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哪“三宝”?
佛家“三宝”指佛教所尊敬供养的佛、法、僧,又可解释为三尊。
“佛”指觉悟了人生真相,并教导他人的佛祖释迦牟尼,或泛指修成正果的一切佛;“法”指佛所说之法;“僧”指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在佛家看来,“佛”、“法”、“僧”威德至高无上,永不变移,像世间之宝一样,因此,成了“三宝”。
具体地说,“佛宝”包括佛身、佛德。前者说的是法身,是诸佛的清净无漏功德所依,为真如实相的理体,常住不灭。后者说的是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五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也是智、断、恩三德的意思。
“法宝”包括:以涅槃?解脱,常乐我净为本性;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
“僧宝”又可分为“义僧”、“贤圣僧”和“福田僧”。
“义僧”指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佑福田。
“贤圣僧”指见道位以上的贤圣。若在“小乘”,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
“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弥,虽然未证道果,但亦能庇荫众生,能给予众生安稳快乐,所以为众生种福田的处所。
禅宗六祖惠能在《坛经》里讲到,“佛宝”是自性觉,“法宝”是自性正,“僧宝”是自性净。所以“三皈依”就不再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取而代之的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也就是后来说的“自性三宝”了。
为什么要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前面我们说“三宝”是佛宝、法宝、僧宝。不难理解,“三宝殿”就是“佛、法、僧”之地。
“佛宝殿”就是所谓的“大雄宝殿”;“法宝殿”则是名不见经传的“藏经阁”;“僧宝殿”则是名副其实的“禅房”。
“无事不登三宝殿”由来已久,如今用来形容一些带有目的的拜访。可是,最初,这个词只是针对僧众们的说道。“三宝殿”是庄严肃穆的场所,僧众们闲暇之时,是不能随便到大雄宝殿和藏经阁去的,即使是自家的禅房,也是用来打坐清修的。
佛教在社会上传播甚广,渐渐地,这种规定就演化成俗语了。
何谓“大千世界”?
佛教中的“世界”是时、空的集合,“世”是时间流变,“界”是空间边线。按照佛经的说法,在大海中,以须弥山为中心,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庐州,由一日月所照的范围为一世界。
千个这样的世界为“小千世界”,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共有三“千”(小千、中千、大千),叫做“三千世界”。而“大千”,又属于三千之中的大为目标,因此就叫“三千大千世界”或者“大千世界”。
同时,“大千世界”也叫“婆娑世界”(“婆娑”意为“堪忍”。婆娑世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由释迦牟尼,也即大日如来教化。
佛陀要教化世人,以“大千世界”为单位。现在,“大千世界”已经被用来形容人世间的纷繁复杂了。
什么是佛家的“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就其表面意义,似乎讲的是十二种因缘关系。
而佛家的“因缘”的意思是:“因”,是引发结果的直接的内在原因;而“缘”是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
佛家说,一切万有皆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
总的来说,“十二因缘”是具体讲“缘起”,即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过程。又名十二有支,其中“十二”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无明”是以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是制造诸业;“识”是识投胎;“名色”指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指胎儿长成眼、耳等六根的人形;“触”即接触;“受”即领受;“爱”指心生贪著;“取”是追求造作;“有”即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是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即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何谓“六道轮回”?
佛教的基本理论是“轮回”理论。
“六道”是指众生轮回的道途。又称作六趣、六凡或六道轮回。六道主要分为“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修罗道”、“人间道”以及“天道”。其中天道、人道、修罗道为三善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为三恶道。
佛家讲的“因果报应”就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得到这些善恶果报的众生都会在新的生命活动中制造新的果报,都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就像车轮的回旋,于是就有了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
世界一切都是由善与恶显现出来的。人们只有在生的时候做了好事才会有好的报应;如果作恶,会必定会恶道相逼。这也是“六道轮回”中“因果报应”的必然结果。
“佛教四谛”指的是哪“四谛”?
“谛”通俗来讲就是真谛,所谓“佛学四谛”,就是佛教的四个真谛,也可以理解为不变的真理,它们分别是“苦”、“集”、“灭”、“道”。哲学(宗教)学院认为,这“四谛”是佛教最核心的讲义,是佛教赖以阐述各种道理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佛教虽然属于外来宗教,但其教义对我们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当然,在不断影响中国文化的同时,佛教也融入了华夏文明的因素,逐渐变得中国化、本土化,而要想了解中国佛教,同时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首先就要了解“佛教四谛”。
苦谛:是佛家讲述世间到处有“苦”的观点。自然界的法则是“弱肉强食”,任何生物的强大都必须依靠吸取和吞噬其他生命。草木吸收雨露蒸发到空中,从而带动养料输入到体内,然后成长;食草动物啃食草木,茁壮自己的身体;食肉动物又将食草动物吃掉,为维持自己的生命和健康;食肉动物死后又会变成腐尸,最后被微生物分解变回泥土,周而复始,永不停息。这整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痛苦(包括生物自身的生老病死),而这就组成了世界上的千万种苦,所以佛家将人世称为苦海,救人称为度人,修行称为自度。
若按照整个过程的演变,苦谛又可以分为八个不同的阶段:生苦,婴儿离开母体,必须依靠自己的身体才能使灵魂存在,并因此开始承受人世间的各种苦难;老苦,老去是一种痛苦,但谁也无法避免;病苦,人吃五谷杂粮,又要忍受各种环境气候变化,以及各种病毒侵袭,难免会生病;死苦,人生在世,注定是要死去的,只不过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人之将死,对死亡的恐惧,对人世的留恋,都是无尽的苦痛);怨苦,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难免会产生怨苦,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排解,会让人十分痛苦;离苦,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自己爱的人离去又怎能不痛苦,即使是暂时分别也会让人潸然泪下,又何况难免生死永隔;欲苦,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从对食物和温度的渴望开始,人的一生都在由欲望牵引,而那么多的欲望,如果不合理安排,苦扰也就会随即降临;荫苦,人都会有亲人朋友,亲人朋友和我们心心相连,一旦他们遭遇痛苦,也会成为我们的痛苦。
集谛:是佛教用来阐述苦如何产生的论述观点。佛家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因缘聚合”中。所谓“因缘聚合”,就是说在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中,任何事情的产生都会有原因,而任何一个原因的产生又必然会产生结果,而一个结果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或几个的原因,如此往复,生生不止。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因果循环,善恶相报”,而这个过程就是“因缘聚合”。它可能由人的意志来产生原因,但绝对不会由人的意志来发展结果。人想要得到期望的结果,遵循大道是唯一的选择,否则就会失去,就会迷茫,就会产生痛苦,这就是“集谛”。
灭谛:是佛家讲解如何将“苦”消除的论述。在佛教人士看来,人生处在不断的因果循环之中——制造了一个原因,就会在将来得到一个结果,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道如此,谁都无法避免。其实,人之所以感受到痛苦,就是因为人处在这个因果循环中无法自拔。如果想逃脱苦难,就需要跳出这个循环(佛家的说法是“轮回”)。那么,如何才能跳出这个循环呢?很简单,做善事,结善缘,得心安,享自在,最终达到一种不制造原因或只制造好原因的境界,而这样一来,一旦了结以前制造的罪恶原因(佛家称“种”下的“孽缘”),就可以在将来没有报应或得到好的报应,而这也就是佛家常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道谛:道谛和灭谛没有明显的界定,是一个从有意识到有行为的过程,而佛家对于道谛的论述,实际上给出的是一些具体的修佛方法。按照佛家的说法,道谛的修习可以分为八个方法,称为“八正道”,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一是“正见”,即形成修习的意识和目标;二是“正思维”,就是学习修为理论;三是“正语”,要学会正确的表示,以便和外界建立联系,验证修习成果;四是“正业”,即规范修习行为;五是“正命”,就是说修习者已经通宵了大道,了解了命运,但需要按照大道所示更加用心地规范自己;六是“正念”,回归系统理论的修习;七是“正定”,再回实践过程,用行动证明理论(在这一阶段修习者不应再被世间任何事物侵扰本心的平静);八是“正精神”,即成佛,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往复,逐渐洞察大道运行的奥秘。
佛只是一种心境的超脱,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佛,处处都可以出现佛。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他道出了佛家思想在现代的普世意义,以及佛家思想对于中华文化的贡献。其中“佛教四谛”,被金克木先生认为是建立修身理论和实践的至上法则,而作为一种宗教思想,必将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修习者通往光明大道。
佛家的“唯心”与哲学的“唯心”是一回事吗?
在哲学中有“唯心主义”,这其中的“唯心”与佛家所说的“唯心”是一回事吗?如果不是,分别又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呢?
哲学中的“唯心”主要是对立于“唯物主义”的一种理论体系,也就是“唯心主义”。它主张的是精神、意识为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也就是说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唯心主义”又被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是注重“我”的感觉,“客观唯心主义”指以客观精神(如上帝、绝对精神等)为世界本源。
而佛家所讲的“唯心”,是说“三界唯心”。佛家所认为的“三界”其实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就是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的世界;色界指远离欲界的淫、食二欲望,却仍具有清、净、色、质等的世界;无色界则是只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的世界。
佛家的“唯心”是出世间法,哲学的“唯心”是世间法。后者是前者要破的对象之一。
佛教中“大乘”与“小乘”有何不同之处?
