。

表6 企业文化关键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注:N=380;P<05具有关联性;P<01具有显著的关联性。

(3)开放型:越是倾向于开放型企业文化,越是专业化(R=.180, P<.01),并具有创新性(R=.268, P<.01)越不是封闭型(R=-.183, P<.01)及保守型组织(R=-.186, P<.01),而员工更重视自身的未来发展(R=.211, P<.01)。

(4)工作氛围:越是具有工作氛围的企业文化,越倾向于成本考量(R=.272, P<.01),也越具封闭型(R =.375, P<.01)、保守型组织的特点(R =.238, P<.01),在工作上较具有包容性(R =.208, P<.01)及专业化导向(R=.229, P<.01),员工也越易于将公司的工作伦理融入生活之中(R=.110, P<.01)。

(5)保守型:越是具有保守型企业文化特质的企业,越倾向成本考量(R=.319, P<.01),且越是封闭型组织(R=.217, P<.01),但较具有工作氛围(R=.238, P<.01)。

(6)包容型:越是具有包容型企业文化特质的企业,一样也会重视成本考量(R=.122, P<.05),且倾向于封闭型组织(R=.146, P<.01),较具有工作氛围(R =.208, P<.01),并较为专业化(R =.119, P<.05),员工也易于将公司工作伦理带到生活之中(R=.210, P<.01)。

(7)专业化:公司企业文化越具有专业化特质,企业文化越倾向成本考量(R=.225, P<.01)、越具有开放型(R=.180, P<.01)、创新型组织的特点(R =.116, P<.05),但也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封闭性(R =.161, P<.01),也较具有工作氛围(R=.229, P<.01)及包容性(R=.119, P<.05),在某种程度上,员工会将公司的工作伦理带入自己的生活之中(R=.101, P<.05)。

(8)创新型:公司企业文化越具有创新型企业特质,其组织越具有开放性(R=.268, P<.01),专业化程度越高(R=.116, P<.05),这类公司也重视成本考量(R=.168, P<.01),而员工较会考虑自身的未来发展及前途(R=.121, P<.05)。

(9)伦理导向:公司企业文化越倾向于伦理导向,越倾向成本考量(R=.216, P<.01)及专业化(R =.101, P<.05)、倾向封闭型组织(R=.236, P<.01),较具有工作氛围(R =.110, P<.05)及包容性(R=.210, P<.01)。

(10)自身发展导向:员工越具有自我发展意识及导向的企业文化,该公司越倾向于开放性组织(R=.211, P<.01)及创新型企业(R=.121, P<.05)。

综合以上的“珠海企业文化关键因素”以及“珠海企业文化关键因素间的关系”两个因素分析,可以得到一下推论:

本研究调查的15家珠海品牌企业,其企业文化一般涵括以上多种关键因素的组合。每家公司根据本身生产的产品、定位,企业创办人的背景、管理模式、领导风格等而有所差异。然而,珠海品牌企业整体的企业文化关键特征,在此调查基层员工的结果中可以勾画出基本的形象如下:

“成本考量”的企业文化特质在十个关键因素中,呈现最为显著的特征。具有成本考量的企业文化特质,其相伴随的就可能是较为封闭、保守的企业文化;管理可能倾向严格,工作上的伦理,会逐渐根植于员工的生活。在成本控制下,专业化的运作及操作成为必须要件,为了得到利润,公司也鼓励创新;此类企业较具有工作氛围,也较具有包容性,甚至可能倾向于中国传统的“家文化”的领导模式。而这类的企业文化在15家受访的企业中,是较为明显的关键因素。

第二明显的是“封闭性”的企业文化特质。受访的15家品牌企业中,其企业文化越是封闭型,企业文化越是倾向不开放,外人也较为难以融入,新人的适应期也较长,只有特定的人群才适合进入这类公司,其同事比较倾向规避风险,每天的工作内容大同小异,整体倾向保守。这类企业文化特征大多为生产型、实业型的公司。

第三明显的企业文化特征为“开放性系统”。受访的15家品牌企业中,其企业文化越倾向开放,对外人的接纳程度也越高,越倾向专业化,强调顾客的需求,重视员工的工作竞争力,同事们看得到公司的前景,并觉得工作富有挑战性,员工对自身未来发展非常看重,在工作上他们认为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状况。然而这类的公司仍然倾向规避风险,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所以工作内容不免会大致相同。这类的公司多为与高新科技相关,员工思维较为活跃、年轻,也多会考虑自己未来发展;公司虽然鼓励员工创新,但是在一定的预算内或投入一定成本进行创新研发。这类公司相较于生产实业型公司,有着明显不同的企业文化。

