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北宋时期的泰山道教

隋唐五代时期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被称为“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神、神灵之府”的泰山梵音四起,泰山一度成为佛家天下。北宋时期,道教一改“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被动局面,使泰山成为道士荟萃之地,其所供奉的道教神祇随处可见,吸引了不少著名的道士在泰山传教布道。北宋时期泰山道教宫殿有岱庙、王母池、斗母宫、关帝庙、碧霞祠、三官庙、老君堂、地主祠、阎罗祠等,所祀神仙有玉皇大帝、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真人、太上老君、西王母、后土、地主、东华帝君等。泰山道教在北宋发展迅速,除了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受到青睐、泰山悠久的封禅传统使道教获得了实现其信仰的翅膀机缘以外,更重要的是还得到了北宋皇帝的重视和扶持。

一 宋代皇帝与泰山道教

北宋时期,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等当政者的崇道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泰山道教的发展。宋太祖东祭泰山,提升了泰山道教在中国道教中的地位。宋太宗诏泰山石检坛禅,昭令人访求道经,刊正如道教经典《三洞珠囊》等道书,既推动了全国道教文化氛围的形成,又为包括泰山道教在内的山东道教发展提供了思想铺垫。宋真宗涤耻封禅,使泰山封禅规模更加空前,出现了北宋崇道、崇泰山的高潮。

(一)宋太祖东祭泰山

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天下之前,曾经得到一些道士的赏识和帮助,在他当上皇帝之后,就以崇道作为回报。概括起来说:

一是提升了泰山道教中心的地位。宋太祖“建都于汴,东倚神岳(指泰山),远不十驿”(明)王子卿撰,周颖校证:《泰山志校证》,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7页。。与历代王朝相比,北宋建都与泰山距离最近,东岳泰山的地位日益凸显。

二是两次祭泰山。北宋建隆元年(960),宋太祖称帝后便下诏沿袭旧制,“祭东岳泰山于兖州”(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17页。。同年六月,平定泽潞李筠的兵变宋太祖于后周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革周建宋。在后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北宋政权,平定泽潞李筠叛乱,是宋太祖在北宋建立之初发动的第一场战役。泽潞一役的胜利,标志着北宋对泽潞的完全掌控,为宋初北部局势的稳定和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后,宋太祖遣官祭泰山庙,建隆二年(961)因祈雨而遣特使告祭泰山。

三是改变登山旧道。开宝五年(972),宋太祖迁城至岱岳镇,以旧庙为用,强化了“登泰山如登天”的主题。又任命县令兼任东岳庙令、县尉兼任庙丞,以便于帝王登封和对泰山的管理。

(二)宋太宗与泰山道教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大修宫观,其崇道思想和行为相当执着。宋太宗在位期间(939—997)对泰山道教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雍熙元年(984)四月,泰山及瑕邱(今兖州市)等七县千余人奏请宋太宗封禅泰山。太宗下诏举徐铉、扈蒙等详定封禅礼仪,李神佑等修筑京师抵泰山的道路舟子:《泰山历史纪年》,泰安市档案局,1989年版,第53页。,定于当年十一月举行封禅礼。但因宫中乾元、文明二殿遭火灾被毁,太宗认为此举或未符天意,故“诏停封岱”(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3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81页。

二是雍熙二年(985),太宗诏泰山石检坛禅,并令整修如旧,州县常谨视之。

三是宋太宗命人访求道经,刊正道书。经书的编写为全国和泰山道教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三)宋真宗涤耻封禅和泰山道教

宋真宗赵恒是宋太宗第三子,至道三年(997)以太子继位。宋真宗为了达成“镇服四海,夸示外国”(明)陈邦詹:《宋史纪事本末 元史纪事本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页。的政治目的,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举行了规模空前的泰山封禅,形成了北宋崇道崇泰山的高潮。

宋真宗的泰山封禅与北宋当时的民族矛盾有着密切的关系。赵恒即位的第二年,契丹人大举南侵,北宋军队节节败退。此后,契丹不断入侵。景德元年(1004)契丹再次入侵,直接威胁北宋的都城,朝野哗然。在这种形势下,赵恒束手无策。在宰相寇准的主持和敦促下,宋真宗亲临作战前线澶州,宋军士气大振,大败辽(契丹)军于渭州城下,射杀辽国大将肖挞览。在有利的形势下,宋真宗却派曹利用进行媾和活动,以北宋每年向辽输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而签订和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为了洗刷澶渊之盟的耻辱,宋真宗听从大臣建议,亲临泰山封禅。

