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之所以要进行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命题,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相并列。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这既是时代主题转换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特质的逻辑必然。价值理论历来是经济理论的基石,经济理论的差异往往都源于价值理论的分歧。与其他经济理论相比,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大厦就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石上。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正是在完成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进程的前提下,才揭示了其经济学说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当代,劳动价值论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其次,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是劳动价值论自身发展的理论要求。以往,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问题一般认为,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具有时代的烙印,而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发生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因此,这种产生背景与时代演进之间的矛盾,促使劳动价值论必须依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一般来看,这种看法并无错误之处,但这种看法暗含着这样的一个假定:劳动价值论本身没有内在矛盾或者没有根本性的内在矛盾。这样的一种想法,会使得人们不是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本身基本范畴的反思中去寻找突破和发展,相反是在已有的概念、范畴构造的理论框架内尝试通过修补的方法来解决理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事实上,劳动价值论从诞生以来就面临多方的责难和挑战,这些责难和挑战不仅有经济学家出于阶级立场不同而提出的,也有基于合理扬弃的成分而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本身也有其内在的矛盾或局限性,不是万能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劳动价值论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只说明劳动价值论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更加凸显。即使没有这些新变化和新发展,劳动价值论自身也有向高级理论形态发展的要求,这是理论自身内在矛盾或局限性所必然引发的。因此,劳动价值论亟待通过对其基本范畴,如劳动、物化劳动、生产性劳动、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等概念的深入研究,走出困境,实现突破和发展,这是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理论要求。

再次,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是劳动领域新变化和新发展的现实需要。今天,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科学技术、服务劳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随之加剧,劳动价值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劳动价值论是否具有科学性,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能否解释社会现象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在当代,社会劳动发生多方面的变化:一是劳动主体多元化,除了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外,还有从事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劳动者、从事管理的劳动者、从事服务的劳动者、从事信息收集与处理的劳动者等等。劳动的主体已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而是包括一切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二是现代劳动形式与马克思时代相比,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体力劳动为主逐渐转向脑力劳动为主、服务业或“第三产业”的形成、管理劳动的作用突出、除了传统的生产劳动、基础劳动、实体劳动,还出现了非生产劳动、创新劳动、虚拟劳动等。劳动范畴的丰富化使得有人以此为依据进而对劳动价值论持否定态度。如何认识知识经济、如何解释劳动价值论面临的一些难题、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回答劳动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劳动价值论进行时代化研究,这是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现实需要。

最后,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是分配领域新问题和新情况的现实需要。当前,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而在收入分配不平等的趋势背后,劳动收入占比(即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更是持续下降。在中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尤其是收入分配机制不完善,近十多年来,劳动收入占比也呈现出显著的下降之势,2003年以后降幅更大。“现在,中国的劳动收入占比仅为40%左右,已跻身劳动收入占比最低国家之列。”祁毓:《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原因的研究述评》,《财经政法资讯》2010年第2期。此外,在初次分配中,各省劳动者收入比重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各省劳动者收入的平均水平从1990年的53%下降为2005年的48%,且各省之间的劳动收入占比差距也逐渐加大。这一问题不仅影响着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问题,也影响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问题。因此,有关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二五规划”也就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提出意见,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求是》2010年第21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指出“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也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重视收入分配改革的体现。价值创造者的收入要和价值实现者的收入相匹配,否则价值就成了空话。但价值创造者如果得不到认可和尊重,人类价值创造的源头就会枯竭。劳动价值论指出,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这就更需要我们在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给予劳动和劳动者充分的尊重和体现。但是,在现实的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偏低的现象却日益明显。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于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研究,不仅揭开劳动收入分配份额下降之谜,更要为提高劳动收入分配份额提供实践上的解决之道,这也是研究的实际意义所在。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劳动价值论广义上的劳动价值论是指包含古典劳动价值论,即从威廉·配第提出“劳动决定价值”到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述,均包含在内。为了区别于这一广义的劳动价值论,我们将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称为古典劳动价值论,而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称为“劳动价值论”或“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因为在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史上,是马克思将古典劳动价值论科学化。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那里得到了最为完整和成体系的表达,因而,文中“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在其内涵上等同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老话题,但却又是一个热点问题,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都不曾停止。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解剖,耗费了毕生的心血,写出了被誉为工人阶级“圣经”的理论巨著《资本论》。对劳动价值论这一理论基石的动摇,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全盘否定。正因如此,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所有怀疑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都把主要力量集中到劳动价值论上,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论战。伴随着这一次又一次的论战,劳动价值论也越来越备受瞩目。

