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为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我国古代现存治疗杂病的最早专著。全书论述涉及内、外、妇等各科杂病,原著理论深奥,博大精深,书中所载方药配伍精当,立法严明,辨之得当,疗效卓著。它不仅在祖国医学方面有重大成就,奠定了方剂学基础,解决了临床医学的诸多问题;而且在世界医学方面,以其独特的理论见解和卓越的临床疗效而备受推崇。其主要学术成就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重视整体观

张仲景非常重视整体观,一是重视人与自然的整体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金匮要略》从病因、诊断、预防、预后、治疗等方面都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例如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提出:“夫人禀五常,因风起而生长,风起虽能生万物,亦能害外物,如水能府舟,亦能覆舟”,客观提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又说“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人体脉象和色泽也是随着四时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诊病时应当注意时令对人体的影响。治疗上也要顺应四时气候,如《痰饮病咳嗽上气脉证并治》中十枣汤服药时间为“平旦温服之”。二是重视人体脏腑的整体观。治疗疾病要认清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而不是孤立的。例如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的第一条指出,高明的医生能“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一般的医生是“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只重视局部,略整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临床的大忌。

二、以脏腑经络为辨证核心

脏腑经络理论是《金匮要略》基本理论之一。《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有关脏腑学说的理论,加以引申和发展,并将这些理论具体运用于杂病的辨证上。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是全书的总纲,就以脏腑经络命名。张仲景认为证候的产生,都是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本篇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通过肝脾之间的关系,说明了“脏腑相传”是杂病传变的一般规律,从而也强调了脏腑学说在杂病发病和演变上的重要性。在病因上,以脏腑经络分内外,提出“经络受邪,入脏腑”,就为内因;如不入脏腑,而是在“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则为外因。在具体病证上,脏腑经络理论也贯穿于全书。如中风病是以在络、在经、在脏、在腑进行辨证。《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也是以脏腑学说理论进行病证分类或辨证论治,如心水、肺水、脾水、肝水、肾水。《金匮要略》对后世脏腑学说的形成、发展及其在杂病临床上的应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预防观念

《素间·四气调神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黄帝内经》预防思想影响下,张仲景也非常重视预防思想。一是要内养正气,未病先防。他在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并提出“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事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等具体做法。二是要既病防变。《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说:“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又云:“上工治未病,何也?……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显而易见,张仲景既继承《黄帝内经》防病于未然之旨,又有既病防变之措施,体现了中医的预防医学。

四、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法则。《金匮要略》作为诊疗杂病的专著,辨证论治是其重要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两个方面。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个疾病,因其证型不一样,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金匮要略》各论的每一篇都可以说是同病异治的体现,每一篇以病命名,每一个疾病又分为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如湿病,分为寒湿在表,有风湿在表,风湿兼气虚,风湿兼阳虚等证型,均分别采用不同的方药治疗。所谓“异病同治”,就是指不同的疾病,因病机、证候相同,就可采取相同的治法,选用相同的方药进行治疗。《金匮要略》中异病同治体现最明显之处就是肾气丸的运用。如同一肾气丸,既可治疗虚劳腰痛(见“虚劳病篇”),又可治疗痰饮短气(见“痰饮篇”)和消渴病多尿(见“消渴篇”),还可治疗妇人转胞(见“妇人杂病篇”)。又如白虎加人参即可以治疗暍病(见“暍病篇”),又可以治疗消渴病(见“消渴病篇”),这都是“异病同治”的例证,对当代医学临床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金匮要略》学术体系充实而完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因此,学习《金匮要略》,除熟悉掌握重点的条文外,应细细体会其学术思想,学以致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