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趣味故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语文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
- 潘玉峰 代旭编著
- 1877字
- 2021-05-28 16:51:24
第一节 语文教学的故事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感到苦恼,如错别字呀,标点符号的不正确运用呀,文章的平淡无奇、空洞抽象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学生基础较差的学校尤为突出。对于这些现象,教师们苦口婆心、反复纠正,但却收效不佳。如果变换一种方式,也许比苦口婆心的说教要好得多。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穿插思想鲜明、知识性强、趣味性浓的小故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本人在教学中对这一经验进行尝试,确实受益非浅。
从前,一个用钱买得官爵的财主,为了玄耀门庭,夸富乡里,除夕夜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一个秀才看了非常气愤,晚上提笔将对联中的某些字添了几笔。第二天早晨,财主开门又一次欣赏对联。不看则罢,一看气个半死。原来,对联变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秀才仅仅在“士”、“夫”、“人”三字上作了改动,就使整副对联面目全非,让穷人看了拍手称快。通过类似的故事,或者说是笑话,学生在捧腹大笑之余,至少会悟出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字一个形、一个义的道理。书写不规范,或者多笔划,就会闹出笑话。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同音字很多,运用不慎,也会给人留下笑柄。从前,有个县官上任。当地乡绅听说县官喜欢枇杷。为了巴结县官,乡绅就买了枇杷派人给县官送去,并附上封信,大意不外乎是说,听说大人喜爱枇杷,特意献上一些,敬望笑纳。县官拆信一看,见把“枇杷”写成“琵琶”,觉得好笑,随即赋诗一首:“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在作文批改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同学对标点符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标点符号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因此,在一篇作文中要么不用标点,要么一逗到底,结果使文章不能正确表情达意。通过下面的故事,或许能使学生认识到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占领了一个村庄,写出一条威胁老百姓的标语:“有粮不卖给八路军吃!”一个有正义感的青年用笔悄悄在标语中加了一个逗号,标语成了“有粮不卖,给八路军吃!”仅仅一个逗号,使标语的意思与敌人针锋相对,爱国之情尽在其中。旧时,有这样一副对联:“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伤悲。”一看就给人不吉利的感觉。有人分别在上联的“安”字后面和下联的“好”字后面加了一个逗号,这副对联就变成吉联了。
由此可见,标点符号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一定得有,并且要用得准确无误。有时一个标点符号的妙用,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同学的文章语言贫乏,词汇干瘪。遇到这种情况,你不妨用下面的故事开导开导学生:有个学生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作文,通篇都用“天亮了,起床了,上学了”之类的语言。老师看了觉得厌烦,提笔批道:“当用了,不用了,不当用了却用了,了字用得太多了,希望今后少用了。”这样的故事能使学生明白,祖国的语言词汇是相当丰富的,要写好作文,必须不断积累词汇,才能反映错综合复杂的事物,表达丰富深邃的感情。
有些同学的作文言之无物,空洞抽象。下面的故事也许能帮助他们克服这方面的缺点:清代郑板桥的诗文很有名气。一次他和老师郊游,发现河面上漂浮着一具少女尸体。老师诗兴大发,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郑桥桥一听,发觉老师这首诗有两处明显错误:一是主观,没有调查就断定年龄是“二八(16岁)”,没有亲见就断言是“风吹落”的。二是抽象、空洞,“三魂”“七魄”是迷信的说法,看不见,摸不着,不具体。郑板桥于是对这首诗作了几处改动。将“二八”改为“谁家”,“风吹”改为“何故”,“三魂”改为“青丝”,“七魄”改为“粉面”。这样一改,全诗就显得客观、具体,而且形象生动了。
文章讲求精练,以情动人。明代徐文长的作品就有这方面的特点。一次徐文长得知一个年轻寡妇多次向官府呈交要求再嫁的诉状,都未得到允许。徐文长很同情这个女子的遭遇,为她写了诉状:“十五嫁,十六寡,公鳏叔大,花少叶,叶缺花,嫁呼?不嫁?”状子仅用了二十个字,就把这个女子的不幸遭遇和处境叙述得清清楚楚,难怪乎县官接状后连批“嫁嫁嫁”。
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的语林趣话是很多的,我们要善于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轻松辅助手段。但是,必须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使用类似上述的趣味性故事,必须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穿插,恰到好处,绝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故事课,吹牛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