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彩纷呈:少数民族婚礼(中外新视野婚礼丛书)
- 吴瑛 苏醒
- 13227字
- 2021-03-27 05:59:16
三 体现社会融入的结婚礼仪
凡·吉纳普提出“通过仪礼”的概念,他认为所有的仪礼都是从一种社会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状态,具体指与个体生命历程,如出生、命名、成年、结婚、死亡等相关,标志个体随其年龄的增长,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而举行的仪式。一个完整的通过仪礼包括脱离、转变和加入三种发展程度不一样的类型。通过仪式的意义有两种:从社会角度看,它承认个体社会状态的过渡;从个体角度看,它使经历仪式的个体对自己的社会状态有充分认识。因此,通过仪礼的功能在于,整合由社会状态的过渡带来的无序和不稳定。同时,凡·吉纳普认为:“婚礼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行动,是一种 ‘永久性地加入新环境的仪式’,同时也是一种变更关系、破坏社会平衡,以及从日常生活的、平淡中苏醒过来的场合。”
中国少数民族结婚仪式中的成年礼、结拜礼、认亲礼、祭祖礼等系列礼仪,集中体现了个体依次经历成长脱离(从少年到成年)、身份转变(从儿女到夫妻)最终实现以家庭融入(认亲)、家族融入(祭祖)为核心的社会融入过程,表征着个体身份转变历程中,社会群体关系的建构。
(一)标志个体身份转变的成年礼
成年礼仪是人生礼仪中最为重要并且具有多重特性的礼仪,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首先,成年礼是个体走向社会的程序,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同时,成年礼也是个体脱离被养育状态的标志,承担起所在集体和社会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婚礼同样承担着标志年轻人角色转变的功能,因此,有些民族成年礼与婚礼呈并存或融合的特点。汉代贾谊认为,“是以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位”。各民族婚姻中新婚夫妇的服饰,尤其是头饰以无声的语言传递着成年、婚配等信息。
第一,改变头饰特征作为成年标志。满族信奉萨满教,婚前一个月过大礼时,男方请求女家择吉日请萨游跳神志喜,为姑娘祈福。萨满跳神志喜后,由女方的父亲或伯父将男方送来的布匹用剪刀剪一下。然后,交给即将出嫁的姑娘裁制嫁衣。这种仪式,俗称“开剪”。开剪这天,姑娘要认真梳洗打扮,并且将发式由辫发改为盘髻。“盘髻”,是姑娘已“开剪”的标志,意味着她已许配于人,正在忙嫁妆,准备出嫁了。按照传统,朝鲜族小伙子都留辫子,成婚之前举行仪式,将辫子在头顶上挽成髻,并戴上冠,以示成年,谓之“冠礼”。所谓“笄礼”,也是通过一定的仪礼把姑娘的发辫盘成髻,叉上发钗。婚事一订,男女两家定吉日,行“冠礼”和“笄礼”。
新娘的发型、衣服、佩饰既体现了游牧文化的特色,又有礼仪内涵,它标志着一个女人姑娘时代的终结,新生活的开始。在鄂尔多斯地区,未出嫁的蒙古族女子都留有一条独辫,垂于身后。只有在出嫁的前一天,在隆重的婚礼上,才特邀德高望重的两位长者为“分发父母”,举行庄严的分发仪式,仪式上将姑娘的一条发辫散开,顺着两鬃梳成两根辫子,然后在辫子上系戴由新郎送来的华丽贵重的头带,从形式上完成身份的转变。彝族婚礼中,男方家要选出与新娘生肖相合的少女,用木盘端来木梳、头绳、揭开新娘头盖,用发油在其头上擦三下,梳三下,尔后将其独辫分成双辫,表示就此成为已婚妇女。
