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立志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 曾国藩:一代大儒的16堂人生成功课
- 欧阳彦之
- 9268字
- 2018-03-30 17:09:09
曾国藩语录
君子立志,应有包融世间一切人和物的胸怀,有“内以圣人道德为体、外以王者仁政为用”的功业,然后才能对得起父母的生养,才不愧为天地之间的一个“完人”。
1.立志重要,立什么样的志更重要
有句话说得好:“想法决定活法。”有没有志向和目标,决定了人生是杰出还是平庸;立什么样的志向,树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了人生将收获什么样的结果。
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很多圣贤都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一样,曾国藩也有着非常远大的志向。道光十五年(1835年),他在有感而发的《乙未岁暮杂感》一诗中写道:
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
湖上三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
竟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铲不平。
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
一个25岁的青年能有这样非凡的志气,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其中《感春六首》最能表现他的雄心:
群乌哑哑叫紫宸,惜哉翅短难长往。
一朝孤凤鸣云中,震断九州无凡响。
……
虹梁百围饰玉带,螭柱万石从金钟。
莫言儒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
曾国藩还经常借诗文抒发自己的志趣,自比汉兴之初的萧何、陈平,汉末的诸葛亮等“布衣之相”,幻想“夜半霹雳从天降”,将他这个生长在僻静山乡的巨才伟人发掘出来,用为国家栋梁。他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如同云中展翅翱翔的孤凤一样,不鸣则已,一鸣则引来九州的震动;如同生长在深山中的巨材一样,有朝一日会成为国家大厦的栋梁。
曾国藩的志向很宏大,实现起来自然困难重重。然而,志向坚定的他为了表达追求目标的决心,刚到北京时就写下了《立志箴》:“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干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滇之以信,一息尚活,永矢弗谖。”意思是:贤哲和帝王也都是父母所生,他们也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成就了自己,而不是天生的。所以,只要按照自己的志向去努力拼搏,就会有所成就。此外,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不后悔的事情,因为总后悔,积累多了,对自己也是一种负担。努力就是要做最优秀的人,并且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可见,立志重要,立什么样的志更重要。要成就自己,必须早立志;而要立志,就必须立大志。对于出身农家,后来官至极品的曾国藩来说,自然也有自己远大的志向。这个志向不是升官发财、封王拜相之类的世俗志向,而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远大志向。他认为,升官发财、出将入相这些志向都是小志向,只有成为圣贤豪杰才是人生的至高追求。他还认为,圣贤豪杰都不是天生的,只要能够立志,并且为此努力,任何人都能成为圣贤豪杰。
只要有明确而长远的志向、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断地努力,就能向着自己期望的目标靠近。这个过程可能会困难重重、艰辛异常,但是只要坚持下来,不断力求做得更好,就必定能实现自己的大志向。
有的人一事无成,并非是因为他们缺乏才能,而是因为他们缺少成功的要素。没有雄心,就没有披荆斩棘、攫获成功的动力,自然也就不敢为自己制订一个高远的奋斗目标。无论一个人有多么超群的能力,如果缺乏高远的目标,都将难成大事。
美国行为学家吉格勒提出:“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实现了目标的一部分。”气魄大方可成就大,起点高才能至高远。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他们从一开始奋斗的时候,心中就怀有一个较高的目标,从一开始就能为自己的奋斗明确定位,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因为心中怀有大志,所以他们会逐渐培养出一种良好的工作方法,养成一种理性的判断方法和工作习惯。心中怀有远大目标的人,与周围的人相比,总是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境界,他们不像那些没有目标的人那样思想苍白、格调低下,他们的每一天、每一秒都在为一个高远的目标而奋斗。
富有理想与远景规划能力的人,喜欢不断地思索刺激进步的方法,并懂得将它们沉淀为某种特别的力量。
伟人心中有蓝天,凡人心中有愿望。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高尚的目标能切实地坚持,就能成就高尚的事业。”大目标促使人的生活特质更多地倾向于“干事业”,小目标使人的生活主要是为了过日子。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伟大的目标。
2.出身再贫贱,努力后也能成功
一个人能有多大的成就,固然与时运、机遇等有关系,但能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强大与否。世间之事都是人做出来的,纵然有诸多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和搅扰,但决定事情成败的终究还是人,一个人本身能力的强弱才是决定事情成败的最主要因素。