学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较多,研究成果也颇丰,既有相应的文章,也有相应的专著。在期刊网上,以1979年到2012年为时间界限,输入“劳动价值论”的主题词,共有8138篇文章,直接以“劳动价值论”为题名进行搜索,则有2238篇文章。基于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角度,我们将时间界限缩短为2000年至2012年,即自21世纪以来,则以“劳动价值论”为主题的文章有5432篇,以其为题名的文章也有1762篇。此外,学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专著也不少,有百余本之多,这其中还不包括某些论著的分章节中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述,例如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著作中,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均会有所涉及。由此可见,学界对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由来已久、持续不断、数量众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学术价值。下面笔者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别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状况、研究热点及研究难点等问题作一综述。

首先,劳动价值论在国外的研究,主要见于国外学者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著作及国内学者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著作和部分文章中。在西方,对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代表性著作主要有庞巴维克的《卡尔·马克思及其体系的终结》一书,该书被认为是集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攻击和否定马克思经济理论之大成的代表作。关于该书主要内容,笔者在后文国外论战部分会集中介绍,故此处便不再详细论述。此外,比利时经济学家埃内斯特·曼德尔的《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详见 [比] 埃内斯特·曼德尔《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廉佩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一书也研究了劳动价值论的部分内容,涉及劳动、商品、价值、货币等范畴,并从经济思想发展史的视角,揭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意义。美国的伊恩·斯蒂德曼等写的《价值问题的论战》详见 [美] 伊恩·斯蒂德曼等《价值问题的论战》,陈东威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一书,就国外价值理论展开的论战进行了详述,分别介绍了伊恩·斯蒂德曼、保罗·斯威齐、埃里克·奥林·赖特等数十位经济学家的看法,并对价值、生产、劳动等诸多劳动价值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森岛通夫在其著作《马克思的经济学》详见 [日] 森岛通夫《马克思的经济学:价值和增长的双重理论》,袁镇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的第一章中,专门论述了“劳动价值论”的问题,就价值的定义、相对价值的量的决定、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等问题进行探讨。萨缪尔森先后发表三篇专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文章,分别是《工资和利息:马克思模型的现代剖析》(1957)、《从马克思的价值到竞争价格的转化》(1970)和《理解马克思的剥削概念:马克思的价值与竞争的价格间的所谓转化问题》(1971)。这三篇文章表达的是同一个观点,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适于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分析。杨玉生:《评西方经济学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58页。

除了西方学者的专著和文章论述外,国内学者在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中,也述及国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状况。例如,杨玉生、杨戈著的《价值·资本·增长——兼评西方国家劳动价值论研究》、吴易风的《外国经济学的新进展兼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劳动价值论》及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等论著,均对国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状况作了介绍。同时,也有学者撰文评述国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状况,例如,刊登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的曾枝盛的《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百年论争回顾和思考》一文,就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发难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讨论的深化关于 ‘转形问题’的讨论”及“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挑起的论争”三个方面,对劳动价值论在国外的百年论争作了回顾,并对此作了思考。此外,杨玉生也撰写了《评西方经济学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该文刊登于2002年第1期的《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文,详细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从庞巴维克、萨缪尔森、斯蒂德曼、斯威齐、德赛等人对劳动价值论的反对意见到多布、曼德尔等人对劳动价值论的肯定意见,都作了全面阐述。

总体上看,国外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可以分为对立的两大派,这两大派在劳动价值论本身的意义、价值转形及劳动价值论本身的逻辑等问题上持有截然相反的看法。反对派多是以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价值转形问题上,对劳动价值论提出反对意见,并以此来质疑和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而支持者则以劳动价值论方法论上的科学性和逻辑体系的严密性对反对者加以反驳,并就价值转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由此掀起了西方百年来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大论战这部分内容将在本书第一章详细论述,作为对劳动价值论发展的脉络梳理。

