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将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国外战略智库纵论中国的前进步伐(之四)
- 王灵桂
- 6428字
- 2020-08-29 06:40:18
前言 国际视野里的“一带一路”倡议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以博古通今的睿智向大学生们娓娓讲述了古老丝绸之路的精彩故事和年轻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景,首次向世界发出了让古老丝路精神再焕青春和光彩的时代倡议。同年10月3日,习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了题为“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演讲,其与9月7日的讲话异曲同工、遥相呼应、互为映衬,这形成了完整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也就是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带一路”倡议(英文简称为B&R)。
自此,起源于古老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知名智库和学界精英们关注的“热词”。三年多来,各国智库和学者们对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鉴互学、互利共赢新丝路精神的研究,迅速成了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显学”;各国专家学者们对共商、共建、共享合作理念的解读和诠释,正在不断转化为相关国家对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新动能;在无数智库和专家们研究工作的推动下,“一带一路”倡导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正在以基础设施、经贸合作、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支撑、人文交流、生态环保、海洋合作等为载体和依托,在全球掀起投资兴业、互联互通、技术创新、产能合作的新浪潮。
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高度关注和不断诠释,使其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迅速走上了国际舞台,其正在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力。2016年10月,联合国工发组织在维也纳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包容及可持续城市展览与对话”,来自亚非欧25个国家的近50个城市逾450名代表出席,并决定于2017年9月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包容及可持续城市展览与对话”。2016年11月18日,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以193个会员国一致赞同,通过了第A/71/9号决议,欢迎“一带一路”倡议,敦促各国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等促进阿富汗及地区经济发展,呼吁国际社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赞成,一致通过第2344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敦促各方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加强发展政策战略对接、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这“彰显了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是对以往联合国及安理会决议关于‘一带一路’表述的继承和发展,强化了国际社会的共识”。3月1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明确表示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的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时代倡议,中国必将通过不懈的努力书写一部厚重的传世巨著。“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也必将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诸多重要启示。这也是它越来越被世界知名智库和专家看好的原因。世界各国智库和专家们眼观六路、顺时而谋、深思熟虑、笔耕不辍,着眼于国际战略和安全、经济和社会等的新发展,致力于写出关于世界与中国、世界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好文章。一些国际战略智库和学界、政界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乃中国发展后回馈国际社会的善举,乃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延伸,是中国解决国际减贫等诸多世界性难题的新思路和新尝试,是打开横跨欧亚大陆、从陆海方向通往欧洲的经济合作大门的战略举措,是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发展规划或战略有机对接的共赢之举。正如厄瓜多尔前总统拉斐尔·科雷亚·德尔加多指出的那样,当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代表了“一种文化和历史,令了解它的人油然而生敬仰之情”;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习近平主席正在把中国从一个跟随时代的奔跑者,转变为具有创新力的引领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高度赞扬“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使用的是“这对中国有利,也对世界有利,两者的命运因此结合在一起”。这些朴素而又含义深刻的话语,令人印象极其深刻。总体来看,目前世界各国智库和学者们对以下几个问题最感兴趣。
“一带一路”倡议是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认为,中国试图通过建立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基础设施项目网络来促进贸易发展。中国的贷款将启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项目落地国将作为中转站并从新产业的发展中获益,新产业的发展可以使其接通国际供应链,似乎所有参与其中的国家都能受益。詹姆斯敦基金会指出,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倡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已经承诺建设价值46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这一金额相当于巴基斯坦全年近20%的国内生产总值。该倡议的核心是计划发展位于阿拉伯海的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而瓜达尔港的建设将有助于亚洲中部地区的开放。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评论说,中国正在南亚地区忙于其“一带一路”倡议。事实上,这些基础设施项目都有利于美国,因为它们的目标与美国在南亚的期望相一致: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发展,增强区域连接,以及最重要的稳定。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就中国与以色列的金融协议评论说,“金融协议促进了通信、医疗、污水处理、清洁能源、农业技术和教育等关键行业技术的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原则是强调市场作用,在共赢的基础上推进项目,消除贸易壁垒”,“虽然金融协议不在‘一带一路’倡议范围之内,但它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树立了良好榜样”。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美关系的意义何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经济和外交政策的中心,这一点是明确的,但‘一带一路’倡议如何能够融入中美关系当中,尚不得而知”。