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
- 陶庆梅
- 524字
- 2020-08-29 05:03:45
第三章 体制内/外的实验/先锋戏剧
《与艾滋有关》剧照摄影☉李晏
由政府部门支持的戏剧院团,作为戏剧主要的——如果不是唯一的——生产单位,这个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这也是“探索戏剧”一般被认为是体制内的探索的主要原因。但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在这个生产体系之外,集结了越来越多的力量。到了1990年代初,以牟森、孟京辉为代表的中国实验戏剧的创作者们,正是在体制的边缘地带,以小剧场为主要场域,开始了他们的戏剧创作。
在1980年代,牟森较早开始戏剧创作的时候,虽然在体制外——在当时被称为校园戏剧——却与体制有着良好的互动。孟京辉最初也是牟森的创作团队中的一员。只是这种良好的互动,在1989之后,在变动的政治格局与1992年后过于快速的市场化进程推动下,随着体制自身活力的丧失,本来与体制有着良好互动的体制外戏剧,遭遇到沉重的打击。正是在这种沉重打击下,原本比较温顺的“实验”日益变得狂躁不安。而牟森和孟京辉,因为身处这个体制的夹缝之中,介入越深,所受的冲击也就越大。这也使得他们的创作,与时代的跌宕起伏纠葛在一起。他们在体制内外的夹缝中艰难地寻找生存的机会,也在寻找着创作的可能。正是这种艰难中求生存的力量,给了他们创作的无限动力,也在中国当代小剧场留下最为生动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