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传统

也怨不得太子丹热衷于使用下三滥的招数,其实这是燕国的传统!

太子丹他父王燕王喜在赵国长平之战后突袭羸弱不堪的赵国,希望以优势兵力吃掉人家的半壁江山,谁知落井下石不成反被人所制。

燕昭王之所以能横扫齐国全境,独留即墨和莒两城,那是因为燕先王派遣苏秦进入齐国充当间细,蛊惑齐宣王大兴土木,引起民怨沸腾,攻打宋国来削弱齐国国力,等到齐国内外交困之时,燕昭王任用良将一举攻破齐国。这种阴谋之计令天下侧目!不过燕国得利之快,失得也快,田单的一个反攻,燕国所得城池便又重新回到了齐人手中。

上溯燕国开国之时,燕公奭嫉妒周公辅佐成王大权独揽,心有不甘,私下散布周公不臣之心,逼得周公旦没办法,铸鼎刻字做《君奭》一篇以明其志,燕召公得偿所愿位列三公一同辅佐成王。

事不多,但件件都有记载,加上后来的太子丹买凶杀人,更彰显了燕召公子孙继承祖上传统的美德!

燕国从开国到如今国祚八九百年,能存活在乱世中而不灭,大概这种不计手段,存活第一的立国信条起了很大的作用,燕地处北方荒蛮之地,多于北狄游牧民族打交道,若用齐国君子之道来治国,大概燕国早已灰飞烟灭了。

然而凡事有利便有弊,魏宇的牢骚之言,只有秦梦知道,所言一点不虚,日后太子丹在秦始皇赵正身上使用这种阴谋鬼祟之计时,便要落得一个身首异处,家破国亡的结局。

燕魏两国大人物齐聚,如此盛事,怎能少的了近在咫尺的子南真,从太子增出现,卫君子南真的眼神便明亮了起来,挤过人群来到三人中间,满面笑容的见过大舅哥太子增,小舅哥魏宇,又通过太子增认识了爰渠。

谁是爰渠?子南真并不熟悉此人,但秦梦全却相当了解,爰渠本是燕国的大夫,燕王喜欲要趁赵国因长平之战后国力大挫来掠夺赵国地盘,燕国朝堂上下一致同意,这样的决策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更说明了燕国之人行为方式不受太多礼仪的束缚,奉行利益之上的准则!

唯独爰渠反对,劝诫燕王赵国乃四战之地,民风彪悍,战事起皆可充当军卒,赵国先前之耻,人人心中愤慨,若燕王突然袭击,行不仁之师,势必惹恼赵人,到时同仇敌忾,拼个你死我活,燕国是捞不到什么好处的!

少数服从多数,燕王最终还是兴兵攻伐了赵国,结果廉颇反攻五百里,燕国打败,国都蓟城都在包围之中。燕王喜不得不向赵国求和。赵国要求很简单,只要爰渠出任燕相,便可罢兵息战。燕王喜只能同意,委任了爰渠为相国。

秦梦听们寒暄中得知,爰渠乃是平原君赵胜的姐夫,也就是说爰渠是赵王的女婿,这便是太子丹所言信陵君子和爰渠“都是一家人”的原由。这是史书上不曾记载的,如此解释就可理解为何赵国欲要扶持他为燕国相国,而燕王喜为何不信其言,秦梦先前读史的这些疑问便引刃而解了。

爰渠此次前来临淄,是要趁此机会和齐国修好。燕齐本就是一对冤家,互相攻伐数百年,都想置对方于死地,燕赵之战中燕国损失惨重民生凋敝,已无和赵齐两家同时为敌的资本了,燕王借君王后患病之际,派太子丹和相国探望,来释放友善,化干戈为玉帛。

太子增此来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思,五国解救邯郸之围时,魏国趁机夺得了本属齐国的陶邑,魏王时刻担心齐国再夺回去,成皋荥阳之地已被秦人夺取,接下来秦国便可直驱大梁城下,如齐国趁机夺地,魏国东西难以相顾,打仗太费财力,送礼倒便宜的多,魏王下了血本,金银财货装了十几大车,趁此君王后大病之时,也派遣了太子前来,与齐国修好。

魏王本想派遣子阳子豹两公走一遭亲自为君王后看看病,怎奈老人年纪近百,前些日子老人家应太史左襄盛情,连夜走了一趟濮阳,路途的劳累,身体确实吃不消了。只能派出自己的嫡传弟子,前来为君王后治病。

众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想法,围聚到了一起,随着太子丹气鼓鼓的离去,众人又见几位贵人热络的聊了起来,便也扫兴的散去了,可怜的那对浑身伤痕的父子,蜷缩在他们所携带的扁担竹筐旁,无助的看着眼前贵人们谈笑风生,似乎热心的魏宇也将他们忘记,只顾和爰渠攀谈了。

平日里临淄城前绝不会发生如此严重的拥堵,更不会出现怠慢各国使者,尤其是太子和国相级别的贵客。这一切都因为齐王出城祭天祈福,王驾刚刚回城,进城出城的百姓和各国的使团便被挡在了城外,这才导致了此次大拥堵。

君王后生病已有一段时日了,齐王寻医求药的消息早已散布天下,临淄城门上所刷布告突然频繁起来,都是为齐太后征求名医巫士的。这些布告牌都是齐王亲自所书,告示上的奖赏条件从开始的百金赏赐,百亩良田,一天天加码,一直到现在的,凡是能治好他母后疾病者,赐千金,封千户候。

消息灵通者,早已得知君王后病情不容乐观,加快了行程,纷纷赶来临淄。天南地北,九洲四海的小国,更是马不停蹄赶到临淄,表达一份敬重齐国之心。

如等到君王后归西,再送上迟到的问候,那不就晚了?谁也不知道齐王这个孝子会不会挑理记恨,日后征伐中,齐国大军所过自己小城会不因此遭殃,由他们所乘车马上所覆盖的尘土便可窥见一斑!

就在大家苦挨等待进入城中时,突然从西面大道上,疾驰而来一百多匹骏马,马上之人甲胄齐全,行路匆忙,马群掠过临淄西门,疾驰向东,秦梦瞥了一眼,只见大旗上赫然篆书一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