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继续在“怡顺典当行”做生意。
见不着王长元,罗晓有些焦急。
她打了王长元几次手机。
他的手机关机。
也不知道他上没上班,罗晓又没有他办公室的电话号码。
罗晓无奈。
王长元不出现,罗晓忽然发现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屈指一算,原来两人相识相伴的日子已经不短了。
百无聊赖之中,罗晓在市井城的城市晚报上读到一则拍卖公告。
公告引起了罗晓的兴趣。
她还没有参加过拍卖会。
她决定到拍卖会见识见识。
拍卖会当天,罗晓准时来到拍卖现场。
此次拍卖共有四件标的。
两套住房、一间营业房、一个铜壶。
前三件标的属于房产,是债务人抵押的不动产,竞买者都是债权人。
由于三件标的拍卖的目的是还债,所以起拍价不高,远远低于市井城目前的房价,开拍仅五分钟就拍卖成功。
最后一件标的铜壶,是流落民间的古董。
卖家拍卖的目的,是将它卖个好价钱,因此起拍价较高。
该铜壶的竞买者,大多数为收藏家或收藏爱好者。
这件标的拍卖时间拖延很长。
买家对这件古董的价值捉摸不透,不愿意轻易下手。
最后,铜壶以高于起拍价一倍的价格成了交。
罗晓一边看,一边思考。
随着拍卖锤砸下次数的增加,拍卖品价格一次次提升。
价格每升一次,罗晓的情绪就涨高一点。
之前罗晓接触的生意,只有买家千方百计杀价钱,东西以优惠的价格出售。
现在,罗晓亲眼所见,东西卖价越来越高。
罗晓被这种买卖方式吸引住了。
她想,哪一天自己有了可以拍卖的东西,不妨拿到这里来试试价钱。
可不可以借经营“怡顺典当行”的机会,收集点民间的藏品呢?
罗晓的生意思路打开了。
她仿佛看到了“怡顺典当行”的未来,她和王长元美好的前景。
他们一定要努力把生意做下去。
做红火,赚钱发财。
他们要成为富有的人。
等有了钱,买一辆车,王长元就不必步行上班,可以上下班开车。
一想到王长元,就想到王长元的收藏爱好。
王长元对收藏有一定的研究。
以后,典当行要做民间藏品的生意,还非他助力不可。
罗晓还想起王长远收藏的山水图。
她认为应该给王长元说说,叫他把山水图拿出来,估一下市场价格。
有了这通想法,罗晓去找王长元。
罗晓又去王长元家。
她打开王长元的门,发现门口放着一双女式凉拖。
罗晓看见凉拖,估计王玲玲来了。
罗晓走进客厅,没有发现王玲玲。
罗晓走进浴室,没有见到王玲玲的影子。
她进厨房看了看,还是没有王玲玲。
于是,罗晓只有看卧室。
王长元的房子是两室一厅的住房。
因为王玲玲随母亲生活,王玲玲的卧室长期锁着,只有王玲玲来的时候门才打开。
罗晓一看,王玲玲的卧室门仍然关闭。
她迈进了王长元的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