6.珠海品牌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关系分析

根据本研究分析的企业文化特质(十个关键因素),与员工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感知,做一关联性分析,其中,仅有“成本考量”及“封闭型”两种企业文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有八种不同的企业文化特质与员工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感知有显著的关联性,所得到的结果如下:

表7 企业文化与员工对自身企业感知的相关分析

注:N=380; P<.05具有关联性;P<.01具有显著的关联性

(1)开放性:公司企业文化越具有开放性特质,与员工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感知六个变量呈现正相关。换言之,企业文化越倾向开放型的公司,其员工越经常听到公司以外的人称赞公司的品牌(R=.271, P<.01),其公司也越经常组织与地方相结合的活动(P=.217, P<.01),且每年都会组织回馈社会的活动(R=.224, P<.01),注重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R=.329, P<.01),越会帮助政府共同塑造城市形象(R=.349, P<.01)。

(2)工作氛围:企业文化越具有“工作氛围”的特征,公司越经常举办与地方相结合的活动(R=.145, P<.01),公司也越注重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R=.142, P<.01)。

(3)保守型:企业文化越具有保守型的企业文化特征,其员工越少听到公司以外的人称赞公司的品牌(R=-121, P<.05)。

(4)包容型:公司企业文化中的包容型特质,与员工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感知六个变量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企业文化越倾向包容型的组织,其员工越经常听到公司以外的人称赞公司的品牌(R=.303, P<.01),其公司也越经常组织与地方相结合的活动(P=.209, P<.01)、每年都会组织回馈社会的活动(R=.205, P<.01),并注重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R=.281, P<.01),也越会帮助政府共同塑造城市形象(R=.279, P<.01)。

(5)专业化:公司企业文化中的“专业化”特质,与员工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感知六个变量呈现正相关。换句话说,企业越倾向专业化的企业文化,其员工越经常听到公司以外的人称赞公司的品牌(R=.193, P<.01),其公司也越经常组织与地方相结合的活动(P=.223, P<.01),且每年都会组织回馈社会的活动(R =.248, P<.01),并注重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R =.298, P<.01),也越会帮助政府共同塑造城市形象(R=.287, P<.01)。

(6)创新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与员工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感知六个变量呈现正相关。数据显示,企业越倾向专业化的企业文化,其员工越经常听到公司以外的人称赞公司的品牌(R=.195, P<.01),其公司也越经常组织与地方相结合的活动(P=.123, P<.01),且每年都会组织回馈社会的活动(R=.170, P<.01),并注重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R=.205,P<.01),也越会帮助政府共同塑造城市形象(R=.190, P<.01)。

(7)伦理导向:企业越是具有“伦理导向”的企业文化,其越经常组织与地方相结合的活动(R=105, P<.5),并越倾向帮助地方政府共同塑造城市形象(R=.115, P<.05)。

(8)自身发展导向:员工“自身发展导向”的企业文化特质越是明显的企业,其越重视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R=103, P<.05)。

根据以上数据,小结如下:

珠海品牌企业中,其企业文化越是开放型、越是专业化,越是倾向创新型企业,其对外的品牌形象也就越明显,容易赢得外人的赞誉。这样的企业越是经常组织与地方相结合的活动,回馈社会,越是与地方政府保持良性互动,并重视协助政府共同塑造城市形象。

这些企业对于企业文化以及对其作用的理解较为深厚,企业文化在公司内在成为一种文化,对外人来看就成了该公司的形象。然而,若是这类企业文化再向社会扩大,逐步形成一种该城市人的素质,转而逐渐成为该城市的文化精神内涵,成为城市形象的中心部分。因此,这类品牌企业文化对城市形象的影响,不容忽视。

此外,企业越具有“工作氛围”的企业文化特征,该公司也就越趋向组织与地方相结合的活动,这类公司同时注重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换言之,这类的企业他们对地方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并与地方政府保持一定的良性关系。对于城市形象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推动力量。而企业文化越是倾向“伦理导向”,员工认为企业文化深植在他们生活之中,这类的公司较具有企业责任感,经常会组织与地方相结合的活动,他们也乐于帮助政府共同塑造城市形象。这类型的公司不限于高新技术企业,包括生产型及服务型的企业。这个结果也说明,珠海市大部分的品牌企业,对于城市形象的建立,大都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有趣的是,对于公司企业文化特征倾向于重视“自身发展导向”的公司,其员工重视自己的未来发展,也大多能够适应各种工作状况,他们也越重视与地方政府具有良性的互动关系。可见,对于这些品牌企业而言,与地方政府的良性关系至关重要。而公司越是倾向保守型的企业文化,其员工就越难听到公司以外的人称赞自己的公司品牌,因此,员工对自身公司的认同不免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类的公司在品牌及城市形象的建立,贡献十分有限。