历代帝王封禅泰山,需有突出的功绩,而且必须先有天帝示以祥瑞的征兆才能进行。但是宋真宗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为了达成泰山封禅之目的,宋真宗与宰相王旦、王钦若等人密谋,策划导演了天书、圣祖下降等闹剧,实施了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尊崇圣祖、广建道观等一系列崇道活动。宋真宗期间,第一次天书下降是大中祥符元年(1008)元月初三。宋真宗在崇文殿告诉大臣,曾梦紫色长袍神人要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现皇城司上奏说,左承天门屋南角,有一条二丈多长的黄帛挂于鸱吻相传鸱吻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尖上。宋真宗令内侍小心翼翼将其请下,令大臣当众宣读,黄帛文曰:“赵受命,兴于宋,付于眘。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一)》,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331页。第二次天书下降是大中祥符元年(1008)四月初一。这次降书地点是内廷功德阁,具体内容史料没有记载。宋真宗为了郑重其事,下令建造玉清昭应宫玉清昭应宫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至大中祥符七年(1014)建成。选址于皇城西北天波门外,共有两千多区,包含长生崇寿殿及3610间房屋,花费白银近亿两。来供奉天书。第三次天书下降是大中祥符元年(1008)六月初六。王钦若上书,泰山下有醴泉涌出,泉旁亭中有“天书”下降。三次天书的炮制,实际上就是王钦若等人为真宗泰山封禅制造的舆论准备。经此筹备,十月初四,以玉格载天书为前导,宋真宗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组成封禅队伍向泰山进发。宋真宗封禅在客观上给道教在泰山发展创造了绝好的机遇。

(四)宋真宗泰山封禅对泰山道教的影响

宋真宗封禅之后,契丹人有一段时间没有与北宋政权发生过重大冲突。对这一暂时和平的获得,宋真宗赵恒认为是封禅的力量。为此,宋真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泰山道教的发展。

一是修建了大量的泰山道观。宋真宗给青帝加懿号为“青帝广生帝君”,并令将其“观宇特加修饰”;拓建岱庙,修建天贶殿以谢上天;下诏将岱顶玉女池原玉女石像,改为玉像,磨石为龛,奉置旧所;改建天书下降之所——乾元观(俗称为天书观),还命人重修炳灵公庙(祠东岳大帝之三子泰山三郎)等。在宋真宗的影响下,全国各地都开始兴建东岳庙祀。

二是更改行宫性质,将泰山诸神引入道教。宋真宗将历代帝王封禅泰山的行宫“奉高宫”改为道观名“会真宫”,改变了行宫的性质,而成为道教的宫观。宋真宗还让张君房编撰《云笈七签》,将“泰山列为二十六小洞天之一”,称“东岳泰山洞,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正式将泰山诸神列入道教神系之中。

三是礼遇高道,或宣召或赐封紫衣。大中祥符三年(1010),宋真宗诏泰山隐士秦辨入京。秦辨自言百三十岁,多言五代事,亦无他奇,唯“善服食,得延年”。后赐号“贞素先生”,放还归山。真宗还赐封泰山宫观观主为紫衣道人,如岱岳观观主荀归道、王归德,青帝观观主郭永昌,朱演刊,升元观洞元大师李冲寂等。

四是加封泰山,提升了泰山神山和五岳之首的地位。宋真宗曾在唐封号“天齐王”之上给泰山加号“仁圣”,山四面七里内各禁樵采。(元)脱脱:《宋史》(全40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486页。大中祥符六年(1013),宋真宗加尊泰山为“东岳天齐仁圣帝”《大宗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载泰安市文物局编《泰山石刻大全》,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56页。,使泰山神阶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一级。宋真宗还下诏在首都汴京为五岳修建了一座合庙,庙内附祀以五岳储副佐命之山,形成一组以泰山为首的中国名山崇祀序列。泰山之东岳庙也不断增修,奠定了“俨若王者居”的宏大格局。北宋对泰山无以复加的尊祀,标志着泰山作为域中第一山的官方地位最终确立。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齐鲁文化研究(总第3辑)》,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五是将泰山道教导向民俗化和常规化。一方面,宋真宗封禅时定东岳大帝的生日为三月二十八日,并决定每年祭拜,不仅扩展了泰山传统庙会的内容,而且使泰山庙会形成了定制。东岳庙会的出现,使泰山信仰深入社会最基层,致使没有任何一座国内名山信仰能达到与之相比的普及程度;另一方面,宋真宗离开泰山后,将三次天书下降之日依次命名为“天庆节”“天琪节”和“天贶节”,规定每逢三节全国都要设醮祭祀,还特命太常礼院详定天庆道场斋醮仪式,颁行诸州。

