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

第一节 放开心胸,得饶人处且饶人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思,事乃济。

——李叔同《格言别录》

做人做事德为先,有才无德之人永远成不了大气候。“德”是个老话题,而李叔同又从另一个角度给了“德”一个全新的注释:必有容,德乃大。

一个人有多大的雅量去容人、恕人,直接反映出他的德性。

古人云:“恕,就是用自己的心去推度别人的心。自己不想做的,不要求别人去做;讨厌别人的毛病,就把自己的毛病去掉;希望别人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这就是恕。”

李叔同常说农夫锄草,是要除去对庄稼有害的东西;贤能的人,修养自己,是要除去对道德有害的东西;思考对道德没有好处的事情,这是言语中的糟粕;做对道德没有好处的事情,是行为上的糟粕;思想合乎道德,智力就是上等的;说话合乎道德,语言就值得学习;做事合乎道德,行为就值得模仿。射箭射不好,却想教人,没有人跟他学;品行不端,却想谈论人,没有人听。千里马只有伯乐认识,并不妨碍它是千里马。

品行也是一样,只有贤良的人了解,不妨碍他是杰出的人才。

古人说“有容德乃大”,又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容大度、不计人过确实是人在实际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素质。一个人若以敌视的眼光看世界,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他不能有真正的伙伴和朋友,使自己陷入孤独与无助之中。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则会讨人喜欢,易于被人接纳,形成一种人格魅力,从而更容易成功。

武力可以使人屈服,却难以使人心服。所以,高明的御人法,就是与人为善,容人之过,这样最终得大益者,还是自己。

有人曾当着李叔同的面诬蔑佛法是糊弄人的封建迷信,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谁能受得了他人这样诽谤自己的信仰?若换作你我必会作出一番过激的行为以示报复。可李叔同的反应却是一笑了之,和蔼如初。就在那经典的“李叔同式”的微笑中,所有的诋毁和猜忌都顷刻间崩塌。后来,那个诬蔑佛法的人竟成了李叔同的座下弟子。何为德?何为容?这就是最有力的注解!

想想李叔同的作为,再想想我们自己。有多少回我们为了一件无关痛痒的过失而和朋友、同事翻脸?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不仅是给别人机会,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以此足以证明,在人生的道路上,宽恕是消除各种矛盾纠纷的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唯有像大海一样,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一切、承载一切、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断地宽恕,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收获一段亮丽的人生。

第二节 以宽处事,以厚处人

处难处之事宜宽,处难处之人宜厚,处至急之事宜缓。

——李叔同《格言别录》

生命的长度已是定数,无法更改,所以好多人都在苦苦寻觅增加生命宽度和厚度的良方。其实这很简单,只要以宽厚之心做人处世,你自会发现生活的天地无限宽广,生命的宽度和厚度随之增加。

李叔同的一生走过了64年春秋,比他长寿的人很多,可是论生命的质量,论生命的宽和厚,又有几人能比?其中的秘密就在于李叔同一生的宽厚之心。

早年的李叔同依仗丰沛的家资开粥厂结善缘,后入佛门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都是宽厚之心使然。

老子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什么叫“处其厚”?“处其厚”者,处身于淳朴。老子说的是,在人际关系中,大丈夫要处处敦厚,而不要浅薄。

中华民族向来重视胸襟开阔、雍容大度的优良传统。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在事业上建功立业、取得成就的,绝非是那些胸襟狭窄、小肚鸡肠、谨小慎微的人,而是那些襟怀坦荡、宽宏大量、豁达大度者。只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胸怀,就能做到豁达大度;把一切都看作“没什么”,才能在慌乱时从容自如;忧愁时,增添几许欢乐;艰难时,顽强拼搏;得意时,言行如常;胜利时,不醉不昏,有新的突破。只有如此放得开的人,才是豁达大度的人。而那些事事工于心计、器量狭小,处处流露出小家子气的人,不但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也不会体验到任何属于自己的满足和快乐。

1913年,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职教授美术和音乐。在课余他就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不要对别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总是纠缠不休,结果弄得大家都不愉快。其实对于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我们没有必要去纠正它,放过去也无伤大雅。因为这样做不仅是为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人事纠纷,而且也顾及了别人的名誉,不致给别人带来无谓的烦恼。同时还体现了你有大的胸怀和度量。

