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年的觉悟:做个打不垮的铁人

  • 普京传
  • 王国章
  • 11811字
  • 2018-04-19 16:21:42

普京在少年时期经常打架,甚至还总结出了自己的打架心得。他认为,他应该随时做好准备,一旦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就要立即予以还击。在他看来,对于任何攻击或侮辱,只能用不计代价的攻击来洗刷。

普京还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你想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那么在任何打斗中,你都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地坚持到底。但他又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行事准则。

在普京眼里,如果想要获得胜利,就要先成为强者,成为打不垮的铁人。他总结出来的这些打架经验,无不表现出一个男子汉应有的勇敢和果决。

在成长过程中,普京一直坚持着这种行事准则,这也使他在后来,为俄罗斯人民,甚至是全世界的人展示出一个“硬汉”的总统形象。

大杂院的幸福生活

1952年10月7日,在列宁格勒巴斯科夫胡同的一个大杂院里传出了一阵清脆的啼哭声。41岁的玛利亚·伊万诺娃老来得子,生下了一名男婴——瓦洛佳,全家人都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而兴奋不已。不久,瓦洛佳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当时没有人会知道,就是在这个极为平常的大杂院里,将成长起来一个国家未来的总统。

在这个嘈杂的大杂院里,普京开始了自己幸福的童年生活。

普京和家人们住在大院的一幢五层楼里,这所房子是父亲所在的工厂分配的。房子里的设备极为简陋,没有热水和洗澡间,厨房的面积很狭小,而且是几家共用的。在普京的记忆里,楼梯的铁栏杆总是锈迹斑斑的,稍不小心就会弄脏衣服。最令人胆寒的是,楼道里经常会有老鼠出没,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与这些素不相识的“家伙”走个碰头,在很多人眼里,那实在是令人讨厌的事情。

可这些事情在普京和同伴们的眼里却是乐趣无穷的,他和同伴们经常在楼道里与老鼠展开惊心动魄的“人鼠大战”,他们人手一个大木棍,只要看到老鼠出现,管叫它有去无回。有一次,爱冒险的普京尝试了一下“单打独斗”的乐趣。

这天,普京自己一个人出现在了楼道里,苦苦地等候着“敌人”的出现。不一会儿工夫,一只大老鼠就出现在了楼道里。勇敢的普京抄起棍子就朝那只老鼠走去,直到把它逼到了墙角。这时,那只老鼠气急败坏,一下子转过身来,直向着普京扑来。年幼的普京怎见过如此阵势,扔下棍子就跑。可是,这只老鼠依然是穷追不舍,越过一个又一个台阶,直到把普京追到自己家的那个楼层。还好普京非常快速地推开了自家的房门,这样才把这只“凶狠”的老鼠挡在了门外。

在上小学之前,普京的活动范围只限于自家的院子之内。就这样妈妈还是会不放心,经常从家里的窗户探出身子,问道:“瓦洛佳,你是在院子里吗?”只有听到普京的回应,妈妈才会安心地做其他的事情。父母把普京看管得很严,没有特殊情况,绝对不会让他走出这个大杂院。

可是,外面的世界对普京的诱惑简直太大了,所以,普京经常自作主张,偷偷地溜出大院,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风景。

五六岁时,普京偷偷地来到了大杂院附近的一条街道上,恰好这一天是“五一”节,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普京就在沸腾的人流里窜来窜去,傻傻地看着那些欢天喜地的人们。可就在这时,普京的内心突然产生了一丝恐惧,于是,年幼的他匆忙地跑回家中,在屋里躲了好长时间。谁也不清楚普京因何恐惧,他也不敢同妈妈讲起这些。在此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普京都不敢一个人出门。

再稍大一点的时候,普京又增加了几分胆量。一年冬天,天气十分寒冷,他背着爸爸、妈妈,同几个年岁相当的小伙伴,乘坐着电气火车来到郊外。可到了郊外之后,他和伙伴们没走一会儿就迷路了。天寒地冻,冷风呼啸,幸好其中的一个伙伴带着火柴,于是他们点起了篝火。饥饿与寒冷让他们十分渴望回到温暖的家,万幸的是最后他们总算找到了回家的路。

回到家时,已经是大半夜了。普京只能向爸爸和妈妈交代了实情,过于担心的爸爸第一次动手打了他。可是,被抽了几皮带的普京没怎么感觉到疼,因为他还沉浸在出游的兴奋中。

家庭,普京的温暖港湾

普京是幸运的,因为他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中长大,不仅有疼爱他的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