最初的佛教并没有对“大乘”与“小乘”进行详细的区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佛教逐渐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佛教中的“大乘”为菩萨道,它认为“小乘”的教法只注重自己的觉悟和解脱,它们最高只能修成“罗汉”。所以“小乘”通常被认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基以达小果之教法。“大乘”佛教认为自己不但注重自己,还能度尽众生,最终会修成正果成为最高的“佛陀”。
它们的不同之处还包括:“小乘”主张“我空有法”,“大乘”主张“人法两空”;“小乘”把释迦牟尼当做自己的教主、导师,认为他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把释迦牟尼尊贵地称为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陀。
有关大乘的佛教经典如《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我国的藏传佛教及日本的佛教等都属于大乘佛教。如今的学术界只是把“大乘”和“小乘”作为一个称呼,并没有褒贬的意思。
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有什么内涵?
佛教《三世因果经》对“因果报应”的释义是:一是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二是怎样为自己造一个好命;三是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
“因果”的字面意思就是原因与结果,即因果律。其中“因”又称作“因缘”,分为六因、十因、四缘、五果。
佛教因果论的特点概括为八个字就是“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即任何思想或行为,都会导致相应的后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没有业因,也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因果”也可分为世间之因果、出世界之因果和悟界之因果。在世界上,因果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在空间上,则除为无法(无生灭变化而既然常住之法,比如说“涅槃?”)之外,一切事物皆受因果支配。佛、菩萨亦然。
因此,佛也只是能证得“因果报应”的人,即有因必有果。只不过佛种的是善因,结的是善果。而在现实中,人们却赋予了它更为宽泛的意义!
“阿弥陀佛”是如何来的?
“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即功德圆满,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佛”的意思是“开悟的人”、“洞悉大道的人”、“凡事都可以先察先觉的人”,而按照佛教的说法,佛不在天上,不在地下,也不在人间,在每个人的心里。因此,佛是达到某种境界者的通称,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信仰,是每个人都可以修行并达到的。
“阿弥陀佛”也称“阿弥多佛”、“阿弭?佛”或“阿弭?佛”等,佛教弟子认为它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佛名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我们的汉语言中原本没有“阿弥陀佛”这个词汇,包括“佛”这个字,也是从佛教传入我国之后才出现的。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重大影响之一,就在于它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佛学研究十八篇》),而对于“阿弥陀佛”的具体说法,各家佛教流派观点并不一致:大乘佛教认为“阿弥陀佛”是“他方佛”,即存在于“十方三世”中的佛,是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的;日本佛教则认为“阿弥陀佛”就是如来佛祖,也就是释迦牟尼的法身;藏传佛教则认为班禅喇嘛就是阿弥陀佛的真实化身。但可以肯定的是,“阿弥陀佛”是佛家所推崇的高位阶佛,是所有佛家弟子所共同敬仰的佛。
在佛家著作《无量寿经》中有文记载,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名叫“法藏比丘”,他听到了“自在王佛”(当时主持人世的佛)的学说,非常欢喜,认为这是人间大道。为了修习佛法,法藏比丘放弃了国王的身份,拜到自在王佛门下为徒,一心只想修得正果,成为佛家圣贤。在自在王佛指引下,法藏比丘历经磨难,积下无数功德,终于得偿所愿,被自在王佛赐名“阿弥陀佛”,并得到一处净土栖身,称为“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可以远离一切烦扰忧愁,享受不尽的幸福安乐(至今这也是众佛门弟子修行的目标)。后来,阿弥陀佛又得到“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陪侍左右,一同度化众生前往西方极乐,而佛门弟子也因此将他们合称为“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在成佛前曾许下四十八个愿望,这是他能够成佛的根本,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愿望,才使他产生经历磨难的决心和勇气,而这四十八个愿望,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佛家四十八愿”。
第一愿,在我国土中,仍有地狱、恶鬼、畜生这“三恶道”存在,我不成佛。
第二愿,我国民死后轮回仍坠入三恶道,我不成佛。
第三愿,我国民不具金色身(指功德圆满)者,我不成佛。
第四愿,我国土中有不平等现象,我不成佛。
第五愿,我国民有不识因缘者,我不成佛。
第六愿,我国民中有不具天眼者,我不成佛。
第七愿,我国民中有不具天耳者,我不成佛。
第八愿,我国民中有不能为他人着想者,我不成佛。
第九愿,我国民中有不具神足者,我不成佛。
第十愿,我国民中有妄想、贪恋者,我不成佛。
第十一愿,我国民中有不理佛道者,我不成佛。
第十二愿,如果不能度化众生,我不成佛。
第十三愿,我国民有寿命短者,我不成佛。
第十四愿,我国民不能享受幸福者,我不成佛。
第十五愿,我国民中有寿命短、不能享受幸福者,我不成佛。
第十六愿,我国民中有不善良者,我不成佛。
第十七愿,十方三世诸佛有一佛对我不认可,我不成佛。
第十八愿,我国民中有不向往极乐世界者,我不成佛。
第十九愿,凡诚心修习佛法者,临死时我必和诸位菩萨(指修行有成的佛家弟子,到位阶仍在佛之下,即功德不够)亲临送行,否则我不成佛。
第二十愿,如果不能让诚心修习佛法的人如愿,我不成佛。
第二十一愿,我国民中有功德不圆满者,我不成佛。
第二十二愿,我国土中的外来者不能洞察佛道,我不成佛。
第二十三愿,我国土中的外来者不勤奋伺佛,我不成佛。
第二十四愿,如果我不能满足外来者的需求,我不成佛。
第二十五愿,我国土中菩萨不能将诸佛智慧掌握,我不成佛。
第二十六愿,我国土中菩萨不具备金刚力士那样的色相,我不成佛。
第二十七愿,我国土中的万事万物不能达到难以名状的美妙,我不成佛。
第二十八愿,我国土中菩萨有未见证我成佛经历者,我不成佛。
第二十九愿,我国土中菩萨不善讲经和辩论者,我不成佛。
第三十愿,我国土中菩萨功德有限,不能达到无量,我不成佛。
第三十一愿,如果我的国土不能清净无垢,明亮的可以照见自己的色相,我不成佛。
第三十二愿,我国土中的万事万物如果不能都遵从佛法,使佛祖、菩萨乐见,我不成佛。
第三十三愿,如果不能以度化终生为乐,我不成佛。
第三十四愿,如果国民不能理解我所传播的佛法,我不成佛。
第三十五愿,我国民中有女子信奉佛法,转生仍为女儿身者,我不成佛。
第三十六愿,凡信奉我所传播佛道的菩萨,转世后不能成佛,我不成佛。
第三十七愿,如果信奉我的人不能得到他人尊重,我不成佛。
第三十八愿,我国民中有花费心思在衣物和容颜上者,我不成佛。
第三十九愿,我国民不能享极乐,我不成佛。
第四十愿,国土中的菩萨如果不能随心而见十方三世中的诸佛,我不成佛。
第四十一愿,国土以外的菩萨,信奉我的佛道不能有所进境,我不成佛。
第四十二愿,国土以外的菩萨,信奉我的佛道的人不能始终保持“禅定”,我不成佛。
第四十三愿,国土以外的菩萨,尊崇我的佛道却在死后不能投生富贵人家,我不成佛。
第四十四愿,如果国土以外的佛家弟子信奉我的佛道,不能欢欣鼓舞,并最终修行成为菩萨,我不成佛。
第四十五愿,如果国土以外的佛家弟子信奉我的佛法,不能见到十方三世诸佛,并最终成佛,我不成佛。
第四十六愿,如果我国菩萨不能随心参透佛法,我不成佛。
第四十七愿,如果国土以外的菩萨信奉我的佛法,却不能进阶成佛,我不成佛。
第四十八愿,如果国土以外的菩萨信奉我的佛法,在成佛后仍然勤勉侍佛,却退回成为菩萨,我不成佛。
因为有了这四十八愿,佛家弟子才有了成为菩萨和佛的途径,即通过“阿弥陀佛”的指引和度化。此外,佛家弟子在诵经时常在“阿弥陀佛”前加上“南无”二字,合念“南无阿弥陀佛”,实际上就是在表明自己信奉“阿弥陀佛”的佛法,追随他的教诲,想要借由他的佛法修得菩萨位阶,并最终成佛。
药师佛到底是不是“佛”?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又被佛教弟子称为药师如来、大医王佛和十二愿王等,左右陪侍为日光普照陪侍和月光普照陪侍。因为有求必应,药师佛也被称为“满愿王”,在民间很受欢迎,而我国民间也因此有药王菩萨的传说。实际上,在佛教当中也确实有药王菩萨,但药师佛和药王菩萨却并不能混为一谈。据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考证,药王菩萨和药师佛并没有关系,他们是佛陀(即释迦牟尼佛)一脉的,本为兄弟二人,兄为星宿光,弟为电光明。因为奉持阿弥陀佛法戒,制药救人,最终修得菩萨位阶,兄为药王菩萨,弟为药上菩萨。有时他们也替代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侍立佛陀左右。佛陀曾对弥勒佛说,此二位菩萨会在来世成佛,兄为净眼如来,弟为净藏如来。
