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办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 胡大白等
- 11646字
- 2020-08-29 05:30:56
第三节 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当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已成为教育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它不仅是一所大学的生命线工程,也是一所大学屹立不倒的法宝。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就在于运用制度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把一所大学各种要素的活力激发出来,具体表现为用制度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和学习水平。
一 提高管理水平
制度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一流的制度可以把一个资源不太富足的国家或地区造就为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同理,一流的现代大学制度可以通过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造就一流的大学和教育。具体为通过大学章程和相关制度把管理的范围、方式、方法固定下来,建立学校行政权力负面清单,制度没有授权的不准管理,尽量减少行政管理对学术实务的干预。人们往往把成功的大学归因为其教学和科研的成功,而容易忽略其管理。其实,良好的管理可以助推教学和科研的蓬勃发展。反之,糟糕的管理会制约教学和科研的正常发展,从而导致大学的衰败。英国教育家迈克尔·夏托克指出,应该采取这样一种管理方式,使大学能够促使所有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去实现自己的潜力,而不是用过时的、管理者说了算的或者控制管理的方式去扼杀人们的主动性。大学的管理者应该知道如何创造性地、支持性地、卓有成效地促进大学的成功。一流的管理造就一流的大学。原复旦大学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讲到,知识分子需要一定的生活待遇,但比生活待遇更重要的是政治环境和学术环境。只有优秀的管理干部领导,才能创造出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只有使人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时候,人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在当下到处讨论“引进人才”“筑建人才高地”的背景下,不要忘记,“人才”包含管理人才。没有优秀的管理人才,就难以有和谐的环境,即使引进了人才也难以发挥他的作用,或者他也会远走高飞。由此可见,引进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对高校的发展多么重要。
1.引进管理人才
优秀的管理人员就好比一个出色的足球教练,他能够根据每个队员的特点,给其安排合适的位置,然后,把这个队伍聚合成一个整体,产生1+1>2的效果,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反之,即便是一个球星云集的球队,如果没有一个精通战术的教练,那么这个球星队伍犹如一只羊带领一群狼,势必产生1+1<2的效果,其作战能力无疑将大打折扣。高校管理人才的一言一行在高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当的言行举止可以引进高水平的人才。杨福家院士每每回忆起1987年中科院党委书记巴延年五顾茅庐邀请其任中科院原子核所所长时,感动之情难以自禁。他认为,这些温暖,远比金钱更重要。反之,不妥的言行举止可以把现有的人才赶走。一个真实的例子,笔者的一个同学本来决定去某高校工作,当他去学校人事部门报到时,发现该校人事部门的同志嚼着口香糖与其交谈,他瞬间决定不与这所高校签约。
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高校管理人才呢?我们认为,高校的管理人才首先要尊重教育规律,根据教育规律的导航方向办事,万万不可有“衙门作风”,利用学校赋予自己的权力在校园肆意妄为,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指积极主动地做好一名服务者。譬如,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经常以一种服务者的姿态与教师交往,真切关心教师教学科研,甚至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需要得到哪些帮助。这样,使教师时刻充满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使其能够在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讨论学校战略、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质量评价等重大问题上,管理者要甘当学生,虚心听取教授们的真知灼见。时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把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置于心中最高的位置。关注并设法不断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使学生度过一段幸福、充实、厚重的大学时光。有所不为是指不干预、不指挥学术事务。学术事务是依靠由教授们组成的学术力量推动的,遵照学术自身的逻辑运行规则。管理人员要时刻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切不可把行政机关上级指挥下级科层制那一套用在指挥教师身上。现实中有些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楚,误把自己当成一个指挥教师的“生产队长”,居高临下,好为人师,对教师发号施令,指挥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这样的高校管理人员名为对学校负责,实为危害学校。
在高校,管理人员虽在幕后,但非常重要,高校的科学化管理、良性运行需要依凭管理人员高水平的工作智慧和能力。好的管理人才能充分发掘学校现有的人、财、物的优势,很好地调动学校全体教师员工、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前进动力,使学校的发展呈几何级增长。反之,若管理者违反教育规律,外行指导内行,舍本逐末,则会成为阻碍一所高校前进的历史罪人。
