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雄之战:移动互联网的战国时代
- 马继华
- 15867字
- 2020-08-27 04:42:54
3.突围
互联网+渗透农业,农产品电商和农业金融首当其冲
互联网与农业好像离得很远,一个是信息经济的领头羊,一个是人类最古老的传统行业,但是,两者又如此之近,在电商的催化剂之下,互联网农业正在蓬勃兴起。
在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的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未来必将从深层次上改变中国农业的大环境,旧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利益格局都将被打破。
(1)互联网农业离不开电商,农产品电商是互联网+农业的关键
如果说农业缺什么,那非常合适,互联网恰好有什么,拾遗补缺的典范。农业缺资本投入,可互联网行业如今财大气粗,资本极其强势,花不尽的钱足可以让农产品的境遇改天换地。
互联网公司个个都是技术上的极客,善于利用现有的任何科技手段进行创新,而农业方面恰好是人才上的劣势,创新的头脑、领先的技术一旦运用到农业和农产品中,一定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互联网公司都很重视品牌的建设,产品口碑好且粉丝众多,农产品多数都是原产地识别,且假冒伪劣盛行,大多数的农民或者农业企业都缺乏品牌意识,互联网公司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速度,还能够培养更多的识货的粉丝用户。
从互联网和农业的不同特点,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互联网+农业将发生怎样的巨大变革。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互联网对农业的渗透将是多方面的,农业理念、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等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但是,不管多好的发展方向,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出去才是根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的产出和农民的收入,也才能真正地获得农民的支持。
实际上,最早介入农业互联网的,应该是丁磊。这位大神很多年之前就高调下地养猪,虽说很多人并没有见过丁氏猪跑,却有人真的吃过网易的猪肉。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丁磊养猪、联想的吃货、云南的褚橙、潘石屹的苹果、北京的农夫市集、各地兴起的农家乐和有机蔬菜采摘园,甚至还包括北京昌平连续几年举办的农业嘉年华,互联网农业正在蓬勃兴起。
互联网在农业的应用上样式会很多,但农业电商肯定将是重中之重。因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传统的农业多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即便是经过土地流转发展起来的合作社等,在社会经济中仍然都体量太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这样导致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拥有巨大的话语权,而农产品的生产者却利润微薄。农业电商的兴起,将彻底改变这样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大量省略中间环节,让农民和农产品的生产者成为真正的最大受益人。因此,只有把农业电商搞好,互联网农业才算真正发挥了作用。阿里巴巴在上市的时候将西北卖小米的农民电商代表人物推上了敲钟的第一线,而阿里巴巴和京东等在各地走马灯一样的农村电商布局争夺战更是愈演愈烈。
(2)互联网+农业的四种模式都与电商密不可分
农业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在这场农业发展大潮中,大概可以归纳为五种互联网+农业的主要流派,各自进行着不同的探索。
①资本注入,强势打造新型农产品品牌和影响力
产品的附加值一直是国内农业发展中的痼疾,而农业企业多数都被成本与管理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资源和能力去探索品牌化的成长道路。不过,随着互联网向农业领域的延伸,这些问题都开始得到解决,也出现了如褚橙、潘苹果、柳桃这样的高端农产品品牌,还有三只松鼠、獐子岛等果品海鲜电商品牌。
更重要的是,一批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也大力布局农业,比如网易、联想等,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是既有钱又有想法的互联网巨头。
以联想为例,资料显示,联想控股于2010年开始涉足现代农业投资领域,并于2010年7月正式成立农业投资事业部,2012年8月9日佳沃集团正式成立。公司当前聚焦于水果、茶叶等细分领域进行投资,“佳沃”蓝莓每公斤定价超过500元。目前,佳沃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蓝莓全产业链企业和最大的猕猴桃种植企业。
联想目前采取的方式未来肯定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道路,通过资本注入和品牌塑造,互联网企业与农产品结合起来,走上农业产业化的新道路。不过,这样的道路也许只适合大型的互联网公司,特别是屈指可数的这些国内IT业巨头,而且风险系数很大,需要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和渠道布局水平,否则易功亏一篑。
②改造传统,用互联网思维创造农业经济的线小体验
互联网技术让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让农业公司从中看到广阔的“钱景”。比如,一些农业大棚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就能够实现精准农业,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大棚种植与农业体验经济结合,推出类似“偷菜”一样的采摘体验,如果再将社区经济和社交应用结合起来,必然具有很好的未来前景。