按照佛教经文的说法,如果有人因为疾病而命不久矣,他的亲人守在其身边,虔诚供奉祭拜药师佛,诵读《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点燃佛灯四十九盏,再挂五色彩幡四十九天,那么他的生命便可以得到延续。和“十方三世”诸佛一样,药师佛在修习菩萨行时,也曾许下十二个愿望,要为终生解除疾苦,超出轮回,得享美满欢乐,而他本身也因此成佛,得报“净琉璃世界”栖身。佛家称药师佛的十二个愿望为“十二大愿”,也有佛家弟子称其为“十二上愿”。
第一大愿,愿我成佛后光明万丈,普照众生,使万事万物得享安乐,并让万物如我一样有情有义。
第二大愿,愿我成佛后形象如琉璃一样光明流彻,愿我的功德像天地一样巍巍荡荡,使万物各安其命,各享其乐。
第三大愿,愿我成佛后拥有无尽的佛法智慧,不使众生的索求得不到满足。
第四大愿,愿我成佛后以佛法行事,不因私情、妄念有所偏失。
第五大愿,愿我成佛后情义满怀,凡信奉我的佛道,都可以志趣高雅,心神安宁。
第六大愿,愿我成佛后,不论信徒的资质多么低劣,都可以习得佛法,得享安乐。
第七大愿,愿我成佛后,无论信徒的境遇多么悲苦,都可以免受疾病侵扰。
第八大愿,愿我成佛后,所有信徒都可以在来世修得男儿身。
第九大愿,愿我成佛后,所有人都可以信奉佛法。
第十大愿,愿我成佛后,时间的一切悲苦、冤屈、肮脏、龌龊都可以一并解除。
第十一大愿,愿我成佛后,所有因温饱造下孽障的人,一旦诚心信奉我的佛法,我都会接受他们,满足他们的温饱需求,然后帮助他们皈依佛法。
第十二大愿,愿我成佛后,无论信徒出身多么贫贱,境遇多么恶劣,只要信奉我的佛法,都可以得偿所愿,幸福美满。
此外,药师佛还有“药师七佛”的说法,即东方光胜佛土(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妙宝佛土(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圆满香稷佛土(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佛土(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法幢佛土(法海雷音如来)、善住宝海佛土(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和本佛净琉璃佛土(药师琉璃光如来)。但我国唐朝佛学大师玄奘法师在相关译文中,只说明药师佛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并没有提及其余六佛。哲学(宗教系)教授楼宇烈先生研究认为,“药师七佛”中的前六位佛,只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化身,所谓药师七佛也只是对“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别称,因此玄奘大师并未提及,而由于药师佛是经佛陀(即释迦牟尼佛)点化成佛,也有佛家流派将佛陀和“药师七佛”合称为“药师八佛”。
出家剃成光头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剃成光头用佛家术语来讲叫做剃度,凡佛门弟子必然会剃度——在佛门弟子看来,头发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剃度可以让自己的头顶看上去更加干净,而这也符合佛家“僧净”的传统思想。关于“净”的修为,虽然目的是要达到心灵的洁净,但最初却必须从外在和行为举止开始。据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考证,和尚剃成光头的主要原因是做出一种标志,表明了自己独特的身份和信仰。具体来说,佛家弟子剃成光头的原因又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在古代印度,宗教派别很多,开山祖师释迦牟尼不希望自己的弟子和别家混在一起,为了加以区分,他巧妙地想到了将弟子的头发去掉。释迦牟尼开创佛教时,最早加入其门下的迦叶等五人,就是由他亲自进行剃度的。因此,佛家弟子的剃度,最初是为了区分自己和别派宗教弟子。此外,为了和别家宗教进行区分,释迦牟尼还在弟子的衣着上进行了改动,即要求佛门弟子身披袈裟。所以袈裟在最初是一种衣物,只是后来逐渐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以致身披袈裟演变成一种形式(如今,我们只能看到一些身份特殊的和尚披用)。
二、在我国封建社会,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圣人教诲。在“百善孝为先”的当时社会,如果作为身体重要附着物的头发出了问题,将是一件有失伦常的事情。所以,佛教要求弟子剃度,就是要他们和关系最密切的父母断绝关系,也就是要和世界的一切断绝关系。其实,这也是一种决心的表现,意思是说放下了尘世中的七情六欲,不再有任何挂怀和留恋。
三、佛家思想认为,头发是从头脑中生出来的,烦恼也是从头脑中生出来的,而佛家的根本思想就是戒除一切烦扰。所以,剃度也是一种寓意,就是要清除头脑中的一切烦恼,但是从心境上清除烦恼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日一时之功,而头发却可以很轻易地剃掉,因此从外在的和容易的地方开始,然后进入修行,也是对修行者的一种引导和警示,使修习者时刻谨记自己已经是一个修行者,永远不能忘记戒除头脑中的杂念。
四、在最初的佛门创立时,祖师释迦牟尼用剃度作为收录弟子的凭证。后来,所有皈依佛门的弟子都要由他的师父为其剃度,意为指引帮助他进入佛门,也是效仿释迦牟尼的一种做法。于是,佛门的弟子在进行皈依仪式时,剃度便成了仪式中的一项。尤其是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人们对于佛教的仪式还不熟悉,只知道剃度是必须进行的。在当时,“剃度”曾成为佛门为弟子举行皈依仪式的唯一项目,这也是其在后来成为皈依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尚头上为什么会留有戒疤?
戒疤也称为香疤,就是用燃烧的香头在头顶上烫出伤疤,是佛教弟子的一种修行方法和标识。但这是我国汉传佛教独有的做法,因为佛教原本是没有这种规定的,我国少数民族的佛教弟子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佛教弟子,都没有在头顶留戒疤的做法,即使是我国的汉传佛教,也不是从开始就有这种习惯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和尚都会在头顶上留下戒疤。据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考证,最早的佛教留戒疤行为在公元1288年(元朝世祖至元二十五年)。
当时有一个和尚名叫志德,由于受到元朝统治者的尊崇,得到了佛教弟子普遍的认可。后来他得以在天禧寺(南京大报恩寺的前身)传授佛法,并在此期间要求受戒者用燃香焚烫自己的头顶和指尖,小和尚燃三支,和尚燃十二支,俗称“烫香洞”——一方面是为了考验弟子的诚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达汉传佛教对佛祖的虔诚。没想到这一做法在后来得到广泛流传,在明朝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下,各地汉传佛教弟子开始纷纷效仿,而这就是我国汉传佛教留戒疤的起源。之后,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才终于将其废止,使汉传佛教弟子不用再受戒疤之苦。按照佛学教授金克木老先生的考证,志德和尚根本算不上佛学大师,在汉传佛学史上甚至都没有留下尊号,他的“烫香洞”举措也不过是一时兴起。但这仍然阻止不了汉传佛家弟子的热忱,以至于志德和尚对汉传佛教的影响堪比佛学大师六祖慧能。
按照佛家的说法,戒疤的数目可以分为一、二、三、六、九、十二,其中十二是菩萨行阶段的数目。戒疤实际上被佛家视为一种宗教仪式,一般在修习者进入佛门后一年左右,修行完成,就可以得赐一个戒疤,称为“清心”;两年之后再得赐一个戒疤,称为“乐福”;而寺庙中的住持,也就是最高领导者,一般都是六个戒疤;在全国范围内都被认可的佛学大师,有可能会得到九个戒疤;但十二个戒疤在中国汉传佛教史上从未出现过,相传只有佛陀和六祖慧能才有,甚至超过十二个。但这种说法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原因是汉传佛教从元朝才开始留戒疤,而汉传佛教之外的佛家弟子,根本就没有留戒疤一说。
关于戒疤的说法,佛教中也有一些不同于主流的记载,有学家流派认为留戒疤源于清朝雍正皇帝,起因是官府不再颁发戒牒(用于证明和尚身份的官方档案),于是假和尚横行,真和尚只能用戒疤来表明真假的身份。此外,我国广东的汉传佛教,其烫印的地方在左前臂内侧;有些地方让和尚自己选择,凭自己的觉醒和虔诚自行选择烫印数目;宝华山的和尚则有佛门规定,和尚九个,小和尚三个,一个也不能少;还有一些边远荒蛮地带,认为烫印的数目越多越好,再加上这些地区的人生性比较彪悍,出现满头烫印的情况也曾出现。
而大乘佛教还有“身心供养”的思想,就是烫印身体某个部位的皮肤,以焚化的形式来供养佛祖,用以表达自己信仰的虔诚。在佛教的传说中,佛祖也曾割掉自己身上的肉来喂鹰,并视此为一种积功德的做法,因此佛教对于这种自残的行为并不排斥。有些朝代的僧人,会得到朝廷特殊照顾,所以很多人为了活命甚至会假冒和尚,而朝廷为了区别真假和尚,就要求寺庙在僧人的头上烫戒疤。
在新中国成立前,佛家弟子身上都有烙印,其中包括头顶、指尖、手腕、大腿内侧等,而且功德不够的弟子还没有资格烫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陋习被废止。但出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考虑,如果和尚自愿烫印,国家也不会强制反对,强制政策一直到1983年才得以实施。
佛家弟子为什么将“化缘”视为一项工作?
