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忧程序员:高薪编程、求职面试与成长转型宝典
- 安晓辉
- 7字
- 2020-04-14 17:46:31
自我发现与选择
职业四象限
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根据喜欢和擅长两个维度,可以分为四个象限,如下图所示:
该图中,横轴从左到右,表示个人对职业所需技能的擅长程度,纵轴表示个人对职业涉及领域的喜欢程度。
右上角为第一象限,所覆盖的职业自己既喜欢又擅长,是首选。
左上角为第二象限,此象限里的职业自己喜欢但不太擅长,可以作为备选职业。
右下角为第四象限,这个象限里的职业,个人擅长但不太喜欢,也可以作为备选职业。
左下角为第三象限,它涵盖的职业,个人既不喜欢又不擅长,是下下之选,若非不得已,可以直接放弃。
好了,简单介绍完职业四象限后,接下来我们展开一下,谈谈下面三个话题。
●分析自己的职业象限
●个人职业在不同象限间的转换
●职业转换实例
如何定位自己的职业象限
想要判断自己是否喜欢所从事的职业。大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工作内容和对象
●工作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
●工作环境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通过对上面四个方面的梳理和总结,你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眼下的职业。举个例子,比如杨大胖喜欢健身,李六块喜欢研究与健身相关的各种知识,王爱痴则喜欢到健身房里与教练聊天……这几个人都喜欢健身,但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
其实判断自己是否喜欢眼下的职业,往往不用去做特别详尽的分析,只要跟随自己的感受即可。你觉得自己想做,做得开心,那就是喜欢。你觉得懒洋洋的,这也不愿意做,那也不愿意做,面对分配的工作总是想办法推三阻四,那就是不喜欢。
喜欢,但不一定擅长。比如李二狗喜欢养狗,但是他不一定擅长养狗,可能养10只死8只。比如猿大喜欢编程,但他不一定擅长,有可能写出来的代码脏、乱、差、运行效率低下,结果不符合预期。再比如刘四姐喜欢唱歌,可能不擅长,她唱起来就像驴叫……
擅长不擅长,每个人自己都能感觉出来。假如你遇到问题,能够很快运用知识、技能、资源找到策略,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那就是擅长;假如你总是感到很吃力,思虑几个月也找不到办法,那就是不擅长。
如果不能通过感觉确定自己是否擅长,那么可以通过与别人对比得出结论。比如同一个问题,别人三分钟搞定,你要三周,那你可能就不那么擅长。
倘若通过对比你也不能确认,还可以请别人帮你评价,让他列出你最擅长做的事情,多找几个人,总能得出结论。
总之,你闭上眼睛想几分钟,就可以判断出自己眼下的职业在哪个象限。
当你明确自己当前从事的职业所处的象限之后,就可以进一步详细地分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擅长什么、拙于什么。这个时候可以参考本节一开始提到的四个象限,详细的结果会对你后续的职业转型有很大帮助。
个人职业转型
理想的职业转型,应该是往自己既喜欢又擅长的方向努力。所以,对照职业四象限图,理想的职业转型应该是:从第二、三、四象限过渡到第一象限。
另外,从第二象限到第四象限,或从第三象限到第二、四象限,都是可以的。但是从一、二、四象限过渡到第三象限,则是要尽量避免的。
我们来聊聊比较理想的转型。
从喜欢但不擅长到既喜欢又擅长
第二象限到第一象限,从喜欢但不擅长到既喜欢又擅长,这是多么完美的进化啊。
当你处于第二象限时,会因为不太擅长做某些事情而有一定的压力,但因为你喜欢,很乐意去学,从而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压力反倒会成为动力。只要多做事,积极淬炼自己,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就可以得到快速提升。就极有可能晋级到第一象限,遇见完美的职场生活。
从擅长但不喜欢到喜欢又擅长
第三象限的你,有一点点悲催——一直在从事不喜欢的工作。可能是历史原因,比如毕业时就业形势不好,先随便找个机会上班了;比如父母认为公务员好,稳定又体面……
你就在不喜欢中因为长时间的锻炼,对某些不喜欢的事情却很擅长,而这些工作,恰恰又成了你的主要经济来源。
此时你要往第一象限转换,需要放弃你现在擅长的技能,进入到陌生的领域,从零开始学习新技能,开启新的职业篇章。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很可能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都会因此发生变化。
你可以从通用和专业两个维度出发,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那些可以在不同职业间迁移的技能,属于通用技能,比如英语、写作、开车、演讲、培训、组织、协调、沟通、项目管理、游泳、系统思维、高效学习、时间管理、领导、设计、审美、规划等。
受限于特定工作环境,离开那个环境就废掉的技能,属于专业技能,比如使用C++编程、焊接、制作牛角梳、维护IBM Z主机等就是专业技能。
然后,你可以分析一下自己喜欢的职业,看它需要哪些专业技能、哪些通用技能,专业技能无法匹配的话,就选择那些能与你的通用技能匹配的职业,这样也会比较容易切入。如果一种职业所需的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你都没有,那么转换的可能性就会很低。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故事——“饭姐”李雯,就是从第四象限切换到第一象限。她在职业转换时,“设计”“审美”这两项通用技能就发挥了很大作用。
“饭姐”李雯
李雯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外企做设计师,头几年她和许多同事一样,每天睡到快迟到才起床,早餐要么在路边随便买个煎饼、饭团,要么就不吃。
在工作了七年后,李雯早上一想到要上班打卡,内心就有点畏惧,甚至都不愿意出门。她担心这样日复一日的煎熬会让自己患上抑郁症,就琢磨找点其他的事情做,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开心一些。她想起小时候,母亲端上餐桌的早餐总是特别丰盛,包子、煎面包夹鸡蛋、稀饭、豆浆等,热气腾腾香气迷人。于是李雯决定把早餐当作改变的开始,将其当作改变枯燥生活、与幸福邂逅的仪式。
每一天的早餐成了李雯对抗庸俗生活的武器。上班,不再是那么令人焦虑,而幸福感却越来越多。李雯体会到了以前从来没察觉到的幸福,“觉得生命好像被延长了,爱情也更加甜蜜了,感觉很幸福。”
有一天早上醒来,微博上有上千人@她,甚至有人在她发布的微博后面留言,“看到你的早餐,好想娶你回家”。吃货们羡慕而妒忌:“太凶残了,你怎么能把早餐吃得那么浮夸?”
事实是,李雯因为坚持做早餐、分享微博而红了,网友们给她一个“饭姐”的称号。她的每日早餐图也吸引了很多与美食相关的机构前来洽谈合作,于是她发现工作有了更多的选择,爱好也可以和事业结合起来。在2012年年底,她索性辞去了原来设计师的工作,做喜欢的事情,专心走进厨房,研发各式各样的菜品。2014年,她的美食图谱《幸福,从早餐开始》正式出版,走进了大大小小的书店。现在仅当当网上,这本图书就有将近4000条评论。
2014年4月,经过三年的积累后,李雯的美食创意工作室终于成立。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室的运作,也收获了满满的知足与幸福。
从厌倦的工作到喜欢的事业,这样关键的转变,对李雯来讲,却是从一份用心的早餐开始的。
工作之外,你可以做很多事情,那些你真正愿意做的、能够忘我投入的事情里,蕴含了潜在的机会,它们很可能导引你完成职业转换,让梦想照进现实,让你的生活变得充实又幸福。
李雯的故事,就是这样的,而这也是大多数试图转变却又顾虑重重的上班族可以采取的一个稳妥策略——业余时间丰富知识和技能。
这是非常棒的策略,适合大多数人,但前提是:你足够喜欢你想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来丰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