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 刘敏
- 11211字
- 2021-03-27 05:47:45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所谓集群(cluster)就是指“一定数量的紧密生长在一起的同类事物、人或者事务的聚集”(Collins Concise Dictionary, 1990: 211)。而对“产业集群”的称谓在国外的研究文献中可谓多种多样,如“产业群”(industrial cluster)、“地方产业集群”(local cluster of enterprises)、“地方生产系统”(local production system)、“区域集群”(regional cluster)、“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等;在国内,我们对其称谓也不尽相同,如浙江省称之为“特色工业园区”、广东省称之为“专业镇”,在专业文献中,我国有的学者还称之为“产业群”、“企业簇”等。
国际上对产业集群的最早研究来自“第三意大利”(包括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的7个省)。意大利学者别卡提尼(G.Becattini)在20世纪80年代末使用了产业区概念,抓住了区域中小企业高度聚集成功的特征。这一概念与19世纪末马歇尔(A.Marshall)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所论述的小企业集群的产业区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又将其称为“新产业区”。最早对“产业集群”概念加以严格界定的是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他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集群通常包括下游产业的公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专业化基础结构的供应者和提供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撑的其他机构。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将产业集群的概念扩展到国家层面,并运用钻石模型和集群方法分析了美、英、德、意、日、韩等国的产业竞争优势,并为它们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机构也一直致力于产业集群战略的研究和推广。UNIDO认为集群是生产一系列相同或相关产品而面临共同的挑战和机遇的企业在部门和地理上的集中;而OECD则把集群描述为众多相互依赖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和一些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客户所组成的一种生产网络。
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也有独到的见解。有代表性的定义有王缉慈、仇保兴、吕政等。王缉慈指出,产业集群是大量专业化的产业或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柔性集聚,它们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扎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仇保兴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自主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小企业组成;这种特定关系隐含着专业分工和协作现象,集群中存在企业间的互补与竞争;信任与承诺等人为因素来维持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时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认为,产业集群就是在同一地区集中了一大批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通常是以具有主导产品的大企业为龙头,众多小企业为之协调配套。
具有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不同理论背景的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界定。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支撑机构和服务组织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柔性集聚,是区域内企业间的柔性专业化分工及结成的紧密合作网络,是根植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空间组织体系。这种空间组织体系既可以克服由企业规模扩张而产生的企业内部组织交易成本过大、官僚主义等规模不经济,又降低了不确定性大、交易频率小等市场制度缺陷引起的市场交易费用,成为当前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组织失灵的一种制度性良方。产业集群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即企业在空间布局上由分散走向集中的阶段。二是由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通过产业链将企业紧密有机地集聚在一起,增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形成产业集群。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即由企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的阶段。高级阶段的产业集群可以促进生产力的真正跃升,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二)产业集群的特征
尽管具有不同理论背景的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群做出了界定,但其基本内涵还是一致的。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1.地域空间的集聚性
地域空间的集聚性是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产业集群不等同于相关产业地域空间上的简单集聚,但产业集群的产生却要以地域空间的集聚为前提。产业集群首先是大量企业、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集聚的现象,这种集聚现象来源于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内在联系以及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马歇尔关于产业地理集聚三大因素的分析以及韦伯的集聚经济分析的研究重点都是在产业的地理集聚上。没有相关产业在空间地理上的集中,就没有知识外溢、信息共享、外部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等种种竞争优势,更不用说相关产业的集聚了。地域空间的集聚性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区域空间内的企业间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总的来说,产业集群的出现降低了有形和无形的交易成本,提高了经营绩效(Appold,1995)。
2.园区的专业性
产业集群是众多具有水平联系、垂直联系和互补性的大量关联产业的企业聚集,形成特色产业园区,使相关企业的活动扎根于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产业区域化、区域专业化。产业园区的专业化特征,使集群内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化企业聚集在一定园区,形成相互信任的产业文化,降低集群内企业间的交易费用,使园区实现规模生产。
3.区域文化的根植性
根植性源于经济社会学,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嵌入社会关系中。区域文化的根植性是指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经营行为、经营动机和企业间的交易规则根植于区域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根植性从根本上强化了集群的竞争优势,并与地方社会资本积累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加强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本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密切联系。此外,产业集群的文化根植性还可以产生“溢出效应”,使信息、技术在区域内扩散,促进区域新企业的产生,使产业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产业集群理论作为一种区域发展战略,必须注重区域发展的内力,使区域本身产生“黏性”来留住和吸引企业,这种黏性就是集群的根植性,也是区域外其他竞争对手难于复制的优势。
