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配中心2011年中期会议报告

一 滦平会议以来的情况

(一)馆配中心

打包2.1亿元码洋,尚欠300多万元码洋。发书已经跟上进度,多发出100多万元码洋,因为有去年结转过来的400多万元码洋。

有14个办事处完成进度指标,其中3个办事处(“贵阳1”“广东1”“广东3”)已完成全年任务;有15个办事处完成进度在80%以上;但还有10个办事处在80%以下。

下半年的任务还是艰巨的,但是充满了机会。按进度安排,后5个月应完成全年任务的49%,意味着还有一半的工作要做。期刊仍是投诉重点,抱怨声不绝于耳。其实指标并不差,1~6月到刊率99.5%, 1~7月份为97%,折扣下降了0.94%。这里要感谢参与提刊的办事处。2010年的退刊也顺利在3月底做完,交给馆配中心和结算部,还会有点遗留问题,比如还要补刊的情况,应该不是大事,该截止的一定要截止。

周芳辞职,与压力也有关。如有哪位员工愿意来当经理的,公司虚位以待。

对于三新公司做期刊的事,一定要以平常心对待,战略上藐视,战术上要重视,坚决予以狙击,但决不被它拉下水。期刊的成本账,75%是平衡点,低于75%的一定要赔钱。直接费用10个百分点,采访1个百分点,提刊0.5个百分点(外地3个),分拣1个百分点,税费3个百分点,运费(包括当地运费)3个百分点,提成0.5个百分点,加工2个百分点,加起来是11个百分点。期刊跟书不同,没有腾挪空间。所以,我们判断,三新公司用此价格做全品种,一定赔本,做就是死,如果做成也需要时间,再则它可以不做全品种,就可以不亏,但注定它就做不大。在操作上,我们仍按自己的路线走,保持必要的进销差,遇到真刀实枪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只要向中心申报,批准就做。

(二)馆配中盘

已打包6000万元。

全年任务是1.15亿元,与进度一致。

今年目标是馆配的三分之一。

(三)总发(批发)

进展顺利,已成为当当、卓越、苏宁的战略伙伴,争取再攻克京东。目前已经发书2700万元,待发300万元,全年发书可以达到6000万元。

任务是回款3000万元码洋,有一定难度。今年目标是中盘的三分之一。中盘加总发争取在2013年等于馆配的量,相当于再造一个馆配。

(四)蔚蓝网

订单仍在下滑,有淘宝的弥补,订单总量应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增长,财务已平衡并略有盈余。发展方向是加强与馆配业务的结合,一是开展馆配业务,程序应该没有大的问题了,政策尚需要明确;二是作为采购中心的补充采购渠道,以提高馆配订单的采到率。

(五)特价书分销

小库功能设置为大库服务,同时包销出版社、出版公司的特价书。上半年已购进5100万元码洋,到7月底分销了1100万元码洋。仍需加大销售力度,如此才能包销更多的特价书。因为是加价分销,所以这部分销售码洋是可以计算到总销售码洋里的。

(六)出口业务

已经发展了5个用户,分别是伯克利大学、康奈尔大学、华盛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已发书16万元码洋。

目标:第一步做到200万元码洋,取得初步的市场认同,第二步做到500万元码洋,三分天下而有其一。

以上六块业务相加,今年非常可能达到6个亿,加期刊1个亿,共7个亿,直接跳过了6亿元的门槛,这将又是一个里程碑。

(七)其他业务情况

设备分公司:注册完毕,资金已注入,目前签约46万元。

图书馆软件部:已有部分图书馆试用。

数字资源部:手机阅读已落实1100多种图书版权,正加紧制作,争取9月上线。

自助图书馆部:开发不太顺利,已撤销建制,并入数据中心,在寻找新的合作模式。

回溯建库业务非常顺利,客户已认可人天的高端品牌,报价全面回升,低价坚决谢绝。目前客户有中国科学院研究院、国家图书馆、国家版本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医学部,外地客户有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样书组已完成全年任务90%。

