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觉之道·佛子行广释
- 根让仁波切
- 7753字
- 2021-03-26 19:57:30
顶礼
那莫罗给夏雅
“那莫罗给夏雅”这句梵文是总顶礼。“那莫”是顶礼,“罗给”是世间,“夏雅”是自在的意思,这句话就是“顶礼世间自在”,即顶礼大慈大悲观自在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作者发自内心地对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表示敬仰。我们学习《佛子行》,同样应先向观世音菩萨表示虔诚的顶礼,希望自己能与观世音菩萨一样自在无碍、具大悲心和大智慧,不被任何事物束缚。
藏传佛教传统上会在经论的卷首加上顶礼句,无论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佛经,还是藏区高僧大德所造的论著,在卷首都是向诸佛菩萨或自己的本尊顶礼;有的是顶礼释迦牟尼佛,有的是顶礼诸佛菩萨,有的是顶礼文殊师利菩萨,或者顶礼药师佛、莲花生大师,等等,有各种不同的顶礼对境。此句是作者无著菩萨向自己修行的本尊——观世音菩萨顶礼!
颂词曰:
虽见诸法无来去 然唯精勤利众者
胜师怙主观音前 三门恒时敬顶礼
【颂词直解】:为我开示大乘道的引导者——最胜上师,虽然他们证悟了无来无去的诸法实相,已从轮回的束缚中解脱,然而因为慈悲心的缘故,他们始终如一精勤地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在与怙主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的殊胜上师前,我以身、口、意三门一再地恭敬顶礼。
我们从五个角度来理解开篇的顶礼偈颂:第一,顶礼的对境;第二,顶礼的必要和利益;第三,无著菩萨上师的功德;第四,无著菩萨上师的殊胜之处;第五,向上师学习的利益。
第一,顶礼的对境
这四句颂词是无著菩萨向自己的上师顶礼。有人认为这里只是顶礼观世音菩萨,其实不尽然,本论一开始已向本尊观世音菩萨顶礼了,因此,此处顶礼的对境是作者的上师。虽然无著菩萨有多位上师,但他认为自己能拥有菩提心,主要是仰赖两位上师的恩德,因此在此处顶礼的就是他的上师索南扎巴和仁钦西热。这两位上师都已经消除了我执,并已证悟了诸法的实相,所以不用再受业力的牵引而流转轮回了。
颂词中出现的“怙主观音”,意思是无著菩萨的上师和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上师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一切诸佛慈悲心的总集化现,他以其智慧之眼观察到一切轮回众生的苦难,为了救度众生,不断在无量的世间化现为各种形象,来引导众生从迷惑中觉醒:如化现为一位四臂本尊、一位千手千眼的十地菩萨、一位久已成佛的大觉者,或者如《佛子行》的作者与其上师这样的师徒,也可能化现为国王、乞丐、士兵乃至普通路人、动物,甚至化现为一座海岛、一阵清风和一个解脱众生苦难的咒语……观世音菩萨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于有缘众生前。不同于凡夫俗子,他完全不是因为受业力的推动而投生。上师们就如观世音菩萨一样自在地往来于轮回之间,帮助一切拥有净信的众生走上解脱之道。所以,这满怀慈悲与智慧的上师们,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此句意即:在如此殊胜的伟大恩师座下,为表达自己全然的虔诚,我永远用身、口、意向他们恭敬顶礼!