4.网络及产业链的共享性
产业集群是一种产业网络体系,包括区域内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间、企业与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间以及企业员工与员工间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协作关系网络。还包括企业生产要素市场网络、技术信息网络和区域创新网络。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征可以使企业间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交往,产生知识综合集聚效应,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沟通使新观念、新技术相互扩散,从而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并不是在一定区域内简单的接近和集中,而是以某种附加值的生产链关联在一起,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链。从产业集群企业间前、后向和水平的网络合作关系中可以看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机械设备生产制造、零部件生产服务供应的企业,下游的产品销售商及网络客户等,同时,还可以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行业中介组织以及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生产企业,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与产业相关联的网络体。
(三)产业集群的分类
关于产业集群的分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观点。产业集群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行业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表1—1列出了笔者认同的产业集群的划分依据、类型及特征。
表1—1 产业集群的划分依据、类型及特征
资料来源:根据吴晓军的《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建设》整理而得。
二 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一)国外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
1.外部经济理论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
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Marshall,1890)和当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91)是基于外部经济理论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的。
马歇尔第一个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较系统地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他把经济规模划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两大类。前者指的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后者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马歇尔认识到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指出产业集群是外部规模经济的结果。马歇尔认为,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一般较容易被人们认识,企业也会尽可能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事实上,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同样重要,尤其当产业持续增长并集中在特定的地区时,熟练劳工的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或产生专门化的服务性行业也会伴随产生,铁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也会得到改进。以上所述可以看出,马歇尔理论中没有考虑区域内企业的成长和区域间企业的进入、退出等动态因素的变化,也忽视了区域产业组织的外部接连与创新。
克鲁格曼发展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把劳动市场共享、专业化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解释为马歇尔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三个关键因素。他还提出了“规模报酬递增模型”,实证考察了报酬递增对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作用机理,提出制造业支出占总支出份额、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和运输成本三个参数,是决定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关键因素,很好地解释了制造部门的地理集中现象,但对制造业内部不同产业间的地区专业化现象无法得到很好的说明。保罗·克鲁格曼还是第一个把产业集聚同国际贸易紧密联系起来的经济学家,他认为产品的贸易活动实际上间接地起到了生产要素贸易的作用,无论生产要素最初的分配状况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于某些工业区。
2.集聚经济理论关于产业集群研究
集聚经济理论是由区位经济学家提出的,他们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论述。
阿尔弗雷德·韦伯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韦伯认为,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同类企业的出现。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韦伯还从成本节约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动因,明确指出除了劳动力和运输成本外,成本节约也是导致工业在某一地区集聚的重要因素。韦伯把产业集群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依存会促使地方集中化;二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其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化;三是市场化因素,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消灭中间人”;四是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集群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韦伯探讨了产业集聚优势的原因,量化了集聚形成的规则,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价值,但是韦伯对集聚的研究脱离了一切社会制度、文化、历史因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产业集聚的形成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地区的社会文化因素,韦伯却将其抽象掉了,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巴顿也讨论了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企业集聚有利于熟练劳动力、经理和企业家的发展,并明确指出企业集聚“不仅包括与工业直接相关的人员,还包括那些聘任人员,如会计、工效研究专家等。如同熟练劳动力的汇集一样,有才华的经营家与企业家的汇集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巴顿还探讨了产业集群与创新的关系,他认为地理上的集中,能给予企业很大的刺激去进行改革和创新。