“化缘”一说,很多人会简单地理解为“和尚乞讨”,甚至认为他们有殿宇安身,有田地供食,就应该在庙里敲敲木鱼,撞撞钟,然后念经修为,其实这只是一种比较通俗和狭隘的理解。在佛教思想中,施舍是一种功德,而施舍给佛门弟子,就是和佛门结下了因缘。所以在佛家弟子看来,他们从世人那里得到施舍,实际上是在帮助世人修建功德,甚至是以此来教化众生发心向佛,继而与佛门结下因缘,而这也是“化缘”一词的来源。与化缘相对的就是民众对和尚的施舍,佛教称为“布施”,对布施者称“施主”。实际上化缘还包括很多形式,比如做法事为人超度等,和尚化缘的对象也不单单有食物,有时候也会是钱财,佛家弟子会称之为“功德钱”、“香油钱”等。
化缘是一种非常庄重的佛家行为。释迦牟尼佛来到世间,就是为了普渡众生,教化众生如何脱离苦海的。众生有感于释迦牟尼佛的圣德,以食物敬献给他,表达自己的敬意。释迦牟尼佛在入灭(过世)时留下遗训,认为因缘已到的人他已经度化,但还有很多人的因缘未到,所以要求佛门弟子继续为众生广结因缘,帮助终生脱离苦海。也就是说,佛门弟子的化缘行为,是在遵循佛祖的教会,而且不光是在引渡众生,也是在为自己积累功德。所以,化缘只是一种方法,度人和自度才是目的。
佛家弟子进行化缘的对象也是要看因缘的,有些人前生往世都没有和佛结下因缘,即使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在世也无可奈何。佛家思想将修行分为内因和外因,如果一个修行者自身天资愚钝,又不努力侍佛,那么度化他的人即使再怎么努力,功德再怎么高,也是无法使其成菩萨、成佛的;如果一个人的天资聪颖,又一心向佛,却得不到高僧的指点,他成菩萨、成佛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这就是“因”和“缘”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佛门弟子对世人的度化,其实只存在于“缘”的层面,能不能发心向佛,还要看世人的本心。所以,将佛家弟子的修行行为,称作“化缘”。
在我国历史上,僧人拿着钵盂化缘的形象有很多,其实这并非佛门弟子化缘的主要方式。由于历朝历代对佛教都比较重视,所以寺庙基本都会配给田地,很多朝代的僧侣甚至会因此成为大地主,所以他们外出化缘通常是为了修缮或者新建庙宇(这些都是会有巨额耗费的)。我国很多名刹古寺的建立,都有着动人的“化缘”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通常都是由得道的佛门弟子来谱写的。这些得道高僧通常会有这样的认识——某地如果没有佛门寺庙,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没有“佛光普照”,那么他想要修建寺庙就必须取用当地的物力人力,这样才能为当地众生带来福果。
为了能够在有生之年完成寺庙建设,僧侣一般都会选当地有影响力的人进行度化,这些人需要有功德心,有足够的财力,他皈依佛门后当地人也会随即效仿。但符合这些条件的人不一定都信奉佛教,他们中很多人可能原本有坚定的宗教信仰。于是,考验僧侣的时候到了,他们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对方,让对方自愿出资修建庙宇。很多僧人为了修建一座寺庙,往往要穷尽毕生精力,他们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地为施主行功德事,而得到资助后,又要根据佛家要求修建寺庙,还要同时完成诵经和行善的本命。所以,佛家的化缘一说,实际上也是一种修行,而一名僧侣可以为了一座寺庙的建成付出毕生精力,以便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本身已经是一种莫大的修行和功德了。
念珠对于和尚意味着什么?
念珠被佛家弟子称为“念佛珠”,因为佛家弟子所诵读的经文大多都比较繁长,而且需要每天念够规定的遍数,所以需要有一种工具来进行计数。每串念珠都会有明显的分界组成部分,称为母珠,个头比其他子珠要大。僧人每念一遍经文,就会在手中划过一个念珠,划到母珠后就是一圈。这样一来,一串佛珠有多少颗,僧人划完一圈念珠后,就可以知道自己念了多少遍经文。念珠的个数不一,通常以一百零八颗为准,上到一千零八十颗,下到十四颗都有。哲学(宗教)系教授韩水法指出,随着佛教文化的发展,念珠的实际功用虽然没有改变,但是佛家弟子却逐渐赋予了它越来越丰富的佛学含义。佛教传入我国后,念珠成为佛门弟子的重要礼佛工具之一。由于经常见僧人在诵经时使用或佩戴于左臂,后来也延伸出了美观装饰的作用。
一百零八颗为一串的念珠是佛门弟子最常使用的念珠,也是一种基准,取义为世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而戒除了这一百零八种烦恼,僧侣就可以脱离六道循环。佛家认为,人的烦恼是由六根而生,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会经过好、恶、平(不好不恶)三个修持阶段,再经过苦、乐、舍三个感受阶段,然后就可以六根清净。其中六根的三个修持阶段为十八劫,感受阶段为十八劫,共计三十六劫,而佛家又认为修行分为前生、今世、来生,这三个阶段都会有三十六劫,合计一百零八劫,也就是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千零八十颗为一串的念珠是颗数最多的,也是佛教弟子所使用的最高规格的念珠,通常都是一些佛法高深的僧人使用,而且是在一个高规格的佛家仪式上使用。佛家将整个修行分为十界,这十界又分为“六凡界”和“四圣界”。六凡界就是佛家常说的六道轮回,从低到高的阶段,分别为地狱界、恶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和天界;修习者功德圆满后,就可以从六凡界中跳出,进入四圣界,而四圣界也有高低阶段,从低到高分别为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和佛界。这十个法界都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起来就是一千零八十种烦恼。使用这类念珠的僧人一般都是佛教公认的大德,是受到普遍尊重的僧人,其道法、智慧、功德都已经十分圆满了。
五十四颗为一串的念珠表示菩萨界需要修行的五十四劫,分别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
三十六颗为一串的念珠取义和一百零八颗相同,因为修行者的位阶不够,所以取其三分之一。
二十七颗为一串的念珠是小乘佛教专用,是指他们所供奉的二十七位贤主。
十八颗为一串的念珠和一百零八颗相同,取其六分之一。
其余还有四十二颗为一串,三十三颗为一串,二十一颗为一串,十四颗为一串等,都有其特定的佛学含义,但多数并不常见。
按照不同的结构,念珠还可以分为单组念珠和复组念珠,其中单组念珠是指一串念珠,除母珠外其余都是子珠;复组念珠也是指一串念珠,但是除了母珠和子珠外,还有隔珠、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饰物是为了美观),都是为了方便一些佛法比较高深的僧人使用,因为他们诵读的经文也会比较特别。复组念珠一般也是只有一颗母珠,但是唐朝时期的密宗佛教有两颗母珠,取义自度和度人。
对于佛门中念珠的使用方法,也是非常讲究的。使用时将念珠展开,一定要用右手持用,其中拇指拨珠,其余四指托住整串念珠。计数时从母珠后的子珠开始拨数,经一圈再次到达母珠后要调头往回数,拇指不能越过母珠,越过会被视为对佛法的不敬。除了持用方法外,念珠的摆放在佛门中也有规定,比如戴在颈上,只能舒展成一圈;但是如果持在手上,就必须缠绕成两圈;而如果是摆放在案上,就一定要重叠成三圈。
此外,佛门弟子诵经是为了消除杂念,修取功德,而使用念珠被视为可以增加功效,更好地消除杂念和修取功德。由于念珠制作材料不同,所以使用时达到的功效也是不同的。比如,相比于不使用念珠,使用铁质的念珠,可以提高五倍功效;赤铜质念珠可以提高十倍;珍珠质、珊瑚质念珠可以提高百倍;木槵(“槵”音同“换”,一种落叶乔木)子制成的念珠可以提高千倍;莲子制成的念珠可以提高万倍;绿宝石质念珠可以提高百万倍;金刚子(一种大型常绿阔叶树木,生长在海拔两千米以上的高远地带)制成的念珠可以提高千万倍;水晶质的念珠可以提高亿倍;菩提子(国内只有天台雪山有这种植物)制成的念珠,可以提高无数倍。
“五蕴皆空”是什么含义?
