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时家贤 康贺时家贤,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康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指出,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一 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理解什么是现代化

关于现代化的认识,中国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指出: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广义上是指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具体来讲:

1.工业化、科学和技术革命是现代化的推动力

工业化是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的过程。工业化不仅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以机器作业代替手工劳动为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工业化使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工厂制度。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实践是科学进入生活的媒介,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完成非人化;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2.工业化导致社会全方位的变革

工业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是各种传统关系、传统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更加“现代”的一种变化。工业化具有革命性,它不仅是工业领域的革命,而且是一场社会革命。恩格斯也曾指出,英国自18世纪中叶以来经历了一次比其他任何国家经历的变革意义更重大的变革,这种变革越是不声不响地进行,它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这种变革很可能会比法国的政治革命或德国的哲学革命在实践上更快地达到目的。英国的革命是社会革命,因此比任何其他一种革命都更广泛,更有深远影响。

3.现代化有更广泛的内涵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但并不能说工业化就是现代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包括更多的层面:经济发展是物质层面,政治发展是制度层面,而思想和行为模式则是社会的深度层面。

当下,现代化还通过“五化”表现出来。在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是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伴生物,市场化是现代化的运行机制,国际化是市场化、工业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其发展的条件。可见,现代化的过程是全方位的变革过程,包括观念变革、经济变革、社会变革、文化变革、政治变革等,本质上就是现代国家制度建设与体制变革。

4.现代化是国家的现代化

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大工业发展的不平衡性,继而带来的城市化、市场化等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在不同国家,现代化起步时间、发展水平是不同的。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既有地区的差异,也有国别的差异。所以,一般来讲,现代化实现程度都是以国家为单位来衡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现代化就是国家现代化。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化进程,到19世纪末欧美许多国家都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实现了现代化。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日本、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及地区逐渐探索完成工业化实践。21世纪,新兴经济体——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南非等国家正在奋起直追。尽管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但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讲,工业化还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二 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弄清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来龙去脉

由于各国进行现代化的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现代化的模式也不同。纵观人类历史,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现代化模式: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日本、韩国兴起的工业社会属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化模式,而中国的现代化则属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化模式。

1.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形成

从资本主义各国实践看,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由于英国在制度创新方面走在前面,英国遂成为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和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个国家。其他西方国家如法国、德国、美国等也都结合各自国情进行了多样的制度探索,建立了适合本国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同时,现代化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过程。如英国“圈地运动”虽然实质上剥削了农民土地,但客观上提供了工业化大生产必需的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英国工业发展。

从实践效果看,现代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世界从隔阂走向融合,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人口从静止走向流动,可以说现代化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推动下取得巨大发展。但资本主义制度只有在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时,才会起促进作用,否则就会起阻碍作用。工业化越是深入,许多社会问题便越发暴露无遗:权利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国际贸易不平等;经济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垄断;等等。因而探索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成为必然。

2.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开启

资本主义不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终方式,也不是唯一方式。到20世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开启,最初从列宁时代开始探索,后来苏联模式形成。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全面否定市场的作用,主张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强调用计划手段(主要是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指挥生产,资源配置完全由政府通过高度集中的行政机制进行直接调配,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属物,国家权力介入一切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活动,即实行政府对市场的替代。

苏联模式的弊端:一是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出现市场供给匮乏,形成“短缺经济”;二是由于国有企业垄断,缺乏市场竞争,行业(生产)效率低下;三是政府并非全知全能,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政府根本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必然造成资源误置。苏联模式短期内集中资源迅速发展重点行业,但并不适应经济长期发展规律,今天这种模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对中国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3.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指出,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我们有失误,甚至发生过严重曲折,但我们更有成功。我们成功地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及其体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的核心追求,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就被迫纳入世界现代化进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由被动适应现代化转为主动追求现代化,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2012年党的十八大重申要“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总之,现代化是人类发展的历史潮流,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现代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推动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现代化进程,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三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1.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维度

现代化的发展不仅体现于器物方面,而且体现于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社会组织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等诸多层面。也就是说,现代化不仅包括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几个方面的现代化,也包括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即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领域;既包括经济水平、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也包括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现代化固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基础,但如果没有经济、政治、社会体制的变革和价值观念的更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就当前情况看,我国的生产力在高速发展,但是生产关系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越来越厚实,但是上层建筑相对薄弱。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相对滞后、上层建筑相对薄弱的局面,也就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不断解除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加快生产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

2.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

中国对现代化内涵与外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初步定义阶段,即现代化就是经济现代化。如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四个现代化,即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59年末到1960年初,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四化”思想;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等等。

第二阶段,现代化内涵与外延的拓展阶段,但仍限于物质和精神层面。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位一体”总体布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后又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党中央对于21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化总体布局的构建基本成形。

第三阶段,内在统一阶段。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制度现代化提到日程上。一方面,在不断深入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的制度,现代化才能平稳持续地向前推进。另一方面,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倍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合力才能完成。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到更加强调制度、机制、体制的现代化,可以看出,我们日益强调整体性制度的完备和完善。

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一是使更加适应,即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更加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多是从上层建筑方面来提出现代化,突出的是通过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做出适应性调整,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加快生产力发展步伐。

二是使更加均衡,即使各领域发展更加均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有利于保持现代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和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构成现代化进程中的“立体协奏曲”,任何方面的不协调都会导致失衡,从而干扰甚至阻碍整个进程的发展。

三是使更具活力,即使各治理主体更具活力。与转型期相适应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标志着:国家、社会、市场、居民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家治理现代化,有效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以促进财富充分涌流,激发社会活力。

四是使更具魅力,即使社会主义更具魅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是在制度建设问题上的一次重大创举,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目的所在。即在经济发展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的基础上,转向强调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以制度发展、制度推进和制度改善为导向和重点的又一个改革和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必将实现“五位一体”的均衡发展,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通过“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人类文明史上达到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