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劳动市场表现与教育政策
- 樊明
- 5075字
- 2020-08-29 04:20:26
第二节 欧洲大学的兴起和发展对社会需求的回应
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为现代大学确定了基本的模式。本节从教育发展对社会需求回应的视角,分析欧洲大学的兴起和发展。
一 欧洲大学的兴起
欧洲中世纪早期的知识教育活动大多为基督教会把持,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为宗教神学服务。
中世纪晚期,从11世纪开始,西欧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自治城市出现在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商品交换活跃的集市附近,由商人和手工业者组成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农业、纺织、采矿、冶金、金属制造和建筑业发展加快,需要掌握新兴行业技术、通晓管理的人才。例如,通晓复式记账的人因能满足商人对盈利情况及时把握的需求而受到劳动市场欢迎。工商业的发展需要精通法律特别是商业法的人才,处理出现的商业摩擦。国家也需要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行政管理人员,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1096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所到之处带来了大量伤亡,使当时社会对医务人员的需求增加。
教会学校的教育满足不了社会对这些人才的需求,因此传统的神学教育逐步让位于世俗教育,于是世俗教育顺势而起,慢慢出现了早期的自然形成型大学,是为欧洲早期大学。比如在医学校基础上形成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在法学校基础上形成的博洛尼亚法科大学,在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巴黎大学。
显然,早期大学在欧洲的兴起回应了中世纪晚期社会对人才所出现的新需求。相反,传统教会学校的衰弱与其不能回应这种对人才的新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学的变革
欧洲早期的高等教育在意大利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意大利濒临地中海,有许多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文艺复兴前,工商业开始得到较快发展,如佛罗伦萨的手工业、银行业、丝织业,威尼斯的造船业与航运。到了14世纪,意大利开始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以及基督教会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控制。在这种背景下,大学顺应文艺复兴的浪潮在教学内容及教育思想上做出了变革。
在教学内容上,引入人文学科,抹去神学色彩,教育越来越倾向于世俗化。在法学领域,民法和刑法、诉讼法得到更多的重视,教会法逐渐衰落。医学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重视解剖学和人文主义医学。在自然学科方面,逐步将各个相关学科结合在一起。相反,经院神学课程受到巨大冲击,神学在很多大学被放弃。如此,大学为文艺复兴培养了人才,包括很多活跃在当时社会、政治、文化、商业方面的活动家,注重实际且具备经商才能的商人和企业家。
在教育思想上从强调信仰转变为强调理性,从否定人及人的价值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培养和发展人的聪明才智。在道德教育上,虽依旧颂扬宗教道德,但同时提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文主义世俗道德。在智力教育方面不再只是单纯的传播知识,同时重视对学生思维、创作力、想象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一改中世纪死记硬背读死书的方法,更多地采取辩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得到提高。在这种教育思想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思维更加敏锐,头脑更加灵活,愿意且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学较好地回应了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大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三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蒸汽机使得机器所需动力能克服地域限制,机器被广泛使用,导致工业的迅速发展,进而社会对劳动力产生出新的需求。英国高等教育回应这种新的人才需求,做出了一系列变革。
第一,1826年伦敦大学的出现。传统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圣公会的严密监视之下趋于保守,排外封闭,不能满足工业革命和中产阶级的需要。于是伦敦大学出现以回应传统保守大学不能满足的对人才的需求。伦敦大学在课程内容上取消神学,发展工学、理学,引入大量贴近市场、实用性强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类课程。教会法不复存在,代之以工商业发展所需的国际法、商法与国别法等。这一改革适应了工业革命时期高度复杂的经济活动对高水平法律人才的需要。医学系引入化学、病理、解剖等更加实用的近代医学科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适应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对提高医疗水平、医疗质量的需要。一大批思维活跃、反应快、应变能力强而且潜力大的毕业生满足了工业革命时期高度发达的经济活动对人才的旺盛需求。
第二,19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了很多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如各种类型的技师学院和师范学院。这些教育机构入学门槛低,极大地提高了学习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这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以培养能更快毕业且掌握一定技能的专业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为劳动市场输送了大批有技术、成本相对低的人才。
第三,在伦敦大学的示范作用下,以提供优质职业服务、培养实干型技术型人才并直接为城市当地的工商业经济发展服务的城市大学出现。与19世纪初期创建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相比,城市大学多由企业家、大商人资助创建,强调为当地经济服务。所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几乎大都是以工程、机械、造船、采矿、酿造和冶金等为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直接与当地工商业的发展需求相对接,从而促进了地方工商业的发展,并大力推广了实用技术。由此,城市大学与工商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完全与地方经济融为一体。
至此,英国近代高等教育体系确立,其变革的过程就是试图不断回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
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高等教育变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资源,城市破败,经济衰退。各国政府竞相恢复各个领域的发展。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欧洲。凡尔赛体系只是暂时削弱了战败国的实力,为以后的报复埋下了伏笔,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趋于恶化。如此,经济建设和备战的需要产生了对教育变革的新需求。于是,欧洲高等教育做出了一系列变革。