第二,顶礼的必要和利益
顶礼是对真理毫无疑虑的信服与接受,开篇之始就通过顶礼这种形式,表明一个重要的态度:我们把自己的位置放低,表达谦卑恭敬的虔诚心,以求得上师和佛菩萨的加持。这是为了提升自己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我们可以从佛经中读到许多相关的范例,那些大比丘、大智者、诸大菩萨甚至观世音菩萨等圣者,每当他们要向自己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求教时,也同样先以合掌恭敬顶礼的方式开始。佛经里除了记录佛陀讲授的宇宙人生真谛之外,同样也把这些尊师重教的细节记载了下来。佛经的结集者都是佛陀最优秀的弟子,比如大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他们这样记录,并不是无缘无故地把琐碎细节纳入经文以增加字数,而是要告知未来的阅读者怎样去建立正确的求学心态。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任何一种都必须通过学习来获取,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傲慢心,而顶礼就是为了消除我们心中的傲慢。仔细想想,在学校读书或者求学的时候,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挺不错,甚至觉得自己比老师懂得还多,就会觉得自己了不起;一旦产生这样的想法,求知若渴的心就关闭了,自然就不愿意继续向老师学习,就像一个把盖子扣上的容器一样再也无法装入任何东西,傲慢会让人止步不前。
傲慢的资本往往是那些令人滋长优越感的事物,如学识、财富、美貌、年轻等;有些人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也同样会毫无道理地孤高自傲。无论是否具有外在的资本,其实内在的资本都同样是根源于我执。比如,一些人觉得自己事业有成、与众不同的时候,傲慢心就生起了,本来是可以延续光明前景的,但从忘乎所以的那一刻开始,自己就已经把有利资源阻隔于外了,前途只会趋向黯淡。傲慢自大意味着“我自己很行,你们都不如我,所以我不需要你们帮助”。傲慢如果一直盘踞在心中,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会溢于言表,看周围人都会不自觉地用居高临下的眼光。这样势必会产生许多过患:自命不凡者在自己和别人之间筑起一道高墙,把自己孤立于社会之外,因此毫无人缘。没有人愿与一个孤高冷傲的人相处,即便不得已要生活在一起,也不可避免地产生重重矛盾。如果一个人太过骄傲,就会处处自以为是;如果一群人都骄傲,就会相互瞧不起、看不惯,这样的人在一起相处就像同一笼中的刺猬,不但一事无成,还彼此损害。尤其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人们普遍太高估自己的能力,鼓吹信自己,因而内心缺乏对于尊敬师长的真正认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狂傲之人甚至连自己的父母也不放在眼里,更不懂感念父母的恩德,这是十分可悲的。我们从出生一直到长大,所拥有的一切、美满的生活都是父母给予的;如果离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我们不可能有任何成就。连父母恩德都不感念的人,想要他懂得感念上师善知识就更困难了。将这种感恩之心推而广之来看,更能反映出一个人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例如,有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他现在拥有的财富和声望,原本是夫妻甚至是全家人付出心血与代价换来的,但当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就把这些恩德全都忘到九霄云外了,因为不知感恩,使自己和他人都滋生了众多的矛盾与烦恼。若专横跋扈地认为配偶的衣食全都要仰赖你,对方无法在你心里获得起码的尊重,你即使把全世界的财富都施舍给他,他也不会对你感恩戴德。因狂妄自傲而失去相互间基本的尊重,这样的状况想要保有幸福几乎不可能,反目则成了必然。