有一次一个学生发现了教科书上一处因编排失误而导致的语法偏差,并对此大加斥责,说什么误人子弟、不负责等等。而这本教科书恰是李叔同亲手制作的,在当时条件之下,编排上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李叔同完全可以,也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但他没有因此就说学生无理取闹,反而在事后对那个挑错的学生表扬了一番。

这虽是一件小事,但给学生们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李叔同的人格魅力,通过这件事,足可见一斑。

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解和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遇事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不要在意对方过激的态度或言辞,而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做到以宽处世,以厚处人。

要知道,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尽善尽美、尽如人意,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认识到大多数人都是友好善意的,这会使自己以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谁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过火的行为,而在别人犯错时又能予以谅解,这正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做定会使你处处受益。

第三节 尔等只要学吃亏

朴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李叔同《格言别录》

李叔同出家后,曾有一篇著名的演讲稿《改过实验谈》,其中有一段的名字就叫“吃亏”。李叔同说道: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是君子还是小人,通过肯不肯吃亏便可一见分晓,多么发人深省的金玉良言。

“吃亏是福”,是我们中华民族积淀了几千年的处世箴言,多少成大事者依据这一处世哲学,游刃有余地在复杂的官场和人事纠纷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话虽简单,可其中的含金量足可抵得过千言万语。

欲做大事之人必须了解人性,尊重人性。自己不愿吃亏,就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用甜言蜜语来维持,只有真实的付出,最能让人感觉到真诚。

春秋时期,郑国的名臣子产在小时候就有过人的器量。他和人玩耍,明明是自己赢了,但他却故意认输,结果人们都喜欢他。

长大做官之后,子产总把好处让人,吃亏的事也从不对人说。

同僚都认为他好交往,很少有人反对他。

子产当了相国之后,还是喜欢把朝廷的赏赐分给众人,他的一位朋友就此说:“你现在没有求助别人的地方,别人只会求你,你为什么还要讨好自己的下属呢?下属应该孝敬你才是啊!”子产说:“没有众人的拥护,我的相国之位就不能安稳,那么我哪里会得到朝廷的赏赐呢?若能让众人同心,我就要用行动来表示我的无私了。”

当时,朝廷有许多暴政扰民,老百姓对朝廷多有怨恨。子产建议废除暴政,他说:“国家如果不为百姓设想,只会盘剥取利,那么百姓就视国家为仇人了,这样的国家是不会兴旺发达的。给百姓一些好处,好比放水养鱼一样,国家看似暂时无利,但实际上大利还在后边,并不会真正吃亏的。”

子产制定了许多惠民措施,又让百姓畅所欲言,不加禁止,郑国渐渐安定了。

郑国大族公孙氏在郑国很有影响,为了安抚他们,子产就格外照顾他们,一次竟把一座城邑作为对他们的奖赏。子产的下属太叔表示反对,说:“让国家吃亏而讨公孙氏的欢心,天下人会认为你出卖国家,你愿意背上这样的罪名吗?”

子产说:“每个人都有他的欲望,只要满足了他的欲望,就可以役使他了。公孙氏在郑国举足轻重,如果他们怀有二心,国家的损失会更大。我这样做可促使他们为国效力,对国家并无损害。”

郑国在子产的治理下,日益走向强盛,达到了大治的局面。

子产为了长远利益,甘愿吃亏,是他成功的秘诀。他的这一处事法宝使所有人都不战而降,发挥了巨大威力。

人们不愿吃亏的心理,对成功有着强大的阻力,这是许多人认识不到的。实际上,成功应该是双赢的产物,而绝不是损人利己的结果。

在生活中,人们对处处抢先占小便宜的人一般没有什么好感,这样,他从做人上来说就吃了大亏。因为他已经处处抢先了,他从来不等别人想到他而总是主动跳出来为自己谋每一点他看在眼里的利益,那么他周围的人就再也不会主动为他着想了,反而要处处对他设防,那么,他岂不是吃了大亏?