普京的爷爷是一名出色的厨师。因为他厨艺高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秘密邀请到莫斯科郊区的哥尔克镇工作,为当时的领导人列宁一家做厨师。列宁去世后,他又被安排在斯大林别墅,在那里一直做到退休。退休后,应邀去了莫斯科市一家休养院,继续厨师工作。由于他厨艺精湛,为人正直,非常受休养院里领导的信任和器重。普京的爷爷是一个倔强的老头,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老人,他平生的两大嗜好就是钓鱼和读书。他和普京的奶奶共生育了六个孩子,虽然家庭中人口众多,但家里人总是能和睦相处,从没拌过嘴。爷爷在疗养院工作时,普京曾多次到那里小住,与爷爷奶奶度过了许多美好而难忘的幸福时光。

普京的父亲是个严肃派,不苟言笑,但心地善良、正直,而且很有智慧和远见。在普京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总是告诫他要积极向上,凭自身的力量去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使得普京从小就养成了坚韧进取的个性。父亲以男性的角度去关爱儿子,让小小年纪的普京学会了以男人的视觉去看待世界。普京的同学维克托·鲍里先科曾说,普京从小就是一个少言寡语的人,但他性格坚毅,能在瞬间决定自己的意志,这点和他的父亲极其相似。

而母亲对于普京的呵护,则是另一种方式。普京原来有两个哥哥,不幸的是都过早地夭折了,直到母亲41岁时,才生下普京。他是家中的“独苗”,母亲自然视其为唯一,对他百般呵护、宠爱。而且普京的母亲原本就是一位心地善良,性情温和的人。普京曾说:“这辈子除了我,母亲没有其他任何要求。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时刻体现着她对我的这种疼爱。”

不得不说,普京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是一种幸运,而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其日后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普京成长为一个善良沉稳、严肃专注、内敛守规矩的人。

当然,这个家庭很平凡,除了塑造了普京的性格之外,没有在财富和权势上带给普京任何的帮助。当时这个平凡普通的家庭,甚至可以用清苦度日来形容。年幼时的普京一直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直到有一年,他参加了科米自治共和国的一个建筑队的义务劳动,工作结束后,才买了一件新大衣。当然,那样的生活不只有普京一家,那是那个时代整个苏联普通人的生活写照。

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普通百姓大都过着比较清苦的日子,每家的生活条件都差不多。那时候的列宁格勒,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公房,每个家庭的收入也相差无几。

普京的父母都是工人,母亲甚至还做过杂工。早年间,普京的父亲参加过卫国战争,并在一次战斗中受伤,造成一条腿终身残疾。战后,他被分配到列宁格勒车辆制造厂,先后担任过工长和车间的团支部书记。母亲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曾做过扫大街的清洁工,也在夜间为一家面包房做过接货员,后来在一个实验室里洗过试管,还做过商店的门卫……这些工作所带来的收入都是十分微薄的。可是他们给予普京的,是物质条件所无法比拟的更为重要的东西。

事实就是这样,对于普京来说,家庭给了他很多。或许孩提时代的普京并不会认识到这一点,他在父母的心目中有着怎样的分量,他们是如何珍视他。

说他幸运,还因为那时苏联的男性特别喜欢酗酒,因为这样造成了很多家庭的分裂,对于这一点,普京并不陌生,因为他从小就亲眼目睹了很多家庭悲剧。而他则一直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下,尽管日子过得清苦,但父母总是将最好的给予他。他是小伙伴中生活得最幸福的一个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也为他日后成为独一无二的国家元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不安分的学生

普京从小就个性鲜明。8岁时,母亲将他送入学校,他开始了学生生涯。在学校里,他成了“孩子王”,但他并不乐于对其他孩子发号施令,而更喜欢独来独往,充当执法者的角色。

刚进入学校时的普京,并不是一个喜欢学习的孩子,他认为读书并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他更喜欢自己“小混混”的模样,而这很快得到了小伙伴们的认可。普京不喜欢被约束,对于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他总能想办法将其巧妙“挪开”。他的不安分,常常会招来老师的干预,他也会偶尔进行反抗。

与其他“小混混”不同,普京长得弱小,年纪也小,但他很勇敢,不对任何人示弱。他的一位儿时伙伴回忆说,如果谁惹到了普京,他会立即冲上去,对那个人又抓又咬,并扯对方的头发……总之,他会采用各种方式去还击,决不允许他人欺辱自己。但有一次,他吃了亏。

