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计划为什么执行不下去?怎么破

2015年12月17日,我做了一次题为“做自己想做的工作”的公开课,有朋友提了个问题,大意是说他想学编程,可是每次有时间时,他宁愿背会儿单词,也懒得开始学编程。

有个朋友决心要减肥,每天吃很少,晚上甚至断食,坚持了两个星期就见效果了,瘦了将近10斤,我夸他有决心、有执行力,可又过了一周,再见到他,又反弹回来了。

我们经常会希望自己有所改变,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达到自己希冀的某个目标,于是就会自己制定一些计划,踌躇满志地准备执行。可往往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放弃了,或者执行十天、半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了,继而不了了之。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的计划执行不下去?怎样才能让一个计划顺利完成?

我也曾经定过很多计划,在2014年之前,大部分计划都中途夭折了,在2014年之后,一些计划执行下来了。

2015年12月21日,我在公司内部做了一次分享,提到我的微信订阅号“程序视界”每周发布三篇文章,大部分都是我的原创。有同事当时问我是怎么做到的,分享结束之后我又思考了这个问题。

目标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计划一定指向一个目标,或者先有目标,才有计划。那确认这个目标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就是至关重要的。假如你对这个目标的渴望达到了类似“不自由毋宁死”的热切程度,那么你的计划十有八九能如愿执行完毕。

若某一个目标是你发自内心想要的,那就容易将对应的计划落实到行动上。如果这个目标对你来讲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就很容易放弃。

我在做《你好哇,程序员》这本书时,萌生了学漫画的想法,觉得要是我既能写又能画,就可以把程序员的生活更形象地表达出来,更有吸引力,一时间心潮澎湃,不能自已,马上买了一套林晃的《漫画技法终极向导》、一套wacom的手绘板,还买了描图纸和专用的铅笔,准备大干一场,每天学习20分钟。结果只是在我女儿的带动下(她喜欢我买的书和描图纸)画了几天,这几个月根本没再动过……根本的原因就是,能画漫画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目标是否适合你

有时我们做一件事,仅仅是因为想要。比如有的人想要创业,就去创业了,最终却失败了。

想要某个东西,想实现某个目标,是非常好的事情。但还要看这个目标是否适合你,唯有你的目标适合你的性格、天赋、兴趣,你才会充满热情、自发投入、不计较投入与回报,才会更容易成功。

假如一个看见书就头疼的人,给自己定下一年看50本书的目标,那很难实现,这根本不适合他。

目标的有效性

在“设定目标的SMART原则”一节中,我会介绍什么是有效目标及怎样设定有效目标。

有效的目标要具体明确,要可以衡量,要有实现可能性,要有时间期限,还要和其他的目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比如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设立的目标——要在5年内成为XXX公司XXX研发部门的经理,就是有效的目标,既有时间期限、又是其职业通道的一个自然发展方向、也可以度量。

而不能执行下去的计划往往是因为目标无效、不切实际。比如我2015年5月9号开通了微信订阅号“程序视界”,曾经发布了一篇QQ说说,定下了一个月内发展10000关注量的目标。那时我对怎么运营订阅号根本一无所知,只是觉得我写的文章很多人爱看,博客也有很多人关注,应该很快能有不少朋友跟过来关注。

结果呢,自然是被打脸了……

关键的第一步要具有可执行性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你的目标既是你想要的、又适合你、又有效时,就应该导出行动计划了。

目标可以高远,但计划一定要接地气,尤其是第一步怎么做至关重要。很多人空有美好的愿景,最终无法实现,因为左思右想、举棋不定、迈不出第一步。第一步迈不出去,计划有90%的概率会半途而废。

将大目标拆成小目标

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一般都相对较大,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并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才能达成。那些10分钟就能完事的,通常不需要做计划。

高远的目标一定要拆小,可以使用XMind之类的工具,运用自顶向下的方法来分解,分解的结果就是一连串方便执行的小目标。我个人的经验,一般能做到一周一个小目标就行了。也有的牛人每天都有目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隔上三天你就不认识他了。但是我想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能做到每周完成一个小目标就不错了。