没有人不希望拥有幸福,但是不去除骄慢,幸福不会来敲门。自大的人不仅缺乏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错失成为广博之士的各种机会,失去本应享有的幸福人生。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服务员、公司经理、公务员、网店老板,傲慢会使你具备的有利资源无从施展,最终你成为一个人人敬而远之的孤家寡人;哪怕一位佛教的上师,若是恃才自傲,毫无谦和,弘法之路也将会狭小坎坷。没有人愿意向一个傲慢自大的人提供帮助,而世上任何事情要成功,都需要聚集许多的力量才能促成,孤军奋战显然是徒劳无功的,无论个人多么聪明绝顶都不可能独自撑起一片天。一个家庭需要夫妻和子女共同经营;一个企业需要老板和员工共同构建,也离不开供需客户的合作,有因缘才能和合。正如汽车虽大,却不能离开一个小轴承。
反之,谦逊能令人戾气消除,谦和能为自己累积福德。因此,谁都愿意和谦谦君子交往,与之相处除了轻松愉悦,更获得被尊重的感觉,那么自然就愿意更进一步地探讨心灵之道。所以,谦卑者最聚人气,也最有好人缘,想成就任何事业都有人愿意鼎力相助。
可见,若没有谦卑的心态,学佛也难有实质性的利益。有的居士稍微学了一些佛法理论,都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认知体系,更别说将佛法融入内心和实际运用,这时候就觉得自己挺有才学,于是便生起了傲慢心,动辄就跟别人夸夸其谈地讲一堆大道理。当道理讲得好、获得别人认可,或者自我感觉不错的时候,傲慢心就膨胀了,变得忘乎所以、目空一切,所以现今社会才充斥着以“老师”自居的人。其实,做人尚且不能做好,遑论学佛。
学佛的本意是要削弱、粉碎自我,傲慢反将自我加固得更为强大和难以对治,因此要运用顶礼来消除傲慢心。只有断除了傲慢心,以谦卑的心态学习,才会有进步和提高。因此,要谨记去除我们的傲慢心,内心一旦被傲慢占据,就只能是封闭和狭隘的,智慧就无法发展。
由于骄傲的习气,凡夫的双膝通常是很难跪下的,内心的傲慢会告诉你不应该卑躬屈膝,要保持自己的“尊严”。但是希望在真正的智者、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处获得利益,放弃内心的自大是必要的,否则就像一个装满了我执污垢的容器,再也装不下清净甘露。尽管具德的师尊并不需要任何人的顶礼来抬高他的修证,再多的跪拜对证悟者都是没有任何损益的。但是,作为希求教法的弟子而言,只有彻底放弃高傲,将自己的位置放低而恭敬上师,才能使教法的传承之流得以有效传递,正如大海处于最低的位置,才能广纳百川而博大宽广。
其次,具足信心的顶礼可以获得加持。我们修持佛法,不管是念佛号还是持咒,都是在祈请诸佛菩萨的加持。在教法的更深层面,甚至认为自己的上师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诸佛的总集,而顶礼和祈祷上师是获得加持、消除业力最快的方法。修行佛法固然需要自身的努力,但我们也需要得到来自佛菩萨的提携和推动,这些加持能帮助我们减少业力习气。由于受业力习气的感召,在生活中会经常出现很多不如意的烦心事,而且因自己平常也有众多不恰当的行为,当种种不善因缘和合之后,业力产生的结果将会给我们造成很多困扰和烦恼。这些烦恼,通过顶礼并祈请上师和佛菩萨的加持,是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的。
正如同人格健全的人感念父母的恩德,感念家人的恩情,感念朋友的情谊,顶礼的另一个益处是忆念师尊的功德。哪怕上师已经离开了我们,可是他的慈悲心和智慧会一直眷顾着我们,我们时刻忆念上师的事迹与功德,学习上师所有的行为,就能唤起内心对于修行之道的热忱,获得鼓舞,这种影响力对修行佛法能否产生实效至关重要。
凡人或多或少都有傲慢心,每当我们的骄傲初露端倪之时就不要任由其发展,克制习气本身就是一种必要的修行。当我们谦恭顶礼的那一刻,粗大的骄慢当下就会被平息。《佛子行》给我们带来的实际利益,从开始的这些顶礼句就能体现出来,我们能够受此启发,从世间做人的角度,学会谦卑、恭敬,懂得感恩。从修学佛法的角度来讲,依止上师,目的就是学习他的殊胜功德。只要是自己不足的地方,都要谦卑地向上师、善知识们学习,并改过迁善。
第三,无著菩萨上师的功德
顶礼不应只流于某种宗教形式,并非做了几个五体投地的动作就可以达到真正的内心谦恭了。只有对顶礼的对境有足够的认识,了解到这些先贤圣者的功德和殊胜之处,才能做到真正的心悦诚服。虽然顶礼三宝无论如何都是有功德的,但只有真正懂得了它的意义才能让功德更圆满。
无著菩萨的上师,是智慧和慈悲双修的高僧大德,他们的功德从第一句颂词里就能看出来。“虽见诸法无来去”,讲的就是上师的空性智慧达到了智悲双运的境界,已经能用智慧之眼如实地观见到世上一切现象的真如实相——离于来去、常断、生灭、一异等八种边见戏论。
但是,因为他们有着无可限量的慈悲心和菩提心,自己虽然已经成就解脱了,却依然精进地在度化一切有缘的众生。颂词的第二句“然唯精勤利众者”,所讲的就是无著菩萨的上师具足大慈大悲。自己见到了实相,唯一的希望就是能让众生也能了解,这就是上师们的殊胜之处。慈悲与智慧是大乘佛法中最核心的精华,我们闻思这部论典的时候,一方面是学习善巧与方便,即慈悲心、菩提心;另一方面是学会如何令自己变得有智慧。《佛子行》从头至尾就是围绕着这些内容展开的,无著菩萨的上师们也是依循这条道路而成就的。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增加对《佛子行》的信心,因为无著菩萨的学识,传承于他的上师。如此殊胜的上师,他们所传承下来的法也就必然是可靠的。