2.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学风、校风简单地理解,就是指一所学校的软环境。有一位著名大学的校长在谈到自己当校长多年的体会时说:“办大学就是办一个氛围。”这个氛围就是大学文化,核心是大学精神,外化为学风、教风、校风。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提出了“泡菜”理论,意思是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的味道;同样,大学的校风文化氛围决定了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生和其他大学学生相比,所学的课程、所用的教材大同小异,但毕业后,一般而言,两者素质有较大的差别,原因何在?关键在于学生感受和体验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一所学校的力量更主要地来源于它深厚的文化,能使学生产生深层感受和体验。大学的目的是育人,而青年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主体,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在与周围的信息交流中,不断感受、体验、思考,提高自身素质。所以,我们高校的教师、管理人员都要为人师表,行为示范、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为学生做出表率,营造一个精诚团结、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校园氛围。
学风就是一种学习的风气。判断一所学校学风的好坏有时不是看上课期间学生在做什么,而是看课外时间学生在做什么。如果课外时间绝大多数学生泡在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不知疲倦、争分夺秒地看书、学习或做实验,那么这所学校的学风无疑就是好的。如果课外时间,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见不到学生的身影,学生都跑出去玩,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那么这所学校就没有好的学风。如何营造一个好的学风,是所有高校关注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学校有良好的学风,而有的学校学风较差呢?原因在于学校的引导方向不同,由于一些高校的管理者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和使命,给了学生一种认识误区,即在大学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学习不重要,还有其他一些考核指标,如参加学校活动、社会实践等。错误的信号对刚从“魔鬼”学习阶段走出来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解放,对本来自制能力就较差、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更是“如获至宝”,这种无须拼命学习的风气很快会在校园里到处蔓延,那么这所学校也就很难自觉形成一种好的学风。我们并不反对大学生应该多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对我国的学生来说,但我们反对的是以牺牲正常上课时间为代价,以参加校外实践为名逃避学习的活动,这种活动正中不想上课学生的下怀,但却浪费了大多数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大学生的身份决定了其在大学校园仍应该以学习为主,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时光潜心学习,掌握本领,提高素质,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脱胎换骨的转变。
学风里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有责任感。学习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更要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崛起、繁荣昌盛。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学生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高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校歌、校训、校史对全体师生的教育感化作用,培养广大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树立“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的强大信心,把学校建设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引领作用的文化先锋。对当前存在的学风浮躁、考试作弊、学术腐败等行为,学校应严惩不贷,实行“零容忍”,使大学真正成为学术的神圣殿堂。
3.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是一所大学的生命线,是一所大学安身立命的根本。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门、各高校都把提高教育质量置于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部每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质量的外部保障体系,但一所大学要想真正强大起来,需要本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监控。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来监督教学质量。在我们看来,完全由学生单一主体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不能反映教学质量的全部,而且有失公允,不能真正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原因在于,学生的认知鉴别能力有限,学生的判断标准有些是非学术、非理性的,尤其是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而言,往往把对中学阶段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直接带到大学,老师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解,就对学生负责,是一个好老师;老师脱离教材,“过山车”跳跃式地讲解知识,就是教学水平低,不是一位好教师;老师对学生要求不严,对学生缺课、迟到、早退视而不见,就是好老师;老师上课考勤严格,就是坏老师;老师考前给学生划考试范围,就是好老师;老师对考题守口如瓶,就是坏老师。更有甚者,把对老师的教评当作对跟自己学业“过不去”老师的打击报复手段。对教师的教评完全由学生说了算,势必会造成一些老师不敢严管、不愿严管、随波逐流的现象,最终受损的是学生的学业、学校的质量。