对这件事,普京曾回忆说,自己第一次挨人揍,心里很憋屈。他说,当时打他的那个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瘦猴”,但他年龄比普京大,力气也很大,所以普京没能打过他。这次事件给普京上了很重要的一课,对此,他还总结了几点教训:

第一,自己不对。他说,当时那个孩子只对他说了句什么,可他却很粗鲁地给顶了回去。事实上,自己是不对的,不该欺负他人。所以,才会得到那样的惩罚。

第二点,假如当时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大个子,可能就不会那样肆无忌惮、粗鲁地去对待他。因为看对方长得瘦骨伶仃,才敢对他撒野。所以吃了苦头之后,才明白自己不该那样做,对谁都应该尊重。这是一次很好的教训。

第三点,普京认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自己是否正确,如果进行还击的话,就都是强者。可是当时对方根本没有给普京还击的机会。

第四点,要随时做好准备,一旦被他人欺负,立刻就应当进行还击,一定要迅速还击。只有放手一搏,才有机会赢得胜利,就当那是背水一战。关于自己,普京还说,他的教育大部分都是在街头完成的。也许,正是这样的成长历程,让普京在日后展示出了一个“硬汉”总统的形象。

普京年少时的好勇斗狠,激怒过体育老师很多次,而且他与物理老师的关系也很紧张。曾经有一次,因为忘了穿校服,他被物理老师赶出了教室。因为打架,他的父亲还被老师叫到学校。那时,他的确很调皮,也很不安分,但他并不是喜欢打架斗殴的人,只是不喜欢被欺负。

由于他比较调皮,所以一些老师在他的评语中常常会写道:“上课时大声说话”、“乱扔黑板擦”、“课间休息时爬遍所有的楼梯”等等。因为淘气,上课不认真听讲,所以他那时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各科的分数都不高。只有历史和体育的成绩是优等。

普京在小学低年级时就很喜欢体育课。他儿时的伙伴维亚切斯拉夫·雅科夫列夫说:“瓦洛佳,体育运动就是他的一切,一放学他就急着赶往训练场。训练完后就回家,他不和谁深交,而且他也没时间交朋友。”普京曾经练过拳击,后来因为一次鼻子被打坏,就放弃了拳击练习。因为个子矮小,他不能进入篮球队,甚至也没有机会练习足球,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长得矮小而自卑过。后来,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别人的欺负,他决定学习柔道,并由此体会到了独特的乐趣。

一次,九年级的普京,与一个十年级的同学大战了一场。当时,那个高年级学生无故踢了普京一脚,踢完后还坚决不道歉,这一下子惹怒了普京,于是二人马上打了起来。经过一顿拳打脚踢后,对方败下阵来。但没想到放学后,那位同学带着十年级的全体男生,在马路上截住了普京。普京很快将其中一位最厉害的同学制伏在地,然后潇洒地离开。这一战让普京“名声大噪”,学校里再也没人敢在普京面前“一展身手”了。

从普京及其朋友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少年时的普京虽然“不安分”,但很少主动惹是生非。不过一旦与人交手,他绝不含糊,而且,少年时期的经历也让普京总结出了打架的哲学。不仅如此,普京的“顽劣”经历,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他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

《盾与剑》和少年的间谍梦

对普京的调皮,老师们似乎都已习惯了,一般情况下对他也不加理会,而普京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到了五年级。

这时,真正让普京改变的老师出现了。她就是该校的德语老师——维拉·德米特里耶夫娜·古列维奇。在普京升入小学五年级时,这位老师成了他的班主任,一直到八年级,小学毕业。

对于普京的顽劣,维拉老师早就有所耳闻。在经过细心的了解之后,她发现,普京之所以会经常打架,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街头“野孩子”的影响,而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当时很多老师都认定:“普京已经没救了!”