而且,爱占小便宜的人,心情经常会处于比较恶劣的状态,因为他很爱占小便宜,日久天长,便宜不会总让他占尽,他就会觉得自己总在吃亏,心中就会积存不满和愤怒,这对自己也会是很大的伤害。再有,太计较小利的人绝不会有什么出息,因为,他的眼光都集中到收集和占有眼前的每一点微小的利益上,它势必影响他向远处看向高处看,去获取大的成功和利益。所以生活中很多时候,吃点小亏对他自己的利益其实不会有什么损失。人心是一杆秤,如果他能使自己做到不斤斤计较,对别人不过分苛求,待人宽厚,他周围的人就会信赖他、尊重他,他就会有一个宽松而和谐的生活氛围,他就会时时有很开心的感觉。这大概就是李叔同那种“尔等只要学吃亏”的精神的真谛。

第四节 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谦让之风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李叔同《格言别录》

有一次,皈依佛门后已是弘一大师的李叔同生病期间,有一位在俗时的好友雪中送炭带来12粒时下紧缺的奎宁丸,在他把药送到李叔同下榻的温陵院时,没想到李叔同只肯收下稍带的部分普通药品,唯独不收奎宁丸,他说:“奎宁丸目下是很稀罕的,我的病不是很重,还是转施他人为宜。”最后,在这位朋友的坚持下,李叔同只收下了6粒。可是6天后,李叔同又把这6粒奎宁丸让给了承天寺里的一个患病的和尚。

这就是李叔同的谦让之风,苦海无边,他把福音都让给了别人。

“让”是我们从小最早接触到的品德修养。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上就有这样几句: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有几个人不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

让我们重温这段往事,再回味一下那久违的感动。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鲁国曲阜人,相传是孔子的第20世子孙。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兄弟几个正在院子里玩,父亲从街上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些梨子。这些梨子圆溜溜、黄澄澄,让人看了就想吃。

哥哥让四岁的孔融先挑。孔融只拿了一个最小的。他的父亲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啊!于是他问孔融:

“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听了更是高兴,可他还想考考儿子,于是又问:“你还有个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孔融的父亲听到这句话,直夸他说:“这么小就懂得礼让,真是爸爸的好孩子,好孩子!”

孔融后来成为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这应该与他从小懂得谦让的品格有直接的关系吧?

列子在《列子·天瑞》篇中写道:“若是聪明的人计算利害,估量虚实,揣度人情,所得一半,所失也一半。若是不聪明的人,不计算利害,不估量虚实,不揣度人情,所得一半,所失也有一半。计算与不计算,估量与不估量,揣度与不揣度,有什么不同?只有无所不估量,则完全成功而没有失败。”让人不是怯懦,“让”中有道,“让”中有术。

《菜根谭》中说到:“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旨在说明谦让的美德。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经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快乐安详。所谓谦让的美德绝非一味地让步,不要忘记精确的计算:即使终身的让步,也不过百步而已。

凡事让步表面上看来是吃亏,但事实上由此获得的必然比失去的多。这是一种圆熟的,以退为进的做法。为什么要退让呢?书中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远,务知三分之功”。“人情翻覆似波澜”。今日的朋友,也许将成为明日的仇敌;而今天的对手,也可能成为明天的朋友。世事一如崎岖道路,困难重重,因此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让对方先过,就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给别人三分便利。

在社会上,无论说话也好,做事也好,不肯给别人一点余地,不愿给别人一点空间,往往只为了“争一口气”,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琐事,非要大费周章的。坚持己见、互不让步,结果小事变大事,甚至搞得两败俱伤,又是何苦?

人在世间若是不能忍受一点闲气,不肯给人方便,让人一步,往往使自己到处碰壁,到处遭逢阻碍;不肯给人方便,结果自己到处不方便。

如果大家都能像李叔同那样,在自己面临危难之际,还能想到他人的需要,把自己急需的福利让于他人,那我们的社会不就早变成了“美好的人间”?或许让大家都做到这一点会很难,但最起码,我们平常在语言上能不能让人一句?能不能给事情留些许回旋的余地?