二 各办事处总结中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汇总

常态性的问题有期刊的到刊速度慢、到刊率低,图书的到书率低,分拣和加工的出错率高等。

1.反映中教图的客户调查表很好,定期寄送。

2.新书展厅应按类摆放,同时反映自科类图书少,农、医、艺类图书在展厅如大海捞针;在展厅采集的数据,常有配不到的,应该下架。

3.查询分拣库,数据应准确,不要据此信息告诉客户了,结果书又没送。

4.小客户定期送货应重视,打了包却在成品库找不到。

5.报纸做得太差了。

6.当地加工队伍建设问题,据称已经出现专门的加工公司,我们是自建还是外包。

7.仍有反映说报销不及时,招待费不能及时提取。

8.上一年期刊补缺和决算太慢,影响保证金退还。

9.公司应提供统一的营销培训。

10.公司和中心领导要定期访问客户。

11.一个省份的供货折扣,特别是特价书的折扣要大致相同,否则客户会有看法,认为公司定价随意,老实人吃亏。

12.三新公司和邮局期刊报价会在7.5折,我们有何应对方法。

13.由于三新进入期刊市场,公司今年要在重点地区组织期刊推介会。

14.希望有纸质的停休刊通知和信息变动通知。

15.普遍反映到书率低,特别是国库拨款的,影响回款。

16.客户分级要明显,VIP客户要专人负责,跟踪服务。

17.要注意订单的异常情况,如大码洋、大复本,要层层把关,层层核实,错误务必在加工之前发现。

18.高物价地区,制定政策不要一刀切。

19.开展新业务,开发新客户,是否应有额外的费用。

20.公司应设标书制作部,由专人制作标书。

21.反映物流承包给个人,服务质量下降。

22.客服部做的定题,到汇总部就会有许多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定题到底依据的是什么数据,采访和汇总使用的是不是同一个数据源。

23.文员素质要提高,相应地位也要提高,应成为强有力的执行者、监督者,而不是传声筒。

24.面对物价上涨,公司应考虑涨薪或提高补助。

25.2010年采书2011年回款的,按今年的政策结算,办事处有损失。

26.要申请总发资质,提高招投标门槛。

27.订单要实现过程的自动查询,而不是电话问询。

28.远程加工系统安装问题,建议不要用完就卸载删除,而是应保存在公司的硬盘中,随时启用。

29.尾单核查,要定期对客户订单的尾单进行核查,合同码洋是否完成,继续配或是不配,客户主动撤销的订单不要影响对公司的到货周期考评。

30.清单与实物不符的情况图书、期刊都有,比较普遍。

31.民族类图书馆和民族文字图书采购速度太慢,采到率很低,不盯着采购部就没人管了。

32.采购中心、馆配中心应像期刊采访部那样,按月度、季度出自查报告并发给办事处和客户,及时发现问题。

33.统一制作带公司标志的礼品。

34.客户反映大库采书环境不好,图书摆放随意、混乱,采书很累,很辛苦。

35.采访数据的采到率低,如何提高到书率。

36.期刊退款不灵活,不能直接退现金,客户意见较大。

37.远程加工衔接不好,不同人员频繁电话咨询,客户很反感。一个客户一批活应由一个加工人员负责,应建立完整的加工资料档案。

38.建议物流有到货通知,让办事处和客户知道哪批货何时到。

39.有办事处提出添置或更新电脑和办公设备。

40.建议客服部将电话、QQ及其职能广而告之,统一发送至客户邮箱。

41.教育类、青少年类、少儿类图书少,不能满足公共图书馆的现采要求。

42.将已合作的当地馆配商告知办事处,招标时可以围标。

43.在数据系统上设立学科和图书分类的对应关系表,可自动统计出某图书馆应入藏图书和缺藏情况。

44.现采下架图书客户未返单,数据未返回汇总部,书还在等待加工,客户再采书时有可能采重。

45.招标需要20个编目员证和20个中级发行员证,同时准备高级发行员培训。

46.送书时又发现编目数据或多或少,或有不对应的情况。

47.期刊目录仍需按采购折扣做成A单、B单、C单。

48.期刊复印本注意清洁,保持开本与原刊的开本大小一致。

49.中标服务费应通过发书自动计算出来,显示应发码洋、尚缺码洋,并统计中标折扣和与中标服务费加权后的实际折扣。

三 公司馆配中心图书周转率和在途率分析

表1-2 2009~2011年馆配中心统计数据

四 人天书店成功的经验

(一)公司整体战略正确

我的预言果然应验了,馆配市场只会留下两家,中教图退出了,这是我们面对的新的形势。

像陈总说的,中教图在一片赞扬声中退出了,不禁使我们有点惺惺相惜。但这几年我们也承受了太大的压力,我们终于顶住了,挺住了。

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一点,我们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控制住了成本。这也是人天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条,企业文化要反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首先是一个生存的文化。人天遵从了市场规律,顺势而为,化解了看似不可克服的矛盾,比如招投标价格战,我们打得得心应手。

这个结果我们是通过两个途径达到的,在这里,我们确实要表彰在施总带领下的采购中心,他们通过一切手段降低了采购折扣,为我们出击市场准备了充足的“炮弹”;要表彰在陈总带领下的馆配中心,把这些“炮弹”打了出去,与此同时,馆配中心也完成了一次痛苦的蜕变,从码洋管理到成本(利润)管理。正是因为大家坚决执行了公司年初制定的业务政策,才使我们没有再背着亏损的包袱行进。还要感谢李总带领的结算部和网络部,他们在程序上一丝不苟,严格审核,为我们在制度下生活工作提供了一个清明的环境。当然我也需要自我表扬一下,3年以前,我就提出建设资源库的设想,要储备别人没有的东西,或者比别人更便宜的东西,如果资金允许,就是卖不掉我也要把它囤积进来,也不让对手占有。这个想法也越来越被管理层所接受,所以才可能花80万元配套了一个7000平方米的库房,专门用来包销和处理特价书。