(二)深度访谈分析

本研究访问对象为15家珠海品牌企业高层领导。受访企业主要阐述其企业背景、经营管理理念、决策方式、领导风格、公司员工模范的形象、公司福利、奖惩及案例、公司形象、珠海印象及珠海城市形象等相关问题,分析其包含的共性和特性等多个方面的特征:

1.珠海品牌企业的企业文化基本特征

1)经营理念:(1)市场导向;(2)成本考量;(3)塑造产品形象。

受访的企业其经营理念大多是重视市场导向,关心客户需求。如欧比特“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客户希望”;罗西尼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珠控股为“发展第一,讲究共赢,包括公司与员工共赢,合作伙伴共赢,最终与社会共赢”。威丝曼则“想方设法让客户感动”,具体理解为:(1)快速满足客户需求;(2)做行业专家;(3)靠服务取胜。威丝曼遵循业绩导向,以成败论英雄。

市场导向观念的落实,是通过全国布局,来降低生产和销售的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组织能力。受访者8谈及全国布局的原因,主要是该行业的运输成本高,长距离运输赔钱,“我们把收购的公司技术消化,自己掌握后再向全国布局”。

品牌企业形象,主要是通过产品形象来体现,一些产业还请著名人士代言,如格力邀请成龙,汤成倍健邀请姚明,罗西尼邀请胡军等代言。受访者1谈到的“后来我们由老板自己上广告代言,把产品的质量承诺给消费者”。这三个案例也都说明除了市场导向外,产品本身质量、形象的重要性。

2)企业价值观:(1)建立高度认同性;(2)中国文化氛围;(3)简单人际关系导向。

高度认同的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减少了文化执行中的冲突和摩擦。受访者17谈及传承及同化,受访者19指出,企业文化贯彻了公司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受访者22谈及公司利用许多平台宣传企业文化,包括出版内刊及对外杂志,除了内部沟通外,对外则宣传品牌形象。

部分公司在企业文化中体现中国传统思想及儒家思想的元素,创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如乐通股份 ‘以厂为家’,营造 ‘家’文化。受访者27在谈及企业标识时表示,公司LOGO设计考虑风水因素,曾经找香港设计大师分析改进。受访者1谈及“我觉得老板应该是信佛”。受访者10谈及“老板是宁可信其有。现在公司靠山面水,算是块宝地。”受访者11指出“诚信是中国传统品德,企业在社会价值方面也要做出努力”。受访者22谈及,公司经营理念是 ‘德怀天下,共赢未来’,其中就包含了中国思想。

珠海品牌企业多为发展十几到二十几年的新型产业,企业内部人际交往相对灵活、简单,上下级之间关系倾向扁平化,注重在企业内部营造家庭般友爱的文化氛围。受访者4在谈及公司人际关系氛围时,主张“在公司内部,关系越简单越好,不要搞亲切称呼,就算私交再好,在公司里也保持距离”。受访者9指出“公司讲究平等文化,员工可以直接找老板谈话”。受访者11指出,公司中人与人之间相对简单,但强调信任。

3)企业创新:(1)鼓励创新;(2)专业化。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在产品和技术研发上不吝啬资金及人力上的投入,并有一定的方法及渠道鼓励创新,如受访者12指出的 ‘金点子’流程。威丝曼要求员工每月提出一个创新建议。受访者10指出,在创新过程中允许走弯路。

部分品牌企业的总经理是研发人才出身,具有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抢夺先机,如受访者7谈及:“总经理是科研人才出身,看准透析行业进入医保的商业契机,领先开发国内透析行业”。格力公司则自主研发 ‘国际领先’产品。受访者2指出“在科研投入方面从来不设底线,只要向着目标前进,就可以不断研发”。

4)员工模范:(1)职业化;(2)务实开放;(3)踏实肯干。

所有受访公司都有职前培训,重视专业化素质,较多公司以 ‘实干型’为代表形象。除了职前培训,受访者21谈及:“最重要的是强调团队协作,满足客户要求”。访者14还谈及,新员工必读公司的口袋书,并有入职考试。