在移动互联网O2O的发展中,类似北京出现的农夫市集等从农户到餐桌的农产品销售日渐兴起,而在去年获得“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的青年菜君,其以半成品生鲜电商为发展方向,用户可以通过线上预订、线下地铁口自提的方式来购买半成品生鲜。
当然,如今大红大紫的互联网金融也会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媒体报道,苏宁众筹频道正式开卖汉源樱桃,上线145分钟就越过5万元的门槛,当天认筹超过11万元,相当于帮助果农卖出至少500棵树的樱桃。而蚂蚁金服发布的数据也显示,过去一年,新增的农村余额宝用户超过2000万,增收7亿元。
互联网思维不是空的,在具体的地方会有具体的应用,在农业上更会有广阔的前途,移动互联网O2O和互联网金融等都会在未来的互联网+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③全面下乡,涉农企业将渠道网络借助互联网进行升级
互联网本质上属于一种渠道,传统企业可以借助这种渠道将原来难以组织的农村渠道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互动性和高效率,这将让很多传统的涉农企业受益。
比如,新希望是国内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2015年1月29日,公司同南方希望、北京首望共同出资设立慧农科技,将做强农业互联网金融上升为企业的未来战略之一。公司在已有的养殖担保和普惠担保金融创新模式基础上,挖掘和整合各渠道资源,打造千企万家互联互通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未来将业务延伸至农资服务需求、农村消费需求等。公司推出的福达计划立志打造智能服务体系,目前一期已经覆盖3.9万客户,在掌握相关养殖场位置、栏舍状况、养殖状况、成本、营销服务情况等基础数据的基础上,为公司提供针对性的营销服务。公司即将开展的福达二期,将为养殖户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效率,打造智能化营销服务体系。
④网络下沉,电商巨头抢滩农村市场“第二战场”
在互联网+农业大潮中,电子商务企业自然是排头兵。数据显示,2016年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4600亿元,谁也不想掉队。
资料显示,去年以来,商务部已会同财政部在河北、河南、湖北等8省56县开展了综合示范工作,推动阿里、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和许多快递企业布局农村市场,鼓励传统的供销、邮政等实体企业在农村积极尝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目前,有24个省市31个地县在阿里平台设立了“特设馆”,在淘宝网正常经营的注册地为乡镇和行政村的网店更是达到163万家,其中经营农产品的网店已经接近40万个。阿里现已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战略,未来三至五年内将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截至目前,京东已开业26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了近2000名乡村推广员。目前“村淘”已进驻全国8个省区市,覆盖13个县、295个村。2015年,京东电商下乡的总目标是新开业500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数万名乡村推广员。
电子商务企业在农村的发展是互联网+农业的重要内容,但如何将农产品卖出去让农民增收一直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谁率先找到出路谁就能获得农民的喜爱。
⑤扎根基层,细织渠道打造农村营销根据地
从全国来看,中国移动很早就开始的农信通借助运营商的渠道曾取得不错的市场结果,中国电信的信息化农村建设也在很多地方获得农民的欢迎。现在,各种各样的农村网站也在兴起,全国涉农的网站已经超过了3000个,村村乐、万村网、三农网、新农网、村村通网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资源。据报道,村村乐网站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元。
农村营销最主要的资源,可以说是村官、能人和小卖部,而这些资源也构成了农村信息网站争夺的最核心资源。据报道,村村乐的模式是,先是招募20余万网络村官、能人,然后利用农村的骨干力量在线下做农村市场的推进。推广模式主要是进行路演巡展、电影下乡、文化下乡,占据村委广播、农家店、农村旅游、农村供求等主根据地,甚至还会提供农村贷款与农村保险理财。村村乐还整合农村的1万余家小卖部,通过为小卖部提供免费Wi-Fi和在电脑上安装一套管理系统,收集数据,几乎就等于进驻了1万个乡村,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取得了初步成功。
农村市场非常广阔而分散,需要长期扎实的工作来稳步推进,而且,农村市场的渠道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谁先站住了就会拥有先发优势,后来者的成本会很高,所以,拥有互联网上的农村渠道网络资源,就等于掌握了农村互联网发展的关键点,未来可以大展拳脚。
我们已经看到,以上五种模式实际上都与农村电商相结合,打通农村物流和商品流动,无疑是互联网+农业的重中之重。
(3)做好农产品电商需要从三个方面下手,打网络基础,促农民积极性和O2O融合
农产品电商是农村和农民发家致富的新机会,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要想把农产品电商做起来,就必须帮助农民把更多的产品卖出去,而且要卖个好价钱。通过一些大的电商平台或者有组织的上网,分散经营的农产品将得到集中化品牌化的销售,从而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盘剥,还可以优质优价地享受高附加值带来的利润。让农民多买东西不如帮农民多卖东西,让农民从农业电商中得到实惠才是根本,这样的农产品电商才能铺开。
农产品电商要从基础做起,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网络、人才、资金等一个也不能少。农产品电商的基础是网络,如果没有好的网络,电商便不复存在,而在网络建设中,不仅仅是固定宽带,还需要移动宽带网络的支撑,在电信运营商大规模建设的光纤宽带与4G中,农产品电商将获得发展机遇。农产品要上网,还要组织整个销售和服务流程,人才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需要组织培训班、甚至还要派驻流动性的辅导员进行及时的指导。