(二)竞争说到底是实力的竞争

苏联的垮台就是被里根的星球大战拖垮的,实力不济就打不起持久战。当然我们的实力还是不如一些省店,比如台湖、浙批、凤凰、文轩、北配等,但我们可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特别是有些省店上市了,对我们反倒是好事,因为上市公司的审计是严格的,不允许有亏损。所以长期亏损的业务他们是不能做的,中教图退出中文馆配市场也许与此有关,因为中国教育出版集团要上市。

一旦中教图退出,再出现一个中教图是非常困难的,跟若干年前不一样,馆配的门槛已经很高了,看起来利润又这么低(实际不是这样),所以有钱的不来当“搬运工”,没钱的连这道门槛也捐不起。

施总提出的馆配中盘的概念也是具有前瞻性的,各地中小馆配商跟我们不是绝对的竞争关系。它们是我们的战略缓冲区,它们虽然会影响我们一些馆配订单,但它们阻止了订单流入我们的竞争对手那里,何况部分订单又回流到我们这里。更重要的是,我们控制了它们的成本,决定了他们不会超过我们。

(三)始终坚持渠道建设

我在新业务员培训会上说,人天在全国应该有100个办事处,有图书馆的地方就应该有人天书店,这是我们的使命。什么叫使命?就是你到那个市场上去,不是陈总派你去的,也不是我派你去的,是上帝派你到那里去的,让你去开疆拓土,去把对手打败。眼下,我们在国内有39个办事处,加上美国费城的一个办事处,一共才40个,远远不够。所以我对他们说,你们现在是业务员,是助理,但你们应该有当经理的欲望和冲动,人天这样的空间足够你们发挥。

在这点上,陈总是看得很清楚的,他当中心总经理的这两年,一直在抓队伍建设。我们也看到,人天的队伍在质量上的确走上了一个台阶,在市场竞争中我们的经理明显占据了能力和心理上的优势。馆配中心从市场分布上和客户的聚集性考虑,分拆了一些办事处,从半年多的运行情况看,设计的目标大多都达到了,这为公司下一步选点设立办事处提供了依据和信心。

中教图变故,我说可以收留一些他们的业务员和区域经理,而陈总很肯定地说,我们只要一些他们的后台人员,如数据、分拣、加工和流程管理人员,业务员可以不要,他们的业务员从来都不如我们,这是一份自信。

(四)最后说文化

其实我不认为企业有什么文化,那都是企业家给自己脸上贴金。世界上最好的企业,你能记住它有什么文化吗?但它会创立一种模式。儒商不是商,白马非马。做儒就好好做学问,经商就好好做买卖。企业一定要有作风,就像军队,它是国家机器,它需要什么文化,军队能受文化驱使吗?但军队必须有作风,解放军的作风是什么?是三八作风,就是三句话八个字: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人天的使命是什么?我们的使命是有图书馆的地方就有人天书店。我们的方法是比对手更好地控制成本。我们的精神是再坚持一下,然后还需要再坚持一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三点就是我们的作风,就是人天的文化。

先不用标榜我们优秀还是卓越,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成熟的企业,即一个在制度下存活的企业,一切都有章可循,不以个人的好恶为取舍。同时在这个制度下,又充分保存着我们创新的活力。中央财经大学要以人天为研究对象,做一个课题,把人天作为一个营销案例,进入他们的案例库,这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我跟这位专家说,有没有可能,人天成为一种经营模式。当然我们还有差距,但我们看得到前景。

我和个别经理谈到过,现在公司有一些不好的气氛,总觉得公司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说这不行那不行人天怎么做这么大了?他就说,那是你要求不高,本来还可以做得更大,我无言以对。以前看杨朔的散文,说厨师与食客的关系,食客给厨师提意见,厨师不高兴,就说不好吃你来做,食客就没话说了。我总不能说这话吧,说你来做。

但我要说,我们既然做了,就要有自信,要相信我们是最好的,尽管不一定是最好的。以前我们许多经理都有这份自信,其实那时我们的平台比现在差得多,要什么没什么,可我们有自信,可以把一说成二,说成十,同时也感染了我们的客户,他以为你就是这么厉害。我们在紫竹院公园那个颤颤巍巍的阁楼上,拿下了首图和北大,你们能想得出来吗,那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们去首图签约,激动得不行,我专门去买了一套西装,花了五百多块钱。现在我们平台这么高,这么广阔,但反而自信缺失,把二说成一,甚至把十说成一,看不到人天巨大的优势,却放大我们的缺点。

前面我汇总的那些问题,有什么不得了的?哪个是不能解决的?就算暂时不能解决,又有哪一个是置我们于死地的?这种负面的情绪有传染性,会影响其他地区的经理,特别是新业务员。新员工最需要的恰恰是自信,所以我很赞同陈总的择人标准,比如离开公司的人又想回来,那一定要看他带回来的是积极的精神还是消极的情绪。如果阴气太重,宁愿跟他做个酒肉朋友,还是不要再进人天的大门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