胡佛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体的规模所产生的经济。他提出与群体规模有关的外部性经济不仅与需求方面的因素有关,而且也与成本和供给问题有关,这涉及群体经济内专业化经济的外部性及群体内每一产出率总平均成本的下降。
3.增长极理论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
在韦伯提出工业区位理论几十年后,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在《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经过长期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增长极理论。佩鲁认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因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创新总是集中在某些特殊的产业中,这些特殊产业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可以通过自身发展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这些特殊产业在某一区域聚集便形成增长极,并通过经济联系与其他企业建立起非竞争性的联合体,通过前向、后向联系,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所研究的产业集聚是基于地理集中而形成的集聚效应。它强调区域各企业之间的物质联系和技术联系。
4.新竞争理论关于产业集群研究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98年在《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产业集群和新竞争经济学》,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强调集群理论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维方式。波特认为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企业战略四个因素是地区优势的决定因素,并构建了国家竞争优势来源的“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波特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产业集群能提高该区域内企业的生产率;其次是产业集群能够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率;最后是产业集群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是对企业间长期稳定的竞争合作关系而带来的成本的降低和持续创新能力的提高的研究。尽管该理论在一些方面受到了批评,但它对于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指导意义也是不可忽略的。
5.当前最新的研究进展
当前,国外集群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机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以及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等方面的研究。
林恩和富尔维娅(Lynn Mytelka & Fulvia Farinelli,2000)对产业集群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将产业集群分为非正式群、有组织群和创新群,并探讨如何在传统产业中培育创新群,建立创新系统,从而使传统产业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弗农·汉德森和安东尼·维纳布尔斯(J.Vernon Henderson & Anthony J.Venables,2000)通过对国际和国内经济地理特征的实证研究,从经济发展和地理的角度出发,对产业集群的成因、如何形成新集群以及脱离集群的后果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苏玛·阿斯瑞尔(Suma S.Athreyr,2001)为了解决剑桥高科技群是如何增长和变迁的、哪些微观经济要素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为什么剑桥高科技群没有达到硅谷的水平等问题,对剑桥高科技群的增长和变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认为经济组织和集群的关系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尼古拉斯·卡夫特和安东尼·维纳布尔斯(Nicholas Craft & Anthony J.Venables,2001)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探讨地理集聚对经济绩效、规模和区位的重要作用,从地理角度回顾了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兴起以及未来亚洲的复兴,同时指出地理集聚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凯瑟琳·博德里和皮特·斯瓦思(Catherine Beaudry & Peter Swarn,2001)对产业集群的强度影响产业集群内企业绩效的途径进行了研究。他们用雇员数量作为衡量产业集群强度的指标,对英国几十个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在不同产业中存在着产业集群正效应和负效应的结论。米歇尔和奥德(Machiel van Dijk & Order Nomalor,2000)从需求角度解释了产业动力学。在假定消费者偏好多样性和相关技术兼容性不同的前提下,探讨新技术应用的时间和频率是如何影响产业动力的,验证新技术应用模式和产业中企业数量的关系。马克·洛伦泽(Mark Lorenzon,1998)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信息成本特点,解释了不同的信息在不同产业集群的存在原因和地理接近与信息成本的关系。
(二)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当前国内产业集群理论基本研究进展为: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各地区域经济的发展非常活跃。80年代中后期,江浙一带的乡镇企业集聚区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国内的一些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和运用国外产业集群理论,在对一些区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江浙模式”(陈建军,2000)等成功发展模式以及浙江的“块状经济”、广东的“专业镇”和中关村等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实际上,这些区域发展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企业之间的分工或协作依赖于企业主或劳动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社会文化背景基础。
王缉慈(2001)在她的《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书中,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聚理论与新产业区理论,并指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营造区域竞争环境,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是增强国力的关键。她还把影响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归纳为四点:一是区位与空间因素;二是社会文化因素;三是产业组织与经济方面的因素;四是公共机构与组织支撑因素。事实上,早在1994年,王缉慈教授在中日韩三国工业国际会议上发表题为“The marking of new industrial in China:Insights into the development zone's phenomenon”的文章,就对我国出现的一些开发区现象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同年出版的《现代工业地理学》一书中介绍了新产业区的概念,还结合国内各区域发展的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探讨。李小建(1997)教授就新产业区的来龙去脉进行阐述,提出从区域的形成时间、规模部门结构、联系程度和根植性等方面来判别新产业区。