曾国藩的成功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出身不是问题。出身再贫贱,努力后也一样能够成功,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于自我奋斗;资质也不是问题,中等资质的人同样可以做出非凡的成就,关键在于自强不息。
曾国藩说:“自古帝王将相,没有一个不是通过自立自强而成就自己的;所有成为圣人贤人者,也都各有其自立自强之道。”
曾国藩家族数百年来世代务农,没有一个人取得过什么功名,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寒族。一无背景、二无靠山的曾国藩,其所取得的成就完全是靠自己奋斗得来的。
如何奋斗呢?曾国藩认为:“自强之道贵于铢积寸累,一步不可蹈空,一语不可矜张。”这是其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所以他一再强调要“徐图自强”。
曾国藩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很聪明的人,他曾多次说过自己很驽钝。他考进士考了3次,28岁才考上。而在和他同一时代的一些风云人物里,李鸿章24岁中进士,胡林翼25岁中进士,还有很多人一次就考中了。比较之下,他实在算不上多出色。他当时的起点也不高,是以同进士身份进的翰林院,这是他一辈子引以为憾的事情。又如,他一生都很喜欢下围棋,但他的围棋下得却并不好,是有名的“臭棋篓子”。
曾国藩更不是豪雄。他多次说自己胆子要比一般人小得多。他在晚年时更胆小。在处理天津教案的时候,他老是跟别人说这件事情自己做得不好,不停地自责,害怕老百姓非议自己,害怕朝廷责怪自己。
至于身体方面,他可以说是一个“老病号”。30岁那年,他得了严重的肺病,大口吐血,几乎不治而亡;35岁开始生牛皮癣,这个癣病很厉害,全身很痒,这令他非常痛苦,觉得“几无生人之乐”;50多岁时,他又得了严重的高血压病,常常眩晕;最后,61岁的他死于脑中风。
所以说,先天条件不足的曾国藩,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完全是靠自强不息和不断挖掘潜能获得的。
下面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你的想法对你未来的吸引力大得惊人,它甚至能让一个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一所中学的一位毕业生平时考试每科成绩都得A,他参加全美入学考试后,收到了所报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考试的结果是“score98”。他误以为98是自己的智商,因为他从心理学书中知道,98的智商是很低的,一般人都有100多。他心想,以自己的智商,是没有办法应付大学课程的,所以,他在开学时就勤奋读书,一心想以勤补拙,却偏偏事与愿违,他每科的考试都不合格。
校方的辅导老师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在中学时科科都能考出好成绩,现在成绩却一落千丈。他回答说:“先生,您不能怪我啊!因为我的智商只有98,我已尽力去读了!”
“你怎么会说你的智商是98呢?”辅导老师问。于是,他把情况告诉了辅导老师。辅导老师看着他的档案,惊奇地回答他:“你误会啦!其实score98是在全国考生中,你的成绩比其他98%的考生好。这是百分比率,不是智商。也就是说,你是全国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你的成绩名列前茅。”
这时,他才明白自己原来并不是低智商,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后来,他每科考试都取得了甲级成绩,以优秀生的身份光荣毕业。
“心想”的这种信念其实未必真实,上面案例中的学生智商究竟是多少呢?98还是130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分数本身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分数给他造成的“心想”的后果,以及对他以后心态的影响。这个学生哪怕实际上真的很有天赋,有能力创造令人瞩目的事业,可以成就令人羡慕的人生,但一旦他的内心潜意识中接受了“我智商很低”这个信念,便会在行为上照着这个信念去做,即使有什么好的机会他也不会去争取,只会认为自己是个蠢才,是个没用的人,不可能有成功的一天,只会平平凡凡地过一辈子。
一个人获得成功的过程,也是不断挖掘自我潜力、开发自我“金矿”的过程。这种挑战自我的做法,是对自我的不断反抗,它往往会激起对自己更大的征服欲,由此,恶行得以消除,善举得以光大。同时,自我的实力就在这种征服与反抗中不断获得增强,自我的“金矿”也不断得到开采和变现。
3.自强是前进路上的马达
曾国藩认为:“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吾辈当尽人力之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于“谋事在人”,他认为,真正的圣人君子的行为准则,在于忠诚,并且以忠诚去影响天下人。也就是不置身事外,不做旁观者,积极入世,尽自己的力量来做事情。为此,他主张“法桃李之不言”,“虚心实做”,倡导躬行。
当然,躬身做事就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没有坚毅刚强的性格是坚持不下来的。曾国藩的幕僚薛福成在总结曾国藩的成功之道时认为,曾国藩之所以能有所建树,是因为曾国藩是个“宏毅”的人。宏毅,其实就是自强的另一种解读。
龙梦荪在为《曾文正公学案》所写的序言中也说:“曾国藩之所以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全都是从他品性的强毅、谦谨而来。正因为他有坚强的毅力,所以才能不断地勉励自己去追赶前人的脚步;才会独来独往,自成一套,以免庸俗。即使碰到人世间比较艰苦的境地,也丝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即使遇到千难百折,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正是因为他谦虚谨慎,总认为事情没有止境,因此不敢恃才自傲。在待人接物上,他总是小心翼翼,绝不敢有所怠慢;在处理公务时,他也尽职尽责,唯恐有所疏忽。因为事情变化莫测,唯恐推断有可能会出现失误,所以他经常思考并且广泛地征求他人的意见;又因为国家公务千头万绪,担心自己的才能和力量难以胜任,所以他会举荐贤能共同图议;他的学问之所以突飞猛进,道德情操之所以高尚,功绩文章之所以光耀寰宇,确实是因为日就月将,有本有源的结果。”
