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味道·大连美食(品读大连·第三季)
- 王希君
- 9字
- 2020-06-25 11:22:18
大连小吃的移民情结
移民小吃里的包容性
徜徉在熙熙攘攘的小吃街头,你恍惚间会发现,一本正经的大餐有时是那么拘束乏味缺少灵性,街头的小吃却充满了灵活自由的快感。于是,文雅地走出五星级酒店,扯开领带冲向城市小吃街,就成了现代人常见的一道风景。看起来,1500年前中国创造小吃的梁朝人将常馔与小吃分隔开来,作为两种进食品尝方式,在精神享受上是有道理的。
“你想移民吗?”
“你怎么知道?”
“看你在小吃摊儿上东西南北的风味狂吃,就知道了。”
“真逗。”
这当然是一个玩笑,不过细品品真有一些道理。
小吃的定位是指具有特定风格特别风味的特色食品,最早可以作为宴席间的点缀或者早点、夜宵的主要食品。世界各地的小吃各种各样,风味独特。小吃就地取材,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离乡游子们对家乡思念的主要对象。现代人吃小吃通常不是为了吃饱,除了可以解馋以外,品尝异地风味小吃还可以借此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小吃价格不高,一般人都可以品尝得起。世界上每一个地区的小吃,都能够透视出当地的人文特征。
“大连的小吃,移民色彩很浓。”
在天津街新的小吃街上,董长作大师指着长长的小吃摊儿让我看。
“你看啊,卖小海鲜的最多,大龙虾小龙虾也不少,带壳的占了七八成,新疆大串、蛋卷春卷、鱼肉小丸子、生吃海蛎子、铁板烤鱿鱼、炸海虾、龙抄手、担担面等等,南来北往的客人,都能喜欢这里,为什么?现在的大连人变杂了呗。”
董大师说的没错,眼下全国各省在大连做生意或工作的人成立的商会就数不清有多少个。
“其实大连是一个有1800多年历史的移民城市。”我跟上一句。
“是吗?”他疑惑地点点头。
许多人都知道大连是移民城市,主要是近一二百年山东人移民大连,这个说法是片面的。从《大连春秋移民史》中我发现,大连移民主要来自山东、河北、浙江沿海及东北地区,另外,银川、吉林、内蒙古、天津、福建、江苏、河南等人也不少,外国人最多的就是日本人、俄国人和朝鲜人了,算上改革开放的移民大连潮,共有8次。其中前7次,都是官方倡导或指令性移民。
大连第一次移民潮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公元前86年,辽东半岛尚属偏远边陲之地,只有沿海平川少数居民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朝廷下令开发辽东,让人口稠密的齐鲁民众向辽东移民。
第二次是辽代以州县为建制,通过强制和掠夺战俘向大连地区移民10万多人,是大连移民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这一次,有大批的渤海国(今吉林省)人被强移到大连,在今天的瓦房店、普兰店一带。1051年,辽国将侵略西夏(今银川)的大批俘虏移送到大连今天的甘井子、毛茔子一带。
大连农村地区有各种各样的“屯”,就是在第三次移民时产生的。元世祖忽必烈先后四次向金州复州派遣屯田军户,加之亲眷,达15万人之多。大连人特别喜欢吃烤羊肉串,烤牛肉,喝羊汤,想必与这忽必烈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战争不断,大连人口不断减少,朝廷继续向大连地区以军屯的形式移民。
8次大移民造就了大连的移民小吃文化
第四次移民潮是在清朝,朝野加大了向大连移民的力度,对移民贡献较大者,一律封官加爵,愿意来大连的民众全部编入旗籍,发给田地和种子。在优惠政策的招募下,移民的层次也越来越高。最能体现高层次移民的一次事件是在李鸿章“固边”防御辽东海上防线旅顺口。他亲自从威海、天津招募了一批建筑能工巧匠、机械技术能手,来到旅顺修筑了30多个炮台,由清政府发放工资,创立了中国第一批工人阶级。他们的到来,也为大连今后经济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连许多名店就是从这些路摊小吃开始的
到了第五次大连移民,移民的史书上却溅透了血泪的斑痕。19世纪末,沙俄抢占大连后,在大连青泥洼修建商港和扩建旅顺军港,为解决劳动力不足,他们从山东、河北骗招了23768人做苦力,其中还有1514的俄罗斯人。