裕固族姑娘出嫁要在吉日前一天举行戴头仪式。傍晚,女家的亲朋以及姑娘平日的好友都齐集即将出嫁的姑娘家中,来客带来洁白的哈达。敬献给女方的父母,表示对姑娘出嫁的祝贺。晚上,主人请客人们在毡房中席地而坐,男客在左,女客在右。代表女方主持婚礼的最高主持人被称为“总东”。当总东宣布婚礼开始之后,两位伴娘把头面拿出,挂在毡房上首,然后坐在头面的两旁。新娘则还躲在正房内。客人们一边喝酥油茶、饮酒吃肉,一边听几位歌手唱古老的婚礼歌。酒过数巡,当银灿灿的启明星冉冉升起的时候,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进入举行戴头仪式的毡房。戴头面由两位少妇主持。戴头面时,舅舅或歌手们唱起典雅的《戴头面歌》。在舅舅的歌声中,即将出嫁的外甥女,在两位少妇的帮助下,改变了发式,戴上喇叭形毡帽,佩戴上胸饰和背饰,戴上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珍品编制成的头面。这意味着姑娘已经结束了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变成了新娘,就要离开哺育自己成长的父母,出嫁到男方了。
柯尔克孜族的婚礼,首先在女家举行,天还没亮,新娘的母亲就要陪着女儿洗浴,然后同新娘的嫂嫂、姐姐以及其他女眷一起为新娘梳妆打扮。服饰交换,发型的改变,标志着一个女子天真烂漫的姑娘时代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种全新的、陌生而又有点神秘的生活。对于待嫁的姑娘来说,虽然新婚是盼望已久的,但是,到了新婚前夜,要迈出这人生转折的第一步,还是很不容易的。此时,姑娘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姑娘时代的留恋,又有对婚后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当着这么多人,穿起新嫁衣,既紧张又羞怯。新嫁衣就是在姑娘扭扭捏捏,女眷们的苦苦规劝中,慢慢穿上的。此刻慈祥的母亲,要为出嫁的女儿梳最后一次头了,抓起女儿的满头小辫禁不住流下了惜别的泪水。母亲一边为女儿梳头,一边轻轻地唱着《哭嫁歌》。在悲喜交集的《哭嫁歌》和母女的啜泣声中,母亲将女儿头上的满头小辫,一条条拆开,经过细心的梳理,辫成两条又粗又黑的大辫子。此时,姐妹们以及女眷们纷纷向新娘祝贺,祝贺她新生活的开始。
云南红河哈尼族未婚少女是垂辫,结婚时把辫盘于头顶。出嫁这天,歌手“米谷”在旁吟唱着《送嫁歌》,姑娘在邻里嫂子和平日好友们的帮助下,结束姑娘时代的梳妆。凄凉的歌声,使平时无论如何快活的姑娘,临出嫁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哭泣不止。嫂子们和好友们帮她梳头时,她连辫子也不解开;为她穿衣时,她连手也不伸;始终是泪水涟涟地哭着,似乎要用哭和不配合梳妆来抗拒自己的出嫁。自梳妆开始,出嫁的姑娘一直哭到走出女家村寨“龙巴门”。
婚礼中的成年礼,标志着男女生理成熟,具备了建立社会性的异性关系——婚姻的条件。同时,在从未成熟阶段迈向成熟的分界点上,个体迫切需要着角色变化后的心理调适,接受成年礼仪时个体的不情愿与亲友的祝福、帮助共同构成一幅交织着分离与亲密的矛盾画面。
第二,改变衣饰特征作为成年标志。鄂温克族传统婚礼中最后一项仪式是换衣。届时,新娘与女伴们回到新房,一群姑娘饶有兴趣地翻看着新娘的婚纱照。女性长辈们则为新娘换上从娘家带来的“娘家衣”——红色的“泡泡肩”长袍,并为新娘包上头巾,这种由平肩改为大皱褶肩袖的红袍一穿,头巾一包,意味着姑娘变成“媳妇”了;第二次换装,则是换上婆家做的蓝色的“泡泡肩”长袍,戴上旱獭皮制的帽子,终于完成由娘家人到婆家人的转变。撒拉族新娘到达男家后,由自家长辈一人从大门口抱进新房的炕上,举行“开面”仪式,用筷子揭开新娘头上蒙着的面纱。这一仪式表明,新娘从此不再是“阿娜”(姑娘),而是“艳姑”(少妇)了,已迈进了人生的又一扇大门——长大成人,正式成为社会的一员。
婚礼进程中,新娘发型由辫到髻、辫式的变化,以及头部饰物的选用以及衣饰变化、开面、揭头盖礼俗都表征出不同民族社会为教化男女遵循成年后的行为规范做出的制度性安排。以头饰或衣饰变化为特征的婚礼成年仪式,向个体无声传达着成人社会的秩序与规则。