为此,我们建议通过教师评教与学生评教相结合的方式监督教学质量。可由学校教务部门设计一张考核表格下发给听课的教师和学生,表格内容包括教师讲课是否照本宣科、教师讲课是否熟练、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主要的知识点教师是否给学生交代清楚、教师讲课过程中是否与学生有互动、教师的讲课方式是否生动幽默、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满意等。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的权重各占50%,最终根据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的综合来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教评仅仅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一部分,并不能涵盖高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的全部。
如何建立一种科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呢?我们认为,可从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监控大学教育的质量,且把这种考核方式形成一种长期固定的监督机制。首先,是对学生获得知识的监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还是通过考试监控学生的成绩。我们并不反对通过考试督促学生学习,我们反对的是当下主要是通过出一些判断、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题型,学生仅凭死记硬背即可过关的考试。考试一过,学生背来的知识逐渐被忘掉。建议可把对学生客观性知识的考试改为主观性知识的测试,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与举措,这样更能测试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其次,是对学生获得能力的监控。当下,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建立对全部学生能力考核的体系标准。针对工科学生,可否通过让学生独立做一个实验或工程技术来考核;针对文科学生,可否通过让其解决一个真实的经济、管理、法律等案件,测试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最后,是测试学生的素质。现在高校对学生的素质监控还停留在口号阶段,号召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认为,对大学生素质的监控应放在大学教育的最后阶段,因为素质是靠长期日积月累养成的。对大学生素质的考核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不能仅凭考核人的主观印象,可根据学生大学四年来的诚信记录、荣誉获得、学习成就、社会实践、为人处世等综合因素测定。
学校可根据测试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反馈结果,反思检视本校的教育质量,使该校的教育步入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良性轨道。
二 提高教学水平
“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一流的大学取决于一流的师资等说法,无不揭示了教师对提高学生水平的重要性,学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小学教育都是围绕应试教育组织教学,教师紧扣教材逐章、逐节、逐行、逐句、一字不落地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老师所讲的课本知识,学期考试、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只要考取好分数、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就说明老师的水平高。中小学教材更新换代速度很慢,常常几十年不变,很多教师一辈子讲一本教材,把教材讲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但中小学教学教育的目标与大学教育的目标毕竟不同,前者是纯粹地传授知识,后者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可是,在我国很多高校教师没有区分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目标的不同,用中小学的教学方法给大学生上课,让大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公式、原理等书本知识应付考试,只要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好,就说明学生学好了这门课。至于学生考完以后,能不能把知识应用到将来的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就没有太多人关注。怪不得一些用人单位嘲笑新毕业的大学生高分低能,只会考试,不会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必须摈弃中小学“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改用大学教学方法授课。
1.坚决摈弃“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过分地依赖国家统一规划教材,把教材当作不可更改的圣经,教师只能解读教材,不能超越教材,更不能批判教材,这无形中大大束缚了教师的手脚。有些教师为图省事,干脆照本宣科,这样一来不用备课,二来不用担心言论过激,受到追究。很多教师几十年教一本教材,甚至把自己上大学时老师教的那一套东西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自己当了个“二传手”。甚至每年给学生讲的笑话都是一样的。殊不知,照本宣科教学受损最大的是学生,这样的讲课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要么交头接耳不注意听讲,要么睡大觉。因为学生明白,即便是课堂上不注意听讲,损失也不大,完全可以通过课下自己看书弥补过来。这样一来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就大打折扣,讲课效果自然不会太好,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讲过,学生不愿听老师讲课,责任在教师而不在学生。就好比一个唱戏的演员,观众嫌你唱得不好都走了,能责怪观众素质低吗?如果“照本宣科”式地讲课,为何不让中央电视台的赵忠祥通过电视对着全国的大学生朗读一遍,不仅普通话标准,而且高效。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花费金钱和精力来大学接受教育,自己在家自学就可达到教师讲课的效果。学生之所以不计成本来大学接受教育,就在于从老师那里能学习书本上自学不到的东西,在老师的引领下能不断地从一个知识高地走向另一个知识高地。