其次,在国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成果也颇多,发表的论文已近万篇,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专著也不乏其数。在这些著作中,代表性的有郭京龙、李翠玲主编的《聚焦劳动价值论在中国理论界》、刘永佶的《现代劳动价值论》、顾海良的《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野》、罗雄飞的《转形问题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拓展》、何炼成等编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新探》等。此外,在一些论著中也可散见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论述,如洪远朋主编的《经济理论比较研究》、吴易风、程恩富等人主编的《当代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等。前人对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拓宽了研究的视野。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问题:

(一)劳动价值论的由来和演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探讨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演进,研究了劳动价值论的由来及各个阶段的演进,其中着重介绍各个阶段代表人物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分析其不足与贡献。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近年专著极少,但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书籍均有专门列出相应的章节加以论述。例如,由陈永志所著的《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一书中就将劳动价值论的由来与演进放在了书中的第一章,阐明了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由来与发展。另外,还有专门的文章对这一问题加以论述,代表性文章主要有王书文的《试论劳动价值论的演进历程》(《经济师》2003年第8期)、邱兆祥的《浅论古典学派在劳动价值论上的贡献》(《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慈斌的《从配第到李嘉图析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等。这些文章各自论述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是都对劳动价值论的由来和演进过程作了说明,并对相应代表人物的观点也作了评析,具有参考意义。同时,还有部分学位论文在对价值理论的回顾中,也涉及了劳动价值论的演进及其主要观点,例如东北师范大学张鹏侠的博士学位论文《劳动价值论研究——构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形式》一文,专列第二章来讨论这个问题。

归纳起来,学界对于这一问题,大致都认为劳动价值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发现,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

第一阶段是威廉·配第的提出阶段。他在《赋税论》一书论述什么是自然价格此处的“自然价格”事实上就是价值,就是生产一种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提到“假如一个人在能够产生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内,将一盎司白银从秘鲁的银矿中运来伦敦,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如果发现了新的更丰富的银矿,因而获得二盎司白银和从前获得一盎司白银同样容易,那么,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现在谷物一蒲式耳十先令的价格,和以前一蒲式耳五先令的价格,是一样便宜”[英] 威廉·配第:《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陈冬野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2页。。配第在这里已经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所花费的劳动时间的长短。并且指出了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认为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反向变化。这些观点对劳动价值论的创建具有重大的意义。但配第仅仅看到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而没有看到决定价值的真正源泉,导致土地和劳动共同决定价值的错误结论。

第二阶段是亚当·斯密的继承阶段。斯密在继承配第的价值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指出了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和尺度。斯密指出:“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于已得此物但愿用以交换他物的人来说,它的真正价值,等于因占有它而自己省免并转加到别人身上去的辛苦和麻烦。”[英]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6页。这里的“辛苦和麻烦”就是指劳动。此外,斯密指出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所必要的劳动量,认识到商品相互交换的比例,取决于生产各种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并且在斯密那里,决定价值的劳动已经是一般的劳动,“在亚当·斯密的著作中,创造价值的,是一般社会劳动(不管它表现为哪一种使用价值)”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页。。但斯密认为劳动价值论只适合于简单的商品经济,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不适用的。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的价值则是由工资、地租和利润三大收入构成的。

第三阶段是李嘉图的发展阶段。李嘉图的价值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最高峰,“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把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最透彻的表述和发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1页。。李嘉图把使用价值看作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指出价值是由生产一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或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其他商品的量,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而不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的多少”[英]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他还指出,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劳动是人的,而且是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在考察劳动决定价值的这一过程中,李嘉图还看到了劳动熟练程度的差异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对商品价值量大小是有影响的。这些都是他在劳动价值论上的重要贡献,然而,在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问题上,他由于不理解价值规律在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因而遇到了两大难题,导致其体系的解体。

总而言之,古典学派不同时期的几位代表人物在劳动价值论方面坚持不懈的探索,是劳动价值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对于这些研究,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既批判,又要借鉴其合理成分,才能把握其中的历史线索和内在逻辑。