(二)标志婚姻关系形成的结拜礼
第一,传承传统生计文化的结拜礼。满族新妇被迎到男方家后,新郎要弯弓搭箭,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三箭。之后,新妇在女陪亲人的搀扶下,前后胸背铜镜,怀抱锡壶,脚踏马兀子(满族称方凳为马兀子),慢慢下车,脚踩红毡,至香案前(拜天地桌)。桌上放有弓箭、乌叉肉(猪尾巴骨肉)和三盅酒,以示满族祖先能武善猎。新夫新妇双双跪地向北而拜,曰“拜北斗”,也称“拜天地”。这时执祭人(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单腿跪于桌前,用满语高唱喜歌《阿什兀密》(合婚之意)。歌词大意是:“选择吉日良辰,迎来新娘庆贺新婚,宰杀了家里养肥的猪,摆下宴席,供奉在天诸神,请在天诸神保佑,夫妻幸福共长存。六十岁无疾,七十岁不见衰老,八十岁子孙繁衍,九十岁须发斑白,百岁而无灾。子孙尽孝通,兄弟施仁德,父宽宏,子善良,日后高升,夫妻二人共享富贵一生。”为做祈求祝福,递与锡壶两樽,盛米令新妇抱之,俗称“抱宝瓶”。又与栗子木一束,义取生子也,也有在院内搭设帐房,新妇入帐房前由新夫用秤杆挑下红盖头,名曰“挑盖头”。
第二,蕴含传统“六礼”祝福的结拜礼。朝鲜族婚礼在新娘家里举行,先“函夫”向新娘家的女眷递交“婚函”。女眷用双手撩起裙子兜接,拿进屋里让其他女眷观看里面的礼物。接着,由“雁夫”向新娘家递交用彩布包裹身子的木雁,用以表示忠贞不渝的爱情。新郎踏着踩布,徐徐步入新娘家的院内。新娘家把木雁放在踩布或一张小桌上,新郎用扇子轻轻地推移三下,尔后站在喜桌旁边。此时,新娘由两名“伴娘”搀扶,从屋里缓缓走出,站到新郎对面。这天新娘的打扮是,头挽“大发”,上戴“簇头里”,发钗上悬垂二两宽“发带”,垂于前胸两侧。身穿“长衣”。新郎新娘隔着喜桌相向而立,在司仪的主持下行交拜礼和合卺礼。所谓交拜礼是新郎和新娘互致跪拜礼。合卺礼则是新郎和新娘各斟一杯酒,相互敬饮。
第三,遵循宗教规范的结拜礼。回族信奉伊斯兰教,举行婚礼的当天凌晨,男女双方均在各自家中行“大净”,男家主妇(新郎的祖母或母亲)经沐浴后,欢欢喜喜地将写有《古兰经》经文(阿拉伯文)的大幅裱悬挂堂中,焚香点烛,以感谢“真主”,赐给良缘,早上,设便宴招待阿訇及男女双方迎亲、送亲的客人后,即由阿訇主持举行结婚典礼。阿訇依次问新郎新娘的经名,然后问他们是否同意结婚,双方都表示同意后,阿訇即念《依扎布》(俗称念配婚经),意即“万能的真主啊!感谢你的恩典,请你使其俩人的婚姻成全”。新郎和新娘跪在铺有新席的地上“听经”。念完即向新郎新娘身上撒“金豆”。最后是新婚夫妇双手摸脸,做“都哇”,感谢真主。从此,新妇一切附属丈夫,终生从夫居。至此,结婚仪式算结束。
第四,体现民间信仰的结拜礼。土族民间有崇拜火的传统,送新娘的队伍来到男家大门前时,门前已有两位妇人及新郎与男家招待人等迎候,新郎亲自走到新妇的马前扶之下马,由二位妇人搀着立于门前铺好的红毯上,新娘面前置一小桌,上面放着两杯茶,两盘点心,在桌上放好了一个红布包,里边包着一双新的筷子,此包东西由新娘的伴娘代为收起。此时新郎走到新娘的旁边,与新娘并肩走进院子里。男家的院子中央烧着神火,神火的后面亦如女家安置供桌,桌上陈列祭品,点着酥油灯,院子的地上铺着红毯。男家的男女亲戚与女家的送亲人们站在两旁,由礼宾唱礼,新郎新妇行跪拜礼后,新妇被搀进厨房,新郎在厨房门前相候,新妇对灶神行跪拜礼,再被搀出来与新郎同入新房。在新夫妇的行进中,男家的妇女们不断向他们身上撒粮食、撒铜钱。新房内烧着两盏酥油灯,进入新房后新郎才能为新妇揭下盖头的布,摘下头饰,两人方坐在炕上行交酌礼。
鬼魂观是彝族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凉山彝族在第二天夫方要将临时搭起的洞房拆掉,并为新娘举行迎魂仪式。迎魂仪式在夫家屋内火塘畔举行。新娘同夫方全家成员齐坐火塘侧,由请来的毕摩(彝族的巫师)通过宗教仪式,将新娘的“灵魂”从母方转到夫方,作为夫方家庭的正式成员。转魂的具体祈祷仪式,先由毕摩手提捆绑起来的活母羊,从左绕新娘头部七圈,从右绕新娘头部九圈,然后将母羊打死。羊头、五脏、羊皮归毕摩,其余归主人。如用猪作牺牲,要将猪的一半分给毕摩。小凉山彝族习俗,出嫁的女子由毕摩举行完加入男家宗教仪式后,便可返回母家,过不落夫家的生活,直到生育前夕才开始正式过坐家生活。男家通常也是当妻子要生育前,才正式盖房屋,组织新家庭。坐家彝语叫“阿帕一”,不坐家彝话叫“阿帕阿一”。