比如你定下每年要读50本书的目标,每周读一本书就可以了。每周读一本书是相对容易的,以我为例,早上六点起来,到七点半,这一个多小时可以用于读书;中午吃完饭,到下午上班前,有半个小时左右可以读书;晚上去掉陪孩子陪家人的时间,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早上开车送孩子上学,会在路边等十几分钟,一般也会看书;这样算下来,一天可以有两三个小时可以支配,工作日内就有10~15个小时,再加上周末,如果抽半天看书,一周可用的看书时间就有20个小时左右,看一本书不成问题。

每周能看一本书,那么一年50本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我在“想跳槽?先看什么是好工作”一节中“如何开始做你喜欢的工作”中提供了一个转行做心理咨询师的例子来演示目标分解,也可以参考。

保持不断的正向激励

小孩子要多鼓励,比如他把糖果皮扔进垃圾桶了,你就夸他不乱扔垃圾;他拿拖把拖地,你就夸他通过努力把地拖得很干净;你和他约定每天看20分钟电视,如果他在时间到时自己关电视,你就夸他遵守约定。通过鼓励正向行为,可以让一个孩子感到自己的行为被认可,他就会继续强化这种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其实不止是小孩,成年人也是如此。我们在执行计划时,一方面要遵循上面讲的把大目标拆成小目标,另一方面,每一个小目标都要有可以度量的结果。就像我们做软件,当你把整个软件拆成一个一个小的、两三天就可以完成的子模块时,如果每两天的结果都能看到、能集成、能测试,就会大大提高成功的概率;而如果你要干30天,你拆出来的结果是前28天都显示不出来有形的、可测的东西,那么一定越做越没谱。

每一个小目标都可以测量,当结果达到时,就会对你形成正向反馈,就会让你获得成就感,并促使你继续前行。这样不断的正向激励,会引导你走向最终目标。

2013年年底我恢复博客更新,访问量不断上升,排名每天都会变化,有时一天上升200多名,有时几十名,这种直接的刺激也是我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

目标需要不断调整,让它对你始终能产生吸引力,带来前进的动力。不然一旦某个目标实现之后,可能就会陷入无所事事的空虚之中。

现在我的博客排名进入200名以内,再想每天或隔几天就有排名上的提升已比较困难,我的目标也做了调整:坚持更新,期待关注访问量能突破200万人次。如果突破,我会再次调整目标。

杜绝自我怀疑及缺乏自信现象

我有一个朋友,对现有工作非常不满意,一心想换个环境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为此他一度满怀热情地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去了解职业规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觉得自己很快就会有所突破。可是前几天再次见到他,他忽然告诉我,他对自己很失望,觉得理想的工作虽然存在,但不可能降临到他身上。

我们要相信,每个人从出生时就具有某种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会指引你完成计划,实现目标。不同的是,有些人能很快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才干,能够充满自信地去执行计划,走向目标。而有些人则可能需要不断地寻找和实践才能发现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对这些人来讲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因为自我怀疑或缺乏自信而放弃自己想要的目标,在计划开始执行之前就打退堂鼓。这些人特别需要经历完成某个计划而带来的成就体验,特别需要通过经验性成功事实带来的鼓励和肯定来增强自信。前面我们提到的目标拆分、迈出第一步、保持不断的正向激励,都有助于我们看到成功的希望,帮助我们建立自信。

运用可视化技术

许多成功的人在睡觉前花几分钟展望他们正在工作的项目,想象一个积极的成果展。奥普拉·温弗瑞是世界顶级的高效人士,他使用可视化技术来勾画明天的成功,明确即将面对的挑战和障碍。所以,每天晚上花几分钟时间想象第二天的成功,想象目标实现时的那个不一样的自我形象。这会有助于激励你让它成为现实,因为你已经在你的脑海里看到它了。

如果你担心纷繁的工作会淹没你个人的计划和未竟的目标,可以将目标、行动计划、每一个阶段性小目标都写在便签纸上,贴在所有你能看到的地方,比如冰箱、床头、办公桌的隔档上。随时随地能看到,就能不断提醒、激励自己。

保持节奏

我们天生就处在一个充满节奏的世界里。一年有四季交替,一周有七天的轮转,太阳每天升起又落下,月亮每月都会从缺到盈再从盈到缺,这些自然和宇宙的节奏支持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春耕秋收;我们周一到周五工作,周六周日休息;我们在太阳升起时起床,在太阳落下后睡觉。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节奏而得以稳步展开,我们所做的事情都要符合一定的节奏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计划也是一样的。当你每周都能完成一个小目标,建立起这种节奏之后,连续几周,就会形成习惯,习惯会与你融为一体,带给你新的力量,让节奏更平稳地运行,让计划更有保障。

