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觉之道·佛子行广释
- 根让仁波切
- 7343字
- 2021-03-26 19:57:30
《佛子行》的重要性及含义
谈起佛教,总是让人感到那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古老宗教,每天晨钟暮鼓、古佛青灯,还有数不清的清规戒律,这一切和我们的生活似乎相隔甚远。对充分见识并沉浸于科技文明的现代人而言,“学佛”几乎就意味着愚昧落后和迷信盲从。除了见贤思齐的美好愿望,学佛和我们还有什么关系?我们现在已经生活得非常充实,从心仪的服装、饕餮的美食,到高速无线网络、最新款的智能手机……对任何想要的东西只需稍作努力即可拥有。对于我们这些实用至上的人来说,学佛又能给我们添加什么?是能帮助我们致富,还是让我们的健康状况好转,抑或是让我们家庭和睦、子女优秀?学佛到底有什么用?又应当如何学?……总之,一提学佛,人们的态度不是直接排拒,就是抱着许多疑问。
事实上,无论我们有没有宗教信仰,每个人都会有这几个亟待解决的客观问题:我是谁?生与死的真相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
·终极的困惑
人活于世,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快乐,普世价值的版本是:年轻时,我们体健貌美、才智过人,拥有世界名校的学位,理想职业当然是跨国财团的CEO;居于自然环境良好的山间别墅,那里花团锦簇,所有配套设施都系出名门;外出时,驾驶着推背感十足的酷炫跑车,入住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有完备的医疗保障、充裕的现金流和宽松的假期,有耀眼的15克拉钻戒。然后,在所有人的祝福声中,与心爱的人共度此生,就像童话故事里的浪漫结尾那样:公主和王子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人生已经有太多的不易,如果能够创造这样的物质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自己多一点幸福快乐,而去刻意过自虐式的贫苦生活。尽管这些内心的诉求都无可厚非,然而,大多数人却不能正视这些理想的现实层面:凡事都有两面性,给我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潜藏着流弊。更重要的是,它们中任何一样都无法长久维系,虽然从感情上我们难以接受这种严酷的事实。
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忧虑与困惑:有人寂寞,孑然一身,处于被人远离的无助,深陷没人陪伴的恐惧;有人孤独,迷茫的心灵就像一座汪洋中的孤岛;有人焦虑,不仅职场失意,还必须顶着还房贷、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各方面的压力;有人空虚,哪怕在杯觥交错的热烈宴席间仍感到与世间格格不入;有人抑郁,觉得总是没人懂他,忧伤于自己的形单影只,却在朋友圈里秀阳光率真;有人仕途渺茫,纵然为他歌功颂德的大有人在,也填补不了他内心的缺憾;有人总是充满匮乏感,哪怕拥有的财富已经够几辈子花销,保险柜里存放了一摞房产证,仍然觉得不满足,依旧沉迷于肆意攫取之中,似乎只有不断获取才是生命的意义……
仰望苍穹,生存在这浩渺宇宙里,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粒微乎其微的尘埃而已,无论困扰我们的问题与别人有多么的不一样,其实归根到底,本质都是别无二致的——就是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真相的认识不清。我们不明生为何而来,死为何而去,来去匆匆,我们揪心于不明白自己到底是谁,我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世事一定会变化无常?这种最深层的惶恐和亘古的疑问,萦绕在每个人的心中驱之不散,这些谜团让我们一再地备感孤独,只不过有些人“柔弱”地表现出来,有些人则貌似坚强地回避这个问题,不负责任地把它草草掩埋。在人口爆炸的现代都市里,在人流如织的街道上,孤独对我们来说貌似不着边际,但是那种无法确认“我”存在的恐惧感,总会毫无预期地袭来:在某天深夜、某个宁静的下午、某次在镜中蓦然发现自己已衰老,或亲友罹患重疾甚至触及死亡的时候,恐惧感一次次涌出。过去,我们一直确信无疑的事,也变得不再可靠,内心的不安全感变得更为强烈,难以排遣。这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方设法予以抵御。