第五,体现敬祖传统的结拜礼。鄂伦春族结婚仪式开始之前,男方的父母及其他长辈和娘家来的长辈人都请到上方座位,其他人则在两侧坐着或站着。仪式开始,新郎、新娘在亲友的陪同下走进场地,然后在司仪的主持下,先拜天地,即面向北磕三个头,再给父母及其他主要长辈们一一磕头。长辈人在受此礼仪时,都要简短地祈祷几句,以示祝福。老人们每说一句,新郎、新娘都要发出“者!者!”的应答声。拜完后,司仪要致贺词,以幽默而生动的语言,滔滔不绝地说上一番,希望新郎、新娘婚后互敬互爱、生活美满幸福,孝敬老人,生儿育女等。
羌族迎接新娘进屋。即准备敬神拜堂。此时香灯师燃香点蜡,堂屋神龛前桌上放几个碟子,内盛青稞、麦子和米等,新娘、新郎并立于地上铺的席子上,司仪人(一般为外管)用羌话高声演唱:先拜天地,后拜高堂,再拜爷爷、奶奶、父母、姑爷、姐姐、哥嫂,再拜四门亲戚!襄帮弟兄,最后夫妻交拜,新郎举手揭盖。在新人拜堂时,双方母舅用羌话嘱咐他们成家立业,勤劳生产,遇事商量,和衷共济,白头偕老;并将敬神的青稞、麦子和米等撒向新娘、新郎。众母舅讲话完毕,新娘转入洞房。
白族一般结婚时间需三天。新郎迎亲到达女家后,吃一餐饭,新郎单独拜女方的天地、祖先、灶君及岳父母长辈。然后发轿,新郎坐男轿,新娘坐女轿,媒人骑马或步行。花轿到达男方大门前停下,请人将新娘背入洞房,或由新郎牵新娘步入洞房;但步行则须用新席子两张,一张替换一张地铺在地上,让新娘从席上一直走到洞房。新娘进入洞房后,进行梳妆,将原来作为姑娘标志的辫子,改梳为“堕髻”。这时男方大开簇席,新郎、新娘即于此时拜天地、祖先和灶君,然后进入洞房。到吃晚饭时,才吃“团圆饭”。一般是“巳时发轿,午时进门,未时交杯”。吃完团圆饭,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主要由表亲(姑表、姨表、舅表)闹房。
第六,贯穿象征礼仪的结拜礼。婚姻是联系两个背景不同异性个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其过程也是解决二元甚至多元存在的诸多矛盾与隔阂的过程。以拴线为特征的婚礼仪式,通过连接象征,即线的连接,表达解决婚姻中的冲突、隔阂与分歧,达到和谐相处理想境界的祝福与期待。傣族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在各自的伴郎、伴娘的陪同下,相对坐于长辈的下面,在他们中间摆着一对烹煮过的鸡、两对蜡条、两瓶酒。先由村寨头人拴线祝福,然后是家长及长辈拴线祝福。长辈拴线时,首先由家族中的父系亲属(傣语称“见摆丢”)进行,其次是母系家属(傣语称“见摆达”),最后是其他亲戚。拴线后,新婚夫妇,向岳父母献“喂奶费”,数目为偶数,表示吉利,通常用滇铸半开银圆二元左右。勐海县八达区帕勒寨布朗族婚礼的第三天要举行拴线礼。参加第二天婚宴的本寨客人深夜纷纷散去后,远道的客人们亦纷纷被安排就寝入睡,新郎则躺在床上假装入睡,每幢竹楼都是静悄悄地,寨内一片沉寂,忽听得一声鸡叫,宣布偷姑爷和拴线仪式开始。这时新娘的干爹干妈领着新娘和几个女伴悄悄地来到新郎的住宿处推醒新郎说:“时间到了!”“时间到了!”新郎一声不响地悄悄背起事先准备好的东西,点着火把(绝不能熄灭)迅速向女家出发,来到女家。新娘的母亲守在楼梯口迎接,她送给女婿一套新衣和一块包头巾。新郎接过礼物,并把芭蕉叶裹着的一对蜡条插在女家门外,表示从此算是女家的人了。然后新娘的母亲舀一瓢清水给女婿洗手,带新郎进入室内。若是女子娶到男家,则是在鸡叫以后,新郎由干爹干妈领着,和伴郎们一起点着火把,悄悄地来到女家。这时新娘的亲人们都佯装睡觉,于是新娘和她的伙伴们背着陪嫁的东西,迅速离家出发。新郎的母亲守在楼梯口迎接,她送给新媳妇以衣服、筒裙、银首饰、镰刀、竹铲等东西。新娘接过礼物,又将芭蕉叶裹着的一对蜡条插在门外,表示从此算是男家的人了。新娘的母亲舀一瓢清水给媳妇洗手,然后迎进门去。新郎、新娘进入女家或男家室内之后,即举行栓线仪式。室内灯火通明,谈笑声不绝。酒席摆好,由新郎新娘为干爹干妈先给他二人拴线,然后盛一盆白米,上摆白线,端到桌边请众老人给新郎、新娘拴线。拴线的老人们照例要一边拴线,一边祝福,并送给新人一点礼钱表示庆贺。酒席往往是摆了又撤,撤了又摆,一直到前来贺喜的人都吃罢离去,竹楼上的琴声和对歌声仍延续着,直到深夜甚至第二天凌晨。
