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宛城反应

感谢书友虚幻的小气鬼的打赏,这是一位老书友了,本书最高的签到楼楼主就是他,前期的修改,他也提了很多可行的建议,十分感谢!

【以下正文】

秦伯已经是陆陆续续得知了南境的状况,确切的官方消息是在正月十九日,由南境发过来的官方消息。

很多人,例如征南军上将军盛侬,新野军上将军关宁,哪怕是长公子林玧仁,公子信皆是代替己方的军队写了一封书简战报。

基本是已经向秦伯宣告了南境战事的胜利,至于林玧琰那一份书简,则是变成了可有可无。

当然,其中邀功的意思倒是非常明显,碍于秦国的国力,似盛侬、关宁这些将领,无非是想搏一个名誉,至于其他的,最现实的就是更换一下所属军队的兵甲军备,似丰赏或者封侯拜将,大秦目前的国情并不现实。

而如长公子林玧仁,或者公子信之辈想着便是如何在此场“争储之斗”中如何脱颖而出了。

这一点,长公子林玧仁监管粮食自己保障后勤的作用,就完全比不过善于钻营的公子信了。

在公子信的战报上,江夏境内的三分之一,如今保留在大秦手里的江夏之土,大半都是其率领城防营收复的。

这并非是虚言,林玧琰在仙桃将北王军尽数折损之时,公子信因为退居后方被林玧琰锁住了前往仙桃战场分润战功的机会。

其后在宗卫卫良的建议下,率军走旧唐地,到达随国境内,利用手头的人马的确是打下了如今江夏的三分之一。

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公子信所属的城防营不过两千余人,所谓的“收复”不过是将秦国的旗帜插到了某处城池之上,至于北王军留守在随地的人马,不过数千,还大多是老弱残兵。

但是摆在明面上,公子信的确是能够担的起这份战功,虽然是问心有愧。

至于长公子林玧仁,则是完全是被公子信比较了下去,甚至连五弟那边的态度也是逐渐模棱两可,这让长公子林玧仁得知襄城收复那一日,便是被一场寒风吹的卧床不起了。

秦伯只是见到的看了一眼这两个儿子的战报,恨不得是将此番南境战事的功劳全都揽到自己的身上,秦伯也是对此皱眉。

不过很快,便是被司徒百里槐统计的战利品冲去了眉角的些许不悦。

“君上,此番南郡已经入了大秦的手中,虽只有三四成的区域,不过皆是在襄城周围,秦国国土已经是扩充了大半!”百里槐的声音中有些颤音,其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秦伯摸了须,然后笑着点了点头,随即道:“此事要快马加鞭,传到北境,韩卿在那里已经是与晋韩氏坚持了许久,这则消息传过去,必然是振奋大秦军心,也让那晋韩氏……心生胆寒!”

“早在臣接到南境风声的时候,便是传到了北境,如今大秦可将全部精力放到北境之上,那晋韩氏的颍川军也是被韩悝博望坡一把大火烧的折损大半,晋韩氏势必不敢对大秦有所恶行!”

提起来这个,秦伯也是心情大好,点了点头道:“韩卿,乃是大秦之福!”

司徒百里槐也是若有若无的补充了一句:“君上,此番诸位公子在南郡也是表现的十分不错。”

其实司徒百里槐指的是公子琰,毕竟前不久君上便是将南郡的兵事最高之权交给了公子琰,但是君上以此次南境战事挑选储君的消息不胫而走,是故百里槐才是有些顾忌的意思。

听闻百里槐说起来这个,秦伯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点了点头道:“是啊,诸子皆是没有让孤失望……”

其中厚此薄彼的意思,百里槐作为久伴君侧的重臣,又怎么会听不出来。

“吩咐太庙,选一个良辰吉日,让征南军等兵马撤军吧,新野军进驻襄城,如今大秦的南境,已经从樊地推进至襄城以南了!”

司徒百里槐点了点头,然后又是提醒道:“君上,南郡地域广阔,人口近五十万,非是能臣恐怕不能治理南郡,陡生变故也是秦国的损失,理当派能臣前去管理南境!”

闻言,秦伯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本来孤属意韩卿前往治理南境,但是韩卿如今调管北境兵马,势不能动,既然如此,便是让司空明子夫暂去接管南郡,若是有合适的南郡守人选,孤立即调去换他回来!”

自古便是认为内调为升,外调为贬,一郡之守,已经是等同于上卿,司徒百里槐自然听出来了秦伯的安慰之言,随即道:“国事为重,子夫乃是忠义之臣,必定是心甘情愿!”

秦伯点了点头,对司徒百里槐道:“韩卿先是以上林苑尚书令贡献宛城仓五十万石粮食,南北战事中,上林苑军民又献三十万石粮食,可见韩卿乃是治理和教化地方的能臣,做一个内臣已经是不合适了。”

司徒百里槐听出来秦伯要重用韩悝的意思,当下道:“宛城仓,韩悝拔得头筹,按照前诏当授以上卿,此番北境之功,朝野皆是对韩卿赞誉有加,理应重用。”

闻言,秦伯点了点头,然后神色惆怅的看着百里槐道:“这个位子已经是空着许多年了……百里卿,孤与你君臣多年,你应当明白孤的意思……”

百里槐点了点头,那个位置,位于上卿之上,指的自然就是国相。

“臣本布衣,躬耕于田亩,赖君上所用,位列上卿,自然是知道君上乃是唯才是举。”

秦伯道:“韩卿之才,已经是不输于汯卿,大秦已经是失去了一个汯卿,绝不可再留不住韩卿了……百里卿,知会礼大夫沮授一声,着手为大秦准备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吧!”

“喏!”司徒百里槐应了一声,便是笑道:“北境事了,大秦将是河南之强国!”

闻言,秦伯也是点了点头,道:“彼时,大秦不会有第二个颍川之事!”

正当秦伯与百里槐君臣之间笑谈的时候,高锦略微慌乱的脚步声响在殿外廊中。

有些尖锐的嗓音传声而来……

“君上,北境……晋韩氏已经是集结十万兵马于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