“许多美国观察人士怀疑‘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获得狭隘、短期利益的工具,而不是一个真正有远大愿景的双赢发展合作计划。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许多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缺乏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对全球经济制度的影响的清晰了解。事实上,不管当前美国战略思想家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怎样的看法,‘一带一路’倡议都应成为促进中美两国合作的重要手段。”“‘一带一路’倡议承诺通过加强互联互通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从而改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向发达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潜在好处还包括提升国际社会安全水平,增强国家的经济能力。”“当前,美国还看不到‘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影响。部分原因是美国将‘一带一路’倡议看作两国战略竞争元素,另外也是因为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释、宣传不到位。‘一带一路’倡议的官方和民间倡导者必须明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它的共赢原则并没有被很好地传递到美国。目前,在美国几乎找不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权威的英文宣传材料。这可能会使美国人更加相信,‘一带一路’倡议刻意将美国排除在外。”“美国私营部门对‘一带一路’倡议怀有极大兴趣,并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中美两国摩擦越来越多,美国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当中,将能够重振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因此,美国应将‘一带一路’倡议看作一个契机,秉持开放的思想,有选择地与中国进行合作。”“为了解决政策上的分歧和理解上的差距,美中两国应该共同成立一个专门的对话论坛。美国官方可以制定一套‘一带一路’倡议资助备选项目,中国官方可以基于中国利益选择一些项目进行投资。”“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会加剧中美双方竞争,但它也可以用来促进两国的合作。要想让‘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两国合作,两国就必须自觉参与其中并不断对这一倡议进行完善。因此,美国应该清楚地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潜在影响,同时应该保持参与其中的可能性,而不是绝对的不屑一顾或怀疑。”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也建议,“特朗普总统可以通过对习近平所发起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条件支持,或宣称他相信中国能够在欧亚大陆的基础设施一体化中发挥重要和建设性的作用,来营造建设性氛围,以有利于他年内访华”。
“一带一路”倡议会造福地区国家和人民吗?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认为,“如果‘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涉及且惠及每个国家的交响乐,那么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就是交响乐第一章中的甜蜜旋律”,“中巴经济走廊将在2030年之前创造大约70万个就业岗位,并使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率提高2~2.5个百分点”。詹姆斯敦基金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中东欧国家带来机遇,“中国总理李克强于2016年11月4日对拉脱维亚里加的历史性访问,标志着中东欧国家(CEE)和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关系的新篇章。在三天的访问期间,李克强会见了16个中东欧国家的政府首脑。这次峰会最终达成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经济协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谅解备忘录(MoU)。备忘录还涉及有关中国与中东欧智库之间的合作、促进旅游业的合作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中国总理访问拉脱维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为欧洲人吸引新技术和投资提供了机会。中东欧地区正在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上的一个独特环节,它将更直接地连接东亚和欧洲”。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各地蓄势待发,并稳步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其互惠互利、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有助于增强亚太地区的连通性”。“专家估计,在10年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总额将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该倡议也赢得了外国学者的赞誉,他们表达了对该倡议未来乐观的展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取得成功,因为仅在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地方,就存在大量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中国在非洲具有建设世界一流基础设施的良好记录。而在这个领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西方金融机构几乎没有成功的。”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也认为,“亚洲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市场将在未来十年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占比上升至全球的近60%。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以推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的,它将涵盖65个国家、涉及全世界总人口的70%。到2020年,该地区的经济活动预计将增长20倍,支持的工作岗位将涉及相关国家40%的人口”。
“一带一路”倡议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机会吗?英国查塔姆研究所在《自由主义在撤退》报告中指出,“欧洲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入中国发起的跨越整个欧亚大陆、连接东北亚与欧洲的计划。这一系列计划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生产更多的产品,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贸易增长率的下滑。在这种背景下,加强亚洲繁荣的沿海地区及欠发达内陆地区连接,再延伸到对欧洲的基础设施投资,将为新的经济增长创造新机遇”。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德国希望欧洲帮助塑造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报告中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德国引发了混合反应。德国的许多贸易中心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海路和陆路延伸范围的扩大来获得更大商机。例如,德国最大的海港汉堡港和最大内陆港杜伊斯堡港都表示,很有兴趣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枢纽,以吸引更多的东亚和全球海运贸易。