·解决之道
我们会参加各种训练课程,以期全方位提升自己,令自己擅长于收集财富以获得更优越的生活,希望靠聪明才智赢得赞誉、靠权力名望赢得尊重、靠道德品行赢得美名……但是,我们很快会发现,依靠这些外在的物质和财富无法维系持久的快乐。无论做了怎样的努力,这样那样的问题依然存在,那些内心深处的纠结,父母不能给予抚慰,配偶子女或朋友无法提供帮助,也不能用手中的财富和权力解决,甚至我们所受的教育里也找不到解决方案,这种无可奈何更增添了我们的无助和沮丧。最重要的是,当大限出其不意到来之时,我们却驾驭不了死亡,束手无策中才幡然醒悟,过去所有的努力就像是在应对一场毫无胜算的赌局。
绝大多数不幸的人,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解决之道,只会习惯性地用哭泣、愤怒、抱怨、消极厌世、及时行乐、惶惶不可终日等负面情绪回应不幸;或者沉溺于无可作为的拖延和昏睡、暴食,依赖酒精、麻醉药物和毒品,甚至采取自残身体等极端手段逃避现实。稍微“健康”的方式,不是发展某种爱好,就是投身于忙碌的工作或无休止的社交活动,或热衷于亲友聚会等,因为那种“我很忙”的充实感,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我”的存在价值。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方式,其实无非都是力图用各种散乱排遣孤独感,用透支生命的方式将不明自我的状况暂时遗忘,将不明生命真相的焦虑掩盖,这一切并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而少数幸运的人,或自发或由他人引介,能让内心的孤独和忧伤转变得有价值,不会滞留于无谓的顾影自怜之中,因为他们寻找到了心灵的指引,获得宏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走上正确的觉醒之道,从而挖掘出内心本自具足的幸福,远离忧患与惶恐,获得安乐。所谓正确之道,古往今来无数贤能的总结,也往往局限于一时一世,而超越时限与疆域的究竟指引,唯有来自释迦牟尼佛所证悟的人生真谛。从可靠的角度而言,历代的无数实践佛法的成就者,已经以他们的亲身经历,一再向世人证明了佛法的伟大,也让后世的学人放下疑虑,不必担心自己成为某种不可预测的试验品。
·《佛子行》的重要性
释迦牟尼佛曾在四十九年里为不同根器的信众三转法轮,即初转四谛法轮、二转无相法轮、三转善辨法轮。初转四谛法轮里讲的是小乘佛法,主要教导如何修学小乘佛法的见、修、行、果。第二转和第三转法轮所讲的属大乘佛法。凡夫要直接领会佛经中传达的真实意义难度很大,必须依靠大成就者们所写的论典,才能正确领会佛经里所阐述的般若智慧。可见,“学佛”是个极其甚深广大的课题,光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传承至今的佛典大海,就让我们望洋兴叹。就算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增添茶余饭后的谈资,尝试了解一下个中道理,而面对如此庞大纷繁的教典、复杂的派别差异,也深感无从下手。
鉴于此,在佛教历史上,特别是古印度的大成就者们,尤其是当时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众多班智达,出于对众生难以领会佛陀真实意的慈悲,把佛陀三转法轮的教义总结撰著了诸多论典,通过这些珍贵的论著,向众生详细地阐释如来密意。
