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众口悠悠

董盛兴道:“我就事论事,无风不起浪,如果你没有做过,外面如何传成了这样?”

董冯氏哭道:“那咱么就好好地说说这些年。”

她这次是真的豁出去了,一边哭一边说:“从我嫁给你开始,我哪一日不是战战兢兢的,生怕照顾不好你们父子让人说三道四,再让你背了骂名。说到这个长子,我不是没有用过心,我之前是往他房里塞人了,可是八爷和十爷那里也没少了啊!我难道连我自己地亲儿子也要祸害了不成?”

董盛兴气道:“外面传得那些又不是我说的,别说是我冤枉了你。”

董冯氏满脸泪水地看着董盛兴,她是真的伤心了。

董冯氏继续道:“外面传的你就信?他董三爷一家我自认从来都不曾苛待过。再说如姐生痘的事,那是我硬要送走的吗?送孩子离开那是董家的规矩,如哥也是生过痘的,我怎么就没让人送他走?再说说那水仙花香囊,那是我让人买的,还是我让人做的了?那是大嫂从京里送来江宁的,送的是一盒子,我难道还要挨个看了不成?我让人送去东府给那边的挑,挑剩下才拿回来的。我看都没看的东西就说成我送的了,我害她一个养女做什么?老爷是觉得我平日里管着内宅,闲的没事做吗?”

董冯氏噼里啪啦地说了一通,她越说越觉得自己占理,越说越觉得自己委屈,越说越起劲。

她从成婚时开始说,说了董文德在陈家长大,她被人说三道四地委屈,说了她管家的不易,上孝顺公婆下抚育幼子的艰辛,还说了董文德回来给她添的麻烦,更说了他董盛兴对董文德不管不问,不打不骂给她带来的难处。

她把自己的为难和辛苦说了个淋漓尽致。

董盛兴听着听着也开始愧疚了。

他因为董陈氏的缘故,所以不喜董文德,所以才对他不理不睬的,包括他做了错事都不去追究,在这件事上也的确是为难了董冯氏。

只是他却没有想过,大董陈氏同样的孝顺公婆、管里内外、伺候丈夫、抚育子女,却从不曾埋怨过半句。

他如今记得全是大董陈氏死前那鄙视和不屑的目光,大董陈氏的好他是半点都没有记得了。

董文德就因为长了一双像极了大董陈氏的眼睛,这才不得他待见的。

董盛兴被闹了个里外不是人,虽说董冯氏说的有理,可是外面的却是众口悠悠。

二老太爷气得甩袖子直接走人,他是越来越觉得董冯氏不如大董陈氏端庄了,虽然他也觉董冯氏不可能那样做,但是当着长辈地面吵闹成这样,可见也不是个好的。

最后还是董盛兴服了软,给董冯氏道了歉。

董盛兴道:“我不是气急了么,你这几年做的,我也是看在眼里的,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这事我先让人压下,回头你叫人好好查查,听说是在赏花宴上闹出的事。”

董家的政敌一直都不少,有人借着由头闹事也是有可能的,只是这个由头总是要找出来解决的。

很快,董冯氏就查到了,这事的由头是赏花宴上董如意说出来的话。

董冯氏气得砸了手中的茶碗,“那丫头就是来剋我的,就因为她,三房给我添了多少麻烦?”

吕妈妈忙道:“我的好夫人,您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跟她置气,要是再从咱们这里传出点什么,不就应了那流言蜚语了吗?咱们就在家里躲阵子,风头总是会过去的,到时候等他们回了董家,再一个个收拾。”

董冯氏眼睛通红,三房一家不死,她如何都出不了这口恶气。

可能是很多人眼红董盛兴的位置,这件事非但没有被压下去反而越演愈烈了。

董盛兴被直接点了名,江南监察御史直接书信一封,让他尽快处理好家中之事,否则明年的调任他自己看着办吧!

三年一次的调任又要到了,是高升还是贬降都看这一年的了。

董家在江宁的势力很大,董盛兴在江宁这几年的政绩比历届的官员都要好。他是最有机会高升的,只是这次董冯氏的事被有心人利用了起来,一个治家不严的罪过可大可小。

要是以往他根本就不惧怕什么,在江宁有董家在,任谁也翻不出天来,可如今他的大堂兄董盛鸣正在争取进入内阁的机会,董家有很大可能放弃江宁这边的博弈。

那么他不但高升无望,很有可能连这个地方都呆不下去,更有甚者还会因此再耽搁十年。

他用了二十年才爬到如今的位置,他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他地晋升之路,董家也不行。否则当年的大董陈氏就死的毫无意义了,而他这二十年所做的岂不是枉然。

十年对于官场上打滚地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点董盛兴比任何人都明白。

董盛兴回到府中,第一时间找来了府内的幕僚,他拍着桌子道:“这样的谣言怎么还没有压下?”

许些人低下头,许些人则是看向了江先生。

这位江先生头发胡子花白,已经年过六十,他跟了董盛兴二十多年,是董盛兴最看中的人。

他帮了董盛兴很多,董盛兴能有今日这样的政绩,他功不可没。

江先生老神在在地放下手中的茶碗。

他分析道:“这事是因董家三爷而起,自然要董家三爷来解决,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虽说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但是无风不起浪,只要没了风和水,就算再推波也于事无补。”

董盛兴道:“这我岂是不知,可是贤清去了京兆,等他回来什么都迟了,还请江先生指点一二。”

这位江先生从来都是如此,如果董盛兴不亲自请教,他是说一半藏一半的,而董盛兴也已经习惯,他为了仕途也算是能屈能伸了。

江先生满意道:“这是后宅的事,就是三爷在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想要压下此事,依属下愚见,还是尽早把三奶奶母子三人接回董家才是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