(五)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与泰山道教

宋神宗下诏封白龙神为“渊济公”,立渊济公祠于岱西白龙池。白龙是泰山的著名神祇,“古传龙化美丈夫,为岱南田家佣,复赘为婿。善灌园,每夜浇田,蔬畦皆满,不闻辘轳声。邻人异之,从垣隙窥视,乃见白龙长可数丈,银磷万点,寒光夺目。半身探入井中,汲水而出,一吐盈数畦。其人惊仆,诘旦,遂宣传矣。龙知事泄,乃辞去,语其室。曰:‘家在傲徕峰百丈崖下。’今白龙池是也。嗣后,祷雨屡应,敕封渊济公,春秋享祭。迄今,州南八里,有白龙峪,其村中白龙庙,土人祀之不衰”汤贵仁、刘慧:《泰山文献集成》(第2卷),泰山出版社2005版,第347页。。今渊济公祠久废,白龙池亦为沙石淤塞,无复当年景象。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 “岱岳观重修王母殿及砌垒山子,创置花园一所”孟昭水校点集注:《岱览校点集注》(上篇),泰山出版社2007年版,第322页。。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下诏重修东岳庙,建嘉宁、储佑、蕃祉三殿,命曾肇撰记文。

宋徽宗对道教更加推崇。在其当政时期,泰山的道教宫观也不断得以修建。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泰岳庙再次重修,《宣和重修泰岳庙记》具载其事。同上书,第209—211页。此时离北宋灭亡还有2年,在这内忧外患的紧要关头,还惦记着岱庙,可见宋徽宗对道教的尊崇。

二 北宋时期的泰山宫观

北宋时期泰山兴建了许多庙宇寺观,留下了两大建筑群。一是泰山最大的古建筑群岱庙,另一个是玉女祠(碧霞祠)。另外还有升元观、天书观、三灵侯庙(后改为关帝庙)等。

(一)岱庙群之正阳门、天贶殿

泰山最大的古建筑群为岱庙。岱庙,古称东岳庙、泰岳庙、泰山行宫(明代始称为岱庙)。泰山古时候有上、中、下三庙。上庙在泰山顶大观峰旁(已毁),中庙在岱岳观,岱庙是泰山的下庙,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的地方。宋宣和四年(1122)重修扩建原岱庙,“凡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合八百—十有三楹”汤贵仁、刘慧主编:《泰山文献集成》(第7卷),泰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466页。,这是岱庙历史上的最大规模。

正阳门始建于宋。据宋元符残碑记载,“有嘉宁大殿、第一重正阳门里,第二重门,重木钩栏百间等”(《岱臆》)孟昭水校点集注:《岱览校点集注》(上篇),泰山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岱庙的主体建筑是天贶殿。天贶殿东西长43.67米,南北宽17.18米,高23.30米,殿阔九间,进深五间,取“九五之尊”之意。重檐八角,斗拱飞翘,上覆黄琉璃瓦,檐间悬挂“宋天贶殿”的巨匾。

天贶殿内北、东、西三面墙壁上,绘有驰名中外的古代艺术珍品——《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巨幅彩色壁画。画高3.30米,全长62米,总面积204平方米。天贶殿壁画原为宋代所绘。天贶殿后面是后寝三宫,中为正寝宫,面阔五间,宽23.1米,进深13.27米,高11.7米,泰安市博物馆:《岱廟》,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231页。两边为配寝宫,各三间。建筑安排肇始于宋真宗,因其诏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特配皇后和妃嫔。因大中祥符五年(1012)诏封泰山夫人为“淑明后”,遂修建后寝宫以祀祭,“嫔妃”居住配寝宫。