红河一带哈尼族男女青年的婚礼仪式也有自己的特点。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私订终身后,男方便请媒人向女方父母求亲,得到女家父母的认可便下聘迎娶。迎亲时,男家派一对父母健在,家中无死于非命的所谓“干净”的中年男女作为迎亲人,到女家迎接新娘。女家对于这位迎亲者的到来,要以美酒佳肴盛情招待。宴席中,迎亲人拿出小贝壳三枚,当众交予女家父母。这种小贝壳,红河哈尼语称为“厚恩阿玛”,被看作男女两家结亲的标志;男家若不交贝壳,婚姻是不算数的。直至现在,迎亲人当众交贝壳的习俗仍被作为完婚礼节流传下来。
婚礼中的驱邪象征同样发挥驱除不良影响,弥合个体二元差异,顺利进入婚姻生活的寓意。赫哲族结婚拜天地的时间是在天刚发亮,太阳还未出来的时候。在拜天地之前,新郎用彩车去迎接新娘。新娘要将辫子改梳发髻挽在脑后,表示社会身份转变,并穿上代表趋吉避害的红袄、红裤,头上戴花,蒙上红布,打扮停当之后坐在椅子上,由她的兄嫂或其弟弟抬着或抱着上彩车。到婆家门前,新娘又被人抱下车来,为了避免受邪魔的干扰,新娘不能脚踏地面,在她经过的路上都铺上了红毡,如无红毡,用麻袋代替也行。在早年还无桌子时,新郎和新娘是在门槛外拜天地。有了桌子之后,就在院子里摆一张桌子,作为拜天地的地方。拜完天地之后,新郎在前领路,新娘跟随后面向新房走去。当新郎已进入门里,而新娘还站在门外之时,新郎回过身来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红布甩在前房檐上。此时,两个结婚的青年人才第一次互相看到对方的面貌。新郎的弟弟、妹妹、嫂嫂等人就把早已准备好了的五谷粮——高粱、大豆、小米、玉米、绿豆向新娘头上撒去。同时在门外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除一切妖魔鬼怪,保佑家宅平安。
还有的民族以嬉戏行为,象征婚姻缔结及婚后祝福。丽江纳西族结婚,新娘、新郎跨过马鞍进入大门时,东巴开始念经,并在新娘的脑门上点几滴酥油,有的地区是在大门口备一碗清水,当新娘进门时,由媒人向新娘头上泼水,表示新娘从此是男家的人了。新娘进屋后,先送给公婆各一双鞋,并由女方送亲的人将新娘送给新郎的鞋丢到新床床底深处,这时新郎要弯腰到床底下将鞋取出,趿拉着穿起,称为“换脚鞋”。“泼新水”及“换脚鞋”,以嬉戏的形式,象征着新婚男女身份改变及归属变化。随后,即开始拜天地、祖先和公婆,新人并互相鞠躬。拜时,新娘手中握有一块菌形的盐巴、新郎手中端一小土罐清水或茶水,分别象征婚后女主内负责油盐柴米,男主外负责交际应酬的社会分工模式。结拜之后,新郎将女方陪嫁的红柜打开,内装有米、糖、石头、梅花、一串钱等,新郎观看完后,将钥匙丢在柜子上,小孩去抢钥匙,然后用糖食赎回,为婚礼增加喜庆的氛围。
(三)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敬拜礼
敬拜礼是各民族婚姻礼仪中普遍存在的行为模式,主要发挥社会整合功能,核心是形成亲属集团内部的领导权威及其相对应的服从规范。具体而言,敬天主要体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敬神(寨神、家神)、敬祖主要巩固亲属组织,敬亲体现村社权力和地位结构。