(二)关于深化对劳动的认识

关于深化对劳动的认识的研究,是探讨当代条件下价值形成新特点的理论基础。这一研究主要围绕当代劳动的新特点展开,集中于以下方面:

一是当代劳动出现的新情况研究。这是深化对劳动认识的前提,只有认清了当前劳动的新特点、新情况,才能更好地深化劳动价值论。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都认为当代的劳动与马克思时代所分析的劳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来说有:劳动主体的多元化,当代的劳动主体不再仅限于体力劳动者,也包括脑力劳动者,并且后者日益成为主要的主体;劳动形式多样化,即当代的劳动形式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还包括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等多种形式;三是劳动领域的丰富化,即当代的劳动领域不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还有非物质生产领域,更有虚拟生产的领域。这些新特点都对当前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发展机遇。

二是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外延问题。这是结合当代劳动的新特点(例如价值创造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脑力劳动为主,科学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等情况)提出的。有的学者主张将劳动拓宽为既包含物质财富创造的劳动,也包括精神文化产品创造的劳动,从而扩大了生产劳动的外延;而有的学者则反对扩大生产劳动的外延,认为生产劳动仅仅指物质领域的劳动。这就引起了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争论,并进而形成了“宽派”“中派”和“窄派”三种不同的观点。这三个派别的具体观点,将在本书第一章国内论战部分具体分析。

三是关于对各种劳动的理解。这一问题涉及怎样看待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学界没有统一的答案。有学者主张,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也属于生产性劳动,因而也创造价值,并且作为复杂劳动形式,它们创造的价值更大更多;而有学者则认为,这两种劳动不属于生产劳动,它们仅仅是以科技、管理等要素的形式参与价值创造,不是价值的源泉。另外,关于服务劳动,学者们的看法更是纷繁复杂。有的学者还将服务劳动作了分类,认为一种是可以物化的服务劳动,这种劳动属于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另一种则是纯粹的服务,它提供的消费品是一种无形产品。在这类服务中,艺术家、教师和医生又归入生产劳动领域,而国家机关、政府工作人员的劳动则不属于生产劳动。参见赵凌云《劳动价值论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当然,关于这个问题,学界意见不一,也有学者认为政府和国家公务员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三)关于价值创造问题的研究

这里对价值创造问题的研究,不同于前面所论述的探讨价值创造源泉的问题,而是探讨价值创造与使用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的关系、价值分配与使用价值分配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关于价值创造与使用价值创造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使用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创造是统一的,因而不能分离出具体哪些要素创造了使用价值,哪些要素创造了价值;另一种则是认为,两者有区别,即坚持价值的源泉是唯一的,只有劳动,而财富的源泉才与各种生产要素相关。

其次,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研究。这一问题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焦点和难点。经过长期的讨论,学界形成基本的共识,即认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是合理的,有其理论依据。但是在具体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的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一派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完全分开,认为两者之间没有联系,进而认为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不在于劳动价值论,而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另一派的观点则认为价值分配不同于分配制度,但它与价值创造之间不是毫无联系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但同样否认价值创造是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还有一派的观点认为,价值创造最终决定着价值归属,只不过在劳动生产能力未能冲破生产资料归不同所有者占有这一生产关系限制的情况下,由生产关系直接决定价值的分配关系。

最后,关于价值分配与财富分配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同样有两种:一是认为价值分配与财富分配是从不同角度理解的两个概念,前者是从生产财富的人类活动角度看的,是人类劳动的分配;而后者是从物理角度看,是一定物质量上的分配。二是认为两者完全统一,价值分配是不可以量化比较的使用价值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四)关于劳动价值论与我国收入分配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收入分配体制问题基本达成共识,即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但对于这一分配制度与劳动价值论之间的关系,则观点不一。有的学者主张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有的学者则表示反对。总体而言,目前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认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关键枢纽点,但不是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然而,按劳分配原则与劳动价值论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刘德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收入分配问题”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理论视野》2001年第3期,第23页。