农产品电商不是互联网公司下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才是根本。在一些电商看来,自己人多资源丰富,只要农民将产品放到网上就可以搞定一切,但这种模式注定不会长久,只有真正地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并且让大量的农民主动参与其中,农产品电商才能普遍发展起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也才是农产品电商的真正繁荣。
农产品电商需要高度重视物流体系的建设,将实体渠道和电商渠道融为一体,也就是O2O的道路。农产品电商将是互联网电商(网购)与移动互联网O2O的集成,因为其生产与销售的渠道天然具有融合特征,建设将生产与销售联系在一起的体验农业将大大促进电商事业的发展。广大农村的物流非常落后,而一旦将农产品的向外物流建设好,同时也就解决了工业产品下乡的难题,整个中国电商大市场将进入崭新的阶段。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额超过1800亿元,2016年将突破4600亿元。
(4)农村金融是做好农产品电商带动互联网+农村的关键点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给广大的农村带来应得的进步,相反,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出打工,使得中国农村的农业生产与社会发展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金融方面尤其如此。
十几年前,广大的农村至少在县一级有各大银行,而乡镇也大都有农业银行储蓄所,现在,这些年商业化运营的银行业多数都已经退出了农村市场,即便是农业银行也将网点的最末端建在了县上。留在老百姓身边的金融机构只剩下邮政储蓄或一些代办点,老百姓的存款和借款都甚至不如以前方便。
城市居民贷款可以抵押房产,可以用自己的社保或工资单证明还款能力,可是在广大的农村,农民的住宅与承包土地都不能作为抵押物,牲畜等财产价值也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除了一些农业大户和涉农工厂之外,想获得贷款对于普通农民难于上青天。
媒体报道,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元,仅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的6.4%。城镇和农村每万人拥有银行类金融服务人员的数量比达到了329:1,金融服务水平严重失衡,这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被越来越重视,看似与农村离得非常遥远的互联网金融却在农村找到了最佳的生存土壤。
传统的银行机构远离农村有着自身的理由:一是农村网点服务对象少、单位维护成本高收益却很小,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绝对是不合算的生意,所以生性嫌贫爱富的大银行逃离农村也就合情合理;二是农村融资需求很大,但抵押物少、农民的偿债能力低,发放的贷款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就很难收回,信用难以评估,经营风险很大。因此,在农村开展业务对于大银行是得不偿失的。
不过,互联网金融的一些特点却正好与农村的需求相匹配。最近几年宽带在农村开始普及,而新生代的农民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也越来越熟练,通过网络接触到新农村新农业和新农民已经成为现实,而且,互联网金融依靠网络进行,运营成本低,适合在地广人稀单位效益差的农村开展。
正因为此,在2015年的炒股高潮的时候,陕西出现了炒股村,村里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家的炕头上看着大屏幕选股交易,好不热闹。而大量的农村农民也可以借助像余额宝这样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将自己的闲钱方便地管理起来获得不错的收益。
不过,既然是金融企业,就一定会考虑客户的信用和信贷风险,不能指望企业去当活雷锋,如果在农村的信贷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即便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低成本运作也不能长久。
在这样的环境下,单纯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很难适应,即便是通过线下考察的方式来进行也难以深入到真正的基层,而依然只能是针对农业大户和农业企业,普通农民不会成为受益者。
因此,在农村具有网点或农业电商基础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农村发展业务就具有最大的优势。比如淘宝、京东、苏宁、海尔等。资料显示,农村淘宝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项目,计划在3~5年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点,这些网点在服务农村电商的同时也将顺理成章地衍生出金融服务。
蚂蚁小贷农村金融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蚂蚁金服连接了2300多家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了200多万农村电商,通过和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项目结合,借助农村淘宝点合伙人对村民的了解以及其他一些风控手段,给农民直接授信,发放纯信用贷款,贷款额度在2万~100万。根据媒体信息,7月1日,浙江省桐庐县的毛竹销售户收到了蚂蚁小贷发放的20000元贷款。在村淘点里,用手机将身份证、户口本等拍照后,通过网络提交了上去。除此之外,没有提交任何纸质资料,也没有做任何抵押和担保。
在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的背景下,互联网正在加速渗透到农业中来,农产品电商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未来必将从深层次上改变中国农业的大环境,旧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利益格局都将被打破,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门户网站凭什么活在移动互联时代?