许多学者还就中小企业集群进行了研究。江浙学者张仁寿(1999)从区域经济非正式制度等方面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了一些探讨;仇保兴(1999)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从专业化分工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从产权、市场结构、产品和要素市场以及人文环境角度分析了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同时分析了小型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关系。姚先国(2002)从产业集群演变特征角度研究。
盖文启(2002)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运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交易成本、竞争优势、创新等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体系,并运用该理论解释了产业集聚和新产业区创新网络的发展。他还对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柔性专业化企业的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企业因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外部经济和增强创新功能,对区域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李新春(2002)着重从企业网络或企业家网络的角度研究企业集群,同时也强调企业家创新精神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台湾学者比较注重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解释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王如玉(1992)、陈介玄(1994)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家的协作网络关系是建立在网络成员之间彼此的承诺与信任关系之上的,而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又是承诺与信任关系的基础,所以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维持网络安定的主要力量。吴思华(1992)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网络关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降低交易费用、依赖稀缺资源、降低不确定性等。
总的来说,我国学者紧跟国际理论研究前沿,结合具体的区域实践来分析研究国内产业集群理论与实践,但在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如国内完整的产业集群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而且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处于尝试与探索阶段。
三 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增长作用分析
产业集群依靠其内部的联系网络,有利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体现在产业集群形成的竞争优势上。下面笔者就产业集群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进行分析。
(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内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体,相对于分散各地的企业来说,具有自身的竞争优势。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成本优势
成本领先战略是波特在其《竞争战略》中提出的三大战略之一,波特认为,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表现在盈利能力上,而降低生产成本,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产业集群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集群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入,同时,利用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优势,减少附加在产品中的交通、信息费用,从而带来成本的降低。其二,产业集群内同类企业的集聚可以带来专业人才和与竞争有关的市场、技术产品信息的集聚,从而使搜寻成本大大降低。其三,由于集群内企业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形成共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相互信任的社会网络,从而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其四,产业集群可以促使劳动力的有效供给。集群的区域性可以形成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市场,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调整工作的数量。同时劳动力可以在区域内企业间自由流动,在促进信息、思想扩散和传播的同时,还可以大力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其五,相关产业利用空间地理上的集中,通过合资、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活动,从而降低集群内企业成品的运输、库存成本,使平均成本大大降低,形成有利的价格竞争。
2.技术创新优势
现代创新理论认为,企业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依靠自身所拥有的相关知识和相关资源,来完成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产业集群使每个群内企业成为创新增值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性工作,并形成创新共生体,群内企业获得了集群外竞争者无法得到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企业集群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企业间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而不甘落后的自尊需要和当地高级顾客的要求,迫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产业层次,甚至可以将同质性竞争转化为差异性竞争。我国学者魏守华(2002)也指出,集群内企业相对于单独游离的企业更易形成产品差异。因为集群内企业彼此之间相互了解,便于建立同类产品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的评价标准。二是强烈的技术吸纳能力。集群内企业由于区位接近、经济联系频繁、信息交流便捷,必然会导致知识和技术的扩散,而市场上任何一个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这种创新成果,企业通过这种快速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进而为集群的升级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健全的服务体系。由于地理上的集中性和文化背景的共同性,使集群中垂直联系的企业、水平竞争的企业以及研发机构、中介服务部门等聚集在一起,更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交流和扩散,从而使产业集群获得进一步的技术升级和竞争优势。