事实上,全国范围内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三统一”的做法是违反教育规律的。著名教育家钱伟长就非常反对“三统一”的做法,他认为,教材是一个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给学生讲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两个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统一了教材,就降低了“百家争鸣”在科学里的作用;教学计划用不着统一,因为各个学校情况不同,各个地区情况也不一样,统一没有意义,往往脱离实际;目前我们的教学大纲依旧是20世纪50年代照搬苏联的那一套,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章节一字不落地给学生讲解,结果虽然学生什么都听了,但印象都不深。
2.从以讲授教材为中心转向以讲授问题为中心
教材仅仅是教师讲课的参考书,绝非教师的讲课手册。讲课必须突破那种严格遵照教材的授课方式,以讲授知识问题为中心。这样不仅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知道今天得来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来之不易,都是古今中外众多学术大师辛勤探索、交流碰撞的结果。每种知识演进的脉络都有一道独特的风景。譬如,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原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有训先生,在清华给本科生讲授物理时,没有教材,把整个物理课分成七十几个问题来讲,每堂课讲一个问题。讲质量问题时,首先讲“质量”这个概念,从前人们是怎样认识的,后来怎么认识,为什么产生“质量”这个概念?接着又讲为什么质量不是重量,它和重量有什么关系?再进一步讲人们如何根据伽利略的实验,证明了质量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东西,在概念上有了飞跃,以后就有了牛顿第三定律,等等。最后,再讲质量怎么计算,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怎样的地位,计算的时候用什么单位,等等。一堂课下来,只用了45分钟,从头到尾,清清楚楚。讲“热”时,也讲45分钟。讲人对“热”的认识,步步深入,最后讲到“热”在工程、生产上如何被应用等。听了以后,你会觉得这既是一节课,又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演讲。
再譬如,法学本科阶段法理学的教学独具特色。法理学是指有关法律的科学或法律的哲学,是法学本科阶段的基础课,高校很多法理学的教师因缺乏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素养,往往讲不好这门课,只好根据国家统编教材,给学生讲法的导论、法的概念、法的本体、法的阶级性、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历史类型、法的运行、法的作用和价值、法与社会等庞杂的内容。笔者常与法学本科生探讨法理学的学习,当问及学生学完法理学有什么收获时,学生要么答不出来,要么回答一些法具有阶级性、是国家和统治阶级的工具等中学生的观点,完全没有从中掌握法律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事实上,法理学的本质是探讨权利与权力的科学,围绕着权利与权力、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冲突、公平、正义、秩序、民主、法治等核心要素展开,教师应该围绕这些核心问题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明白每个知识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学派观点,以及各学派观点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让学生自己判断思考当权利与权力冲突、权利与道德冲突时如何取舍,培养训练学生独立的法律思维能力。
3.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长期以来,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一直是高校争论的话题。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应该以教学为主,科研应该在研究所、研究院里进行;一种观点认为,应把高校的教师岗位分为教学岗和科研岗,教学岗位的教师负责教学,科研岗位的教师负责科研;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教师应该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赞同第三种观点,高校应该坚持一批队伍,“两个中心”。一批队伍是指教师队伍,“两个中心”是指一个教学中心,一个科研中心。由于时间的关系,一些教师常把教学与科研当作一对矛盾,认为教师的时间就这么多,搞教学就没有时间搞科研,搞科研就没有时间搞教学,两者不可兼得。当然,这并非全是教师的错,有些教师一周几十节课上下来确实是筋疲力尽,没有精力搞科研情有可原。可我们想过没有,一个只上课不搞科研的教师怎么能生产知识?怎么能向学生传授与时俱进的新知识?他向学生传授的无非是几十年不变的教材,且这种一成不变的教材可能已远远滞后于社会现实。
现在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平均三年世界知识的增长总量翻一番,也就是说你今天学到的知识三年后将稀释一半,再三年后将所剩无几。在美国如果一个教师五年内不搞科研,在一个学校里是待不下去的。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只有不断地搞科研,才能不断地丰富更新自己的讲义,才能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把学生引领到知识的前沿高地。高校不仅传承知识,更是生产知识、发现知识的殿堂。当然,一部分教师不愿搞科研的理由在于把科研看得高不可攀,把科研看作理论性很强的工作。其实,任何一项科研都是立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即便是纯理论的研究也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搞科研的形式很多,可以通过纯理论的思辨研究,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譬如,从事法学研究,既可以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某个理论问题,也可以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研究某个问题。一位教师针对某个法学问题发表一篇文章是科学研究,一位教师运用法学理论办理一个疑难案件仍然是科学研究,可以向学生讲解法律术语含义的变迁、法律援引、心得体会等,这些都是运用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的方式,使教学的内容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常讲常新。