只要是上网的人,估计没有人没上过门户网站,比如新浪、搜狐、网易等,作为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公司的典型代表,他们创造了一代互联网门户的传奇,也造就了第一批网络富豪。
但是,现在的这个时代显然不同于20年前,门户网站们还能适应吗?最近,搜狐掌门人再次抛出了门户价值论,将门户网站的生死存亡问题摆上了桌面。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着门户的风波不断,掌舵新浪内容十几年的陈彤离职去了小米,微博与微信也一起陷入了封杀门,2015年年初《今日头条》的风光无限更是被视为传统新闻门户行将落幕的标志,甚至有人写出了《主编已死》的呐喊。
不过,门户网站好像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脆弱,微博顺利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各门户的新闻客户端也一起跻身第一阵营。
(1)抓住移动端,微博让新浪获得支撑,新闻客户端让搜狐站稳
门户创业的时代是信息匮乏的岁月,即便人们可以上网畅游,但内容却是凤毛麟角,与传统媒体相比,门户紧紧抓住了快速与聚合的互联网优势,在复杂多变的中国硬是将新闻做了起来,并成就了中国互联网的旗帜作用。
如今,移动互联网流行,每个人用手机、平板都在上网,而移动互联网首先是APP的天下,对于需要网页浏览的新闻门户的依赖越来越小,当时很多人都以为门户完了。
不过,就在被颠覆的关键时刻,门户网站抓住了移动端,集中精力将未来压在了微博之上。事实证明这一步至关重要,虽然搜狐微博折戟沉沙,但新浪在PC时代做成了博客,又在移动时代做成了微博。微博的成功让新浪避免了一次被新兴力量颠覆的命运。微博带来的更大好处是,传统的门户也被带活了。据报道,现在新浪门户的流量50%以上来自于移动端,手机新浪网的流量超过了PC的新浪网。
(2)面向垂直领域,先博后渊拓展阵地
杨昌济先生曾经对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毛泽东说过,做学问要“修学潜能,先博后渊”,实际上,互联网的发展史也印证了这样的逻辑。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硬件设备的特性与人们对互联网使用的习惯,大量的互联网公司都是着力建设大而全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无所不包的门户网站成为了信息的集散地而变得非常重要。但随着人们使用网络能力的提高和移动设备的兴起,信息向专业化及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大量的垂直领域出现了独立的应用,分流了大量的流量与资源。
在这个趋势下,门户网站们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结合行业特点对几个重点领域展开了深度突破,比如新浪财经、汽车、体育、搜狐娱乐等,一个一个频道开始具备独立行业门户的特点,大平台变成了孵化器,各垂直领域进行了二次创业。
我们看到,未来的门户网站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集成,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门户网站,而是变成了“平台+交易”的模式发展,在每个细分领域上,既提供信息,也提供商品,还提供沟通,整个闭环日渐形成。可以说,未来只要这些垂直细分领域有一两个做到行业第一,就可以再造一个公司,即便门户平台最后没了,也获得了新生。
(3)大数据基础,新浪商业模式再创新
传统的门户网站主要依靠的是硬广告,在线网络广告也是第一代互联网公司的生命线,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广告模式日渐落伍,移动端的精准营销成为了未来主要的商业模式。
在中国,最有大数据资源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这样的超级平台,也包括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大而全虽然不是移动互联网的主流,却是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根基。一个一个小的垂直新闻APP看似红火却无法长久地保持客户,更不容易在商业上获得突破,根本原因就是这些APP穿着移动互联网的外衣而商业模式内衣却是地道的互联网时代产物。
门户网站们在移动化方面动手很早,布局全面,比其他独立应用要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对数据的整合挖掘以及与用户平台有效结合,门户网站有能力推出移动时代的新的广告模式和广告产品。创新来源于积累,根基的大小与深度将决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未来。
一个属于门户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一个属于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还远没有正式到来,门户网站是前一个时代的英雄,能否继续在新的时代保持辉煌还不敢肯定,但是,至少门户们已经在路上,并没有掉队!