想要弄清五蕴皆空的意思,首先要探明“五蕴”的深义,而五蕴的关键,又在于蕴。蕴,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某一样具体物品的承受或感受,比如我们看到一个杯子,实际上是光打在它的身上,然后折射进我们的眼睛,这就是我们视觉上的一种承受,也就是视觉上的一种“蕴”。那么什么是“五蕴”呢?这是佛教的一种说法,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可以理解为内心世界对外在事物的感受。
色蕴,我们识别一样东西,无非就是从它的形状和颜色来进行判断,这也是对最直观、最简单和最常见事物的最初了解,而佛教将形状称为“相”,将颜色称为“色”。也就是说,虽然这一蕴被称为色蕴,但它其实也包含了相的含义在内,基本可以理解成为一切外在的、可以用眼睛直观感受的东西。在经过长时间的语意演化之后,“好色”成为对一些只注重表面者的评价,到现在,“好色”又成为贪恋女色的代名词。
受蕴,这明显就是色蕴的升级了,因为除了视觉之外,我们还有听觉(耳)、嗅觉(鼻)、味觉(舌)、触觉(身)、感觉(意),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六根。六根基本囊括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所有感受,所以受蕴是一种对世间万物的感受。需要提出注意的是,前五种感觉和最后一种感觉的关系是分和总,也就是说前五种感觉每一种在产生过程中,都会伴随着第六种感觉的存在,然后综合做出反应判断。
想蕴,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是一种经验的表现,是修行者对外界事物和内心世界进行交互的行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思考。这种思考的结果无论对错,都会形成积累,并成为下次同样情况或环境下的判断依据。比如,一名航海员,每经历一次暴风雨他都会对暴风雨前的预兆更加敏感,而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甚至可以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躲避灾难。
行蕴,这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即我们在第一次遇到一件事后,会做出一些总结,得到一些经验,但是这些经验不一定是正确的。这就需要下一次实践的验证,如果按照已经形成的经验仍然出错,那么显然得到的经验是不对的,这样直到得出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顺利渡过难关为止。
识蕴,这一蕴就有了分辨、识别的含义在里面,实际上是指在经过思考和实践后得出正确的选择,得到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可靠的判断依据,也就是经验。其实,识蕴同时也是一个综合的修习过程,修为者需要将每一“蕴”融会贯通,只有如此才能对其他事物、对不同的事物快速做出分析判断,从而得悉佛法精要,修成正果。
而所谓五蕴皆空,指的是一种思想境界的高远,它并不是说五蕴没有任何意义了,而是修行者已经将五蕴看得通透了,已经不会再为五蕴纠结,也不会再被五蕴引向错误的方向,这样的思维高度决定修为者已经完全可以忽视五蕴的存在,即五蕴皆空。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修行者都必须经过五蕴的修行阶段,才可能做到“五蕴皆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被一些事物的表象所蒙蔽。以人人都很向往的爱情和婚姻为例,那爱情和婚姻建立的基础是什么呢?相互,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包括相互的平等、相互的尊重、相互的理解,等等。但有些人却只因为对方的家世或者美貌等一些表面的东西而强行结合,根本不顾结合所需要建立的基础问题。这样的结合可能为他们带去某种满足,但人世间最重要的东西——幸福,却不会光顾他们的世界。所以,五蕴皆空说的是放下,但不是失去;说的是适应,而不是改变;说的是享受,但不是迷恋。
“三法印”有什么含义?
“三法印”一说出自佛家著作《大智度论》,具体内容为:“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和“涅槃?寂静印”。要想了解“三法印”,首先就需要弄清楚“法印”的概念。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对新生思想进行指导和规范的法则,就是印证佛教的新思想是否符合佛教宗旨。因为一共提出了上述三种方法,所以被佛教称为“三法印”。需要注意的是,三法印为佛家独创思想,是佛家的创造性和标志性文化,为其他宗教所没有。哲学(宗教)系教授韩水法先生认为,在创造性和标志性基础上,“三法印”还是佛教本身的指导性思想,它不仅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创造出来的,而且后世佛门弟子提出的思想只要符合“三法印”标准,都会被视为佛家思想的真谛。所以,“三法印”衍生出来的佛教理论规模之宏大,影响之深远,是可以想象的。
在佛教思想中,“法”被分为两个部分,即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其中,世间法指的是和众生有关的,比如“六道轮回”和它所包含的理论,都属于世间法,是众生在进行修为时所遵循的法度;出世间法就是佛学研究的范畴了,它致力于制定众生修行时可以依据的法度,当然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普度众生,而其中“三法印”就属于出世间法。从这样的角度来分析“三法印”的具体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诸行无常,其中“诸行”指世间众生的各种行为,而由于各种行为都是受到思想支配的,所以这里“诸行”的主旨还是在探寻思想层面的谜题。佛家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处在不断变化中,所以受到世间万物影响的人的思想,也在不断变换,这也就导致了人们的行为不断发生变化,而且由于整个环境也在转变,导致人们很多时候无法觉察到自己的变化,而这就是“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诸法”说的是世间的各种事物的运行规律,“无我”是指人类在这个天地运行规律中,而不是凌驾于这个规律之上。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就已经存在数万亿年了,它是遵循宇宙的规律形成的,而地球上的生物也是根据地球运行规律产生的,当然其中包括我们人类。所以说,是宇宙和地球的运行规律产生了人类,而不是由人类的意志去创造和左右宇宙地球的运行规律。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说人类社会的规律也是如此,我们必须了解到运行规律的存在,然后顺应规律变化,才能够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处处遭到掣肘。换句话说,“诸法无我”是一个消除自我中心的修行过程,是一个将我的意志放归到天地运行的大道规律中去,达到我因法变,有法无我的境界。
涅槃?寂静,“涅槃?”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圆寂”。“圆”的意思是圆满和完成的意思,就是说升入上一道轮回的功德已经修满;“寂”是寂灭、前往的意思,既然修为已经圆满,那么修为者就可以去到想去的地方去。如果修为者在这一世不但没有功德,反而造下孽缘,那么在来世不但不能升入上一道轮回,还要堕入下一道轮回受苦。按照佛教的说法,人在死后其灵魂会失去地球引力的作用,以光的速度冲向宇宙,但这个过程从有形有意识到无形和无意识渐渐消散,直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人在死后先失去视觉,意识陷入一片黑暗;然后失去听觉,意识陷入一片寂静;最后,就连最基本的存在意识都没有了。这就是“寂静”的说法,而综合上述内容,就是“涅槃?寂静”。
佛教中为什么称死亡为“涅槃”?
据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考证,“涅槃?”(最早出自于佛教的《涅槃?无名论》)一词来源于古印度,在当时的各家宗教中,都有从痛苦中升脱的含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首先提出了因缘理论,而由于涅槃?的定义完全符合他的理论,所以涅槃?被引入佛教文化之后,又被释迦牟尼加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释迦牟尼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处在生灭往复的变换中。因为生死无法避免,所以功德圆满地死去应该成为人生最高追求,也就是涅槃。
涅槃?在佛教经典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是一种高规格的佛门用语,对于一些德法高绝的佛门大师逝世,大多会用到“涅槃?”这个词。由于“涅槃?”这个词是译为汉语是“圆寂”,所以在汉传佛教中通常使用圆寂一词。
要想弄清“涅槃?”是怎么回事,就要了解这个词的意义。详细说来“涅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受尽了苦难,二是得到了重生,而且是一种更高境界和层次的重生。在佛教经籍《天龙八部》中,记载了一种叫做迦楼罗的大鸟(我国凤凰形象的原型),这种大鸟知晓天地大义,致力于消除人世间的罪恶和烦恼,被人们尊为“幸福使者”。相传它以世间的毒蛇和毒龙为食,声音非常悦耳动听,像天界的音乐一样,而且羽毛也非常漂亮整齐,看上去美艳无比。而为了使人类免遭劫难,迦楼罗还自愿背负其所有人世间的罪恶,每五百年带着这些罪恶集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人类幸福。由于功德圆满,这种大鸟每次浴火自焚后都会重新获得新生,并且一次比一次美丽,声音也一次比一次动听。最终,这种大鸟修成正果,脱离了六道循环,成为了不死不灭、永登极乐的神鸟,而这个典故也被称之为“凤凰涅槃?”。佛门弟子之所以将死亡称为涅槃?就是寓意自己经过苦难的洗礼,可以在死后升入更高一道的轮回。
由此可以看出,涅槃?是佛门弟子逝世后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中没有贪、嗔、痴、慢、疑五毒,也没有色、受、想、行、识五蕴等一切烦恼,是一种寂静、无欲无求的最高境界。功德圆满是修为者在世时的目标,那么涅槃?就成了修为者在死后需要修行的目标,只有这些目标都修行完成了,修行者才可以跳出六道循环,不再堕入“六凡界”,而永享欢乐。
“三无漏学”在佛教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佛教著作《楞严经》有文如下:“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意思是说,按照佛法的规定观心持戒,可以解除修习者的疑惑,达到一种禅定的境界,然后继续努力习性,就可以修得无上智慧。所以“戒”、“定”、“慧”就是佛家所说的“三学”,而“无漏”的意思是说没有遗漏、没有遗憾、没有缺失。在佛家弟子看来,世间的所有宗教都是有遗漏存在的,因为他们不讲因缘,无法理清过去、现在、未来,总会留下遗憾,所以所有佛门弟子称佛教以外的宗教学为“有漏学”。但佛教的思想却能参悟因缘,可以得知过去、现在、未来,帮助众生戒除一切烦恼、忧愁,是没有遗漏的学说,因此称为“无漏学”。
哲学(宗教)系教授韩水法先生认为,三无漏学又是佛教对“八正道”的进一步阐述。因为三无漏学又延伸为“持戒”、“禅定”和“智慧”,可以用来分别对应消除“贪婪”、“嗔怒”和“痴愚”三毒,因此。在佛门中,要想消除贪、嗔、痴,需用戒、定、慧。
戒,佛门弟子关于“戒”的修行就是指其恪守清规的过程。佛教为弟子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戒条,按照戒条的数目分为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这些戒条都有明文的规定,而且非常具体和深入,佛门弟子通过受戒活动进行学习,然后将戒条规定逐渐落实到实际行为上。此外,修习者在持戒过程中还有一些灵活的规定,具体为“持”、“开”、“遮”、“犯”,其中“持”就是指修习者要持守戒条;“开”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用持守戒条,例如大乘佛教认为,如果杀一人可以救百人,那么是可以对这个人开“杀戒”的;“遮”是一种监督,一般在寺庙中有相关的部门,汉传佛教称其为“戒律院”;“犯”就是指修习者没有按规定持守戒条,那么就要受到惩罚,同样由戒律院执行。
定,又叫“禅定”、“禅那”,我们常听到的“三昧”是梵语,也是定的意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安静的思考。对于那些出入佛门的和尚来说,禅定也有很多戒条,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法门:世间禅、世出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其中,世间禅可以使持戒者没有大的烦恼,但还是会有一些小的烦恼;世出世间禅是说在世间禅的基础上精进勤勉,便可以脱离六道轮回;出世间禅分为“观”、“练”、“熏”、“修”四种方法;出世间上上禅,这是大乘佛教菩萨位阶需要持守的戒条,是最上乘的禅。
慧,指的就是智慧,梵语音译为“般(“般”音同‘波’)若(“若”音同‘惹’)”,这是一种通达万能的境界。其实,智慧和聪明有很大不同,聪明是指做具体事情的时候灵活有方;智慧是指对大道的了解,即做任何事都可以做到灵活有方。在佛教看来,智和慧也有所不同,智是实践中的灵活有方,慧则是理论总结学习的能力高超,但由于理论和实践本就无法分开,所以智慧还是可以理解为至高的佛学境界的。此外,智慧也可以分为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其中,一切智是佛学高僧的智慧;道种智是菩萨位阶的智慧;一切种智是佛位阶的智慧。
“如来”从哪里来?