可是,维拉老师却认为:“瓦洛佳很有实力,他聪明,富有冲劲,特别是记忆力很好,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作为。”为此,她决定对普京严加管束。首先她到普京家去做家访,并且告诉他母亲,不要再让他与大杂院的坏孩子们搅在一起。她还与普京的母亲约定好,要对他“双管齐下”。

维拉老师的这一招果然灵验,到了六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普京的成绩就出现了明显好转,尤其是德语成绩,在班里可以说名列前茅。自此,普京开始“脱胎换骨”了,并一跃成为了学校成绩拔尖、懂得礼貌的好学生。在六年级的第二学期,他还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

课余时间,普京总喜欢读一些杂志,特别是《盾与剑》杂志,他尤其喜欢。普京对杂志里面所描写的“克格勃”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杂志,普京了解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克格勃总能准确地截取到敌军的情报,从而使苏军赢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普京想到:“在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争取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老师也经常在课堂上教育我们,要好好珍惜学习机会,将来报效伟大的祖国。而我,应该通过怎样的行动来报效我的祖国呢?不如去做一名间谍,用我的英勇无畏换取祖国人民的幸福,这样的人生不就很有意义吗?”

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作文题目——《我的梦想》。其他同学们纷纷写出了自己的梦想:有想当科学家的,有想成为工程师的,也有人想成为工人或者是作家。可普京的脑海里却有着与他人不一样的梦想。

于是,普京在作文本上这样写道:“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间谍,尽管全世界的人民对这个名词没有任何的好感,但是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在这篇作文里,普京列举了很多著名间谍的英雄事迹,并且正面论述了美苏两国在冷战过程中间谍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当老师读到普京的这篇作文时,简直是又惊又喜,连声夸奖他:“年纪不大,志气非凡。”老师们简直是不敢相信,这个平时看起来内向、孤独、不安分的小孩子,竟然有这样的胆识和雄心壮志,实在是难得啊!从此,老师和同学们对普京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倾尽一切,为梦想奋斗

早在普京上小学时,他的家人就曾明确表示过,要他日后一定要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也许因为时间尚早,这件事被放置在一边了,当然,更没有具体商量过普京到底要报考哪所大学,或者是学习哪门专业。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大学梦。虽然,普京的父母并不清楚自己的儿子要上哪所大学,但是有一点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没有悬念的,那就是自己的儿子必须要接受国家的高等教育。

到了十年级中期,普京和父母商量考大学的相关事宜,父母听到这个消息,心中自然是赞同的,没有任何的疑问。也是从这个时候起,父母对普京的学习抓得越来越紧了。

普京从10岁开始接触柔道,他的教练一直是拉赫林,从没有换过。在和教练一起学习柔道的几年间,普京的功夫提升很快,其能力甚至可以和国家队的专业运动员相媲美。他的教练更曾预言过,普京绝对有机会成为柔道的世界级冠军。可这位教练听说普京要考大学之后,十分难以接受,难得在他的学生里面能有这样一个柔道天才。

后来,教练又建议普京去考大专,因为他可以帮普京找到关系。确切地说就是托关系让普京到列宁格勒金属工厂附属高等技术学校去。因为,当时的普京正在这所厂子的体育俱乐部里练习柔道,以他的成绩,转入到这家大学是完全不用考虑的,并且还能直接免除服兵役的规定。

为此,拉赫林又找到了普京的父母,并当面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拉赫林认为,此时的普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成为专业的柔道运动员,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贡献;二是被保送到高等技术学校去,而且根本不用考试。对于普京的父母而言,这两个选择都是不错的,放弃其中任何一个机会都等于在做傻事。而考取大学本科实在是一种冒险的行为,万一出现闪失,普京就得立刻参军入伍。

听拉赫林教练这么一说,普京的父亲就有点动心了,原来一心想要儿子考取大学的想法也出现了动摇。于是,他找到普京,开始做他的工作,要他认真听取拉赫林的意见,毕竟教练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

这样一来,普京就陷入了“两头夹击”的境地,在训练场上,拉赫林教练苦口婆心;回到家里,父母又是谆谆教诲。说来说去,无非是让普京彻底放弃报考大学的念头。

但是,最后普京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我就是要考大学,我自己定好的事情,任何人都别想更改!”