网络笔记为什么不会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什么就记录下来是很多人的好习惯。互联网时代,更多人喜欢使用网络上提供的云笔记。与传统记事本相比,网络笔记不仅可以通过多种设备随时随地访问和编辑,而且由于存储在服务端,无需担心丢失,且可以与他人共享甚至是多人实时协同编辑,具备本地记事本所没有的优势。
这些年,很多网络笔记应用风生水起,有道云笔记、Evernote(印象笔记)、Pastebin等,也包括QQ邮箱记事本、微软的办公套件ONENOTE、中国移动的和笔记等,在国内市场中的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的市场份额最大,二者用户数分别为3500万和1150万。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新兴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出现,网络笔记的关注度在下降,而近期更多的人将目光集中在Evernote的颓势上。根据媒体的报道,Evernote的下载量在持续下降,而评分数据更是下降迅速,各种现象无不表明:Evernote,这只曾经光环闪耀的独角兽正在逐渐远去。
行业里有的分析认为,Evernote之所以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产品更新太慢,产品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多改进,没有与时俱进。虽然努力的本土化策略一度让人眼前一亮,但也越来越难跟上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更为严重的是Evernote错失了企业用户发展的良机,而整个管理层也没有做好应对不断发展的竞争的准备。
Evernote在入华的时候,成功地采取了完全中国化的市场策略,从“印象笔记”这个名字到整个运营团队及营销模式都很“中国”,但此后却进展乏力。产品在核心功能上多年没有大改进,反而在核心功能之外耗费力气,比如,推出了“内容推荐”和“工作聊天”功能,向社交靠拢;产品内卖起了硬件和周边产品,向电商靠拢;又推出了截图软件,向图片应用靠拢;还推出了圈点、扫描宝、百宝箱等诸多周边产品。
以至于越来越多的用户吐槽印象笔记产品过于臃肿,以及打开速度太慢,界面复杂,容量小,越来越不能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有太多的付费项目,如此对于习惯了免费的中国网民简直是折磨。
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极快,稍有落后就会被淘汰,这已经是互联网发展的铁律,更不要说三四年时间守旧。Evernote在云存储方面的竞争对手有Dropbox、Box和Google Drive,在web剪切方面的对手有Instapaper和Spool,在图像编辑上有Photoshop和Gimp。国内市场,有道云笔记更加专注在笔记领域,产品简洁易用更本土化,同步速度也更快更轻便;不仅如此,有道云笔记还提供适合中国用户的免费大容量等,开发的云协作也走在了Evernote前面。
网络笔记市场在快速地向前发展,谁走在后面就会掉队,而要想抓住市场机会继续向前,关键是找到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挣钱的方法。中国的市场中,面向个人客户的收费非常难,多数应用都只能争取企业市场的收益,网络笔记也不会例外。如果希望每个记录的用户要来付费,可能性不大,如果要让使用的企业用户付费,倒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但Evernote并没有抓住最好的机会发展企业客户,美国企业市场已相当成熟,要重新开疆辟土发展企业用户很艰难,而在中国也没有能够更好地另辟蹊径。
与挣不到钱的个人市场相比,中国的企业办公市场对于网络笔记这样的应用有着很大的需求,也具备良好的收益前景。云笔记出现之初以简单好用、跨平台同步特点逐渐建立起用户群,现在办公化场景下的使用时,云笔记正在逐渐替代传统办公软件的某些功能,二者之间的整合成为未来云笔记产品发展的趋势。
作为印象笔记在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有道云笔记早在2013年就开始瞄准效率办公场景,并于2014年11月推出面向中小企业和团队的有道云协作。云协作是基于资料管理和沟通的团队协作工具,实现团队资料上传下载、搜索、协同编辑以及版本管理等功能,并且通过电脑、手机无缝对接。在企业级应用市场还未全面打开之前,像有道云协作这类的产品拥有巨大的机会。
移动互联网在快速发展,移动办公的需求更加强烈,网络笔记对于提高移动办公效率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前景会更好,印象笔记的衰落并不代表网络笔记应用的落伍,只要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和用户需求的提升,设计和改进产品功能形态,网络笔记势必会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病毒也疯狂,基因检测靠互联网思维打天下
在很多人的眼中,高科技企业一向高冷,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给人处处严谨死板的学究作风。这种风格当然适合高科技企业的形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产品的落地推广,养在深闺无人问的结果就是大众迟迟享受不到新技术带来的革命性成果。
一切都会改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科技知识与科技产品都开始获得了直接面向大众的机会。一些科技企业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广自己的产品,在短时间内就让以前藏在巷子深处的高科技应用获得了社会认可。
(1)基因检测技术造福社会,开启治疗“未病”新时代
2015年9月,苹果新品发布会在万众期待中亮相,可随后便是大量的吐槽,创新性不足带来的是失望。而同样也在2015年9月,9月15日,达安基因召开发布会,推出“让美丽不残缺,向乳腺癌说不”品牌行动,却得到了各界的普遍认同。
人类千万年来就在与疾病做斗争,在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治疗药物的同时,更希望能够提前到疾病发生之前,也就是常说的治疗“未病”。除了传说中的古代神医扁鹊,医学家们都很难做到对疾病的未卜先知,而到了现代,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类基因组项目的完成和深入研究,人们终于开始掌握了部分疾病的发病机理,也有了提前预测疾病的工具。人们通过对个体基因的检测,能够提前预测个体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概率,并能够提前展开预防性治疗,是人类医学的又一里程碑。