谦让,多发生于竞争情境,谦让能使矛盾化解,争斗平息,对手变手足,仇人变兄弟。谦让是避免斗争的极好方法,无论对个体还是对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如果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会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它一条生路,它“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的利益造成损害。

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会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这就是人性。

得理不让人,伤了对方,有时也连带伤了他的家人,甚至毁了对方,这有失厚道。得理让人,也是一种积蓄。

人海茫茫,却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让人,哪知他日你们二人不会狭路相逢?若届时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

“得理让人”,这也是为自己以后做人留条后路啊!

第五节 以宽宏坦荡之心应对他人之险恶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李叔同《格言别录》

1925年,李叔同应然庆法师之邀,前往上虞法界寺挂褡,住在一套供比丘净修的禅房,一明一暗。外间供养佛祖,里屋为比丘寮房,是一处极为安静的地方。但是李叔同在这里却是体格日衰,尤其是鼠类搅扰,令人昼夜不宁。

一天夜里,李叔同洗笔掩卷,吹灭了油灯,刚想睡觉,这批山鼠就像进入无人之境,在寮房里上蹿下跳,你咬我追,吱吱乱叫。已是深夜十二点了,大师披上海青,拖着草鞋,点燃小油灯,上上下下照了一遍,“啊!”了一声,不禁大惊失色,山鼠不仅把在俗弟子刘质平为他刚做的新僧衣咬了几个洞,竟连佛像的手足,也啃得像大菠萝一般,坑坑洼洼;这还不算,竟敢在如来佛的手心里拉了许多的黑色粪便。

“罪孽!罪孽!”李叔同喃喃自语着,心中觉得很难过。小小鼠类竟然凌辱佛祖!既不能“杀生”,又要避其烦扰,奈何?他举灯伫立着,一动也不动。

“啊……有了。”李叔同眼睛一亮,心想:“记得昔贤有‘畏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之说,何不以饲猫之饭饲鼠,可免鼠患矣……”于是,吹灭了灯,回到寮房睡下,任其山鼠翻天。

翌日,小沙弥送来了早斋。自己在未吃之前,先把饭菜的大半撒于佛下;午斋照样。如是早中两餐,每日如此。果然,山鼠渐渐被驯服了;每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饭”,再也不去乱咬衣服了,再也不爬到佛爷头上拉屎了。

从此,彼此相安无事!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人对我不善,我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反过来他人也如此不开面,那我们的生命岂不要在无穷无尽的仇杀中度过?

佛法讲究的是以德报怨,你以怨对我,我以德对你。所以在这里李叔同用自己和老鼠之间的一段“斗争”告诉你这样一个道理: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关于此,有一个很经典的佛家故事:

过去,有一位国王带领许多妃嫔、宫女到郊外游戏打猎。途中,国王追逐野兔走远了,妃嫔们于是在树林中等候。

妃嫔们看到一位修道者正在林中沉思,于是向他请教。国王回来之后,责备她们与陌生人说话。

“我不过是指导她们学习忍辱的精神而已。”修道人安详地回答。

“哈哈!你自命为忍辱的人吗?我倒要试试你的忍辱修养。”

说着,他挥剑将修道者的手臂斩断。

“现在,你该愤恨了吧!”国王得意地说。

修道者虽然痛苦,仍然和缓地看着他,回答:“我不愤恨。怀恨只有冤冤相报。将来我成道后,一定要来度化你,以了结这段业缘。”

慈悲心在他的神态中表露无遗。国王感动极了,跪在地上,深深后悔。

修道者以德报怨的精神,充分显示他崇高的修养。

这位忍辱仙人,正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

佛陀说“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也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可是又有多少人理解蕴含其中的博大智慧?冤冤相报是多少痛苦的根源,佛陀让我们放下怨恨,就是给我们指了一条通向幸福的光明大道。这不是一句空话,有实例为证。

在一个偏僻山间,住着一个被病痛折磨的老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就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他对长子说:

“你弟弟还幼小,要好好爱护他,尽兄长的责任。”

没几天,老人家离开了苦恼的世间。

三年后,哥哥结婚了,娶了同村的女孩子,妻子看丈夫厚待弟弟很不顺眼,所以经常对丈夫说:

“我看还是让弟弟自己去谋生吧!”