“如果考不上,你就得做好当兵上战场的准备。”众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当兵上战场又有什么呢!”普京坚定地回答,“当兵就当兵。”

对普京来说,如果真的考学失败,被迫服兵役的话,就要接受自己的梦想被推迟实现的这样一个现实。但普京认为,虽然耽搁几年不是什么好事,但从原则上来讲,影响似乎并没有那么大。

在这关键时刻,普京需要更多的勇气,在这人生中的重要关头,他要做出一个决定。要么现在所有的事情都靠自己决定,从而走向人生的另一个新阶段;要么听从父母以及教练的意见,任他们摆布,心甘情愿地放弃全部计划。

可以说,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就这样出现在了普京的面前。

后来,普京还是说服了自己以及家人和教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列宁格勒大学的法律系。他的计划也在逐步实现着,他的人生即将跨入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新阶段。

孤寂的大学生活

1970年,普京18岁,在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开始了大学生活。

国立列宁格勒大学坐落在涅瓦河北岸瓦西里耶夫斯基岛的第二条街道,全称是列宁格勒日丹诺夫大学(现在的圣彼得堡大学)。列宁格勒大学始建于1724年,与冬宫遥相呼应,是俄罗斯最早成立的大学之一,与国立莫斯科大学共同被称为“民族的财富”。列宁格勒大学建校200多年来,为俄罗斯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其中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政府中很多的高级官员都是从这所大学毕业的。其中,最优秀的三位毕业生就是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还有普京。

然而,普京在大学时期表现得并不是很活跃,除了一些体育运动之外,其他的共青团活动一律都不参加,因此大多数同学对他的印象并不很深。在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大学生们的生活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每到夜幕降临时,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会竞相展开,可是普京却很少凑热闹。他大多时候都是在图书馆里,每当同学们看到他认真读书的样子时,都不忍心过去打扰。

普京在列宁格勒大学整整苦读了5年,根据当时苏联高等院校的教育要求,普京顺利地完成了所有的学业。他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列宁法律思想、苏维埃法律、法律史、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经济法、民法、刑法等。此外,普京还选修了其他的专业课程,如外语、政治学等。普京在大学接受的教育完全是苏联模式的,与西方的法律教育专业完全是两个概念。普京在这期间的成绩一直十分优秀,很多科目的成绩都是5分,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我习惯用5分来说话”。

普京参加的体育运动当然是柔道了。进入大学时,他已经练了8年的柔道,并且已经成为柔道黑带选手,两年后成为柔道大师。在那个时候,想要在柔道上晋升一个级别是很困难的事,除了参加正式的比赛项目之外,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言。

据普京的教练拉赫林回忆:普京在赛场上很少输过,也正是在学生时代锻造出的这种永不服输的品质,为他今后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普京对当年的比赛还记忆犹新,那次的对手是世界柔道冠军沃洛迪亚·卡列宁,当时比赛的任务是争夺列宁格勒市的冠军。比赛刚一开始,普京就把卡列宁从背上直接摔下,不仅没费吹灰之力,而且动作堪称优美。比赛到这个时候原本就应该结束,但是卡列宁是世界级的冠军,不能败在普京的手下,裁判又要两人继续比拼下去。普京的个子很小,一轮轮的比赛自然消耗不起,直到他大声喊痛,裁判才宣布停止。很明了,普京输掉了比赛,但他并没有气馁,仍对自己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感到满意。

普京在大学的生活可以用“离群索居”来形容,他的知心朋友并没有几个。但他也不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独行者。相反,他和别人很谈得来,人缘一直不错。

普京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很意外地收到了一件礼物。有一次,食堂给了普京母亲一张彩票,说是找给她抵零钱用的,结果却幸运中了一辆小轿车。当时,普京家里的生活十分清苦,如果把这辆小轿车卖掉的话,可以换来3500卢布贴补家用。可是,普京的父母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把这辆轿车作为礼物送给了普京。于是,他就拥有了一辆每个人都分外眼红的“宝马良驹”。

这辆轿车一下子成了普京出入校园的代步工具,同学们也跟着普京沾了光,只要他们有用车的需要,普京都会大方地答应他们。在那个年代,一个学生能够拥有一辆汽车,是很拉风的一件事。有时,柔道训练完毕之后,普京还会十分客气地把拉赫林教练送回家,每当这个时候,教练都会感到很荣幸。

普京与索布恰克

对于普京而言,在列宁格勒大学法律专业里所学的知识,只不过是他实现最终目标的一种途径罢了,而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是很需要一些人进行指引的,从而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普京就遇到了对其整个生命产生重要影响的人——阿纳托利·索布恰克教授。在普京的眼里,索布恰克是他一生的恩师。

索布恰克,1937年出生于西伯利亚赤塔市,距离中国的满洲里只有200多公里的路程。索布恰克的出身和普京很相似,都是成长在工人的家庭里。索布恰克的爸爸是一名火车司机,家庭条件也不是十分宽裕,索布恰克完全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考上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的。