事实上,基因检测在国外已经常态化。美国,每年800万人选择基因检测,并纳入医保范围;英国政府每年投入10亿用于国民的基因检测项目;日本90%新生儿进行基因筛查;在中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产前无创产筛,预防新生儿唐氏综合症,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项普及程度很高的基因技术应用,更不会知道背后的技术支撑是谁。
在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方面,女性两癌的风险检测已经非常成熟,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就通过基因检测进行手术对癌症进行预防,受到了大众的高度关注。于是,达安基因在国内顺势推出“B+守护女性两癌基因检测”,采用口腔黏膜采样法进行采样,通过Mass ARRAY®DNA质谱基因分析系统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对女性9个乳腺癌易感基因位点和3个卵巢癌易感基因位点进行精准检测,评估受检者的相对遗传风险度和疾病易感性,并在10天内出具权威的检测报告。
(2)互联网思维助科技产品上市营销
与以往科技企业发布新技术新产品的平淡不同,达安基因这次显然是借助了互联网思维,合适的推广良机,盛大的发布会,耀眼的明星和互联网影响人物,免费和爆款的产品,社区化的传播与推广,不仅改变了科技产品的呆板形象,也让基因检测瞬间变成了社会公共知识。在2015年,中国政府推进“精准医疗战略”,基于人类的基因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基因检测、靶向用药等手段实现治疗“未病”的效果,这代表基因检测技术及市场机会已经成熟,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产品推广正当其时。
因为苹果一系列新产品的上市,人们再一次因为产品的“平庸”而怀念乔布斯。乔布斯是世界上第一个对自身所有DNA和肿瘤DNA进行排序的人,他在支付了高达几十万美元的费用后得到了包括整个基因的数据文档。医生根据所有基因按需下药,如果癌症病变导致药物失效,医生可以及时更换另一种药。乔布斯曾开玩笑说:“我要么是第一个通过这种方式战胜癌症的人,要么就是最后一个因为这种方式死于癌症的人。”虽然他的愿望都没有实现,但是这种基因疗法还是将他的生命延长了好几年。
姚贝娜事件让中国人对乳腺疾病变得高度关注。在这个时候,达安基因联合了粉红丝带发起“b+守护粉红计划”,与明星名人一起呼吁女性关注乳腺癌,可以说正是一个产品推广的好时机。
爆款低价,是让一款产品迅速获得普通老百姓认可的必要条件,也曾经是互联网上永恒的营销卖点。如果都像乔布斯一样要数十万美元才可以尝试,是不可能获得大众支持的。作为基础的基因检测项目,“B+”不仅是以几百元的超低价格上市,还会以“把丝带传下去”向全国发放千份免费产品,让更多大众参与其中,并与互联网保险公司,包括北方的大特保、南方的深圳平安联合推广,这等于是让基因检测变成了大众化的体检内容,具备了广泛普及的可行性。
此外,达案基因并没有只是发布产品了事,而是针对女性平台,在妈妈网、宝宝树、大姨吗等这些女性集中的互联网社区进行口碑、品牌、产品的传播,在最短时间之内就穿透舆论墙,让社会公众特别是女性认识到基因检测的优势,充分发挥了互联网营销的特点。
客观地说,基因检测从患病到“未病”进行早期预知预防,运用在常见肿瘤预测比如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等肿瘤预测,将提前在“未病”阶段提早预知防御,让女性生命健康有了更好的保障,是一项为民造福的好事。这种互联网“炒作”虽然有点疯狂,但却疯狂的十分必要,因为只有这种疯狂得到了认可,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带来万千家庭人间悲剧的疾病之疯狂,才会有更多的幸福美满。
公益组织效率提升三倍?中国公益的2.0时代来临
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渐富足,老百姓特别是中产阶级的公益意识快速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公益活动,但是,与快速发展的公益事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公益机构在管理上还不完善,公益活动的组织效率不高,难以跟上快速发展的公益事业脚步。
当然,中国的公益事业也不会停滞不前,借助现代化的管理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公益将进入2.0时代。中国扶贫基金会近日启动“2015年善行100·爱心包裹温暖行动”,通过“爱心包裹+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打造全新捐赠平台,开创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人可公益”的新模式。
如果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具,成本高效率差,跟不上社会节奏,中国扶贫基金会这次果断地拥抱移动互联网,率先在公益界尝试使用先进的移动管理工具。本次活动中,乾通易才旗下“嗖嗖”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志愿者移动劝募管理系统。作为一款颇具开创性的移动效能管理软工具,无论使用者还是管理者,都能依据这个平台方便地做出有理有据的统计和跟踪,让公益事业如虎添翼。
据报道,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善行100”项目于2011年正式启动,截至2014年12月,几十万公众已经参与了捐赠,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逾106个城市、235所高校、20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为6万名贫困地区小学生筹集了爱心包裹。如此庞大的繁杂的志愿服务工作,活动实施及善款善物管理也不易监督,要应付得游刃有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根据现场的使用情况来看,借助“嗖嗖”软件,各地的志愿者们都能直接统计善物善款募集情况,规划劝募活动及实施,通过照片和文字反馈现场劝募及相关问题,真实汇报工作情况。对扶贫基金会的管理者而言,这个移动平台是一双“千里眼”,可以查看志愿者的精准劝捐时间和现场效果,还能通过照片文字等及时了解网点劝捐现场信息,善款善物捐赠登记后即可通过后台直接生成表格导出。可以这样总结,“嗖嗖”的使用让公益活动运转得更快、运营得更规范,也让捐赠者更放心。