三 提高学习水平
受中国古代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养成了通过记忆背诵学习的习惯。进入大学以后,自然也把这种记忆学习的习惯带到大学里运用。考前下苦功夫死记硬背课本上的概念、制度、理论,考后扔到一边,时间一长,大部分都忘掉了。所以,要想对知识永久掌握,必须不断提高学习的层次。
1.提高学习层次
教育家王佐书先生把学习的层次分为五级。第一级就是记忆水平的学习。当然我们不能盲目地反对记忆水平的学习,小学生的乘法口诀必须死记硬背,英语单词“black”,这是“黑”的意思,你记不住也得记。有的老师一生都停留在记忆水平的层次,这样也就无法教给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方法。譬如,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要进行司法资格考试,仅处于记忆水平的学生想把所有中国现行法的几十万条都背会,可想而知,这样的学生既不可能把所有法律条文都背会,又不可能通过考试。我们不能盲目反对记忆水平的学习,而是应当理解它“是什么”。第二级是理解水平。学生对知识能够理解“是什么”和“为什么”,这非常重要。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忆深刻。譬如,李某在银行自动取款机取500元钱,结果自动取款机坏了,吐出来5000元钱,如果银行没有找李某要回多出的4500元钱,那么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多出的4500元钱属民法上的不当得利;如果银行向李某索要多出的4500元钱,李某不给,那么李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如果李某明知取款机坏了,重复在取款机上拿走更多的钱,那么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如果不理解犯罪构成的理论要件,仅靠背诵《刑法》条文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第三级是融会贯通。利用一条主线能把有关知识穿插起来融会贯通。笔者在大学里学习《票据法》时,期末考试卷面上只印了一张汇票,老师根据这张汇票提出了十个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票据法知识融会贯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级是概括学习能力。抽象和概括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往我们在这方面训练得不够,因为我们的大学生欠缺哲学的训练,概括的能力较差。究竟什么是概括呢?简单讲就是把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归结在一起。譬如,法学专业有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大诉讼法,学生在学习三大诉讼法时,不要分别背诵三大诉讼法,而要概括出三大诉讼法的共同特征:两审终审、法官独立、回避制度、指定管辖等。在提取三大诉讼法共同点后,再找出它们的不同点,这样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再譬如,学过心理学的都知道,关于“迁移”有两个理论,一个是相同要素说,一个是概括化迁移理论。学生在学习A时获得了原理,他把A获得的原理概括到B上来,而使B获得了解决,这时候我们说学生的知识产生了迁移,学生的知识转化为了能力。当然这样转化的次数多了,形成了稳定的心理特征,我们就说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这就是概括化迁移理论,教师要把有关的知识概括出更一般的道理来影响学生,使学生达到概括水平的学习。第五级是创新水平的学习。譬如,学习化工的学生推导出一个万能公式,这就是创新水平的学习,在概括的基础上达到创新学习的水平。
2.掌握学习秘诀
在校大学生的学习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向老师学习;二是向书本学习;三是向实践学习。向老师学习主要是通过听老师讲课获取知识。如何才能做到向老师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呢?有的学生喜欢课堂做笔记、课下念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教育家钱伟长先生的学习经验是:上课聚精会神听讲,不做笔记,听完课后,用两分钟的时间仔细地从脑海里复习一下,老师讲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哪些方面?跟前面所学的知识有什么关联?每次听学术报告,不是听完就走,而是坐在那里用五分钟的时间复习报告里讲的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有几个方面?哪几个方面?他的观点是什么……最后,回忆一下讲的内容,再将之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现在很多学生消化知识的能力较差,表现为不能很好地归纳概括老师所讲的东西,大面积地抄袭他人文章内容,不能很好地吸收。国际著名数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林家翘先生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是这样记笔记的,上课时只记老师讲课的关键点,每天晚上整理一次,写出一个摘要,一个月后,他还要重新再整理一次,把其中的废话全部删掉,把所有的内容综合起来,整理出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每学期结束时,一门课的笔记经过综合整理后,只有薄薄的一本,大概不超过20页,这就成了他自己的东西。林家翘教授分三个阶段记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消化吸收的过程。