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贫困与生态环境恶化是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两大难题。我国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西部农村贫困人口面广、贫困程度深,这些地区往往也是生态脆弱地区,需要统筹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政府在这些地区实施了许多生态保护政策、农村扶贫与发展干预项目。这些公共政策与项目需要兼顾实现农村减贫增收和生态保护双重目标。

生态脆弱地区农户的生计活动处于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核心,尤其值得关注。本书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微观发展经济学、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公共政策分析等为理论指导,从微观农户生计分析入手,研究微观农户的生计行为,农户生计活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农民对生态保护政策的态度与认知,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作用和公平性等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在对农户生计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等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作者在西部森林丰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的贫困山区,如陕西省安康市、西安周至县、延安吴起县等,多次组织了大规模农村入户问卷调查,以此进行农户生计、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的实证研究。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书也对西部农村扶贫与发展、山区林业与生态保护、相关公共政策创新提出了许多对策建议。

本书分为十章,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贫困山区农户的生计分析,尤其是农户的生计选择与决策过程。本书研究了农户生计与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框架;在英国国际发展署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山区农户生计资产、生计策略和生计后果的量化指标;分析了山区农户五类生计资产的数量和组合情况;研究了山区农户的生计选择类型及影响因素、农林业生产效率、多维贫困等。

其次,农户生计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农民对生态保护政策的态度与认知。本书研究了农户对森林资源的使用,如采药;研究了山区农户不同生计策略,如林业相关生计活动类型、单一以林业为主的生计、兼业或多样化生计等;分析了农户生计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由于我国西部山区广泛实行了各种林业与生态保护政策,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林木禁伐与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本书也分析了农民对这些林业与生态保护政策的态度与认知、农民的森林资源保护行为等。

最后,生态补偿政策的公平、效果与效率。本书研究了生态补偿政策、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及公平性,如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等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和作用等。

生态服务与人类福祉是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的研究是现阶段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并引领21世纪生态学的发展。农户往往是生态服务的提供者。本书在生态服务与人类福祉这一大的研究主题之下,结合森(Sen)的可行能力理论,对福利、农户福利进行了界定,分析和评价了西部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户福利和影响因素,研究了小流域治理和农户福利的关系等,并提出了生态服务、人类福祉与公共政策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向。此外,基于投入产出表、社会核算矩阵,定量分析了实施森林生态效益税对陕西省价格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