在影视艺术中,“如来”是长着大耳朵的佛祖,但是“如来”从哪里来?对于它的称呼怎么又是如此的神秘?
原来,“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掌握绝对真理并来到世上普度众生的圣者。“如来”和“佛”其实是一个意思。比如,称释迦牟尼佛和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释迦牟尼如来佛就错了。因为如来佛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说明某佛。
佛有十种称号,“如来”是其中之一。另外九种是: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大夫、天上师、佛世尊,这就是“如来十号”。
有关“如来十号”在佛教藏经《妙法莲花经》、《佛说十号经》、《成实论》、《法华经》、《药师经》等中都有解说。有人列举出“如来十一号”,其实这些都是关于佛的真实尊称。“如来”是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
“菩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西游记》中的菩萨浓眉大眼,温文尔雅,不愠不怒,料事如神,一副十足完美的女性形象,大家都称她为“观音菩萨”。
关于八大菩萨,有多种说法,大致可分为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
“佛陀”是佛家的智者,那菩萨主要是干什么的呢?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菩萨在古印度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因为菩萨具有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
人们最熟悉的菩萨就是观世音,它又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的众生度化成佛。“菩萨”虽说有大慈与大悲之心,但是并非所有的菩萨都是慈眉善目的。“文殊菩萨”就是勇猛无畏的菩萨,他有过“仗剑迫佛”这样令人诧异万分的行为。
“达摩祖师”是何方人士?
达摩祖师和中国的禅宗有着微妙的关系。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达摩是南天竺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属印度刹帝利种姓,通晓大小乘佛法。公元527年,中国南北朝时期,他渡海来到属南梁的南海(今广东广州),受到了广州刺史的厚礼相迎,梁武帝派遣使者请他到金陵(今江苏南京),但是他们之间的谈话却并不愉快。于是达摩同年潜行到北魏,来到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世称“壁观婆罗门”,并继承了安心禅法。
达摩以《楞伽经》为据,提出“理入”(冥想体悟)和“行入”(实践修行)的“入道”路径。“理入”即“凝住壁观”,就是指“借教悟宗,深信含生同意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为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动,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这种重心性的大乘壁观,主要比喻人心如壁立,不偏不倚,从认识上舍伪(抛弃闲适世界)、归真(追求超现实的真如世界)、无自(否认个人存在的真实性)、无他(否认他人乃至客观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并且排除一切执见。
“行入”是指万行同摄的“四行”,即抱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达摩”奉行的“二入四行”的禅法,被他的弟子慧可等以后几代禅师发扬光大,到惠能时正式形成“禅宗”。慧能认为南宗为禅宗正统,自达摩至惠能六代系一脉相承,从此达摩被尊为东土禅宗的祖师爷。
“鸠摩罗什”是什么人?
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公元344-413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公元499-569年)、玄奘(公元602-664年)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与义净(公元635-713年),又说为不空(公元705-774年)并称为四大译经师。
据《出三藏记集》和《高僧传》等的记载,鸠摩罗什的父母均为出家人。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罗炎,天竺人,家世显赫,世代为相。鸠摩罗炎气质高洁,按习俗他应该继承相位,然而他不愿继承相位,毅然出家。随后,他东渡葱岭到龟兹国。龟兹王非常敬慕他的高德,亲自到郊外迎接,并请为国师。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王白纯的妹妹耆婆,聪敏才高,过目不忘。她的身体上有红痣,正是富贵的象征。当时,她已经二十余岁,虽有各国显贵提亲,但她却不肯答应。当她见到鸠摩罗炎,十分倾心,决意嫁他。不久就生了鸠摩罗什和弗沙提婆兄弟二人。
鸠摩罗什年仅七岁就随母亲出家学“小乘”,后来又学习“大乘”,精通汉语,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深究妙义。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把他接到长安(今陕西西安)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他带领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翻译了《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维摩诘》、《阿弥陀》、《金刚》等经和《中》、《百》、《十二门》和《大智度》等理论,共74部,384卷,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唐僧”是个什么样的人?
《西游记》中那个骑着白马的唐僧不知道成为多少人追捧的对象。但究竟“唐僧”是个什么样的人,却很少有人知道。
历史上的唐僧其实就是玄奘(公元602-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历史上汉传佛教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小说《西游记》讲的便是唐僧师徒四人经过千辛万苦取得真经的故事。
玄奘家族本是儒学世家。他有三个哥哥,二哥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号长捷法师。
玄奘的求学历程可谓十分坎坷,但是他却是无人能比的天才。在曲女城无遮辩论法会上,他立真唯识量论旨,等待十八天,结果无人敢与他辩论,他因此不战而胜,声名鹊起,威震天竺,被当时大乘行者誉为“摩诃耶那提婆”,亦即“大乘天”,被小乘教徒誉为“木叉提婆”,亦即“解脱天”。他取经归来后,继续从事梵文经书的翻译工作。
玄奘一生所翻经论共74部,总共1338卷,为中土一切译师之最。另外,由玄奘大师口述,弟子辩机笔撰的《大唐西域记》,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游记。
“八戒”有什么佛教含义?
佛教中,“五戒”是居士,是信佛的、不出家的人所受的戒,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是在家信佛的人可以受持的最严格的戒律。最短可以只受一天,最长也可以终生持守。但是在家信佛的人的“五戒”之中没有不食肉的戒律。
佛家“八戒”是“八关戒斋”的简称,指在家男女信徒于一日一夜中所受的八种斋戒法。其内容包括: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在这八种戒斋中,前七为戒,后一为斋,总称“八戒斋”。
佛教中的“四大金刚”都是谁?
佛教中的“四大金刚”分别为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清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和昆仑山金?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这里“四大金刚”是佛家“四大天王”的一种俗称,“四大天王”是佛家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职责是守护弥须山周围四大部洲的平安,因此又称为“护世四大天王”。
后来,民间把“护世四天王”称为“风调雨顺”,其中增长天王持剑代表“风”,持国天王持琵琶代表“调”,多闻天王持伞代表为“雨”,广目天王持龙代表“顺”。“风调雨顺”四大天王之中又以多闻天王地位最尊。这也反映了农业社会人们对丰收之年的渴望。
佛家中的“十八罗汉”指的都是哪些人?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驻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流行于唐代,宋代才盛行十八罗汉。
中国文化习惯用“十八”来表示吉利,如“十八世”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应该也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在历史上,嵩山少林寺也曾出现少林十八罗汉。
虽然关于另外两个罗汉考证不一,但是这其中“十六位罗汉”却是在佛经上有明确的记载。他们分别是:坐鹿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后人为保持“十八罗汉”的完整,补上了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这就是俗称的“十八罗汉”。
“口头禅”都是骂人的话吗?
