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探春因为之前听说了黛玉要回来,虽然不好明着去太妃那里告假,却早早地跟非烟说过了,所以她很早便放了探春回来,本来她也想跟着过来的,只是时间不早了她一来一回的就要到晚上了,极不方便,所以探春答应了她等过几天接她过去府中玩。
二月十二是“花朝节”,又是黛玉的生日,本来是可以好好热闹一番的,只是如今她刚死了父亲,大概是闹不得的,所以探春打算的是等自己生日那天再请她过去好好热闹,只是这话她现在却是不敢和她说的,说了她一定嫌时间隔的太长,中间一定要缠着自己去贾府。
这边好容易劝住了非烟,探春来到贾母房里时黛玉还没有到到,探春忍不住松一口气。
贾母见探春回来的早,便问道:“今日怎么来的这么早?”
探春笑答::“我是专门回来迎林姐姐的,跟郡主说过了,她放我早些回来。”
凤姐儿笑道:“我们这一屋子的人还不够,还专要你来迎?”
宝钗接到:“林妹妹跟三妹妹的情分不比别人,她回来,三妹妹自然是要迎的。”
宝玉本以为自己跟黛玉最亲厚,没想到关系最好的却是探春,心中便有些闷闷不乐。
凤姐儿看到便打趣:“宝兄弟这是怎么了?没来的时候天天盼着她回来,如今人家要来了,你又不高兴了?”
宝玉连忙辩解:“我并没有不高兴,只是可怜林妹妹如今是孤身一人了。”
凤姐儿笑道:“倒也不是孤身一人,宝兄弟大概还不知道,林姑父过继了一个儿子,如今你林妹妹就要跟着他生活了,说不定就要从府里搬出去呢。”
探春听了忍不住看她一眼,她知道凤姐儿打的算盘,她不想黛玉跟这位继子走的太近,更不能让她搬出去,只是若这事是老太太发话,她也没辙,若是人家非要把黛玉带出去,他们也没话可说。
她知道宝玉的那点心思,肯定不许黛玉搬出去,所以如今故意来刺激他,指望他到时候跟老太太闹,只要老太太发了话,黛玉总是不好硬出去的。
探春不禁咋舌,凤姐儿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果然宝玉听了这话明显一愣,有些慌了神连忙跑到贾母身边问道:“老太太这可是真的?林妹妹要从我们府里搬出去了?”
还没等贾母回话,王夫人就忍不住说道:“你林妹妹呢如今有了哥哥,就比不得之前的时候了,这件事是要由他做主的。”
宝玉辩解:‘宝姐姐不是也有姨妈和薛大哥吗?怎么还能住在我们这里?’
这话说的宝钗脸上心里都不好受,这是明摆着嫌弃自己了,只是如今有贾母和太太在,她也不好反驳他,心中却已经存了气:你的林妹妹是宝,我就是任由你糟蹋的草么?好好的为何非要扯到我的身上?
宝玉不知自己说错了话,还在等着贾母回答,贾母见他说话不经心,得罪了薛姨妈她们,连忙安抚:“你宝姐姐跟你林妹妹不一样,宝丫头住在这里是为个方便,并不跟我们一起吃的,这也是你姨妈拿的主意,若是她说走,你宝姐姐也是要跟着走的。如今你林妹妹有了哥哥,自然是要听这位哥哥的。”
宝玉一听贾母话中有些要放黛玉走的意思,立刻便不愿意了“什么哥哥?林妹妹哪里来的哥哥?不管他是谁,都不能接了林妹妹走。”
凤姐儿有心激他,便说道:“人家是整个八经的哥哥,他要带你林妹妹走,就是老太太也拦不住呢。“
宝玉本就有些呆的性子,一颗心早在黛玉身上,本来以为她在府里住着总是要跟自己在一块的了,没想到这回去一趟就多了一个哥哥,还要把她接走,顿时便失了心神,哭道:‘老太太,不能让他把林妹妹接走,要接走把我一起接走,不然我就不活了。’
贾母听他这话说的不成体统,但也知道他生性有些呆,便喝到:‘这是说的什么话,你放心,有我在,谁也带不走你林妹妹。’又转过头来说凤姐儿:“你明知道他是个呆性子,何必故意戳弄他?”