近来研究的重点是收入分配关系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许多学者(例如李杨、向书坚、李稻葵等人)观察到了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解释,认为主要原因有:一是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认为资本和技术与劳动力之间存在着某种替代关系,资本和技术导致劳动的弱化。二是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认为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性劳动供求关系形成了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正向冲击,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形成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对劳动力的保护程度下降等均是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重要原因。三是财政收支与财政分权,认为过高的财政收入会形成对劳动收入的“挤出效应”,财政分权会加剧社会不公,导致更为恶化的劳动弱势局面。四是经济结构,认为经济结构的改变是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原因。五是收入分配制度,认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劳动收入占比下降最重要的制度性影响因素。这些研究都对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作了一定程度上的解释,但更多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释的。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劳动收入份额减少这一现象,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需要从社会层面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劳动价值论作为伸张劳动者利益的理论,恰好能为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当前关于劳动价值论与收入分配之间的研究热点就在于此,归结起来,亟待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运用劳动价值论正确对待各行各业的收入性质;三是如何运用劳动价值论对收入分配的公正问题提供指导。这些均是需要加以研究的时代课题。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研究是运用基础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研究,因而在研究中,既需要对理论本身加以挖掘和梳理,也需要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这就决定了在研究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这一方法主要运用于对基础理论本身的分析过程中,既有以劳动价值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回顾其发展的历程,也有以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依据,分析各个发展阶段理论的具体观点在逻辑上的继承与发展。具体而言,主要有:

第一,通过对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回顾,厘清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并在其中对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分析;

第二,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梳理,厘清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进程,并对其中的不同阶段进行逻辑分析。

(二)文献法

劳动价值论是蕴涵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础理论,因而,对于这一理论的挖掘和梳理,需要通过文献资料解读的方法加以完成。因此,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反杜林论(政治经济学编)》《哲学的贫困》等相关著作文献,从中归纳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内涵,为其时代化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三)比较分析的方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要说明劳动价值论在现时代的生命力,需要我们将它与其他价值理论的观点作一比较分析;同时,要对现实存在的情况有个准确把握,也需要我们将其与以往的情况作一比较,更需要对其本身存在的不同差别进行比较分析。因而,在本书中,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十分重要。主要有:

第一,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西方价值理论的主要流派进行比较,从中得出异同;

第二,将恩格斯、马克思各自对劳动价值论研究的不同阶段进行比较,理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进程;

第三,将不同劳动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劳动价值论基本范畴的丰富内涵及各自的作用;

第四,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主体之间的收入分配份额进行比较,揭示收入分配份额的变化趋势。

(四)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这一分析方法,主要运用于对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中。通过搜集数据,尤其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主体收入之间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从而达到定性分析的目的。

(五)文本解释学的方法

理论是一个历史文本,它有特定的视界即视看的区域。视界同历史一样总是不停地运动。随历史进程,我们现在的视界比当时的视界又有新的发展。我们现在学习理论,实际上就是两个视界的相遇、交融,即解释学中的“视界融合”,通过融合形成新的理解、新观点。

在上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书以古典劳动价值论的珍贵理论贡献为基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为资料,以百年来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为参照,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为实践依托,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成果为理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问题为主题展开研究。具体而言,本书的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本书先对国内外关于劳动价值论百年论争的观点进行回顾和梳理,从中梳理出劳动价值论在国内外研究中曾涉及的主要问题及其在当下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一论战的介绍和观点的评析,一方面,有助于在当前对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研究中,不再重复过去论战中已经涉及并有结论的问题;另一方面,延续论战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从而推进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这是研究的前提。

第二,本书从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必然性、重要性与可能性的分析中,引申出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命题,进而指出劳动价值时代化的基本任务之所在。这是提出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研究这一命题的起点。

第三,本书对研究的主题——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进程作了介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进程和内容进行梳理,从而做到尊重理论前提、回归理论真相和挖掘理论精髓,这是对研究对象本身的理论基础分析。

第四,本书分析了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现实必要性,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指出劳动价值论在当前遭受到的巨大挑战和面临的难题,这既是对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现实必要性分析,也是对劳动价值论时代化主题的必然提出。挑战和难题,恰好是时代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指出了理论的局限性所在。