大学毕业之后,索布恰克被分配到尤里·安德罗波夫和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故乡——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去工作。当索布恰克被分配到这里时,戈尔巴乔夫正担任这里的共青团书记。索布恰克在工作之后,并没有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而是在工作之余,利用函授的形式,出色地完成了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硕士研究生的学业。此后,他回到了列宁格勒大学任教,主讲经济学的知识。

普京是在大学三年级时认识索布恰克教授的,而他的毕业论文《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正是在索布恰克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获得了“优”的成绩。

普京所写的毕业论文,是很有研究背景的。当时,美苏两个国家相互争霸的局面得到了稍微的缓和,在经济领域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也在逐渐展开。这时,年轻的普京在这些经贸往来中,捕捉到了经济生活中很多关键的问题。可见,普京不只是对政治感兴趣,对于一些经济问题也是很在行的。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普京和索布恰克并没有结下很深厚的友谊,只不过相互之间有着某些方面的好感罢了。这种论断可以从索布恰克对普京的评价中看出来。索布恰克说过:“当时,普京在我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学生,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他在同学中的表现并不引人注意,更不愿意出风头。但是,普京的成绩是非常突出的,他经常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一种坚持不懈的性格。”

人的一生,想要有所成就必须靠自己的奋斗才能得到,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要得到贵人的提携和机遇的降临。普京与索布恰克的这段交往,为其将来从政,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索布恰克的思想十分独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思想超群的知识分子。有人曾这样评价过索布恰克:

“无穷的个人魅力和启蒙天赋,让索布恰克成为了最具活力和真正超凡脱俗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和人格是非常独立的,常常站在不同的角度批判苏共时期的政治制度。不过,他从不会在讲台上公开挑衅当局的统治,那样做的结果不外乎是被捕入狱,或者是流亡海外。”

普京在大学毕业之后成为了克格勃的一分子,而索布恰克则继续在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进行教学工作。因此,在这之前,普京与索布恰克只是单纯的师生关系。而在今后十几年间,风云骤变,他们二人又在政治舞台上不期而遇,而这种特殊关系的形成,也只有在大环境的改变中才能够实现。

索布恰克在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任教多年之后,成功地步入了政坛。1988年年初,50岁的索布恰克以大学教授和经济法教研室主任的身份步入了政坛。这个结果着实出人意料。在成功地跻身政坛之后,索布恰克成为了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助手,他决心要成为苏共的一分子,并且还要在戈尔巴乔夫的支持下有所作为。从这个层面而言,索布恰克的努力为普京日后进入政坛做了良好的铺垫。

青涩的初恋

单从长相和身高来看,普京很难站到帅哥的队伍里,假如不是一国元首,站在人堆里,他和那些普通人比较起来是毫无两样的。可是在俄罗斯人的眼中,普京是全国女性公认的“美男子”,普京是俄罗斯女人最想嫁的男人。曾经,真有这么一个女孩俘获了普京的心,可就是因为这个女孩太过骄傲,两人终究没能走进婚姻的殿堂。这个女孩就是普京的初恋情人——薇拉·布鲁列娃。

普京的德语老师维拉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总统曾经和一个名叫薇拉·布鲁列娃的女孩关系要好,早在上六年级的时候,薇拉就曾到普京的家里做客。”薇拉的姐姐加丽娅也曾说过,妹妹的确喜欢瓦洛佳。加丽娅还补充说,薇拉到班上没多久,就成为了人们争相追逐的偶像,而在她的心里,只喜欢瓦洛佳一个。

不过,普京的一位同班女生却这样说道:“说薇拉是总统学生时代唯一喜欢的女孩,是不确切的。因为,那时的总统至少同时喜欢三个女生。”

普京的另外一个女同学,身为圣彼得堡大学国际关系专家的斯维特兰娜·波塔普丘克在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曾耸着肩膀说道:“我也曾和许多同学交换过这个想法,我们一直想弄明白,当时的瓦洛佳到底喜欢谁。可是大家的普遍想法是,没有一人。或许,当时的他已经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感情了。”

年少的普京,到底有多少“风流往事”,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了。但是,加丽娅曾经明确表态,普京和自己的妹妹薇拉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因为,妹妹薇拉曾经这样和加丽娅说过,班里的那么多男孩,只有一个叫瓦洛佳的给她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而且,薇拉还经常提起瓦洛佳。于是,加丽娅就想,瓦洛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男生呢?那一天他们终于见面了。不过结果让她非常失望,因为妹妹眼中的“男神”实在是太普通了,既不英俊也不潇洒,看起来十分普通,加丽娅真的搞不明白,妹妹为什么要整天往他那里跑。