在谈及能够代表企业形象的员工所具备的素质时,受访者提出 ‘思想开放、敢于创新’的特点。受访者3, 21及19皆指出,创新、务实、有自我见解,有感染力。受访者19及11指出,从产业的角度,希望在研发、市场各个领域取得突破。

部分珠海品牌企业提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特质,如受访者1、4、10、11及23。受访者4同时指出,国企更重视态度,而能力则要看机会。

5)福利:(1)人才培养导向;(2)重视福利。

受访企业对于人才的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遵循核心价值观。如 ‘尊重每个人’、‘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罗西尼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高层提升培训、商学院、‘112’项目、接班人机制、实习生(储备干部)培养、基础技能培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方面,涵盖了多层次人才培养内容,以确保公司人才梯队合理。

珠海企业普遍认识到,吸引人才的前提是保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包括提供员工免费午餐,协助解决住房问题,丰富业余生活等,例如罗西尼、蓉胜超微等。此外,金山软件实行 ‘全员股份’,把股份分给员工,增加归属感。汤臣倍健在办公大厅一楼布置环境优雅的员工休息室,在三楼设置员工活动室,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空间。受访者17、11谈及常规的 ‘五险一金’之外,会有爱心或关爱基金用来帮助有困难的同事,给予发生突发事件的员工一定的救助。

6)奖惩:(1)纪律严格;(2)鼓励及奖励方式。

珠海品牌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为高科技企业,对生产制度和员工管理的要求近乎苛刻,包括要求严守纪律,如受访者1、2、23、25;严惩偷窃及贿赂,如受访者10及23;实行绩效奖惩制如受访者4、9、27等。大部分企业采用鼓励方式激发员工,有口头的方式也有实际的奖励。

例如,威丝曼对于绩效最好的员工给予小轿车作为年终奖励。受访者2谈及“员工的建议被采纳会有奖励,大概是100块”。受访者23指出“体育文化活动中也会体现公司给予的奖励。”

7)领导风格:(1)去权威化;(2)务实性。

受访企业的组织多数扁平化,领导风格去权威化,如受访者23、17。受访者17指出“家人一样的感觉”。受访者4及10反映“权威是在做事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员工从心里愿意接受,这才是真正的权威”。其中,受访者2谈及“董事长对中层虽然比较严格,就像领导,对基层员工很关爱,平易近人,像朋友”。受访者11谈及“前段时间我们提倡一个 ‘去总化’,不要叫老总,直呼其名,对每个人尊重”。

“务实”是多数受访公司领导风格特点。受访者4反映“务实的管理,公司非常讲究效率”。受访者8指出“我们企业是实干型的,讲求踏实做事的精神”。受访者1指出“公司有一种文化,就是先把成绩做出来,我们才能认可你”。受访者10反映“公司想传递的形象是务实,具体通过产品说话”。受访者17指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很简单的八个字: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受访者23指出公司的工作作风是“实干,不投机”。

8)决策模式:(1)集体决策型;(2)例会制。

多数珠海品牌企业倾向于集体决策。受访者23反映,老板听取并征求意见,大的决议还要公示,让大家提意见。受访者15指出,战略决策由大家集体讨论,也会请行业专家参与。受访者8、10、21指出,日常管理都是高层讨论决定,但是涉及战略、投资和大项目,要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受访者9、10反映,总经理负责经营管理,决策时会咨询身边人和专业人士;受访者19指出,他们实行的民主决策制,以会议形式进行。受访者11指出,董事长一般不涉及具体的经营管理决策,这是由总经办负责。

另外,集体决策在某些公司已形成制度。受访者22指出,公司有决策委员会及管理制度,重大项目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程序。罗西尼2004年底,首创“联邦制”经营管理模式,将公司各大部门和工厂进行分析,实行层层承包、独立核算、利润分成的管理办法,让有才能的厂长、经理尽展所长,尽情发挥。

珠海品牌企业多数有固定的会议制度,各层级各部门开会时间也会按照工作性质、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根据以上访谈分析,关于珠海品牌企业文化可以小结如下:

珠海品牌企业文化倾向于 ‘成本利益考量’及 ‘市场导向’,强调生产目标,表现了对 ‘市场观念’的重视,从提高生产率和盈利率的目标出发,考核绩效。同时,公司上层关心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特别是准时交货,保证质量。公司主管的领导行为是指导性的、目标取向与务实导向的。因此,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上,通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

一是较为开放、创新,鼓励员工尝试,尝试过程准许发生错误;员工有渠道提出建议,内部的关系较为平等。这类的公司,显示开放、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二是较为保守型、强调一定的程序,在既有的模式中做增量;主管通常作为引导式领导,甚至出现家长式的领导。这类型的公司文化倾向于保守、专业型。