实际上,“嗖嗖”并非是一款新软件。此前,作为移动互联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代表性产品,“嗖嗖”已经成功应用到很多连锁企业,比如房地产中介、连锁性的美容机构以及一些大型企业的客户经理团队的管理之中,大大提升了这些企业的管理效率。这次,“嗖嗖”特别针对公益事业的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特别是对减轻志愿者的工作量、方便信息统一管理,提高运转效率方面的公益需求做出了非常合适的设计。
根据了解,“嗖嗖”软件属于乾通易才公司,而公司创始人李浩一直在从事公益活动,与家乡政府合作,直接深入一线,帮助弱势群体。资料显示,2007年李浩发起创办了华夏恩三责任促进委员会;2013年成立易李恩三教育发展基金会;2013年9月27日,由恩三公益发起组织的“一只环保袋”公益项目及N3绿叶工程荣获2013年美境中国绿色盛典“最佳绿色传播”大奖。正是因为这样的经验,才使得这家软件公司十分了解公益组织的需求,再加上多年服务企业用户的行业积累,“嗖嗖”在设计之初就注定能够解决实际的一线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的位置服务、即时交往的沟通属性、强大多维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远程实时的管理,而“嗖嗖”这一移动平台大大提高了慈善事业管理各环节的效率,让志愿者服务更加便利,公益组织更加公开透明,公益事业管理更加高效,甚至效率提升可以达到原来的三倍。
中国的公益事业需要快速发展,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可以大大提高组织效率,降低公益事业的成本。随着公益机构更多地采用新时代的运营思维,管理工作也会随着移动互联化变得更加快捷可视,而中国的公益事业也将步入崭新的2.0时代。
网络墓地能不能成为中国人的灵魂归宿?
清明节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一个节日,如今已经是全民放假的法定假日,在这一天,全体的中国人去怀念祖先祭奠亡灵,这其实就是中国人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的体现。
(1)祖先墓地是中国人的信仰和心灵中的寄托
在网络上,很多人嘲笑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些人以为只有相信上帝相信真主才是信仰,殊不知中国人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将对鬼神的崇拜演化为对祖宗的心灵传承,对先人的统一纪念和对圣人的崇拜让中国人的内心从来不会孤单。
中国的古代,即便一个朝代覆亡了,接下来的朝代也会善待上一个朝代的陵园,甚至有清朝皇帝去拜谒明朝皇陵的行动,而如果是有人将前朝陵园毁灭,都会被历史和社会定性为恶人,包括烧了骊山的项羽,也包括偷盗了清东陵的孙殿英。
当然,陵园之于中国还有更多的含义。更多的人相信,家族陵园的位置会决定后代人的地位与命运,阴宅风水理论一直长盛不衰。虽然这样的说法真实性无从考证,可也从客观上起到了让后代保护祖宗陵墓的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佘氏家族十七代人,从明代开始,历经四个朝代、五个世纪、四百多年,经历了八国联军、日寇侵华等多次战乱,为袁崇焕将军守墓的事迹,当代也有几代人守护烈士陵园信守诺言的战友。在中国人的意识中,陵园是所有人的最终归宿,也是留给后代的心灵寄托。
(2)网络墓地在互联网时代兴起
我们已经来到了网络时代,互联网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包括陵园。最近几年,网络墓地开始兴起。据报道,某网络墓地在清明节的仅仅一天里就有超过70万人参与了网络祭扫,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快速攀升中。目前,国内提供网上墓地的网站有近千家。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网络墓地指虚拟的墓地,主要是为了方便现代人通过网上进行祭祀,具有快捷、祭礼方便、不用花钱等特点。这些网络墓地记录并永久保存逝者的资料、生平介绍、逝者故事、照片、音频、视频,你随时可以以虚拟的鲜花、香火、物品等方式来祭拜已逝的亲人,同时也能记录下你每次的心情(留言),并且身在不同地方的亲友都能看到并参与祭拜,还可以设置纪念馆公开(任何人都可以访问)或不公开(仅凭密码访问)来保护隐私等。
(3)网络墓地比建在陵园中的坟墓更加长久
与陵园墓地相比,现代人流动性较大,清明或者祭日不能前往墓地扫墓,不能寄托哀思,而通过网络墓地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当然,即便网络墓地有很多方便的地方,可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替代陵园墓地。
从技术手段上看,现在的网络墓地都具有永久性,不存在有效期,可陵园的墓地却有年限的限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墓地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到期后,就存在是否能继续的问题。不过,网络墓地实际上也并非可永久,一是这些网站是否能长期运营并未可知;二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也许用不了20年,这些网站都不一定还能打开或被认知。
(4)网络墓地与陵园墓地相结合的O2O模式会成型
中国人已经到了活不起也死不起的境况,以后将有很多人无钱在身后拥有那块让人羡慕的方寸之地。
媒体报道,民政部发布的《殡葬绿皮书2014—2015》中显示,目前整个北京地区的平均殡葬消费达到42837元,而居住在城区的居民,这一数字就达到了约80000元。有超过92%的北京市区消费者,认为墓地消费过高。京近郊的灵山宝塔陵园,2012~2014年不到3年时间,墓穴均价从2.8万元涨到约4.2万元,涨幅接近150%。
据统计,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导致墓地需求量日益增长。2014年我国死亡人口已超过1000万,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000万左右,而中国土地的大量被占用和城市化进程,导致陵园土地会更加稀缺和昂贵。
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可能出现类似O2O模式的陵园建设,陵园中采取最节约土地和空间的存储方式,而同时开辟虚拟现实的网络陵园,后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祭扫和追思。
用一首宋词作为结尾,“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央企跨界做电商会有成功的机会吗?