正如同我们打算到欧洲自驾游,首先获得一本可靠的旅行攻略是必要的,当中会提供一切所需相关资讯以及全面的策略与建议,使旅行者获得帮助和指南。同样地,有兴趣了解佛教及其修行道的人,首先最重要的是需要鸟瞰整个佛教框架的全貌,了解修行的原理、方法、阶梯和目标,对整个修学体系成竹在胸,就不至于盲修瞎练,避免因无知而误入歧途。因此,我们应选择一部能概括佛教思想的论著作为指导。在此必须提及著名的论典——《入菩萨行》,是由古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中的寂天菩萨所著。这样一部大而全的宝典,简单实用地总结了佛陀第二、第三转法轮的精华,其丰富的内容能有效地解决我们生活与修行中的实际问题,闻思时既不需要复杂的逻辑,又不需要具备很多的知识,领会也不是特别困难。与广大深奥的中观、般若等论典相比,《入菩萨行》更通俗易懂,无论是解决问题的原理,还是提高修持的方法,都可以从《入菩萨行》中找到答案。正因如此,在笔者的根本上师堪钦如意宝·曲吉扎巴仁波切创办的三所佛学院(塔公显密讲修院、嘉绒闻思讲修院和理塘明珠佛学院),所有来学习的僧人都必须背诵《入菩萨行》和五部大论的颂词。
像《入菩萨行》这样将修行道路完美总结的论著有很多,但并不见得每一部都适合现代人。考虑到现代人忙碌、追求速成的特点,我们选择了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佛子行》作为向大家介绍正觉之道的平台。这部由西藏佛教大师无著菩萨(1295—1369年,也称为无著贤论师或土美仁波切)所著的《佛子行》,其内容以三十七颂涵括了三士道的修行方法,尤其是上士道,即修学大乘佛法超越轮回和涅槃的法门。由于《佛子行》与《入菩萨行》所阐述的教理异曲同工,笔者甚至认为《佛子行》是《入菩萨行》的浓缩精要版。《佛子行》在简短的篇幅里全面总结了十品《入菩萨行》所阐述的内容,信息量很大。对于还要兼顾世间俗务的在家居士,显然不能要求背诵五部大论,但是希望诸位都能将《佛子行》的颂词背下来。一方面,每天念诵颂词能获得加持;另一方面,在听闻或阅读时容易领会每个颂词所传递的义理,使之潜移默化地变成自己的理念。仅仅从字面上了解三十七颂并不难,难的是依教奉行,运用于身口意,从而转变自己。这对生活工作中的为人处事和修行都有莫大的帮助,遇到世间任何困难,都可以运用《佛子行》的理念去解决。
《佛子行》的重要性,在过去数百年间被藏传佛教各派学者一致推崇就已经得到充分证明。就笔者的根本上师而言,他对这部论著特别重视,不仅在佛学院里多次传讲,而且每到一个地方传法时,只要时间允许就会给人们传讲整部《佛子行》,他认为这是大乘修行人不可或缺的修学内容。无论是刚进入佛学院的年轻学僧,还是已经几十年的老修行;不管人们对佛法理论的了解是深是浅,上师都要求大家必须反复闻思。他以过来人高瞻远瞩的眼光看到,《佛子行》在教理、修持等各方面会给予我们很实际的帮助。
总而言之,《佛子行》如同妙药一般,在短短三十七个颂词里总结了大乘佛法的教义,是修持菩萨道的殊胜窍诀、志向成佛者的必修课。它囊括了修持大乘佛法的佛子应有的见解、修持的道路和行为,以及能够得到的果位。因此,任何真心向法的人都应该潜心研习。它词句简单,初学者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意义;它含义深广,具有多年修持经验的人也能从中受益。《佛子行》所呈现的是智者的世界观及其处事风范;同时,又是大乘行者规范自己言行举止的标准,若能如实践行,定会把世俗生活与佛法修行完美地融合为一,如此才堪称名副其实的佛子。
在藏区,无论是居士还是出家众,人们普遍比较重视学习《佛子行》,尤其是出家人,无论哪个教派都必须学。现在全世界对藏传佛教都越来越重视,修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但相对而言《佛子行》还不够普及,只有少数人有机会真正地闻思。而对于刚皈依或者皈依多年的居士来说,怎样正确地修行,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佛子,真正了解的人其实并不多。为了让大家避免错谬,少走弯路,本书希望通过对《佛子行》的阐释,能帮助大家解决开篇所讲的一系列问题,并引导各位正确地修行,满足大家渴求正法的愿望。