爸爸临终的遗言,哥哥不敢忘记。所以每当妻子对他说这一类的话,他就转过头,掩住耳朵。

但日子一久,在妻子的影响下,哥哥也嫌恶起弟弟来了。

一天,哥哥照妻子的指示,把弟弟带到离城很远的尸陀林。

按照当地的习俗,人死了将死尸抛弃在这儿,由鸟兽去啄食。

林内非常幽暗,白骨遍地。深远处,有一棵古老的柏树,高及云霄,遮住了整个山谷。哥哥取出绳子,将弟弟绑在粗大的枝干上,说道:“不是我残忍,说实在的,你带给我许多麻烦。”说完掉头奔跑回去,不顾弟弟悲惨的哀求声。

天暗下来,一片漆黑。虎、狼、狮、豹陆续出现,无数只凶恶的兽眼,发出贪狠的蓝光,逼近柏树。树上的弟弟极力挣扎:“救命呀!救救我吧!”他发狂似的叫着。

恰好途经此地的佛陀听到了呼救声。

“可怜的孩子,下来吧!”佛陀对着树上的孩子说。那孩子下来后抬头仔细一看,一位高大庄严的人在他面前,慈祥地微笑着。

“您是?”过度的惊奇使他不知怎样才好。

“我是佛陀。”

“噢!佛陀!我愿像你,做佛陀,自救救人!”弟弟五体投地向佛陀叩拜。

于是佛陀带他回王舍城。从此,弟弟在佛陀的僧团修学,听闻佛法,不久便证得果位。

弟弟证道以后很想念哥哥,他对佛陀说道:“佛陀!哥哥虽曾危害我,但我因此得到佛陀的引渡,所以我想去度化他。”

“很好!我很嘉赏你这种心意。”

于是弟弟返回哥哥的家里,嫂嫂看到他赶紧躲到房间里去。她想弟弟一定是来报仇的。

“哥哥!嫂嫂!你们不必躲避,我一点也不记恨,反而要感谢你们。我因你们遇到恩师佛陀;我是特地来致谢的,希望你们也能够学佛早日脱离苦难。世间上的财物、生命都是无常的,终有一天将离开我们;但是在佛法里,可以获得无价的财宝和快乐。”

这番话,使夫妻俩如梦初醒,他们鼓起勇气对过去忏悔。于是,兄、弟、嫂嫂三个人并肩走向佛陀住的王舍城。

从以上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佛教的以德报怨是要有忍辱功夫的。而佛家推崇的忍辱是一种强毅的忍力,不但可以成就世间的大事业,就是出世间的一切善法,也无不靠它完成。所以释迦牟尼佛陀曾经教诫弟子们说:“世间最有力者,为能行忍辱之人。”因此,忍辱绝不是屈服于恶势力之下的一般懦夫行为,更不是含恨于心而不敢怒形于色的无力反抗,佛教的忍辱,是通过了缘起的真理,而以慈悲心为基础的,是不怀怨恨,不存报复,进而感化和度化对方,就是以德报怨。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贵在和谐,如果谴责别人的小过失,念念不忘别人的旧恶,将使我们的心受到挟制,心眼狭小,更造成自己与别人相处时的潜藏危机,为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相反,一个讲忠恕待人之人,心胸开阔、宽恕仁爱,他自身的修养不但臻于完美,与他人之间也是一团和气。

“爱产生爱,恨产生恨”,懂得用宽容的心去看待仇恨自己的人,甚至能帮助对方摆脱危险,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不计前嫌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是一种处理彼此积怨的好方法。不论在同事之间,还是在家人亲友之间,采取捐弃前嫌的言行,不仅有利于化解已有的矛盾,恢复和发展人际关系,而且有助于塑造自身良好形象,赢得舆论好评,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如果一个人能原谅别人的冒犯,就证明他的心灵乃是超越了一切伤害的。做人要心胸开阔,对事要思想开明。匆匆而过的一生,我们能留下什么?又能带走什么?李叔同对可恨的老鼠都能“网开一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放开心胸,非要拿一些芝麻绿豆般小事当真呢?