薇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过,自己和普京的恋爱是在14岁那年开始的,那时普京16岁。他们恋爱的地点就在列宁格勒附近的小城托斯诺,那里是普京的老家,薇拉则和普京是邻居。

薇拉说:“瓦洛佳的个子并不那么高,但浑身全是丰满的肌肉。为此,许多女同学经常把这件事当作话题。最后,我们两个人终于发展到了谈情说爱的地步,再也不掩饰对对方的感情了。”

当说到第一次接吻,薇拉至今还记忆深刻:“那是我终身难忘的幸福瞬间。”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新年之夜,薇拉和许多朋友相聚在普京的家里,一起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在转瓶子的游戏过程中,普京赢得了游戏,并且可以当众亲吻薇拉。薇拉激动地说:“我们彼此都吻得很浅,但是我们的感情非常真挚,当时我的脸红得发烫,一直不敢抬头,心里面却早已燃烧起了火焰。”

此外,薇拉还分享了和普京一起等火车的经历。“不知怎么回事,那个火车突然就误点了,当时有一个女孩吓坏了,甚至都哭了出来。可我没有一点害怕的意思,因为他表现得很镇定,所以只要跟他在一起,我往往都是无所畏惧的。”

“那时的他是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浑身充满着成熟的男子气概,仿佛天不怕地不怕一样。他还热衷于和那些“狐朋狗友”聚会,但是他在聚会的过程中是滴酒不沾的,只是看着他们喝而已。在女孩跟前,他就像一块磁铁,着实富有吸引力,人见人爱。当然,这种吸引力不是指普京的外表,而是蕴藏在他身上的那种深厚魅力。”薇拉深情地描绘着普京的学生时代。

年轻的普京深深地爱着薇拉,甚至曾经答应薇拉要举行婚礼,毕竟两个人的年龄还小一些,父母决定还是放一放为好。至于薇拉为何没能同普京走到最后,原因就是薇拉的个性太过于骄傲了。

据薇拉回忆,虽然普京的个子不怎么高,但是极富女人缘,他的前任妻子柳德米拉也是普京的“忠实粉丝”之一。不过,在薇拉的眼里,柳德米拉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对手,因为在薇拉的印象里,普京是喜欢那种金发碧眼的女孩的,而柳德米拉却恰恰相反。

可是事实证明,薇拉的感觉是不对的。在普京的心目中,更多的是看重一个人的内心,而不是华丽的外表。曾经有一段时间普京很忙,在约会时难免迟到。对此忍了很久的薇拉有一天终于爆发了,她和普京大吵了一架之后,就决定要离开他。在此之后,柳德米拉走进了普京的生活,而真正打动普京的正是柳德米拉的那份贤惠与善良。柳德米拉可以耐心地等待普京两个小时,而薇拉却没有那份耐心,两分钟都做不到。

两个人的分手就这样到来了,之前和普京在一起的所有幸福就在那一晚戛然而止了。普京转过头,严肃地对薇拉说:“我会记住我应该记住的东西。”此时的薇拉,再也无法面对她与普京的这种生活,这样结束也好,至少两个人都不用互相不放心了。

普京和薇拉的初恋如同昙花一样,没有经过多长时间就凋零了。但是,那青涩的一吻,薇拉将它彻底地烙在了心上。

后来,薇拉又拥有了一份新的爱情,与普京再也没见过面。成立家庭之后,薇拉的生活并不宽裕,甚至靠着补助金生活。尽管很多人都劝告薇拉,让她给普京写一封求救信,可是薇拉却坚决不肯,她说:“身为有血性的俄国人,就算是在大桥底下挨饿,也绝对不会给他写信求得帮助的。”在薇拉的内心里,她实在不想利用自己和普京的这层关系谋取照顾。不过,在薇拉的内心里,还是放不下那段懵懂的初恋,她依旧想念着普京。

现在的薇拉,依旧住在托斯诺的小城里,只不过已经搬到了市中心。她和普京相恋的那个小屋已经不复存在了。和普京分手之后,薇拉做过裁缝、清洁工以及售货员,如今早已退休在家了,她的丈夫曾经做过护林员,现在也退休了。说来也巧,薇拉的丈夫居然和普京是同名,都叫做弗拉基米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