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北宋时期的沂山道教

沂山古称“海岳”,有“东泰山”之称,位于山东泰沂山脉东端,蜿蜒连接临朐、沂水、沂源三县。为五镇“五镇”是指山东东镇沂山、浙江绍兴南镇会稽山、陕西宝鸡西镇吴山、辽宁北镇医巫闾山、山西中镇霍山。之首,被誉为“鲁中仙山”,因其望秩祭祀:望秩于山川。(《书·舜典》)又如,秩望(望祭,远祭)等。之典和十全灵气“十全为上”,意指仙灵之气。为道家所推崇。历史上有很多的仙道方士在此采药炼丹,传授《道德经》等道家经典。北宋时期,在宋太祖的引领下,沂山宗教发生了重大转变。

一 北宋之前沂山的赐封

历代帝王对沂山屡加封赐和祭祀。据《史记》载,黄帝曾登封沂山,舜肇封沂山,定沂山为东镇。西汉太初三年(前102),汉武帝封东泰山,武帝亲至其下,令礼官祀之,并在玉皇顶立“泰山祠”,东汶水之上建“五帝祠”。此后历代凡遇大典,皇帝都会亲临或派重臣赴东镇沂山祭祀。关瀛:《中国五镇》,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由此,沂山誉满四海,但是在北宋之前,沂山一直是佛教的天下。自北宋始,沂山宗教发生了重大转变,道教大行。

表5—2 北宋之前历代帝王对沂山的封诰黄忠:《沂蒙大观》,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页。

二 北宋皇帝与沂山道教

北宋王朝对沂山高度重视,帝王多次亲至沂山祭封,东镇庙内先后立有宋朝帝王的3幢御碑和26幢代祀(奉旨代替皇帝祭告)碑,为历朝所少见。潘心德:《东镇沂山》,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397页。这反映了当时沂山及其道教在中国道教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道教在沂山地域发展和演变的情况。

(一)宋太祖与沂山道教

宋太祖对沂山的崇拜始于登基为帝之前。后周太祖郭威(904—954)广顺二年(952)五月祭沂山时,赵匡胤曾奉侍左右。因沂山北面有9座山峰(凤凰山)拥9条山谷,似9条青龙,蜿蜒南来,藏龙栖凤,堪称龙凤呈祥之宝地。因此,深得宋太祖青睐。

宋太祖为巩固皇权、加强东方的治理,仿效郭威,亲往祭告东镇沂山。建隆三年(962)春三月,他命宰相赵普安排拟就诏书,诏命工部在九龙口处重修沂山山神庙。此次营造规模空前,总造庙殿楼阁、道舍斋房九十三楹,改称“东镇庙”。山东省临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临朐县志(1988—2000)》,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510页。乾德二年(964),宋太祖率文武百官,千里迢迢来沂山,亲主落成大典,赐庙名为“东镇庙”,并以封禅大礼祭封沂山。

(二)宋真宗、宋仁宗、宋徽宗与沂山道教

自太祖诏封沂山后,沂山道士因受皇封,备受尊崇,沂山道教盛极一时。后来宋真宗等历代皇帝继续授予沂山较高的地位,亲赴沂山祭告。如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封东镇沂山为“东安王”;宋仁宗于景祐三年(1036)亲赴沂山祭告,并在东镇庙内亲植银杏二株;宋徽宗于政和三年(1113)再诏沂山为“东安王”。

三 北宋时期的沂山宫观

(一)东镇庙

东镇庙始建于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原建于玉皇顶,名“泰山祠”。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迁庙于法云寺侧,称“东镇沂山神庙”。北宋建隆三年(962),宋太祖敕造东镇庙,迁至沂山东麓之九龙口处。与别处道观不同,东镇庙祭祀的不是玉皇大帝,而是沂山神。镇庙内有景观东镇碑林,有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三年(962)“诏重修东镇庙碑”、仁宗景祐三年(1036)“祭告沂山碑”和徽宗政和三年(1113)“诏封沂山为东安王碑”等。

(二)仙客亭

仙客亭坐落于吕祖洞东侧山岩间,始建于宋太宗淳化年间(990—994),由封丘人、临朐县主簿赵贺题额。相传吕洞宾周游名山大川,选修身养性吉地,一日漫游到沂山百丈崖(在沂山东镇庙上行约2公里处,崖高65米),见银光围绕,遂在此居住修炼,此山洞因而得名“吕祖洞”。

(三)玉皇阁

玉皇阁位于沂山主峰玉皇顶,初建于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后因佛道之争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被焚。北宋初于该址重建祠堂三间,每逢祭祀日开庙,香火不盛。

(四)碧霞祠

碧霞祠,位于沂山歪头崮顶之阳,是朐邑内最早的“天仙圣母碧霞无君祠”,始建于北宋景祐年间(1034—1038),宋称“昭真祠”。潘心德:《东镇沂山》,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页。

四 北宋时期的沂山道教碑刻

沂山道教碑刻主要记载了沂山设醮、祭祀、圣水、祷雨、造炉、建观的情况,反映了宋代沂山道教的传承与法事活动,是沂山道教发展和演变的见证。其中,东镇庙内先后立有宋朝帝王祭封沂山的3幢御碑:宋太祖诏重修东镇庙碑,宋仁宗祭告沂山碑,宋徽宗诏封沂山为东安王碑。8幢代祀碑:968年刘熙古代祀碑,973年杨澈代祀东镇碑,1022年曹玮代祀沂山碑,1035年庞籍代祀东镇碑,1042年陈执中代祀碑,1065年卢士宗代祀东镇碑,1090年刘挚代祀碑,1126年曾孝序代祀沂山碑。另有15幢诗碑、记事、游记等碑共计26幢。政协临朐县委编:《东镇沂山》,1991年印刷,第9—11页。从这些碑碣可以充分看出宋王朝对沂山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将沂山的封号由唐时的“东安公”升格为“东安王”,大大提高了东镇沂山的声名,逐渐形成了“东崂山,西沂山”的道教活动中心。东镇庙及沂山部分道教碑刻列表潘心德:《东镇沂山》,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93、229—230、270—271页;临朐县沂山风景区管委会:《东镇碑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政协临朐县委员会:《临朐县旧志汇编》,潍坊市新闻出版局,2002年,第176、177、548页。如下:

表5—3 北宋东镇庙及沂山部分道教碑刻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