第一,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推动大学的教学与研究。德国政府主张放开高等教育,大量建立民众学校,加强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监督与管理。英国成立科学与工业研究署,拨款鼓励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成立大学拨款委员会,支持大学发展。法国政府增加办学经费,继续发展学士国家奖学金。高等教育发展科研的物质基础得到保障,科研实力得到提升。通过资助高等教育培养科技人才,用大学的“手”推动科技的进步,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更新了武器装备,提升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大多数国家造成了空前浩劫,广大民众遭受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同时,政局的动荡加剧了人们内心的恐惧,人们对政府的信任逐渐丧失。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稳固政局,恢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国家需要借助大学培养符合自己行政管理意志的行政人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多数国家都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及投入力度,教育政策更加注重为政府服务,高等教育被注入国家意志,大量符合国家利益的人才得到培养。这些人才走向各国政坛,代表政府的意志行事,有助于恢复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及稳固社会秩序。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基于各国具体情况及对大学的认识而各有侧重。法国重视科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大学兼顾文科和理科,但偏重于数学、自然科学,并大力发展实验科学,培养了大批学术大师和科学家以及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英国强调大学教育不能只重科学而忽视人文,因而人文学科的发展快于理科。德国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偏重经济、军事而忽略基础学科,战后加强了基础学科的研究。
当然,大学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也成为一把双刃剑。在德国、意大利,教育的发展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做了准备,同样也为后来的盟国反侵略战争做了准备。战争推动了大学的研究,而大学的研究又助推了战争,直至几乎走到毁灭人类的地步。
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高等教育的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欧洲面临经济重建,特别是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国家。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随着美苏两大集团的形成,冷战局面在世界范围内出现。欧洲一体化一直在不断向前推进,欧洲逐步走向联合。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欧洲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调整。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了和平建设时期,经济健康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对高等科技教育的发展提出新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的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资源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明显加强。这种发展方式有利于高等教育与社会的科研力量相融合,优势互补,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二是技术型大学机构出现。例如,20世纪50~60年代,法国先后创办了高级技术员班和大学技术学院,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在英国,1957年10所高等技术学院开始建设。国家重视高等科技教育的政策得到落实。技术型大学机构培养了同时具备科研和生产技能的新型人才,为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同时,劳动手段得到改进和创新,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提升了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更为紧密。
第二,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等所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在欧洲流行,人们普遍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愿意接受高等教育,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高等教育的扩张提供了经济基础,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了进一步提高,回应了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到20世纪70年代,西欧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逐步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即大学毛入学率超过15%。表3-1报告了部分西欧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70~1994年的变化,反映了这一过程。
表3-1 1970~1994年部分西欧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变化
注:1970~1989年数据统计以20~24岁人口为基数,1990~1994年各国统计口径变化,以18~22岁或19~23岁为主。
资料来源:转引自潘懋元、罗丹《多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原文根据UNESCO Statistics yearbook, 1980, pp.157-215; 1992(3), pp.17-70; 1998(3), pp.35-76有关数据绘制而成。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经济重建的需要和冷战爆发的原因,欧洲各国为实现和平、发展经济和统一欧洲,从1951年正式开始了社会经济与政治方面的联合之路,即欧洲一体化。经济与政治的联合需要相当数量的人才既熟悉各国经济运作,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又能够熟练掌握外语、科技,作为纽带来促进欧洲的联合。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为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欧洲一些国家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合作。
在经历了1945~1956年的准备阶段,1957~1971年的启动阶段后,欧洲高等教育合作开始了实质性的活动。1980年以促进欧共体成员国相互理解各国教育政策和体系为目的的欧洲教育信息网络正式启动。1987年欧共体实施“伊拉斯谟”计划,主要是在各个成员国大学之间建立合作网络,为学生出国学习提供资助,改善成员国之间对文凭和学习时间的互认。1989年“林瓜”语言计划批准实施,加强了欧共体内部的外语教学和学习,为欧共体公民参与新的欧洲工作和活动创造条件,如此等等。这种合作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人力资本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欧洲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有利于加深国家之间的认同,从而减少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促进了欧洲的发展。
六 基本观察
回顾欧洲大学的兴起和发展,我们获得以下基本观察。
第一,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不能回应世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让位于世俗教育。
第二,久负盛名的传统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因一时趋于封闭和保守,不能及时回应社会需求做出变革,表现出发展相对滞后。
第三,城市大学等新型高等教育机构虽起步较晚,但能更准确地适应时代对大学的需求而得以迅猛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要得到健康发展,必须在内在教育活动和外在形式规模方面及时根据社会需求更新,为社会所用。
总之,大学因社会需求而产生,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转型。如果能够准确地回应社会对大学的需求,大学就能健康发展。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我们强调大学对社会需求的回应,主要在于是否能够为大学健康发展提供一种解释框架。我们同样也认识到,大学对社会需求的回应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回应,而是基于对时代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当大学预见到未来时代的需求而做出回应,大学就表现出对时代发展的引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的发展对时代需求的回应是大学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