为了能便于大家抓住核心要点,我们特别选用了木雅·根让索南(堪钦如意宝·曲吉扎巴仁波切的前世)为《佛子行》所做的目录,他以深广的佛学造诣和大成就者独特的智慧眼光,提纲挈领地总结出无著菩萨的精要,使得这个目录成为众多《佛子行》目录中首屈一指者,为我们的讲授提供了方向,更能帮助读者对佛法要义心领神会,同时也成为了展开本书的指引。若非如此,慧根浅薄的凡夫俗子在研习本论时,难免会雾里看花,终因不得要领而难窥堂奥。希望诸后学者通过研习《佛子行》,对佛法的见地与修道获得明晰的认知,能了解到:佛法超越信仰和宗教,是非常务实的人生指南,而非脱离生活的神秘主义。运用这一系列教法,既能解决我们生活与工作中的难题,又能寻获生命终极意义的答案。
·“佛子行”的含义
在开始阐释《佛子行》的颂词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佛、子、行三个字各具的含义。
1.什么是“佛”
佛是佛陀的简称,指断证功德圆满的觉者,佛所依身分为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佛陀已经断除了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阿赖耶识里含藏的所有业力种子都彻底断除了,圆满证悟了心的本性。佛陀所证悟的就是万事万物的实相,万法都是由心所造,心的本性就是佛性,只要是具有心识的有情众生都具有佛性,因此都有成佛的潜能。由于无始以来到现在,不了解事物真相而导致的我执和法执,遮蔽了本有佛性的显现,所以,我们一直处于迷惑颠倒的状态。
虽然在佛经及论典中都讲到佛性,但我们根本不可能用语言文字去准确描述它的真实状态,甚至也无法用心去思维它,因为佛性已超越了人类的语言、文字、思维所能描述的范围,超越了我与他这样的二元分别意识。只有通过闻思,修持忏罪与积资,依靠对上师三宝的信心,才能了解到心的本性,再通过禅修逐步体证慈悲与空性无别的智慧,也就是心的本性——法身佛,即大乘菩提五道当中最后的无学道,这个果位是断证功德圆满的究竟佛陀。得到了这样的成就之后,就会自发地显现出报身佛与化身佛去救度一切众生。
佛在初地至十地菩萨面前显现的就是报身,如五方佛、金刚总持、金刚萨埵等。而对于五道中的资粮道和加行道阶段的修行者,以及还没有皈依佛门但与佛有缘的众生,在其感知中显现出来的就是化身,例如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师等。关于法、报、化三身佛所依的身体、能依的智慧、所行的事业和佛陀的功德,在弥勒五论的《现观庄严论》《宝性论》中都有详尽的阐述,想深入了解者可以去学习。
以上所讲,是有关三身佛的初步认识。如果没有这样的概念,对下面要阐述的“佛子”及其修行就会认识不清。
2.什么是“子”
从字面上去理解,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佛的弟子就称为佛子。因佛陀忆念众生,犹如父母忆念子女;并且众生本具成佛之佛性,故亦称众生为佛子。如同父母教育孩子,孩子所有的行为、待人接物等都是由父母来引导的。同理,我们内心虔诚地信受佛陀的言教,如法地追随佛陀闻思修持,就像佛陀的子女一样。
严格来说,佛子是大乘佛教对菩萨的尊称。月称菩萨在《入中论》里讲,真实的佛子是指了悟空性、初地到十地的菩萨圣者,这些大成就者断除了我执和部分法执,证悟了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这个阶段,五道中称为见道和修道,即已经见到了心的本来面目。在还没有证悟空性之前,凡夫的心是飘忽不定的,随时都有可能变化,而了悟空性之后,一直到成佛都不会退转。
广义上,佛子还指信顺教法、发大乘心、以成佛为终极目标的修行者。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讲,只要受了菩萨戒、发了菩提心的人,则进入了五道中的资粮道,从此就成为度化众生的人,因此,世间所有的众生都应该向你顶礼。所以,也可以称为佛子。若按照这个角度去理解,几乎所有修学大乘佛法的佛友们都是佛子,因为我们基本上都受了菩萨戒、发了菩提心,因此都是追随佛陀的弟子。
3.什么是“行”