珠海品牌企业注重宣传公司价值观,员工多数认可企业价值,在日常工作中受企业价值观影响,达到企业的要求及素质。多数的品牌企 ‘以人为本’,因此普遍注重员工福利。

珠海品牌企业强调团队、集体文化,企业管理过程中提倡员工参与、开放式沟通,主管关心和支持下级工作,用团队方式工作。这种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归属感和信任感。通过增强凝聚力、提高士气达到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推动员工参与,讲求承诺和忠诚。这类文化中,主管跟员工的关系呈现去“总”化,主管多扮演员工的调动者、家人的关系。

部分珠海品牌企业强调变通性,关心是否有能力迅速适应环境,重视创新与资源:寻求合适的供应商、了解顾客的需求、招聘有特长的员工、开拓融资的渠道、观察对手的活动。企业领导具有企业家精神,敢冒风险,能提出发展远景,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并为未来做好准备。领导者在企业中扮演企业家和革新者的角色,以创造力和产品创新为成效标准。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简单描述:珠海的品牌企业文化重视成本效益及市场导向,有些是封闭、保守及专业化型,有些是开放、创新型;有些采平等的领导模式,有些如家长领导的方式,无论哪种形式的企业文化,他们大都倾向集体决策,重视公司的核心价观,重视员工福利、包容及以人为本。

2.企业对自身形象的塑造

在企业形象方面,珠海品牌企业的企业文化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政府友好型。

珠海品牌企业普遍重视与政府公众的关系,不断地配合政府做实事,得到各部门的肯定和关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罗西尼在本地政府的支持下申报4A级景区,成立手表博物馆,打造工业旅游模式。宝莱特享受政府优惠给地的政策,在珠海扎根,同时积极响应透析进入医保的政策,开发透析仪器,拓展全国市场。

(2)社会服务性。

珠海品牌企业不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华发集团遵循“服务社会、贡献社会、造福人民”的宗旨,通过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活动,树立公司社会形象。欧比特秉持“正能量,中国芯”的企业形象,开展农村的扶贫项目。金山软件资助贫困地区学校,扶持建立“金山小学”,做好龙头企业反馈地方政府的典范。远光软件带头倡导“低碳经济”概念,建议珠海发展绿道,自发印制低碳经济手册和环保袋,并成立“一一”儿童基金会,扶持贫困儿童。汤臣倍健开展营养扫盲计划,跟中国营养协会合作,建立国家的营养补充标准,同时推动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营养补贴。蓉胜超微积极参与汶川地震、广东扶贫、三灶贫困生、低碳减排等社会活动。

根据以上访谈分析,珠海品牌企业在形象方面,小结如下:

大部分的品牌企业有着与地方政府互动、回馈地方及回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多数企业参与政府的活动,遇到天灾则自动捐款,有些企业家投入公益,回馈社会;有些企业家秉持自身的理念,结合地方特点,提倡绿色、环保的概念。这些价值观,无形中,塑造了企业的形象。

3.企业对于珠海城市形象的感知

各个企业在受访中,提出几方面对珠海城市形象定位的理解:

(1)安逸、休闲、宜居。

受访的企业普遍认同珠海城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适宜居住。当然随着珠海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2)高端、高新。

受访者4指出“科技就要引入产业,发展经济。现在所谓的 ‘三高一特’,这个高科技,高端制造,高新技术,特色海洋经济”。

(3)城市定位转变,形象不定。

然而部分受访企业反映不太确切知道珠海城市形象定位。受访者4谈及,最早是浪漫珠海,现在就不是原来休闲的概念了,导致珠海的城市定位有点不是特别清晰。受访者10指出,旅游的名气大过实际内容,没有把特色开发出来。受访者17表示,珠海的包容性很强,但是没有特别明显的特点。

(4)留住人才难。

大多数提到珠海很难与广州、深圳竞争人才。受访者7指出,珠海没有科技方面知名的学校,比较难留住高科技人才。受访者9指出,只能透过高薪吸引人才,城市没有吸引力,高端人才不愿意来。受访者7反映“尤其要招3~5年的经验型人才,在深圳或广州的不愿意过来,这是珠海需要改进的一个地方”。