第一,表达感恩的敬天仪式。昆明西山区黑桃箐彝族婚礼,将新娘迎到男方家后,男方在院中用树枝搭的凉棚内设一酒席,请村中父母双全,多子多孙者一家吃,叫吃压席酒,彝语称“切黑矣”,边吃边由两位会唱老人在旁唱压席歌。彝语称“唸沙一丘”,吃完收席后,新娘及送亲者入棚内休息就座并吃饭。至晚客散,由送亲者送新娘入新房,并由送亲者陪新娘就寝。第二天起床后又由送亲者陪新娘入小棚内就座休息片刻,然后由新娘新郎在一群人陪同下,至祭祀台举行一次祭祀仪式,即在祭祀台煮一头猪,供在两棵神树前,叩头而拜祭祀,彝语称“通公楞”,意为祭祀祖先和老天爷。因为彝族每个人生下后三岁要到祭祀台举行戴项圈祭祀,意为把他托付给天和祖宗保佑她他(她)至成人,现在已成人结婚了,天和祖先之责已完,把项圈交回祖宗和天,并以此对天和祖宗感恩。祭毕,新娘即由送亲者陪送回小棚内坐息,新郎则和同去者在祭祀台把猪头吃掉方回。
阿昌族新娘进门时,必须站在门口铺好的草席上,由两个中年妇女,抬着筛盘,内放一罗锅盖,里面装有七股红线制成的七股灯芯和适量的植物油。点上火,俗称“齐心灯”,在新娘身上绕三转,然后由新郎用一条新毛巾牵着新娘走进堂屋,进堂屋后必须先绕着火塘转三转,然后才牵入洞房。新郎离洞房后,两个“园成婆”(即多子女的中年妇女),马上给新娘改装为已婚妇女的装束,戴上黑色高包头,穿上筒裙。接着新娘就在“园成婆”的陪同下走出洞房参加祭献天地和祖宗,新郎和新娘三跪九叩祭献天地后,即由“园成婆”将事先准备好的蜜酒两杯和已去壳的鸡蛋两个,拿给新郎新娘吃掉,俗称吃“交杯盏和凤凰蛋”。
第二,表达家庭归属的敬神、敬祖礼。普米族新娘到男家时,要有人向空中放火枪,三枪一次,放六次。并大门外面拉一匹布,由送亲的两个人扶着新娘由布下走过,表示男家接了新娘带来的财气。这时,除新郎仍在屋中等候祭锅庄以外,其余的人都要到大门口迎亲。新娘下马以后,喇嘛就开始“开财门”。两个送亲人引领新娘到屋中坐下,便由村中老人来祭锅庄,用女家带来的祭物,即酒、酥油、肉、糯米粑粑等。这个主祭的老人,要在新郎新娘的前额上各点一些酥油,然后说:“这个姑娘今天变成家中人,点一些酥油做记号,请家中的山神祖先看这个记号来识别。”祭完锅庄以后,婚礼便算完成。新娘要送给接亲的三个人每人一条裤子,送亲的两人每人半匹布。新娘家的送亲人更送给男家村中每户半斤肉、五六个糯米粑粑,同时全村每户也都要请送亲的两人、接亲的三人及新娘等六人到各家去喝酒、吃饭。云南墨江县哈尼族支系阿木人婚礼的第二天是拜亲、入洞房。早晨起来,新郎领着新娘到竜林种一棵竜树,表示从今起,新娘已属男家人;早饭后先拜认亲朋,后拜见公婆;下午的喜筵名为“请双客饭”,逐桌向客人敬酒拜谢之后,才双双进入新房,婚礼完毕。
勐海县拉祜族结婚礼仪比较简单。结婚当天,男女双方各杀一头猪,男方要把猪头送到女方家,然后切成两半,一半留下给女方,一半仍带回去;女方照例也将自家的猪头切成两半,一半送男家,一半留下和男方送来的半边合在一块,表示“骨肉至亲”“新婚和合”的意思(贺开地区直接交换猪头)。新婚夫妇一同下山取水,然后先到女方家庭敬新水、背柴、献饭给岳父,再回男方饮水献饭。接着到寨庙里磕头、赕礼肉,由安占主持举行祷告村社神灵仪式。祭祀毕,再到女方家庭,由女方家长给新婚夫妇拴线,新婚夫妇拜了女方亲戚,再返回男家照例举行祭祀礼拜,至此全部仪式完结。
赫哲族婚礼中的拜祖宗仪式,既是表达家族归属,也发挥着对新人的教育功能。首先,训导新娘为妻的规矩。新婚夫妇入洞房之后,一个非新郎直系亲属的老人,手执三根约三四尺长的苇芦秆,中间扎着三道红布,向新娘训话,大意是说,新媳妇要孝顺公婆,尊敬丈夫,待人要和气,不要发脾气。要好好劳动,不要偷懒。屋里的话不要向外传,外面的话不要向家里传,要好好过日子,等等。接下来是祈祷祖先的福佑,老人训话毕,新郎、新娘在祖先牌位之前下跪,并听老人向祖先祷告:新媳妇已经娶来了,从前是外姓的人,现在成了一家人,祖先要好好管教,保佑全家好好生活,等等。再次,对新娘责任的嘱咐。拜完祖先,再拜灶王,老人又向新娘训话:一辈子不离这里,灶火不好烧不要发脾气。每天要给老年人烧炕,要不,灶王就要怪罪你,等等。这一切手续完成之后,新娘才开始坐到炕上,脸朝着墙,背向着外,一直坐一整天。