受了菩萨戒、发了菩提心的佛子,用大乘佛法的理论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就称为“行”,即佛子的修行。我们既然是佛子,就不会舍弃任何众生,于是我们的修行就围绕着如何克服自己的劣根习气、如何帮助他人获得快乐的为人处世之道而展开,这一切都要用大乘佛法的言教来规范,以此标准去学习和实践。无论选择在家或出家哪种方式,我们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会以佛法的智慧去面对和处理,方为佛子的修行。
由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条件等各不相同,每个人所面对的问题也是不同的,要想处理得当,方法尤为重要,这也是学佛的目的之一。对于在家居士而言,如何“行”确实是一项课题,从实际情况来讲不太可能完全放下俗务全身心投入修行,但不能因为放不下就放弃学佛,最重要的是学会将佛法运用到生活中的正确方法,避免自己变得不僧不俗、不伦不类。
笔者认识一位居士,起初他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开始学佛之后,学佛的热情被点燃,可惜的是,由于闻思得不到正确引导,狂热情绪甚至淹没了理性,致使他对世间的工作渐渐失去了兴趣,周围人也逐渐将他疏离,甚至边缘化。几年以后,百无聊赖的他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若是能完全放下,将今生投入专职的闻思修固然最好;但是因为有家庭,还有各种各样的事务未了,他自己既放不下,又不愿意去工作、不愿意面对世间的问题,最后形成了不伦不类的状态,工作、生活都一塌糊涂。显然,这就是理解和方法上出了严重偏差,如果学佛越学越死板,变得连自己都不愿意面对自己,终日消极逃避,这实际上表明见地和方法已经出了问题。举这个事例之意并非出于藐视,而是因为每个初学者或多或少都潜藏有这种可能,我们应引以为戒,提醒自己勿重蹈覆辙。无论修行什么法门,首先要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非常重要。通过诚实地对自己内心审视和观察,做出审慎的判断,再来决定自己适合的修持方式。虽然在家与出家修持的目标一致,但在方法上侧重点是不同的。佛陀也不希望有人越学越糟糕,越学越糊涂。
事实上,佛陀正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去接引四众弟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都是从内心去改善自己,进而由内而外地让自己各个方面都变得更好,这是佛陀的愿望,也是高僧大德们对众生的期望。学佛,绝不意味着消极逃避,而是应当积极面对,更不应以学佛的名义逃避责任,恰恰相反,要更加勇于担当。佛子唯一的目的,是要让自己和所有众生获得幸福和快乐,最终了脱生死,获得永恒不变的快乐。为此,佛子应学会的修持方式是六波罗蜜,而六波罗蜜再浓缩就是方便与智慧,佛陀所证悟的就是方便与智慧无别的境界,他所教导的也是这两方面的内容。作为佛陀的追随者,佛子自然也要学习善巧方便,同时令自己拥有无上的智慧。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总要做出许许多多的抉择,这些抉择直接影响着我们和周围人的生活品质。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面临抉择时的力不从心与迷茫已成为常态,这种情况无论长幼之别或贫富之差,已是普遍的共同问题,归根到底其实就是缺乏智慧。那么,当如何“行”?智慧行!《佛子行》正是这么一个提供智慧的无尽宝藏,只要有愿望,相信人人都能从中撷取适用于自己的珍宝。以此正确导向修学佛法的人都会充满智慧,处事风格也会因智慧而富有弹性,决不刻板教条;无论什么问题摆在面前,都能以善巧和方便予以对治解决。这正是佛法的伟大之处,也是我们要从《佛子行》这个智慧宝库里获取的正能量。
思考题(一)
1.《佛子行》的重要性是什么?
2.为什么说《佛子行》是《入菩萨行》的浓缩版?
3.什么叫“佛子行”?请分别解释“佛”“子”“行”每个字的含义。
4.对于“佛子”有哪两种解释?本论所指的“佛子”是哪一种?
5.请思索自己内心最大的担忧以及用佛法解决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