针对城市形象定位的问题,不少受访企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从环境出发。

多数受访者认同珠海的绿色及环保形象,包括受访者19、23、24等。尤其受访者19指出,珠海的自然环境全国也不多见,应该把这些优势提炼出来,塑造全国典型性城市。

(2)从科技创新出发。

科技、创新形象也受到受访者推崇。受访者15指出,高科技产业已成为珠海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立足于此更形象的表现出来。受访者27指出“珠海形象应以科技创业型为主题。”

(3)从宜居休闲出发,持续发展。

珠海是个宜居的城市。受访者5指出“珠海最大的特色就是可持续发展,同时又是个宜居休闲的代表城市,把两方面结合达到平衡点,是个挑战”。受访者27指出,珠海形象建设应该循序渐进,坚持按照整体城市利益经营城市,从小的影响力做起。

(4)从片区地位出发。

受访者6指出,根据珠海城市定位的区域划分,以及经济发展来突出城市形象。如在经济上根据横琴新区的发展,在人居方面从老城区的改造,或者新城区的城市运营项目的特点定位;利用片区作为城市整体运营的联动,以此作为城市形象塑造的方向。

(5)从会展经济出发。

除了绿色外,人文一样重要。受访者21建议,除了环境,要突出人文方面有别于周边城市,高新科技比不过深圳,要突出珠海的优势;‘珠海正在发展会展经济,这是个方向’他说。

(6)从工业旅游出发。

受访者14提出了发展工业旅游的想法。他表示,公司的位置处于高速的出口,是珠港澳三地的链接点。珠海之前只有渔女和圆明新园,没有成熟的旅游点,所以才有钟表博物馆的想法。手表是文化产品,有文化,有历史,有收藏价值,因此钟表博物馆的价值非常大。工业旅游确实吸引游客驻足,也无形中塑造了珠海的形象。

(7)从品牌企业文化及形象出发。

有的企业从自身形象出发,打造城市名片,以企业形象带动城市形象发展,受访者22、1都明确提到这个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珠海有四张名片:一瓶水,加林山矿泉水,现在被怡宝收购了;一包方便面,华丰方便面-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一片药,丽珠制药;一台空调,格力公司。这四个是当时珠海的四张名片,打出去都是很响亮的。受访者22提出“所以企业做好了,就是给珠海的城市品牌知名度加分”。

五 研究结论

本调研通过对深度访谈内容和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可得出如下关于珠海品牌企业文化的研究结论:

首先,珠海品牌企业文化呈现如下几个普遍特点:

(一)新型产业体系,创新性强、专业化

品牌企业中,除房地产行业外,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群为核心。研究发现,受访的高科技型企业普遍注重技术创新,在研发方面持较为开放的鼓励态度,在客户的服务方面持比较严谨的专业化态度。

(二)讲求成本效益,市场导向,重视绩效,品牌放眼全国

珠海品牌企业,民企占了绝大多数,成本利益考量、市场导向,追求利润,重视业绩及绩效。企业作风普遍务实,注重实干,强调工作竞争力与工作效率,以资金奖励或职位升迁来鼓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效益。在市场扩展上,眼光不局限于珠海市或广东省内,多数品牌企业在其他省市乃至全球多个国家,都设有产品线及服务网络,下设多个子公司,以节省生产和营销的成本,同时扩大影响力。

(三)开放包容,重视福利,以人为本

珠海品牌企业在对外吸纳新人和引进人才方面持相对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为吸引更多的人才,在录用门槛上会相应降低条件,同时提供相对优厚的福利措施,以增加了员工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珠海企业的人性化。

(四)集体决策,团队合作,打造“家文化”的中国企业文化特色

珠海品牌企业普遍强调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在人际关系方面追求简单化、和谐化,不刻意树立领导的权威感和阶层意识;决策倾向于集体决策;有些企业甚至打造“家”文化氛围,以增强整体凝聚力。

(五)注重企业责任,回馈社会

珠海品牌企业普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些对内帮助有困难的员工,对外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和教育,倡导保护环境和资源,组织在节假日慰问社会弱势人群,成立公益基金等。企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时,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

珠海品牌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体现了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1)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深度不够。

调查数据显示,珠海品牌企业的价值观及伦理观念对员工的家庭生活影响不够深刻。虽然多数员工认可该公司的企业伦理及文化,但是尚未将企业的伦理道德融入个人生活中。企业文化如果不能广泛并深刻地影响员工,就不能很好地起到用文化教育并引导员工的作用,也就不能以企业文化带动社会整体素养的提升。