第三,表征家庭结构和家族成员地位的拜亲礼。勐海县曼散布朗族婚礼要敬象征寨子的寨桩,寨桩用“阿曼”树做,中立一大棵,周围立七小棵。仪式是先用一瓶酒、一碗饭和一碗菜放在寨桩处,由达官主持祭祀,同时结婚的男子也参加祭祀。祭寨桩,表示村寨神对婚姻的认可。之后,结婚的主人送给达官一只鸡、一个猪头。因为受佛教的影响很深,所以新婚男女要共同到寺院拜佛。拜完佛后,如果是从妻居,夫妻先到夫家,丈夫的父母招待吃一餐饭,丈夫的母亲将准备好的一条裤子送给女子,女子便带这条裤子把丈夫领到家里。在进女家房前,等在门前的女子的母亲则把准备好的一件上衣放在一起,作为结婚的象征物。在离婚时,男则取回裤子,女则留下自己的上衣。如果是从夫居,先由女家招待吃饭,女子的母亲送给女儿一件上衣,由男领女到男家。在进男家前,男子的母亲把一条裤子同上衣放在一起。结婚的仪式虽由建寨的达官主持,但代表村寨的行政头人叭、鲊必须先参加分别在男家和女家举行的宴会,叭、鲊不到,婚宴便不能开始。
蒙古族新郎新娘进入新蒙古包内后,双双站在佛像前,先叩头敬佛,然后拜见父母兄嫂,接着由一个少妇领新娘行“开灶礼”,在锅灶内点燃火,安上锅煮牛奶,由新娘亲手舀半铜勺牛奶洒在火焰上,便算开始了新家庭的主妇生活。随后,新娘用银包木碗盛上酸奶,新郎双手端上给宾客们轮流尝吃,最后由新郎新娘尝吃。接着宴席开始,先是茶食,接着由新郎新娘向宾客敬酒。酒席间,宾客中的长辈向新郎新娘祝词,大家唱起祝福的歌曲,吃着大块的手抓肉。酒足饭饱,老年人即告辞,年轻人继续留下,在草地上围着新郎新娘载歌载舞,直到夜深人静,才告辞而去。
(四)标志个体家庭融入的认亲礼
第一,结拜礼之前,以赠送礼物为媒介的认亲是双方建立社会关系的开始。
按照达斡尔族人的习惯,接待新姑爷的察恩特礼,必须操办饮宴和认亲。新姑爷到来的当日晚间,召集本莫昆(即亲族)的男女老少设宴,称之为“察恩特安特贝”。当宴席开始之后,男方的陪礼人便要向参加饮宴的长者们婉言交代所送来的礼品的种类与数量;接着由女方的长兄引领新姑爷认亲,向长辈们一一敬酒磕头。宴罢,安排数人将送来的毛猪用火燎烧后开膛收拾,当夜将肉煮好,备次日全莫昆族亲好友在认亲的宴席上食用。第二天早饭后,便通知本莫昆的亲朋故旧前来参加察恩特礼的认亲宴席,这叫做“察恩特宜得贝”。它的礼仪与头一个晚间莫昆内认亲的程序相同。对有些不能来的长者,要从察恩特礼品中留下一些酒肉点心,赠送给他们,这就是“爱格塔塔贝”。“察恩待宜得贝”后的次日,女方的兄长便引领新姑爷前去本莫昆的族亲好友家登门认亲,同样敬酒、行磕头礼。此时,受礼者要赠送小钱搭子、烟荷包之类的礼物给新郎,有的要赠送现金。迎亲宴罢,将送亲的宾客请到另室休息喝茶。此时,重新装扮过的新娘,在嫂嫂的引荐下,向公婆、祖父母、家中的长辈等一一行装烟礼或行敬酒叩首礼。然后,在家宴中,向莫昆族亲的长者们行敬酒磕头的认亲礼。
傣族结婚时,新郎家要按订婚时商定的“暮欢”(礼物)数如数带来。这些“暮欢”除送给村社头人外,送给家族的“暮欢”,按血亲关系的亲疏分配,父系亲属(“见摆丢”)得“暮欢”总数的三分之二,母系亲属(“见摆达”)得“暮欢”总数的三分之一。新郎新娘,经过结婚,便取得了家族和村社成员的地位,并享受其权利和承担家族、村社成员应尽的义务。
第二,婚礼中,形式各异的认亲礼促进着双方的交流与互动。
羌族婚礼认亲仪式是长辈教育和嘱咐新人的时刻。拜堂之后,羌族接着举行敬神、拜客和谢红仪式。首先由司仪人代表主人用羌话高声念唱,其意为:
今天我家办喜事,添人进口颇吉祥,特地敬请诸神灵,
保佑他们有吃穿,家道兴隆人丁旺,开始一家发五家。
五家发到一百家。愿神灵保佑他们,像太阳一样通红,
似月亮那样明亮,如星星一般耀眼,吉祥如意万事兴!
然后司仪照礼薄念唱,呼叫送礼名单:“×××挂红花一勒!”意为某某人挂红送礼!并请送礼的亲戚和家门房族长辈一一受拜。在新娘、新郎拜客过程中,新娘的母舅和哥哥等一面饮酒,一面起立用羌话教育和嘱咐新人。
一位舅舅的嘱咐词为:
今天你俩成了家,须要勤劳又和睦,要像蜜蜂将蜜酿,
要像蜘蛛把网结,勤奋持家莫偷懒,建设一个幸福家!
一位哥哥的嘱咐词为:
妹妹今天到婆家,勤劳生产承家业,养儿育女理好家,
尊老爱幼是本分,诗人谦和莫纷争,望您记住我的话,
哥哥不会忘记您,逢年过节有接送。倘若妹妹不听话,
吵嘴闹架又懒惰,即使偷偷回娘家,也要赶您返婆家。
我家对您有教养,千万别丢娘家脸!