“口头禅”最初是佛教禅宗用语,本意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得道。演变至今,口头禅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代名词,形容人们说话未经大脑就脱口而出。
李逵爱说“鸟人”,武汉人爱说“苕货”,长沙人喜欢在人名后加“鳖”……当然,“口头禅”也未必尽是些骂人的话。俗话说:“卖什么吆喝什么”“三句话不离本行”。各行各业皆有其常用的行话,用得多了,自然不免向日常生活用语中渗透,便成了“口头禅”。
什么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它是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中国古代很多贤人志士追求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与“天人之分”相对立。“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二是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道家说,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是合一的,但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因此丧失了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动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儒家说,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在人们心中,天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却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名利和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就是排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禅宗说,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本性就会自然显现,也就达到了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观点看,有点像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
“天人合一”也归属于唯物主义范畴。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与时俱进的。
“天人合一”还包含了饮食养生、天文气象等方面的内容。这在《内经》、《黄帝内经》中都有解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自然与矛盾的规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与天是什么关系?
人与天的关系,从古至今都是人类哲学研究的一个问题。荀子也提出了自己的天人关系理论,就是所谓的“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指人掌握天的运行法则且利用它们。
荀子说:“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也就是说,人的命运则决定于天;国家的命运决定于礼仪制度。在这里,荀子和其他儒者一样,也是一个天命论者。
墨子曾经批评儒家的天命论,认为主张天命会使人懒惰,因为既然天赋予了自己这样的命运,那么自己的努力就没有作用了。所以墨子主张天治,认为没有天赋予的命运,天只是根据人的行为善恶决定给人幸福或灾祸。荀子作为儒者不否认天命,但是主张人应该掌握天命,并且加以利用。
很多人以为如今常用的“人定胜天”为破坏自然的一种狂妄,为此颇为深恶痛绝。实际上,破坏自然的人类群体一般是只消费、索取,不是“人定胜天”的精神。“人定胜天”的现代本意,首先是掌握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本身就是一种“人定胜天”,它使人类脱离了动物低层次的生存,使人类和自然的互动不再是一种低层次的被动,而是掌握了规律,得到了“道”的一种生存状态;其次,掌握自然规律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让自然与人类都向有益的方向发展,这是更高层次的“人定胜天”。人类历史就是顺应规律、改造自然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两者的排斥对立。即使是皇帝也只敢称自己为“天子”,而没有必须战胜老天爷的胆量。
“人性本恶”是谁提出来的?
既然“人性本善”,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性本恶”的说法呢?这是一个极其矛盾的话题。“人性本恶”是由荀子提出的。
荀子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他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他说,人生来就贪图物质利益、喜欢美丽的女人和悦耳的音乐,并且为了得到这些而憎恨别人。荀子说,所谓本性,就是不通过学习而得到的东西,假如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得到,那就谈不上本性,而是人为的结果。经过学习才能得到仁、义、礼、智、信,所以它们不是本性,而是人为。仁义或者礼仪都是圣人规定的,他们规定这些就是用来矫正人的恶劣的本性。
荀子的“人性本恶”,相对于孟子的“人性本善”来说是一个进步。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人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不是后天学习而成的能力。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
荀子“人性本恶”的观点是中国思想史中最早出现的性恶论。其观点主要出现于他的《性恶篇》、《正名篇》。但若要完整地了解荀子的性恶论,还必须参考《解蔽篇》、《王制篇》等重要篇章。
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那么,人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呢?
“人性本善”要归于儒家学说的一个思想内容。孔子曰:“性相近。”他承认有人性,却没有说明人性是什么。到孟子的时候,才有了“人性善”。《孟子?告子上》中讲,“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说,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的学说以外,还有三种学说。一是人性既不善又不恶;二是人性既可善也可恶;三是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第一种学说是哲学家告子提出的。
孟子的“人性本善论”、荀子的“人性本恶论”和告子的“无所谓善恶论”之间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
“道”字有什么哲学内涵?
“道”字出自于金文,指的就是人们陌生却又必须走才能到达目的地的路径。这可能就是古人单用“道”字表示道理、法则、规律之类抽象概念的原因。例如,治国之道、为人之道、养生之道等。
《老子》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道既是产生宇宙万物和支配宇宙万物的法则,又是人类社会必须遵从的准则。但是,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却有所不同。
春秋时期,“天道”指天象的运行规律,“人道”是指人的行为准则。《左传》曾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和“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之说。这里的“道”是规律性的意思。
孔子所说的“道”,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
佛家所说的“道”,是“中道”,是佛家的最高真理。不极端的道理即为中道。佛家的“道”是中观的思想,中观思想涉及“中道”和“空”。“空”的思想似空非空,不能著空相求空。
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所著的《易传》也提出了关于“道”的学说,认为“道”就是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普遍规律。《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把一阴一阳相互转化视为道。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又把“道”视为无形的抽象规律,与有形的具体事物区别开来。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道”是世界的终极根源,是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否认有超越道的任何主宰。他还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道不当名”,“道昭而不道”,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
到宋代,张载以“道”为气化的过程,说“由气化,有道之名”;程颐、朱熹则以道为理,表现了气本论与理本论的不同。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是道家提出的,后被各家学说吸收,虽各有不同理解,但已成为宇宙本原、普遍规律的代名词。它对于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探究事物的本原和规律起到了促进作用。
“道家”是怎么自我修炼的?
“道家”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修道。那么,道家如何修炼自己呢?
老子是道教的先祖,他提出的“道”给道教修炼者提供了很大的精神支柱,并著有《老子》即《道德经》。他在《道德经》中提出“虚其心,实其腹”,“专气致柔,能归婴儿乎”,使后来的道教创造了胎息法。
道家学者和道教门徒修道的主要功法是“道家功”。“道家功”是《道藏》里所记述的功法,它包含了修身养性和设坛祭炼等方法。
“道家功”把长生不老作为追求的主要目的,道家在修炼功法时都是以炼养阴阳、性命双修作为第一要义;以返璞归真、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以延年益寿和长生不老作为追求的最终目的。
在修炼功法方面,道家功有守一、吐纳、导引、行气、存神、坐忘、心斋、还精、辟谷、踵息、胎息、内丹、太极拳、八卦掌等等。除老子创立并提倡的守一法之外,还有庄子创立的心斋、坐忘、踵息、吹嘘呼吸和熊经鸟伸等仿生导引功。
“道家功”吸收了许多古老的养生术和“仙术”,成为我国古代气功史上的一条主要流派。
文人为什么喜欢称“居士”?
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自称“易安居士”……历史上的“居士”还真不少。为什么大家都称自己为“居士”呢?
“居士”在梵语中意为家长、家主、长者和“居家之士”,原指古印度吠舍工商业中的富人,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
佛教将在家修道尊称为“居士”,源自《维摩诘经》。据罗什、智者、玄奘等大师的解释,维摩诘是东方阿阏佛国的一补处菩萨,因后来在家相化度众生,所以用“居士”一词称在家的佛教徒,也含有尊为大菩萨的意味。
在今天的中国佛教领域,一切在家的佛教徒都可以称为“居士”。但“居士”并非佛教的专有。
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锦带”一语,指的是为道为艺的处士,含有隐士的意义。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因为他们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文人雅士便以“居士”为号。今天,很多艺术名人也会称自己为“居士”。
“庄周梦蝶”有什么哲学内涵?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人们把这段记载理解为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庄周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翩翩飞舞,自由自在,很是得意。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周,于是不知道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这是一则寓言,庄子用这则寓言表示出一个哲学问题,即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也就是说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还是幻想。这也阐明了生与死的问题,梦境象征死亡,蝴蝶象征死后的庄子,生和死都是人必经的阶段。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因此,人们还是不要忧虑,安心活着就好。至于死后怎么样,还是等死后再说吧!
“鹅湖之会”是什么会?
古有“弭兵之会”、“渑池之会”、“绝缨之会”、“渭之会”、“赏花钓鱼之会”等,这么多“会”还真是优雅脱俗。而这里要了解的是“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是有关哲学史的一次著名的辩论。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争执,而举行了一次辩论会。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
当时正是著名的哲学家朱熹“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发生理论分歧的时候,他们常常因此而争论。吕祖谦为了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
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记载道:“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所谓“教人”之法,就是关于认识论的问题。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并认为格物致知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他主张“泛观博览,而后之约”,也就是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陆九渊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心明则自然贯通万事万物的道理,既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认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
因为这场具有深远意义的辩论会极其激烈,所以闻名遐迩的“鹅湖之会”就被广为流传。
为什么说“魏晋风流”?
“风流”是个不朽的话题,古代人是怎么“风流”的呢?