(2)基层员工对其企业的社会责任了解不足。

在对珠海品牌企业的中高层的访谈中,可以发现受访者都有很强的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意识,并身体力行带领企业参与到回馈社会的服务中。但问卷数据显示,基层员工对于企业组织回馈社会的活动及频度不甚了解,说明企业高层倡导的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尚且需要在基层员工中培养和引导。因为社会的大部分人群是由基层人员组成,如不能在基层树立起社会责任感,那么城市文明建设就缺少了一大部分的践行人员,城市形象建设就不能自上而下良好的执行。

(3)企业对外宣传意识强度不够。

尽管企业专注务实的作风,集中精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但对自身形象和品牌的宣传也应该重视。通过媒体适度的对外宣传和形象包装,有助于企业扩大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更有助于建立大众对本地企业品牌的信心和自豪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在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及企业认知不足,以及在企业欠缺宣传企业形象的情况下,要借由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深入社会,扩大品牌企业的影响力,进而建设城市形象的可行性较为艰难。因此,期盼能像诺基亚代表了芬兰,三星代表了韩国的品牌效应,还需要珠海的品牌企业深化企业形象建设,扩大品牌形象及品牌影响力,放眼全国,甚至海外市场。等到品牌企业的企业文化深入基层、深入社会,品牌形象深入全国,才有足够的力量建设城市形象。

通过对珠海品牌企业的优势和问题的总结,现提出几点有助于改善珠海品牌企业文化发展及珠海城市形象塑造的建议:

1.企业需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沟通

企业应该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沟通,适时的公布公司发展的计划与蓝图,强化企业文化的功能,让员工了解作为一名具有“企业人”和“社会人”双重身份的市民,让员工明确无论自身处于何种阶层和发展阶段,都不能缺乏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企业在宣传自身企业文化时,需要对基层员工进一步引导,帮助员工建立企业自豪感,进一步延伸为城市自豪感,通过日常的潜移默化,影响员工的言行,帮助塑造城市形象。

2.企业需扩大对自身品牌形象的公关

品牌企业形象,主要是通过产品形象来体现。塑造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首先应当充分显露本行业和本企业产品的特色,而采用媒体公关是使企业和产品特色快速广泛深入人心的有效手段。只有将企业的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通过一定方式展现给社会大众,才能在公众中逐渐形成由“中国制造”转换成“中国创造”的认可。

3.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与城市形象融合,政府需明确珠海城市定位

在城市形象的建设中,城市形象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掌握好城市的定位,才可以抓住城市的特色文化,发展有个性、有前途的特色城市形象建设。城市形象定位不明确,会影响到本地企业在吸引人才时的对本地优势的阐述,也较难形成城市的自豪感,影响市民对外宣传城市的口碑传播。

珠海应利用自身的自然环境优势,挖掘科技创新和教育产业方面的潜力,从国际视野出发,充分区分周边的城市,在坚持环保理念的同时,强调城市运营和科学发展,把人居和崛起两点相结合,探求适合珠海特色和符合未来长远发展趋势的城市形象定位,力求做到高辨识度和高认可度。

因此,珠海的城市形象塑造,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出发:(1)从环境出发;(2)从科技创新出发;(3)从宜居休闲出发;(4)从片区定位出发;(5)从会展经济出发;(6)从工业旅游出发;(7)从品牌企业文化及形象出发。

4.政府需加强城市形象公关

确定城市定位后,要积极进行城市形象公关。当今社会,城市之间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为城市形象的竞争。而公关具有提高信誉、塑造形象、争取理解、开发资源、增进效益的职能。20世纪90年代初,珠海的“百万科技重奖”轰动全国,成为特区尊重人才和知识的代名词,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落户,为特区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今,政府也应该联合企业,把珠海的各种优势和特色向社会广泛传播,从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影响员工深远,借由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的建设,可以深化城市文化,进而达到塑造城市形象的目的。然而,珠海的品牌企业成立历史较短,企业文化建设尚属于初步建设阶段,有些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正逐步规划、建设,因此,需要时间的养成。此外,珠海城市的定位发展,依照不同阶段有所调整,城市定位的走向,让许多企业甚至基层不是太了解,此因素同样会影响城市形象的建设进程。因此,建议政府能够明确定位,有利于城市文化及城市形象的塑造及发展。

参考文献

陈佩芳,1996, 《名牌效应是企业无形资产的综合体现》, 《国际商务研究》第1期

龚高健,2008, 《以品牌带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发展研究》第2期。

龚益鸣,2003, 《现代质量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鹏,2005, 《名企管理模式》(第2版),企业管理出版社。

郭咸纲,2005, 《企业文化扩张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

江正峰,2014, 《浅谈如何把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和员工发展的动力》, 《商业文化》第20期,第205页。