拜客毕,即抬出新娘陪嫁带来的一大背篼羌式云云鞋。此时司仪高声唱名,由新娘将鞋送给男家母舅、父母、姑爷、姐姐、哥嫂等。每人一双,送完为止。在此过程中,新娘的母舅、哥哥再用羌话教育新人。内容与上面大抵相同从略。接着,新郎给女方送亲的母舅、姐姐、哥嫂、妹妹、斟酒点烟,道谢他们辛苦了,并用羌话说:“饭虽不好,请吃饭;酒虽不好,请饮酒!”最后,由司仪代表男家主人致《谢红词》,并请红爷收礼。
有的民族婚礼中的敬酒仪式也就是认亲仪式,敬酒的顺序体现出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云南红河县架车自称“腊咪”的哈尼族,结婚的仪式在女室内举行。结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一家便忙着摆设酒席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寨友。酒席分设于男室与女室内,男客在男室就座,女客在女室就座。男女室内各有一桌主要的席位,用以招待舅父舅母和男女长者。开席时,新郎新娘首先要将“鸡八鸡昨昨”(一种装在竹筒内煮的肉)摆在长辈们面前,专供长辈食用。当宾客开始饮酒用菜时,新郎新娘双双同去敬酒。敬酒的秩序是,先敬舅父舅母,次敬长辈,然后再敬其余宾客。在敬酒时,客人们往往用酒回敬,新娘新郎不能推辞,应倒入口内,再吐在预先准备好的干毛巾上。举行婚礼的这天,新娘的近亲一般都不到新郎家赴宴。新郎家专门安排一些亲戚到女方家赴宴认亲,以加强双方的互动交流。
在景颇族的婚礼上,证婚的寨中父老长辈,热情洋溢祝贺新婚后,敬酒少妇端来两小竹杯米酒,分别捧给新郎和新娘。按习俗,新郎先把手中的酒杯送到新娘嘴边,新娘一饮而尽。之后,新娘再把自己手中的酒杯端到新郎嘴边,心花怒放的新郎当然更会一饮而尽。接着,新郎抱着大竹酒筒,新娘端着小竹酒杯,双双来到父母的面前,先敬公,后敬婆。公公高兴地一饮而尽,婆婆却在饮酒前摘下自己项上的银圈或项链,挂在新娘的脖子上,又摘下自己手上的银镯,套在儿媳的手腕上,之后,才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婆婆的银圈和银镯送给了新娘,表示新娘从此之后就成了男家的人了。
澜沧县拉祜族的新人献清水,既是婚礼中认亲也是得到祝福的仪式。结婚之日新郎在媒人、伴郎的陪同下到新娘家拜堂,然后步行返回夫家,再向夫家拜堂,然后新郎新娘双双背上竹筒到山箐背来清水,给媒人、族中老人、亲友、宾客喝,客人一面喝清水,一面向新婚夫妇祝福,晚跳芦笙舞,新婚夫妇在男家住数晚后,即一块返回女家,婚礼即结束。
第三,婚礼后,亲属认亲进一步明确了村寨社会结构,传达着婚后的行为规范。
满族婚礼第二天清晨,新郎新娘起得很早,拜叩宗族长辈和父母、叔伯、兄妹等,俗称“分大小”。从此新娘作为家庭成员开始分清尊卑大小远近亲疏关系。厘清辈分,分清长幼就可避免冒昧行事而犯规矩。
白族婚礼第二天,女方母亲及弟妹前来男方认亲(女方父亲则不能去),男方请客。第三天,新郎伴同新娘向男方各长辈叩拜认亲,并告以称呼,男方请客。请客后,新娘回门,新郎伴同前去,男方的父母兄弟姐妹亦去女方认亲,由女方请客;然后新郎及其父母兄弟姐妹先回家,随后新娘亦回婆家,带些土产作为礼物,喜事即告结束。
昆明西山区大小昭宗彝族倮倮濮婚后第二天,新娘要早起,负责打扫室内,然后由女方送亲人将新娘藏起,直到让新郎找到为止。第二天早饭后,先举行认男方的亲友礼,认亲礼主要是认男方族内和亲戚中的长辈。然后便举行回门,回门时媒人亦参加。回门实为到女家举行认亲礼,出晚回来。第三天举行复门,仅新婚夫妻去,亦当晚回来。
丽江纳西族婚后第二天,举行“分大小”仪式,意即认亲。男家将所有亲戚长辈请至家中,按长幼尊卑、公婆在前、舅父母次之,男女各站一行,由新娘一一拜见,长辈向新娘赠送一点见面礼钱。这一天清晨起床后,婆婆亲自端送或喂给新媳妇一碗莲子粥、一碗面条。第三天回门,带些米、糖、酒等礼物,新娘由女伴陪同先行,新郎随后由男伴送至女家。有的地区是两人一道通行,过桥时,在桥边买一点糖食吃。至岳家时,新郎要一一拜见女方的舅舅、伯叔和其他长辈,岳父母招待新夫妇及陪送的青年和女家亲友吃喝一顿。不管路程多远,新夫妇必须当天同返男家。
蒙古族婚礼第三天,有的地方,特别是农区,要举行认亲仪式,即新娘家的近亲前往新郎家认亲,男方家称他们为“依尔格沁”(即探望者的意思),通常是新娘的父母、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等。他们各带礼品去新郎家,在盛宴上男女方近亲彼此相认称亲家,以便日后互相关照帮助,当天“依尔格沁”要回去。
拜揖和领家教,是阿昌族婚礼中重要内容之一。早饭后,新郎家堂屋里摆设两张并拢的木桌,桌上摆上草烟糖果瓜子白酒,然后请高龄长者和直系亲属入座,新郎披上红色绸布,陪同新娘出洞房,跪在草席上给在座的长者一一磕头,并敬上蜜酒一杯。领受磕头和蜜酒的长辈,必须拿出首饰或现钱作为小礼赠送给新娘,同时讲上几句祝福和勉励的话,男方长辈轮完以后,离座,然后又由女方家来的长辈入座,内容相同。每一批入座长辈中,要由一位见识广,有表达能力的叔伯代表受礼人对新婚夫妇进行简短的训话。内容是尊老爱幼,孝顺公婆,夫妻和睦,共同治理家务等,然后鸣放鞭炮,宣告拜揖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