媒体报道,由商务部牵头的《促进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目前正在会签,中国政府将推出新一轮的电子商务支持计划,而与此同时,央企都在纷纷加入到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中来。
(1)铁路不甘寂寞,未来可成淘宝第二
中国铁路总公司之前宣布对火车票进行改版,原本分两行排布的旅客姓名和身份证信息被整合在了一行,为铁路部门“打广告”腾出了空间。新票样的下部多了一个虚线框,“买票请到12306,发货请到95306”提示信息等内容被放置在了虚线框里。这样的设计显然不是为了“便民”,也不会仅仅是为了未来的广告留出空间。
铁路的12306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只是原来将业务仅仅局限在销售火车票,如果将铁路本来具有的物流功能融合进来,将销售的产品品类扩充,那将有足够的能量成为仅次于淘宝的中国第二电子商务平台。
铁路总公司在近一两年对物流的最后一公里的加强和票面的改革,表明铁路正在朝着综合电子商务平台的方向发展中,而且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2)国家电网建电商平台,与电有关发展专业市场
悄悄地,另外一家巨头的电子商务网站上线,一向被视为纯粹管道的国家电网建设完成了电子商务平台。
根据媒体的介绍,国家电网网上商城是国家电网公司按照国资委对电子商务平台“建成央企样板工程”的工作要求,致力打造“一个商城、两个平台”,构建特色鲜明、体验卓越、模式领先的综合电子商务生态网络。其中,电子商城以智能家居、电工电气和电动车等产品在线销售和配套服务为主要经营内容,面向个人及企业客户。首日上线注册用户超10000人,页面浏览量超47000次。
在现代社会,只要是有钱的,都可以建个电商平台,而国家电网更是拥有“电”的优势,各种智能电气设备都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核心,未来如果再与用电进行联合营销,可以预见将对市场造成多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需要建设充电桩的那些电动车。
(3)中石化开淘宝店卖起土特产,加油反而成副业
2015年4月10日,“中石化森美武夷特产便利店”淘宝旗舰店开张营业,易捷便利店迈出了跨界经营新步伐,通过“网络+实体”这一模式,把线上线下平台打通。开店之后,顾客只需点击网店淘宝网址链接,或者扫描店铺二维码,就可以轻松进店选购正宗地道的福建武夷特产。据报道,顾客在特产淘宝店下单购买时,可指定附近加油站自提货物。未来,中国石化的3万座加油站有望作为物流配送的提货站、终点站,满足顾客需求。
实际上,去年中石化油品销售公司就将易捷便利店与1号店等进行合作,还开始卖包子、关东煮等早餐。中石化早已经宣布将在不久的将来将主业从石油移开,未来将成为一家综合服务商。
(4)银行电商早已起步,金融跨界商品进行逆袭
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已有10多家银行进入电商领域,建设完成买卖商品的相关网站,虽然发展的速度并不快,但却都一直在努力。而工商银行的电商网站交易额已经突破千亿。
工商银行旗下电商平台叫“融e购”,建设银行叫“善融商务”,都已经初具规模。在2015年6月16日,工行与中国建筑签署电子商务与在线供应链金融合作协议,并宣称双方要打造千亿级建筑业电商平台,首创“互联网+建筑+金融”模式。如果此次建筑电商平台有重大突破,未来工行电商将在特定的几个行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按照媒体报道,建行的“善融商务”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银行系电商”,它以“亦商亦融,买卖轻松”为出发点,面向广大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和金融支持服务,包括企业商城(B2B)、个人商城(B2C)和房e通,涵盖商品批发、商品零售和房屋交易等领域,可以为客户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社区服务、在线财务管理、在线客服等配套服务;在金融服务方面,为客户提供从支付结算、托管、担保到融资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此外,中信银行和百度公司在宣布将共建新型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互联互通共赢的跨界创新型网络社交电子商务业务。未来会有更多的银行甚至部分银行的地方分行都会与地方企业进行合作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大型央企纷纷跨界做起了电商,甚至都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印象,这些企业都不差钱,差的只是互联网思维和体制机制的革新,也许假以时日会有部分企业脱颖而出,但短时间内还难以形成气候。只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几家离电子商务最近的电信运营商为何却成了掉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