姜正轩等,2005, 《关于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研究》, 《中外企业文化》第12期,第7~11页。

李光斗,2007, 《品牌功能的巧妙升位》, 《成功营销》第11期。

李立民,2010, 《浅谈企业文化与品牌打造》, 《企业经济》第6期,第101~103页。

李伦新,2006, 《海派文化与国际影响力》,上海大学出版社。

刘敦虎、李文勇,2003, 《传播优秀企业文化 建构先进城市文化》, 《商场现代化》第5期,第308~309页。

刘前红,2009, 《品牌带动战略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商业时代》第5期。

刘文俭、赵连营,2003, 《竞争力的文化支撑》,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第5期,第63~67页。

刘先义,2010, 《地方政府如何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质量技术监督研究》第1期。

罗云华、李昊泽,2011, 《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讨》, 《当代经济研究》第2期。

吕振奎,2010, 《品牌带动战略实施中的政府行为》, 《学术交流》第2期。

麦莉娟,2003, 《台湾媒体企业文化模式之建构与测量》(课题项目), “行政院国家科会委员会”专题研究报告(台湾)。

麦莉娟,2005, 《全球化的媒体环境与多元的企业文化——台湾地区卫星电视频道公司之研究》, 《亚洲传媒研究》,中国传媒大学。

齐振宏,2004, 《管理变革之道——核心竞争力导向的企业变革》,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晋芳,2014, 《品牌战略助推企业文化建设》, 《商界纵览》第20期,第160页。

孙玉娟,2005,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2期。

唐书麟,2003, 《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经济》第10期。

万后芬、周建设,2006, 《品牌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世明,2004, 《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第8期。

王志欣,2004, 《领跑—中国城市卖点圣经》,清华大学出版社。

魏杰、崔言超,1996, 《名牌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南方经济》第9期。

肖志明,2009, 《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研究——以晋江区域经济为例》, 《中国集体经济》第18期。

尹元元,2010, 《品牌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

余伟萍,2005, 《企业持续发展之源——能力法则与策略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德,1995, 《企业文化的更新与企业形象的塑造》,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0卷第3期。

周大海、施放,2014, 《企业名牌效应的预测分析》, 《经营与管理》第10期。

钟建伟,2007, 《品牌企业文化创建的结合点》, 《山东纺织经济》第6期,第54-56页。

邹文兵,2012, 《论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第7期。

Buttery, E. A., &Leung, T. K. P.,1998,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egoti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32(3/4),374-389.

Clark, H., Chandler, J., & Barry, J., 1994,Organisation and Identities. London:Chapman & Hall.

Deal, T. E., & Kennedy, A. A., 1982,Corporate Culture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Flamholtz, E. G., 2011,Corporate Culture:The Ultimate Strategic Asset, Stanford Business Books.

Fukuyama, F., 1995,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London:Penguin Group.

Hofstede, G., 1991,Cultures and Organisations, London: Harper Collins.

Huang, T. C., 1999, “Who Shall Follow?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Succession Plans in Taiwan, ”Long Rang Planning,32(6),609-616.

Lo, V. H. Y., 1997, The Adoption of Confucian Principles in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the CIRP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dvance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in the Global Manufacturing Era.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guire, K., 1999, “Taiwan: from Subcontractor to Regional Operations Centre, ”European Business Review,99(3),162-169.

Mai, L. C., 2001,An Analysis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Business Strategy in Taiwanese CATV Channel Companies, London: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Ph. D. thesis.

Miller, K., 1995,Organisational Communication:Approaches and Process, 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Nornoha, C., 2002,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and total quality climate, ”Managing Service Quality,12(4),210-223.

Perlin, M., 2007, “Corporate Culture, ”Journal of Property Management,74(2), 18.

Peters, T. J. & Waterman, R. H.,1982,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s from American's Best-Run Companies, New York: Harper & Row.

Pettigrew, A., 1979, “On Studying Organisational Cultur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3(2),570-581.

Pool, S. W., 2000, “Organisational cul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tension in measuring outcomes among business executiv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19(1),32-49.

Schneider, S. C., &Constance, B. D.,1987, National vs. Corporate Culture: Implications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nference's paper, December 14-17.

Starkey, K.,1998, Durkheim and the Limits of Corporate Culture: Whose Culture? Which Durkheim?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35(2),125-136.

Tyson, S. & Jackson, T.,1992,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Whitlow, B.,2012, “Corporate Culture, ”Multi-Housing News, 47(5),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