先辈的学习经验虽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我们认为,学术大师们这些经典的学习经验至今仍不过时,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个学习的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如何才能达到向书本学习的良好效果呢?在校学生普遍反映两个问题:一是同一专业图书馆的书籍琳琅满目,不知道该看哪些书;二是看了书以后,印象不深,时间一长,就会遗忘。我们认为,有限的时间里应尽可能多看一些经典的著作,什么是经典的著作呢?就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检验仍然是有学术生命力的著作。譬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黑格尔的《法哲学》、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李嘉图的《赋税原理》……在学习经典名著时,不可只接受不质疑,自己的大脑仅仅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要把阅读一部著作看作是与作者跨越时空的对话,对不同意作者观点的地方,要敢于提出质疑,同时查找一下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其他学者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观点的。读完一部书后,要写一篇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若能针对存疑的观点,写出一篇与作者商榷的文章来,那更是最大的收获,这样读书的效果显然是以一当十,事半功倍。
第三个学习的途径是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一切理论来自实践;等等论断无不揭示了实践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可见,实践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基。当然,对于学习而言,实践也非常重要。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生活教育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的实验教育理论,也明确指出了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勇于实践,勤于实践,深入实践,扎根实践,才能不与世隔绝;才能把自己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巩固和强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知识等。用人单位反映的大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反映出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践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今后,大学教育要在实践环节下功夫,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目标,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3.训练写作能力
现在社会普遍反映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写作能力较差,写作人才成了各用人单位的稀缺品。在我国高中生考入大学以后,除了中文专业以外,语文就不再学习了。很多大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在高中阶段,甚至落后于高中水平。学校组织的考试不是选择、判断标准化试题,就是一些名词解释、简答题,即便是论述题,绝大部分考试也只是在知识要点的基础上,简单发挥一下,根本考查不出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我国,考试向来是指挥棒,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写作,学生也就自然不练习写作。曾经通过书信练习的写作现已被手机取代。网络的粘贴复制技术更是从一定意义上扼杀了学生写作的动力和热情,生活中所需的大部分文字内容无须冥思苦想自己创作,只要按一下粘贴复制,即可轻易获得。全国范围内本科毕业论文的抄袭已泛滥成灾,甚至有些学生毕业论文的致谢也是从网络上复制的,这不能不让人震惊,众多的大学毕业生集体浪费资源,制造垃圾。在此,我们呼吁本科毕业论文也要向研究生一样进行反抄袭检测,一旦发现大面积抄袭,第一次重写,第二次不准毕业。其实,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学四年应该由专门的老师开设写作课,而且各专业课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经常让学生写学习汇报、学习体会、学习论文等。课程考试应以写论文为形式考核,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能深入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研究发现,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大学阶段学生背得多、写得少。事实上,写作不仅练习文字的表达水平,同时也训练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考问题、整理问题、厘清问题的过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清楚的问题,可能越想越糊涂,但通过写作可以使你一步步拨开迷雾、厘清思路。台湾著名法学教授王泽鉴先生讲到,很多不懂的问题都是通过写作搞明白的。如果在大学期间,每门专业课老师都让学生写一篇课程学习论文,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必然阅读大量文献,不仅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论这篇文章是否发表,学生通过写文章对所学课程的理解要远远大于仅靠背概念的学习效果,有些甚至可以铭记一生。另外,将来研究生的招考导师更看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发表文章是学生科研能力最有说服力的表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无论是自然科学岗位,还是社会科学岗位都离不开写作,自然科学课题项目的申报需要写作;政府的行政公文需要写作;公司企业的产品说明需要写作;法官的判决书、律师的诉状需要写作;个人的工作总结需要写作;等等。所以,在校大学生切不敢轻视写作,要不断练习写作,把提高写作水平作为在大学期间的一项重要目标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