第六节 不争不辩方显丈夫心胸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李叔同《格言别录》

1938年11月14日,李叔同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同学会席上,讲过这样一段话:

如是在泉州住了两个月以后,又到惠安到厦门到漳州,都是继续前愆;除了利养,还是名闻;除了名闻,还是利养。日常生活,总不在名闻利养之外。虽在瑞竹住了两个月,稍少闲静,但是不久,又到祈保亭冒充善知识,受了许多的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可以说是惭愧至极了。

九月又到安海,住了一个月,十分的热闹。近来再到泉州,虽然时常起一种恐惧厌离的心,但是,仍不免向这一条名闻利养的路上前进。可是,近来也有一件可庆幸的事,因为我近来得到永春15岁小孩子的一封信。他劝我以后不可常常宴会,要养静用功;信中又说起他近来的生活,如吟诗、赏月、看花、静坐等,洋洋千言的一封信。啊!他是一个15岁的小孩子,竟有如此高尚的思想,正当的见解;我看到他这一封信,真是惭愧万分了。我自从得到他的信以后,就以十分坚决的心,谢绝宴会,虽然得罪了别人,也不管他,这个也可算是近来一件可庆幸的事了。

虽然是如此,但我的过失也太多了,可以说是从头至足,没有一处无过失,岂止谢绝宴会,就算了结了吗?尤其是今年几个月之中,极力冒充善知识,实在是太为佛门丢脸。别人或者能够原谅我;但我对我自己,绝对不能够原谅,断不能如此马马虎虎地过去。所以我近来对人讲话的时候,绝不顾惜情面,决定赶快料理没有了结的事情,将“法师”、“老法师”、“律师”等名目,一概取消,将学人、侍者等一概辞谢;孑然一身,遂我初服,这个或者亦是我一生的大结束了。

说这段话时,李叔同已是名扬四海的一代高僧,竟然还能以这样的心态面对后生子弟,实在令后辈感慨万千!

反过来看看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头脑灵活、聪明伶俐”之人的嘴脸,他们仰仗自己有点小才就以一副“天下舍我其谁”的样子,很是狂妄。他们总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和场合去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在别人面前扭曲了自己的形象,既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同时也会使自己遭受损失。希望得到他人的尊敬和认可,这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因此而妄自尊大、不计后果强行出风头。

一个人自恃才能过人,总是表现过多,锋芒太露,就会给对手带来压力和不快,别人就会感觉到你气势太盛,不可一世,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将你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尤其是当你的傲然之气表现出来的时候,他甚至会怒火中烧,不择手段地对你施以明枪暗箭。所以,做人必须学会自敛锋芒、韬光养晦。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自认为有才华有前程的人,要做到“心高不气傲”,既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就要战胜盲目自大、盛气凌人的心理和作风,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并且还应当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这不仅是有修养的表现,也是生存发展的策略。

巧妙地掩饰之所以是赢得赞扬的最佳途径,是因为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抱有好奇心,不要一下子展现你所有的本事,一步一步来,才能获得扎实的成功。倘若你处处刻意卖弄,志得意满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这样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

雍正之所以在“九王夺嫡”的斗争中一举胜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叔同所提倡的那种不卖弄、不张扬的作风。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三藩之乱初起,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很不稳定。康熙为巩固清朝政权,为安定人心,采取了一条重要措施:即改变清朝不立储君的习惯,学习汉人立储的做法,把他的第二个儿子胤礽立为皇太子。并向诸大臣宣告说:立皇太子是“垂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的大事。

刚立胤礽为太子时,他才一岁半,其他诸子大多数还没出生,皇室内部没有产生波动。到了康熙后半生,他的三十五个儿子,一个个长大成人,思想政治上也越来越成熟,许多人都眼红皇太子这顶桂冠,都希望皇太子早死,自己取而代之。为此相互之间视为竞争劲敌,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甚至各结党羽,在地下进行各种阴谋活动。

作为皇太子的胤礽,也深知自己的地位是众弟兄梦寐以求的,为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希望的是让康熙帝早日归天,自己尽快登上皇帝的宝座,然后再收拾自己的弟兄们。为此,他与正黄旗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结成党羽,进行了抢班夺权的种种活动。这些活动被明察秋毫的康熙帝发现了,康熙先下手杀了索额图。没想到此举刺激了胤礽,更加紧了抢班即位的步伐,不得已,康熙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废除胤礽的皇太子头衔。