凤姐儿如今借着宝玉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就是被贾母说两句也不觉得生气。
探春在下面,心中暗暗发愁,看宝玉的样子,一颗心又放在了黛玉身上,只是这一世黛玉对他却没有那种感情,就是有,自己也断不会让他们结成一对。只是如今看宝玉,若是生生拆散了他们,可能真的会闹出人命来。
一来探春并不想宝玉为此丢掉性命,说起来宝玉本性不坏,只是心思都用在了女孩儿身上,便有些不肯担当,这虽说让探春有些生气,但不至于为此害了他的性命。二来,老太太实在疼他,若是他为此丢了性命,只怕老太太也不能好过,好歹她疼了自己一场,不管其中有多少是出于利益考虑,她总是这个府里,这些女孩儿们的一个依靠,探春不想为此让她遭遇不幸。
所以说这件事探春一开始没有考虑周到,当时只想着不要黛玉喜欢上宝玉就好了,却忘了宝玉这边,只当他是见一个爱一个的,没想到他在黛玉身上动了真心思。
说起来这也是命定的缘分,谁知道他们两个兜兜转转,总是不能相安无事呢。
如今再想个法儿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补救。若说补救呢,也有办法,把宝钗推出去就是了,宝玉本就对宝钗有好感,这个时候对黛玉的情感也还没那么深,宝钗若是出现,自然能挽救,只是要探春把宝钗推出去却是万万不肯。虽说她一直在为黛玉的事操心,看起来并没有管宝钗的事,但这也是因为宝钗自己能把事情料理好,说起来,她心中最喜欢和敬佩的还是宝钗。
就宝玉的性子,依着探春来说,还真是难找到合适的人。
若是找一个性子好,万事不管的呢,倒是可以让自己少生些气,但是这样的人老太太不一定看得上,但人家那些大家子里的好女孩儿,许给宝玉的话,探春总觉得亏了人家。
众人只在这里说话,不一会儿就有丫头们进来传“林姑娘,琏二爷到了”。
贾母听见早已经从上头下来去迎她,探春姐妹也站了起来,打帘子进来的先是琏二爷,后面才是黛玉,最后面跟着一位大概十七八岁的少年,大概是因为还在孝中的缘故,所以穿的是一身白色绣暗花的袍子,有种跟宝玉这些世家公子都不同的清冷之气,说起来,与赵风倒是有些相似,只是他大概并不像赵风这样已经在社会中历练了许久,所以明显地带着书生气,没有他那样的圆滑,自然也没有那样的世故。
贾母先携了黛玉哭了一回,一屋子的人都忙着劝解,倒先把他给忘了,等这边劝好了,贾琏才忙着引见:“老太太,这位是林姑父才收的儿子。林公子,这是我们府里的老太太。”
他听了连忙行礼问好:“子清见过贾老太君。”
老太太自他进门就看见了,从心里说呢,他是喜欢这个孩子的,清清秀秀的,可是林如海这件事办的不地道,回去一趟就自作主张收了一个继子,这明显是信不过自己,自己面子上也过不去,所以对他也就没有了好脾气,虽然见他进来,没人提起,她也懒得问起。
如今既然已经见过礼了,老太太也不好表现的太过明显,只好说到:“林公子不必客气。”
老太太心中不满,不爱搭理他便可以敷衍过去,凤姐儿却不行,这件事必须要掰扯清楚了她才能放下心来,所以这时插话:“林姑父真是会挑人,你们看这位林公子可不是把宝玉他们都比下去了?”