第五,本书从社会劳动论、价值生成论、价值实现论、价值分配论等四个角度,分析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内涵与启迪,从而紧扣主题,即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这是主题的深化。

第六,本书对坚持和推进劳动价值论作了理论与现实的思考,这是本书小结部分,也是对本研究的总结,有助于指导我们继续推进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

四 研究重点与研究创新

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不是仅仅指出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和指责这些问题,而是寻找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并且尽力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案。因而本书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内涵重新梳理,准确理解和把握劳动价值论,为其时代化研究打下铺垫;

二是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包括劳动范畴丰富、劳动形式划分、劳动性质界定和劳动地位确定等内容,也包括价值创造与分配关系的厘清、分配制度的时代认识、收入分配的多元因素研究等问题;

三是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启迪,包括深化劳动价值论中关于劳动的论述的重要借鉴意义、深化劳动价值论中关于分配的论述的重要指导意义,力求为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现象提供理论的解释和实践的回应。

在这些研究重点中,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

一是研究视角不同。当前学术界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多从劳动价值论本身或是从劳动价值论与价值创造、价值分配问题入手,但在这些研究视角中,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与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现实进行结合分析的不多。因此本书通过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相关研究,除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之外,更在于要用时代化的劳动价值论解释和解决劳动收入占比的问题,进而为我国收入分配问题提出新的思路,这是创新之一。

二是研究内容不同。时代化是一个新的命题,不同的研究可以对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不同的论述。本书则以劳动论和价值论为视角,对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内涵作一阐述。在劳动论方面,关于劳动的分析内容,本书从十组概念出发,对社会主义劳动形式进行了丰富化的认识和分析,这些划分和分析是一种创新;在价值论方面,关于收入分配的依据,本书从直接因素、间接因素、伦理因素和偶然因素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此外,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西方价值理论,尤其是其与效用价值论之间的区别分析,笔者站在时代演进的高度,提出了自己的管窥之见,也是一个创新之处。

三是研究落脚点不同。目前在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面,有的学者是侧重论述劳动价值论本身的科学性、适用性等问题;有的学者侧重论述其在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需要深化之处;有的学者则侧重论述其与收入分配原则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分析自有其合理之处,然而这些论述本身不是本书的研究目的和落脚点。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研究,不仅实现劳动价值论在当下的生命力,更意在真正弘扬和彰显劳动和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在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领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才是劳动价值论的精神实质之所在,也才是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使命之所在。因此,研究的落脚点与其他研究有所区别。

五 研究难点、不足与研究展望

由于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是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研究,因而既需要掌握并解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又需要了解并分析复杂的现实情况,还需要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这些都加大了研究的难度。本书的研究难点主要有:

一是由于西方价值理论的研究多是以微观经济学的数量分析方法为主,因此,对西方价值理论的分析难度较大,需要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范式;

二是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标准及其如何实现时代化不好把握,目前尚未有定论,因此本书只能力求在时代背景下,做到劳动价值论理论上的深入和实践上的深化;

三是由于现存数据的缺失与失真,有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主体之间的劳动收入份额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方面的数据较难搜集、统计和分析。

囿于笔者理论功底不够,分析能力有限,加之上述的研究难点,因而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之处,具体有:一是由于自身学科的需要和研究的目的,因而使得研究较为侧重宏观分析,对于劳动价值论的微观分析则较为不足;二是研究过程中,具体分析样本和数据的选择上,出于研究的需要和资料搜集的限制,侧重选取了对研究有用的样板和数据,研究结论难免有偏颇之处。此外,由于自身水平的局限,对于劳动价值论基本范畴的界定和基本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和系统。

研究的不足,恰好说明了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这一命题在今后的可延续性。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同时也是一个持久的话题,它需要我们结合新时期的发展形势和新时期的研究手段,更深刻地说明劳动价值论在当前的生命力,更加坚定和有力地发挥其在当前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今后的研究希望能够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内涵入手,在当前的背景下探讨劳动价值论需要完善和发展之处,进而以完善和发展了的劳动价值论为当代社会经济问题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