3.规模扩张优势
产业集群凭借其各方面的优势,可以在集群内形成区域规模效应,需求和供给的聚集,促使生产、销售的规模扩张。有的学者将规模扩张划分为横向规模扩张、纵向规模扩张和整体合力扩张。横向规模扩张指的是集群内的企业凭借其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不断吸引新的投资,使产业资本流向具有集聚经济优势的地区,新企业不断增加,区域内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纵向规模扩张是在原有产业和产品之外,不断拓展上下游企业而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这是集群区域的全方位的扩张。整体合力扩张是在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引导下,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日益细化,各关联企业间的协作日益加强,并形成共同利益,从而提高了产业的整体合力,加速了产业集群的对外扩张。
4.品牌效应优势
著名产业集群规划专家、品牌营销策划专家沈青就集群品牌效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企业品牌是以一种承诺的性质来促进产业集群信任机制的形成,从而强化集群内的长期合作关系。他还指出,对于处于成熟期的产业集群,要着重引导集群内发展循环经济运营模式,并通过创建知名地域品牌来提升产业集群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一方面,引导综合型龙头企业紧紧围绕“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的循环经济模式,重点开发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产品,同时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另一方面,品牌代表着区域生产体系的竞争力,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是共同构成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建设产业集群品牌,一是政企合作,扩大龙头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产业集群品牌化;二是组织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以产业优势为依托,以地方特色为旗帜,共同塑造区域品牌。魏守华、石碧华(2002)认为集群内企业可以利用集群整体的力量进行宣传,树立区位品牌,使群内每个企业都受益,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发挥品牌效应与拓宽市场。集群内相关企业的聚集,通过建立相互交流和学习机制,可以将外部的信息和知识内部化,活化企业内部资源。企业集聚发展,可以扩大市场规模,便于形成企业营销网络,降低单位营销成本,并逐步形成区位品牌。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核心产品不断走向市场,为打造区域品牌产品奠定了基础。此外,集群中已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也能够以自身品牌的影响力来增强区域品牌的效应。与单个品牌相比,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品牌的聚集和提炼,区域品牌形象更广泛、更持久,影响力更大。总之,企业品牌具有减少不确定性、加速交易、降低风险的特殊功能,这些功能的共同作用有助于品牌效应提升集群产业链条竞争力。
除上述竞争优势外,我国许多学者还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提出了新的看法。魏守华、刘光海、邵东涛(2002)分析了产业集群的融资优势,他们指出,集群内企业具有共同的产业特征和根植性、地理接近性等特点,这有助于银行了解群内企业的经营状况,降低交易成本,规避信贷风险,从而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不足的难题。蔡宁(2002)提出了产业集群的组织优势。他指出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既避免了纯科层型组织中官僚化倾向、资源限制等劣势,又避免了纯市场型组织中过高的交易成本,获得了新的组织优势。郑健壮(2002)提出了资源整合优势,他认为同种企业在某一地区的集聚将大大增强企业对本地资源的整合能力,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张辉(2002)认为集群可以增强企业对负面效应的规避能力。由于集群内企业拥有共同的利益,当个别企业因欺诈行为和败德行为损害到群体利益时,将受到集群整体的反对,从而大大降低了群内企业的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等外部不经济行为。
(二)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关于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霍恩贝格和利斯(Hohenberg & Lees)1985年分析了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是两个难以分割的过程;鲍德温和克鲁格曼(Baldwin & Krugman,2000),安德森和弗斯莱德(Andersson & Forslid,1999)研究认为,政府的公共支出和政府税收对区域的产业集聚有深刻的影响;马丁和奥塔维亚诺(Martin & Ottaviano)2001年分析指出,产业集聚有利于降低区域的创新成本,创新成本的降低就有利于区域的经济增长;藤田和蒂斯(Fujita & Thisse,2002)提出产业集聚可以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相对物。尼古拉斯·卡夫特和安东尼·维纳布尔斯(Nicholas Craft & Anthony J.Venables,2001)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产业的区域集聚对经济绩效、规模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从上述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增长是两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产业集群依靠其内部的联系网络,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内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体,相对于分散各地的企业来说,具有生产成本优势、技术创新优势、规模扩张优势、品牌效应优势、融资优势、组织优势、资源整合优势等。因此,笔者认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效应上。首先,产业集群在增加区域财政收入的同时,还产生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群内企业的发展,在解决人口的就业等社会问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集群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在政府的指引下,多生产技术含量高、能耗低、无污染的环保型产品,有助于环境建设和生态建设。其次,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创新,逐步形成集约型经营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再次,产业集群可以促进地域分工,逐步走上区域专业化道路。最后,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产业集聚是否有利于集群中的企业形成无形资本(商誉),即企业可以不通过付费而获得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资本。而提高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有利于获得超额利润和形成产业的商誉等无形资产。
总的来说,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产业集群,在促进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树立品牌效应和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增强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