《世说新语》描绘了三四世纪信奉“风流”思想的人物。这也一直是研究“风流”的主要资料。
其中有一个关于刘伶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刘伶很放纵自己,有时在家里脱光衣服赤身裸体。大家都讥讽他,刘伶觉得不满,因为他认为自己这样没有什么不好。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和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无情、洞见、妙赏、深情,其外在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是: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
中国的“风流”中其实也有“性”的含义。晋代新道家对于性的态度,似乎是纯粹审美的。《世说新语》里有一个故事:阮籍喝酒之后经常躺在漂亮女人的身边睡觉,但从来没有其他的举动。他只是欣赏异性的美,而不是性爱。也或许是他只欣赏,而忘记了性的成分吧。
在今天看来,“魏晋风流”似乎成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抽象的一个部分,但在当今社会,也有一些人向往那种回归自然、超然洒脱的生活方式。
“朝三暮四”与“花心”有什么关联?
“朝三暮四”常常形容一个人的“花心”。那么在古代,也是说人的“花心”吗?
这个词出自《庄子?齐物论》:“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这里说,宋国有一个叫狙公的养猴人,他很喜欢养猕猴。有一天,他的经济状况下降了。因此,他要限制猕猴们吃橡栗的数量,但又担心猕猴们不愿意,就跟它们商量:“我给你们吃橡栗,早上三颗,晚上四颗,怎么样?”听到这话,猕猴发怒了。他又说:“那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行不行?”听到这话,猕猴们极其高兴。
这个故事原本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橡栗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蒙蔽。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不过,“朝三暮四”发展到今天,无论是说人有多么反复无常、不讲信用还是说人的花心,都是被后人引申而来的。
什么是“濠梁观鱼”?
“濠梁观鱼”出自战国庄周的《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这里记载的是庄周和惠施同游濠梁观鱼的事情。
来回一日,两人同游于濠上,只见一群鲦鱼游动,悠然自得。庄子说:“白鲦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些鱼一定很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快乐;但你不是鱼,因此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从头说起吧。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快乐的。”惠子自叹不如。
庄子的真实观点是:人与鱼、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认识彼此的情感、意志的。这也说明了哲学的认识论的问题,即在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人类作为认识主体是否能够认识外在事物的情感、意志,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了人的人身极限的问题。庄子无疑是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者。
有人说你“呆若木鸡”吗?
“呆若木鸡”出于《庄子?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位名叫纪?子的人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没有?”纪?子说:“还不行,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再过十天,周宣王又问,纪?子说:“不行,它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再十天后,周宣王又来了,当然还是关心他的斗鸡。纪?子说:“不行,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又是一个十天,周宣王已经不抱有希望了。纪?子却回答:“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它看上去像木鸡一样,不过,它的德行却完备了,别的鸡不敢应战,见了他就掉头逃跑。”
庄子用这则寓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就是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和“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也许表现出的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有时候看起来却很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阐明了“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特有的辩证思维。
“无为而治”的实质是什么?
“无为而治”的思想最初见于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恣意妄为,贪得无厌,民不聊生。
“无为”主要是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反对实行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行为;反对随意颁发法令和制度,或朝令夕改,不讲政策的连续性。老子提倡:一切法令、政策的颁布都要以百姓为中心。
在老子看来,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
“无为而治”的实质是避免反自然,这是老子崇尚的治国安邦政策。“无为”的本意,不同时代的哲学思想有不同的理解。这个词表面容易给人一种消极、无所作为的错觉,因此经常受到误解和批评。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这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现在,“无为而治”也被引申到一种新的哲学思想中,强调不要过多干涉,让人们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天人感应”是怎么来的?
“天人感应”像是一个神话,天和人能互相发生感应是多么神奇的事情。真的会有“天人感应”吗?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天人感应”是古代的哲学术语,源于先秦哲学,后被西汉董仲舒发展为一个系统的神秘学说,即他创立的天人关系学说。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自然界中,特别是日月星辰的异常变化看做是天意,认为这是上天在向人们预告吉凶。到了春秋时代,人们发现,许多被认为是天意表达的自然现象,并不是天向人们预告吉凶。于是就说:“天道自然。”这一事实表明,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往往是与其他事物相互关联的。到秦汉年间,人们终于总结出结论:一个存在物可以和其他存在物发生感应,气是它们感应的中介,传递着相互的作用。
受传统宗教观念的影响,汉朝初期就有不少思想家把物与物之间的感应推广到天与人之间,认为天与人也可以相互感应,尤其可以和君主发生感应。
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汉代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在中国封建社会广为流传。一些思想家曾利用天人感应说作为推行其政治改良的理论工具。天人感应说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学说歪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束缚了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它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基本上是消极的和有害的。天人是否感应还需要人们继续探索。
为什么说“天行有常”?
“天行有常”是荀子的天道观,也是他对春秋战国时期唯物主义思想的一次高度总结。
荀子在《荀子?天论》中提出了“天行有常”的生态理论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他在这里表明,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是有规律的,它不是因为尧等好的帝王而存在,也不是因为世上有桀等暴君而消失。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就有好的结果,否则就会遭遇灾祸。开源节用不会贫困。养生之道全面而完备并且因时而动,就不会患病;遵循事物的规律,坚定不移,就不会遭到灾祸。
值得注意的是,荀子提出人类社会出现的饥荒、疾病、殃祸不可以怨天,而是由于人们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什么说“天行有常”呢?荀子在《荀子?不苟》中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上天不说话,人们却认为它最高;大地不说话,人们却认为它宽广无边;春夏秋冬四时不说话,老百姓却都能感知节气的变化。这些“不言”的事里包含了它们自身的规律,即“有常”。他通过把“天地”和“天人合一”关系突现出来,也表现了一种伦理道德行为。这一伦理行为是荀子生态伦理观的集中体现。
荀子肯定天道运行有自己的“常道”、“常数”,并对有神论和迷信观念进行了批判。“天行有常”,因此人们应该“制天命而用之”。他的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因此而发展到一个高峰。
为什么说“祸兮福所倚”?
古代的“祸兮福所倚”和现在的“祸福相依”是一个意思,是说祸与福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互为依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其中有一段内容讲的是:政策稍有宽松,百姓就淳朴;政策稍有苛刻,百姓就躲避。祸里有福睡着;福里有祸藏着。谁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正解。所以圣人方方正正却不孤傲,廉洁清白却不清高,直来直去却不放肆,光芒万丈却不刺眼。
这即是老子对于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认识,也是老子根据社会历史与政治方面的成败、存亡、新旧、福祸等对立物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内部的辩证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个辩证道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非常典型地说明了“福”和“祸”这样一对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互相包含、互相转化。
故事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在边塞丢了一匹马,邻居都因可惜而安慰他,他反而很释怀地说:“丢了马,不一定是件坏事,说不定还会有好的结果呢!”不久,马回来了,还带回一匹骏马。邻居得知,都来向老人表示祝贺,老人却忧心忡忡地说:“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又过了不久,他的儿子因骑这匹马把腿摔坏了。邻居又来安慰他,他却说:“谁知道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又过了一年,边塞发生战争,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兵,十有八九都死在了战场上。而老人的儿子因为是个瘸腿,免服兵役,父子二人也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这也跟相辅相成、物极必反是同样的道理。就是说,凡事都有对立的一面,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这正是老子道家思想的一种哲学体现。
为什么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个词出自《庄子?天道》。即“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在庄子看来,人们的意思从“道”而来,而“道”是无迹象可寻的,因此意思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这也体现了“道”的最高真理,或者说人们对这种最高真理的认识和感悟。
这与孔子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有些类似的地方,也传承了孔子的哲学思想和理论。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庄子由一个故事引发的想象。
据说,春秋时期,齐桓公在堂上看书。一个名叫轮扁的老木匠在堂下做活,看到齐桓公看得很认真,就好奇地问:“大王,您读的什么书啊?”齐桓公说:“我读的是圣人写的书。”
轮扁问:“这些圣人现在还活着吗?”
齐桓公回答:“他们早死了。”
轮扁笑道:“既然写这些书的圣人早就死了,那么您现在读的只是那些古人的糟粕而已,哪里值得你这样下工夫呢?”
齐桓公很生气,说:“哪有你说话的份?今天你如果能够说出些道理,这件事情就容易解决,如果你说不出道理来,我就要治你的死罪。”
轮扁急忙解释说:“大王请息怒,我并没有不尊重你的意思,也不是故意要诋毁古代的圣人。我是用自己做车轮子的经验来做对比的。做车轮子是一件细致、微妙的技术活,砍木头的速度如果慢了,做出来的车轮就不会坚固;快了,又会滞涩而难以嵌入。要做到恰到好处,即不慢不快,得心应手,这其中自有奥妙。但这种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没办法把这样的绝技传授给我儿子,我儿子也没有办法从我这里学到这样的绝技。所以,我现在70岁了,还找不到接班人,只好在这里为大王做车轮子。由此类推,古代的圣人死了,他们高妙的思想因为不可言传而随圣人一道消失了,因此说,你现在所读的书,只不过是圣人的糟粕而已。”
这个故事体现了“言”和“意”的关系。轮扁认为语言是僵死的,人类的思想意识却是极为丰富、微妙的,因此,语言和思想是两码事,很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