(二)玉女祠

玉女祠,又称昭真祠,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初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宗赵恒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封泰山时,在岱顶玉女池得玉女石像,即召靠城使刘成珪易以玉,号为圣帝之女,封为碧霞元君,并以砻石造神龛,奉置原处,令王钦若致祭,真宗赵恒亲作文记。第二年(1009),宋真宗敕令在岱顶建元君庙,名“昭真祠”。泰安市郊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1984年,第87页。元祐(1086—1094)时岱顶已有玉女祠之建,并已出现“碧霞元君”名号。

玉女祠主祀碧霞元君。又称元君庙,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全称“东岳泰山天仙女碧霞元君”,民间俗称为“泰山奶奶”。张兴发:《道教神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4页。碧霞元君信奉是从宋朝开始的,但是当时泰山祭祀的主神是东岳大帝,碧霞元君只是陪祀。至于泰山玉女的来历,众说纷纭。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据《玉女考》和《瑶池记》记载:黄帝建岱岳观时,曾经预先派遣七位女子,云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的一名修道得仙者。二说为东岳大帝之女。三说泰山玉女受玉帝之命,统领岳府神兵,洞察人间善恶。四说为泰山石敢当之女,入泰山修道,入列仙班。五说为九天玄女。

(三)升元观、天书观、三灵侯庙

升元观,位于岳之南麓岱宗坊北,鄷都庙西。初名建封院,据《升元观敕》载: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将原来由一村僧占据的建封院改为道观,赐额“升元观”刘秀池:《泰山大全》,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版,第863页。,有敕牒碑。其文曰:

 

尚书省牒:准泰宁军奉符县升元观。又云:泰宁军状:据兖州仪曹娄寅亮状称,契勘兖州奉符县泰山之下名曰三宫空洞之天,载在图经,牒奉敕宜赐升元观额。牒至,准敕。故牒。汤贵仁、刘慧主编:《泰山文献集成》(第1卷),泰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天书观在旧城西之汶阳桥北,初名乾元观。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闰六月王钦若得天书于该观北林木之上,真宗为贮天书而改建为天书观。《岱史》云:“天书观即乾元观,今榜曰:霞元君行宫 ‘在卅城西里许。宋大中祥符建史载,天书降于泰山西南之麓,即其地也’。”《道藏》(第35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36页。关于天书观的历史,《宋史·祀志》有载曰:

 

大中祥符元年闰六月八日,封祀制置使王钦若言:“泰山西南垂刀山上,有红紫云气,渐成华盖,至地而散。”其日木工董祚于灵液亭北见黄素书曳林木之上,有字不能识,言于皇城使王居正。居正睹上有御名,驰告钦若,遂迎至官舍,授中使捧诣阙,因建天书观于此。(元)脱脱:《宋史》(全40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539—2540页。

 

所谓“天书”即王钦若“黄素书”。龙图阁待制孙奭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同上书,第12801页。指出当时君臣相欺,侈言祥瑞,荒唐之至。

三灵侯庙旧址在南天门内,宋真宗东封时建,后改为关帝庙。

三 北宋时期泰山道教石刻

泰山石刻是泰山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制上看,大致有石碣、石阙、碑刻、摩崖碑刻、墓志、经幢、造像记及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北宋时期的泰山石刻有37处之多,以碑刻和摩崖碑刻为主,与宋真宗泰山封禅之举有很大关系。宋真宗封禅泰山后,留下碑刻十余座,列表如下:

表5—1 北宋时期泰山道教石刻一览表

① 泰山文物局编:《泰山石刻大全》,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45页。

② 汤贵仁、刘慧主编:《泰山文献集成》(第7卷),泰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402页。

③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七册),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131—133页。

④ 李传旺、张用衡:《泰山景观全览:泰山2100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84—88页。

⑤ 张玉胜:《岱庙碑刻》,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57—59页。

续表

① 泰安市文物局编:《泰山石刻大全》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56页。

②(清)唐仲冕:《岱览点校》(上册),泰山学院2004年版,第399—400页。

③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卷三七七七),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152页。

④ 史欣:《碑刻与摩崖》,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20页。

⑤ 汤贵仁、刘慧主编:《泰山文献集成》(第3卷),泰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续表

① 孟昭水校点集注:《岱览校点集注》(上篇),泰山出版社2007年版,第393页。

②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