保持节奏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它使得你专注于当下在做的事情,不会因为目标过于高远而焦虑不安。你跑马拉松,一上来就百米冲刺,总想着何时结束,总想着还有很远很久,反倒可能慢慢丧失信心,最终很可能到不了终点。你不紧不慢,调整呼吸和步伐,保持节奏,反倒容易坚持下来。节奏,让你知道并且习惯,凡事都有其该有的过程,去享受这个节奏,去体会这个过程,结果自然会到来。

抵制诱惑

人天生有放松和享乐的欲望,放纵多数时候都比“端着”更容易。

比如你计划每周读一本书,可每次回到家里,老婆在看电视,孩子在打游戏,这些就会松弛你的神经,增大你放弃计划的可能;比如你想减肥,可朋友拉着你去哈根达斯吃冰淇淋,你去还是不去?比如你想在五年内攒够100万元付房子的首付款,可每次经过商场看到漂亮衣服都会想买一件回家,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当我们执行自己的计划时,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就这一次,下不为例”“别人都那样,我何必如此辛苦”“就算我这么坚持也不一定有结果”等想法很可能在一秒之内俘虏我们,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抵制这种诱惑。

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时,要牢记自己的目标,收心敛性,将力量导向目标,落到计划执行上。

有一些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我们。一种是远离诱惑,比如你老想看电视,那就把广电的服务退了,把电视封起来;比如有朋友老拉你买冰淇淋,就别陪她去冷饮店或者干脆离她远一点。还有一种是想象放弃计划的后果,当你想象目标达成的画面和形象时,你就成了未来的自己,你觉得自己得到了某个东西,而一旦你想到放弃计划就会失去那个已经得到的,就会本能地想保住已有的成果。这是人怕损失的本性在起作用。以我为例,我现在买牛仔裤,32码的,腰围刚好,长短刚好,从店里拿了就能穿,这让我感觉超好,一旦我要多吃,就想到买裤子时要拿33、34的甚至35的,就会失去那种刚刚好的完美感觉,就更加能坚持适当饮食。

摆脱别人的期望

通常我们并不是独自一个人生活,有家庭,有工作,有家人,有同事,还有朋友,我们周围的每个人都对我们抱有期望,他们会觉得你是这样或那样一个人,应该做这样的事,应该那样做事。一旦你的计划和目标与他们的期望不符,他们就会有形或无形地给你施加压力,他们的期望就会成为你的阻力。

比如你喜欢上了刻章,买了雕刻刀和一堆石头,准备在3个月内掌握阳刻、阴刻,能熟练使用篆文刻印,可你的家人居然不支持你,认为你买那些寿山石完全是花冤枉钱,还说学了刻章也不能当饭吃。你怎么办?

美籍华人伍绮诗有一部很火的小说,名字叫《无声告白》。它的封面上就印了这么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如果你的计划和别人的期望不符,那就让别人失望去吧,没什么关系。如果他真的关心你爱你,就应该会很高兴看到你成为你自己。

找到你的社群

世界上没有人会跟你一模一样,也没有人会和你过一样的生活。但是,很多人会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目标与你发生联系。

当你和与你有着相似的目标的一群人在一起时,就能在彼此的肯定中一起成长,群体中的他人也会指引你,让你看清自己的方向,你还能不断从别人身上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你们还可能一起合作相互支持,让各自的创造力和激情迸发。

你热爱iOS开发,那就找iOS的小伙伴,比如QQ群、微信群、社区、网站、线下组织,尤其要加入有高手潜伏的社群,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

前阵子我脱产参加了一个职业规划师的培训,持续9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聚在一起,共同学习、研究、实践,现场那种气氛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那9天是我参加工作十几年来第一次感到和一群人一起学习是一件美好的事,有很多的感触,也有很多的期待,甚至不希望结束的时刻到来。培训结束后,我意识到了同好社群的重要性。如果我想坚持做职业规划这件事,就要和同行的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相互支持,共同前进。唯其如此,才能在一个正在培育的市场中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最终有所成就。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目标,你制定了一个计划,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社群,把你的计划发布到社群内,发布给在做类似事情的伙伴,彼此的肯定、指引、支持、鼓舞、合作,会让你的计划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