第六次移民更是“苦瓜蘸着苦胆吃”,日本鬼子在大连实行了侵略性移民。从1914年日本人将19户日本农民移民到金州区大魏家镇稻香村开始,先后多次向大连移送日本市民,到1945年,在大连的日本人已达25万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大连变成日本的另一个城市,偷抢盗贼的面孔,一目了然。1949年9月,大连市政府分了四批,才把这些日本侨民送回去。这期间,被移民的朝鲜人也有近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七次大连移民,已经变成了国家有计划的移民。由于山东省重新规划建设,国家安排了一批山东人,共1500多户,移民来到大连,分别安置在金州区、瓦房店市和甘井子区的农村一带。而民国初期和三年灾害时期因生活所迫流落迁移到内蒙古和东三省一带的大连庄河人,在1969年基本返回了庄河和大连,在生活饮食习惯上也将东北和内蒙古风味带到了大连。
1987年以后,令世人刮目的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了。这30年,大连已成为中国瞩目的沿海城市,自动来大连落户的国内各省市各民族的人和外国人骤然增多,成为大连离现实最近的一次移民,变成多种风味的大连美味小吃也在这个万花筒世界里不断地旋转飘香。
通过移民大潮你就会发现,大连的小吃原来是很少的,追溯到最早的战国时期,只有沿海平川少数居民过着的渔猎农耕生活来看,也就是一点有限的海鲜做成的小吃罢了。那时候,许多人类可以食用的海鲜品种还没有开发出来。正是这8次移民大潮,发展和丰富了大连的小吃文化。
天津街小吃一条街眼下格外耀眼:海鲜串烤散发着胶东人的美食信息,麻辣小龙虾描摹着南方人在大连成功烹饪的美丽画卷,盐烤沙蚬子告诉你大连小吃绝不是白给的,牛羊猪肉串串香将内蒙古和汉人风味完全融进了大连,川味盆盆螺张扬着四川人的傲慢,盐烤秋刀鱼让这日本风味彻底被大连人统治改良在舌尖前,炒米粉和小笼包在北方市场分羹简直明目张胆,煮毛豆和炸花生让东北人和山东人血脉基本相连,大连三鲜焖子上大雅之堂还得感谢山东兄弟,新疆大串满城飘香不知道该谢银川人还是新疆人……还有香喷喷的俄罗斯“大列巴”面包、香气浓郁的泰国咖喱饭、香甜精美的印度抛饼、干爽醇香的德国烤肠以及韩国鲜香的紫菜包饭……唉,写到这儿我的口水开始流淌了。
“你注意到没有,大连小吃和这移民的历史太有关联了。你在这些小吃中,都能看到移民的影子。你看,牛羊肉与内蒙古人和银川人有关,盐烤秋刀鱼有日本料理的影子,麻辣小龙虾是江浙四川的味道,三鲜焖子底子是山东风格,培根海鲜卷接近俄国菜风格,部分小笼包就是江浙的翻版。”
我没想到,董大师对大连小吃文化平日思考得如此精密。
“哪怕从一道小吃上,我觉得也能看到这种移民文化的影子。”我补充说,“比如铁板烤鱿鱼吧,铁板烧是在十五十六世纪时由西班牙船员所发明,他们在船上将鱼烤得皮香肉熟,这种烹调法,后来由西班牙人传到美洲大陆的墨西哥和美国加州一带,20世纪初由一位日裔美国人将这种铁板烧熟食烹调技术引进日本,加以改良,烧烤过程中加入盐、胡椒两种调味品,品的是食物的原始味道,成为今日的日式铁板烧。日式铁板烧主要烤品质好的牛羊肉和部分海鲜,大连人在街头把它做成了铁板烤鱿鱼,调味品除了盐、胡椒面外,还可根据食客要求,加上孜然或辣椒面,或刷上辣酱,怎么开心就怎么吃。成都记者把铁板烤鱿鱼说成是大连人发明的,也是有些道理的。从这道美食的烹饪过程中就能看出,这是一道完完全全的移民小吃。”说到这里,新鲜的鱿鱼烤熟后那种在作响中飘出的鲜嫩焦香刺激的味道,好像一下子进入我的嘴里。我赶紧咽了咽口水。
“你猜猜,小吃能让人痴迷到什么程度?”我给董大师卖了个关子。
他一摇头,我笑了。
我卖弄了一个书本上的故事。
曾任沭阳知县的清代大诗人和美食家袁枚,有一回在海州一位名士的酒宴桌上,看到一道用芙蓉花烹制的豆腐小吃,色若白雪,嫩像凉粉,香如菊花,细似凝脂,看了惹人眼馋,闻了直流口水。袁枚夹了一块,细细品味之后,离席径直前往豆腐店,向主人请教制法。店主是位年老赋闲在家的官吏,见这样一位名闻遐迩的大文人登门求教,就成心摆摆架子,开玩笑道:“一技在身,赛过千金。这制法岂能轻易传人?”
见袁枚着急,店主一本正经地说:“陶渊明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请问你肯不肯为这豆腐而三折腰?”
袁枚是个爽快人,向来以不耻下问闻名。听了店主的话,不愠不怒,毕恭毕敬地向这位年长自己一倍的老人弯腰三鞠躬。店主见他居然俯首施礼,屈尊求教,一面歉疚地说:“折杀我也,折杀我也。”一面赶忙频频答礼。然后,竹筒倒豆子——哗啦啦将制法全教给了他。
后人这样赞叹袁枚: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袁枚为一块豆腐低声下气。
“大连小吃就缺这样的文化。”董大师轻轻叹气,“梁实秋爱汤包爱得要发疯,张爱玲在美国多年一直怀念家乡的蛤蟆酥,农家窝窝头能让慈禧太后大惊小怪顶礼膜拜,江南盐商的私家糕点会叫乾隆拍案叫绝亲自起名云片糕,大连要是有这些,哪怕一小部分,该多好啊……”说着说着,他有些激动了。
我也为他有些感动了。我突然想到,大连曾经著名的小吃一条街普照街还能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