这话是说给老太太听的,意思是人家林如海,看不上你家宝玉。
只是这话她好说,林子清却不好接。
凤姐儿又说道:“林公子这次进京来是专程来送林姑娘呢?还是上京有事?要我说林公子要是专程来送林姑娘倒也不必跑这一趟,老太太交代这点事,你琏儿哥哥总还是能办好的。”
凤姐儿这话说的是想先堵了他的路,一开口就把黛玉与他分开了,话中意思是黛玉还是贾府的人,你虽是过继过去了,但来送一趟可以,想别的却不行。
可惜这位林公子并不顺着她的话说:“我这次进京本是要来赶明年春天的科考的,想着妹妹本来也在这边住着,不若趁此机会在京中安置下来,以后有什么事也方便,就是来这边也容易些。”他说这话的时候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
探春在下面看着暗笑,没想到这读书人的呆性也有好处,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只管把自己的意思表示出来就算完了,只留别人在那边干着急生气。
他这话说的也明白,意思是要把黛玉带出去跟他另立门户,贾府这边只能当个亲戚走。探春觉得他态度强硬,一开始就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大概是受过林如海的指点。
果然之前老太太还不肯开口,如今听了他的话不开口也不行了:‘要我说,我们本是亲戚,玉儿又在我这里住的习惯了,不如就还在这里住着,我这个老婆子也有个人陪着。林公子既然是玉儿的哥哥,在这里住着自然也是一样的,又要赴明年的春考,哪有精力来置办房子这些东西,就是想搬出去,等这些都置办好了也得等一年了。府里又大,不如就在这里住着,府中还有私塾,也可以安心读书。’
老太太这一番话说的极有道理,处处是为他们着想,实在没有反驳的道理,话说到这个份上,如果他还是如刚才一般态度强硬就有些不识好歹了。探春暗叹,姜还是老的辣,老太太这恩威并施的,不知道他还有什么话说。
这边林子清听了贾母的话倒是思量了一会儿才答道:“老太太爱惜,本不该辞,既然如此,就打扰府上了。”
凤姐儿笑道:“没什么打扰不打扰的,我们老太太最好热闹,巴不得有人陪在身边呢。”
“老太太和府上厚爱,只是既然定了在京中落脚,房子还是要置办的,也不好一直打扰府上。”
贾母笑道:‘这话考虑的长远,房子自然还是要置的,只是你初来乍到的,东西总要慢慢地打算,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找你琏儿哥哥帮忙。’
贾琏也忙在一旁答应着。
他忙谢过了贾母和贾琏。
王夫人又问“林公子既然要读书,自然该给他安排个清净的地方,梨香园已经住了薛姨妈一家,不如就先安排在老爷书房那边的院子吧,只是老爷那边经常有些门人走动,怕林公子嫌吵闹。”
虽说留下了他,但如何安排他的住处确实是一件难事,他毕竟是个外人,年纪又大了,安排在姐妹们住的地方自然不合适,而且他如今虽说是一个人,但也算是一家,随便找一件房子也不合适。想来想去,王夫人觉得大概就老爷那边还有合适的房子,只是怕老太太还有别的安排,所以才问出来。
贾母听了想了一想,说道:“就安排在老爷那边吧,吵倒也不见得,他既然要上考场,也要有个人指点指点他。林公子不要看府里的老爷是没上过考场,但这是圣上的恩典,论起来,他当初读的书实在不少。”
林子清连忙答应,又谢过他们的费心安排。
这边终于敲定了这件事,虽然黛玉没能搬出去,但探春看得出来,这位林公子是有主意的,之前又得了林如海的指点,肯定不会轻易把财产交出去,如今在府里住着大概也只是权宜之计,毕竟很多东西都不是一时就能办好的。
这边的事有了了结,探春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她许久不见黛玉,此次再见,料定她有许多话要对自己说,她在贾母那边不方便,所以邀了她过去自己那里,还被宝钗她们打趣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