先简单了解一下何为智慧。所谓智慧,是指证悟了万事万物的真相,这种境界叫智慧,初地以上的菩萨圣者方证得,凡人并不具备,这是佛教特有的世界观。我们要学习的是以此世界观逐渐趋近实相、获得智慧。所以,平时我们用“智慧”来形容凡人其实并不恰当,应该用“聪明”“智识”或“辨析力”这些词更为恰当。当然,现在大家都习惯用“智慧”,并不是说不可以,但是作为佛弟子要知道智慧的真实含义。
“诸法”是指一切现象,大至银河宇宙、小至微观粒子,包括我们能看得到的山河大地、城市高楼,以及看不见的,如电磁波、思想观念等事物,统称为诸法。其中包括两个类别:一个是心识,一个是物质。诸法的真实本性就称为诸法的实相或真相,即大乘佛法里经常讲的缘起性空,如在《金刚经》和《心经》里所讲的般若空性。
鲜少有人去思考和探寻诸法的实相究竟是什么,因而在迷惘中生死轮回。释迦牟尼因了悟诸法的真相而成佛,出于对众生的慈悲,希望众生也同样能了悟诸法的真相,从而远离生死苦海;于是他三转法轮,在二转无相法轮和三转善辨法轮过程中,佛陀就开示了空性以及诸法的本质。为了消除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烦恼,佛陀传授了八万四千对治法门。
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证悟了诸法的本性,他曾说:“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这即是说世间万物并非实有存在,而是各种因缘的暂时组合。龙树菩萨在《中论》里解释了这种缘起的空性:因为不生也不灭,所以万事万物的本性超越了二元对立,生与灭都不存在。从究竟本质而言,事物从来没有产生过,所有对于产生的认知只是我们的错觉罢了,没有产生又怎么会消亡?所以“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诸法的真相不存在来去,没有来过怎么去?反之亦然,也就是说没有这种二元对立的分别,佛教徒修行佛法,就是希望证得这样的实相。无著菩萨的上师们已达到了这种智慧境界,证悟了空性。尽管如此,他们却依然没有离开众生。这样的上师来教导无著菩萨,就是因为慈悲心的原因,凡是跟这样的具德上师结缘的众生,都会获得解脱的利益。
第四,无著菩萨上师的殊胜之处
无著菩萨上师的殊胜之处体现在,他们虽然证悟了至高无上的空性境界,但并没有舍弃众生。正如《涅槃经》所说:“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因此他们所做的一切不但比世间凡夫殊胜,也比声闻、缘觉殊胜。
因为证悟了空性,所以他们不会像凡夫那样再流转轮回。而凡夫都是由业力牵引,毫无选择地在轮回中生老病死,不由自主地被迫承受种种痛苦。人们虽然都不愿意承受烦恼和痛苦,却偏偏会遭遇诸多不顺心的事情。我们看看那些在大都市里生活的富裕阶层:住着漂亮的房子、开着豪华的轿车、经营着庞大的公司,可是内心还是充满各种忧虑和恐惧,被众多烦心事所缠绕。这些烦恼和痛苦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不是我们想要的,可是因为过去的业力成熟,无数的烦恼都不请自来。而无著菩萨的上师、初地菩萨以上的大成就者们不会被这些烦恼牵制,因为他们已经断除了我执这个一切烦恼的源头,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不会被迫陷于三有(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轮回的烦恼痛苦之中。
我们所在之处,因为众生的欲望特别粗重强烈,所以就称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众生已经离开了欲界,就是天人。当然欲界里面也有天人,例如四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等六欲天,就属于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众生类似于在禅修寂止。这些寂止法门并不是佛教特有的,其他宗教和信仰里也有类似的方法。修寂止的人,烦恼会越来越少,粗重的欲望也越来越小,这样就会投生到色界,如果欲望能再减少,就会投生到无色界。但不管是色界还是无色界的天人,依然还是轮回凡夫。
无著菩萨的上师因为证悟了空性,他们不再受业力牵引,其智慧令他们不会陷于三界之中,出于慈悲也没有停留在涅槃境界,藉由慈悲的愿力,来帮助和度化众生,历史上许多具德的高僧大德、有成就的上师们都是如此,这就是他们比凡夫俗子殊胜之处。