没想到废除了胤礽的皇太子头衔,并没能使皇室内部的斗争平息下去,皇子们见太子已废,见有机可乘,争夺皇储的斗争更加白热化。诸皇子施展种种伎俩,探听康熙的意图,打发皇亲国戚到父皇处为自己评功摆好,搞得康熙“昼夜戒慎不宁”。没有办法,康熙在废掉太子后的第二年三月又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好让诸皇子死了争夺太子的野心。

在皇太子废立过程中,诸皇子们表演得可谓淋漓尽致,使出浑身解数,不过得分最多、最成功的是皇四子胤禛。在诸皇子争储位中,基于自己替补无望,胤禛采用的是不争而争之策。

胤礽太子地位被废之后,胤禛没像其他众皇子一样,落井下石,而是采取维持旧太子地位的态度,对胤礽仍旧表示关切,仗义直晦,疏通皇帝和废太子的感情。胤礽被废掉关押期间,胤禛积极为其代奏,上疏求情。

对康熙身体,胤禛也最为关心体贴。康熙因胤礽不争气和皇子们争夺储位,既羞愧,又气愤,生了重病。只有胤禛和胤祉二人前来力劝康熙就医,又请求由他们来择医护理。此举也深得康熙的好感。

在康熙众儿子为皇太子之位争夺的不可开交之时,胤禛似乎悠闲于局外,没有明火执仗地参与其中,而且还替众兄弟仗义执言,这些都被康熙看在眼中,特传谕旨表彰:

前拘禁胤礽时,并无一人为之陈奏,唯四阿哥(胤禛)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真是伟人。胤禛在这场诸皇子争夺皇太子之争中,不显山、不露水,以不争之争的斗争策略取得了成功。一方面胤禛赢得了康熙的信任,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密切了和皇父的私人感情。另一方面,胤禛在争夺储位的诸皇子之争中,保持低姿态,给人一种自己实力不够,新太子轮不到自己的印象,这就使政敌不以他为意,不集中力量对付他,使他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势力。结果是,康熙在病重之际,果真把权力交给了胤禛,胤禛以不争之势后来居上,脱颖而出成为雍正皇帝。所以无论你有如何出众的才智或高远的志向,都要时刻谨记:心高不可气傲。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必须审时度势,尽量收敛起锋芒。

能做到这些,你就能真正领略李叔同无辩不争的智慧真谛了。

换一个角度来讲,李叔同所提倡的不辨不争、低调谦卑的作风还有它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在必要的时候不仅不要强出头,还要学会低头,就像民间俗语所说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要根据周遭的形势适当地调低自己的心态。

适当地把自己放得低一点儿,也就等于把别人抬高了许多。试想,当被人抬举的时候,谁还有搁置不下的敌意呢?

低头并非没有出息,而是一种权宜之计。头昂得太高,容易撞伤;个性太强,总有一天要吃亏。

一般来说,低头起码有这样几个好处:你很主动地低下了头,不致成为明显的目标;不会因为头抬得太高而把矮檐撞坏。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社会上,那些善于低头,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他们善于放下自己的架子,虔诚、恭敬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反之,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什么事都爱露一手,仿佛就自己行,对别人不屑一顾。总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唯我最大,舍我其谁,因此,只要是涉及利益重新分配或调整时,他都采取“当仁不让”的态度,因而什么都想沾,什么都想贪,这样的人到最后都受到了人们的鄙视。正如希腊一位叫希尔泰的学者所说的:“傲慢始终与相当数量的愚蠢结伴而行。傲慢总是在即将破灭之时,及时出现。傲慢一现,谋事必败。”

智者善屈尊,愚人强伸头。商人总是隐藏其宝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却显得愚笨。必要时要藏其锋芒,收其锐气,不可不分场合地将自己的才能让人一览无遗。你的长处短处被别人看透,就容易被别人操纵。相反,谦虚的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谦虚,别人才不会认为你会对他构成威胁,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而建立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以“不争”的姿态面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这是做人的方略,也是李叔同的智慧在生活中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