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以后各章要览

为方便读者对后面各章节的了解,在此就以后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做简要介绍。

教育使学生在未来的劳动市场有良好的表现,是今天市场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但当以更宽阔的历史视角来审视教育的发展时,则可以从教育是否能很好地回应社会需求来解释教育的发展。第二章基于教育发展回应社会需求的视角来诠释中国教育的发展,把中国教育的发展从古到今分为四个阶段:中国古代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晚清时期教育对近代化的回应,民国时期主要指抗战前教育回应社会需求得以发展,以及1949年后中国高等教育回应社会需求的经验教训。

教育发展回应社会需求的视角也可用以诠释西方教育的发展。据此,第三章对古希腊教育发展、现代高等教育在欧洲的兴起和发展、日本教育的发展对近现代化的回应、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诠释。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对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所得出的基本观察就是,教育要很好地回应社会需要,这对本书要研究的当下教育如何回应劳动市场需求富有启发性。

第四章为本书理论的核心部分。第一节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评析。第二节对教育投资回报机制提出新的解释,并提出相关证据。第三节就第二节提出的新解释提出拓展,丰富了第二节提出的理论。第四节提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直接和间接影响估计的理论和方法,并对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解释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在方法上提出反思。

第五章到第十四章围绕教育与劳动市场表现的某一方面的关系展开分析。第五章讨论教育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基于城镇居民和农民工样本,估计受教育程度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基于农村居民样本估计受教育程度对农村经济活动收入的影响。学习行为对工资的影响值得关注却少有研究。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学习行为缺少可比性,为了避免由此所导致的复杂性,本章基于城镇本科样本、城镇高中样本分别研究学习行为对工资的影响。

劳动市场参与及就业是劳动市场表现的重要方面。第六章基于城镇居民样本研究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市场参与及失业的影响。在研究学习行为对劳动市场参与及失业的影响时,仅选取城镇本科样本加以分析,以避免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学习行为缺少可比性问题。

第七章研究教育对职场晋升的影响。分析受教育程度对城镇居民、农8民工职场晋升的影响。在研究学习行为对职场晋升影响时,同前为避免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学习行为缺少可比性问题,选取城镇本科样本和城镇高中样本分别进行分析。

创业和创新是当今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实现经济转型的两个重要方面。第八章基于城镇居民和农民工样本,分别研究教育对创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就业质量是劳动市场的重要表现。第九章研究教育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2016年问卷数据构造了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各因素的权重。本章基于城镇居民、农民工样本研究受教育程度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城镇本科、城镇高中样本研究学习行为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同样是为了避免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学习行为缺少可比性问题。

教育除了影响就业者的劳动市场表现外,还具有其他价值。第十章分析教育对农民农业专职化选择的影响,评估农民工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的效果,基于城镇居民、农民工样本讨论教育对其所享受的社会福利的影响。颜值对劳动市场表现的影响近年来多受关注,而本章基于城镇居民样本探讨教育对颜值的影响。

中国在外语教育方面配置了巨额资源,但配置的效率如何值得关注。第十一章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对此展开研究,提出独特见解及政策建议。

网络学习是影响城乡居民劳动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第十二章研究教育对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分析对象包括城镇居民、农民工及农村居民。

本书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培养出大量为劳动市场所需要的学生。第十三章基于针对企业的问卷数据,分析现在企业岗位对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侧重。中国高等教育应侧重于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是中国教育界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对此本章提出一个分析框架,并基于2016年问卷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招聘时企业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关注,企业对大学生特质的期待以及影响企业创新文化的因素,以便大学能针对企业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上做出更好的回应。

教育的意义不仅是经济的,还有教化人心的作用。第十四章的关注重点从劳动市场表现转到教育的教化功能,从教育对受教育者社会责任感及社会公德的影响切入,就教育对社会责任感及社会公德的影响加以讨论,并从个体在社会的获利多少及人的一般善心两方面来解释社会责任感及社会公德的个体差异。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农村教育落后可能由于农民教育回报低和农民投资教育成本高。据此,第十五章基于问卷数据估计农村居民的受教育回报率,基于农村教育条件普遍落后的现实,对农村教育落后提出一种新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农村居民教育的政策建议。

第十六章基于以上章节的基本发现,提出教育政策的隐含。但仅基于个体分析仍然难以解释中国教育整体上的一些问题,为此在对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导致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深层社会原因,由此更好地认识导致中国教育问题的社会因素,并对中国教育改进的困难有更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