所谓涅槃,是指当修行者证悟了人无我之后,获得不必再轮回的成就,这种脱离了轮回的寂静状态称为涅槃。小乘声闻、缘觉修行人证得阿罗汉果的时候,就进入了涅槃,永远住于涅槃寂静处享受这种安乐。而无著菩萨的上师们却并非如此,他们虽然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空性智慧,但因为他们具有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的菩提心,所以没有自己住于涅槃,而是为了度化时刻眷顾的众生一再来到三界轮回中,这是他们比声闻、缘觉殊胜之处。
第五,向上师学习的利益
无著菩萨的上师有如此之多的功德,总结起来就是慈悲与智慧,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来学习。
任何人如果想在自己的领域更有成就,一定要培养两个方面的特质:一方面是慈悲,也叫善巧和方便;另一方面是智慧。如果没有智慧,仅仅有颗善良的心是不够的,慈悲与智慧二者不可偏废。就算心里想的是要帮助别人,可是最终却帮了倒忙,这就是缺乏智慧的无用慈悲;如果非常有智慧,别人想不到看不到的,你都能想到看到,别人做不到的,你都能做到,但没有用慈悲和善良的心来引导,仅凭这种聪明或智识很容易就走上邪路而终会害人害己。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以慈悲与智慧为导向。修学佛法目的就是要在自己的心中生起慈悲与智慧,为此,学佛首先要闻思学习生起智慧与慈悲的原理和方法,然后再如理如法地去实践行持。
作为皈依了佛门的三宝弟子,闻思修持才是使我们自己获益的最重要途径。现在很多人,当他们有机会值遇上师、善知识的时候,当下生起了虔诚的信心,立即就皈依了,这是非常殊胜的因缘;但皈依仅仅只是一个起步的决心;皈依之后,很大一部分人却往往忽略了最根本的事情——闻思修。皈依后到寺院里烧香、磕头、许愿固然很好,但学佛并非只是这些表面化的形式,如果不能明白和掌握教理,也不会带来真正的利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皈依了十多年的居士,并没有因为皈依而给他带来什么利益,这足以证明,徒有一个形式上的皈依是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的。每每看到这种情况,令人深感惋惜,出现这种状况,应该说师徒双方都有责任。
现在一些上师和法师离开寺庙来到世间弘扬佛法,想见他们的人非常多,一些非常有名的高僧就像明星一样,每天都要接待很多人,各种事务缠身,讲法的机会就必然受限,与弘法的初衷就相违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居士们自身也有问题,作为一个三宝弟子,比起向上师请教各种纷繁复杂的世间问题,他们在佛法教理上的问题就太少提及了。生活在红尘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扰无疑大多是世间法的,虽然佛法并不排斥问世间法的问题,上师和善知识也有责任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难题,但如果我们以佛法的闻思修持为主,把所学到的智慧和慈悲运用在生活中,许多世间的问题,依靠自己也能迎刃而解。
提及闻思,居士们常常以“工作很忙,家里有很多事情,没有时间”等为借口。其实一个真正希求解脱的人,每天无论如何都能够抽出一两个小时来闻思学习,这样的条件并不是难以企及的,只不过是受制于自身的惰性罢了。
相信每个人都一样,希望自己能更幸福、更快乐、更自在,那就多花时间用于闻思修上,令自己生起慈悲与智慧,否则没有其他办法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有了智慧,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就跟别人不同,做事的成功率就会提高;如果再与慈悲配合,在获得成功后,也决不会损害他人,而会给家人、同事、所有周围的人,甚至任何与你接触的人都带来利益。换言之,若同时具有了慈悲心与智慧,就会成为自在无碍的人。
思考题(二)
1.为什么闻思修对于佛弟子很重要?为什么比烧香、磕头更重要?
2.《佛子行》分为几个部分来阐述?
3.《佛子行》开篇就是顶礼,这是否只是宗教仪式?
4.顶礼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益处?
5.请总结无著菩萨上师的功德和殊胜之处体现在哪里。
6.如果想让自己长久地走在成功之路上,必须培养什么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