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也对这一倡议表示欢迎,通过欧盟(EU)、欧安组织(OSCE)以及G20,积极协调欧洲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并使德国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当中。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有能力发挥这一作用:德国支持欧洲投资银行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提供技术支持,并共同资助与‘一带一路’倡议有关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项目;德国决定加入由中国倡导创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欧亚项目上发挥积极作用;德国还寻求增加与中国进行对话和合作的机会,成功地将未来几年的欧安组织议程锁定为欧洲与中国在互联互通上的合作”。地缘政治监控中心援引欧洲风险基金会(EURISC)主席利维乌·穆列尚(Liviu Muresan)的观点认为:“罗马尼亚需要明智的多边外交政策。在保持与美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必须与东方建立强有力的联系。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优势,是其他国家和组织难以具备的,而‘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给罗马尼亚提供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意义何在?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认为,“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三年后,欧洲逐渐接纳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这是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一个连通性项目,而且旨在最大化中国的出口,并帮助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许多欧洲观察家认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与支持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兼容’,欧盟可能正试图吸引中国在特定部门的投资,并将推动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基础设施。几个西欧国家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创始成员,该行为‘一带一路’倡议融资,欧洲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将标志着该倡议的国际化。”
以上是过去一段时间里各国战略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些基本看法。在本书中,笔者将与大家分享更多的看法和意见。总体来看,世界上持严肃治学态度和公正立场的知名智库和学界专家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和看法基本上是正面的,一些过去对此不理解的智库和专家的态度,也正在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转变。他们普遍认为,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可能意味着未来全球秩序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良性变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接受这样的共识,而且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过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多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待“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静观其变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持负面看法者也有之,但是经过三年多的观望,现在绝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多从地缘经济角度来解读“一带一路”倡议,期待“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希望尽早看到“一带一路”项目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地区大国之间的相互制衡加剧使“一带一路”沿线中小型国家谋求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它们开始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这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的首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界对“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普遍有热情的态度,希望“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能够尽快落地,尽快产生实际效益,能够给落地国经济发展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某些智库和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仍持不同看法。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浏览世界智库的研究课题与文章著述,分享其学思结合、思研结合的成果,乃至一些反面的意见和看法,也是我们智库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途径之一。对其中羡慕并希望分享秘诀者,我们自当会心一笑;对警觉嫉妒者,我们可多做沟通交流,在心灵相通上以春风之力化之;对故意抹黑污蔑者,我们也自当不必客气抨击之。总之,“一带一路”倡议博大精深,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愿同各国智库和有识之士一道,共同促进“一带一路”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共建伙伴关系,共创美好未来。“有意烧香,何须远游西方;真心学佛,东土便是名山。”“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既是中国的历史性机遇,也是世界的历史性机遇,更将是有“庙算”之称的各国战略智库和学界学者们以其所学贡献世界的难得治学机遇。借鉴“他山之石”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有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关注相关问题及其发展前景,从而做到避害趋利。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近年来坚韧不拔地推进“全球战略智库观察项目”的原因之所在。本书作为该项目2017年度的第四部作品,十分希望得到读者和专家们的拨冗点评和指正。
信笔至此,特鸣谢如下:感谢景峰同志带领的工作团队,他们以顽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完成了所有前期翻译和初步译校工作;感谢本书系的顾问陆忠伟先生、编委会主任丁奎淞和各位编委,正因为这些前辈、领导和朋友的厚爱和期望,我们才能在困境中坚持走下去;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祝得彬、刘学谦和王春梅编辑,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该书才得以在短时间内面世,也正是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才保证了本书系的国家级水平,在此谨向他们高质量的专业水准和孜孜敬业精神致敬。
随笔至此,是为序。
2017年5月7日卯时
于香山麓听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