从薛福成和龙梦荪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坚毅刚强的禀性特点,是其能够在困境中“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根本。
曾国藩小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很高的天赋。有一天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重复朗读了多少遍,却还是没能背下来。这时候,他家里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家的屋檐下,希望等他睡着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只见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听着曾国藩朗诵,便能将文章背诵下来,可见他的天赋不差,但遗憾的是,他的天赋没有用对路,所以只能做偷鸡摸狗的事。而曾国藩坚信一分辛苦一分收获,最终成为了“近代最有大本大源的人”。
成功者不会奢望天上掉馅饼,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积极地行动起来,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付出,才有可能得到回报。他们相信天道酬勤,只有努力的人才有可能得到成功女神的青睐。而庸人则整天想着投机取巧、只说不做,他们这种“因”,能得到的也就只有失败的“果”。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天才其实就是勤奋。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付出。比起平庸的穷人,聪明的富人往往更愿意付出,而不是一味地索取。
4.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中庸》里说:“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君子既不抱怨说上天不给自己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人了解自己,他们只会“反求诸己”,更加修养自己的德行。曾国藩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曾国藩出生于清代晚期,那时的清王朝已经走向末路,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忍受着欺凌。在这样一个乱世里,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只能走科举考试的老路,这也是那个年代读书人实现人生飞跃的唯一途径——学而优则仕。
每次科举发榜,总有一些落榜的考生愤愤难平,破口大骂,不是骂考官,就是骂考题,反正总有得骂。无非是自己如此优秀,竟然不入那些考官的法眼,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空有一脑袋的学问却怀才不遇。这件事给曾国藩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多年以后,曾国藩还常常想起这件事情。有一次,在给他四弟的信中,他写道:“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能,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持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曾国藩虽然满腹经纶,但也一样有落榜的时候,不同的是,他很少口出怨言,更不会感叹怀才不遇。他知道,参加科举考试失败的原因在自己,是自己学识不足,还没有掌握应有的知识。为此,他一直鞭策自己不断地丰富学识,完善自己。
无论你的学识有多高,都会遇到无法施展的时候,如果你因此心生抱怨,不仅会浪费你的才华,还会让别人看到你修养的缺乏而由此看轻你,如此,你无形中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有的人一遇到不顺或是事业发展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就会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他们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到别人头上,好像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作对,都阻止自己成功一样,借此来掩盖自己的不足,甚至是无能。而事实上,这样做恰恰会将自己的懦弱彻底暴露在别人眼前。
当然,在感叹怀才不遇的人中,有的人从事的工作确实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不能发挥自己的所长,但是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屈就,因此感到憋闷。而那些庸才发出的“怀才不遇”的感叹,纯属无病呻吟。他们没有真才实学,还总期望得到高的职位和薪水,他们之所以不受重用是因为无能,而不是别人嫉妒和排挤。
但无论是哪种人,都不应该有怀才不遇的想法。因为一旦抱有这种想法,你的心态就会失衡,这样在工作中是很难求得进步的。此外,还会滋生很多抱怨,进而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所以,即使是真的怀才不遇,也不要抱有这样的想法,而应该积极加强和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自身找原因去改变这种现状。抱怨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把别人的同情都消磨掉。
所以,当你产生怀才不遇的想法时,学学曾国藩,学着从自身入手去改变让你憋闷的现状。
先客观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看是不是自己把自己高估了。同时,最好听听身边朋友、同事对自己的评价,这样能够做到更客观一些,也更有助于你做出准确的判断。无论朋友、同事对你的评价是高还是低,你都要虚心地接受。
然后,从自身入手,寻找难以施展能力的原因:是一时没有恰当的机会?是大环境的限制?还是人为的阻碍?如果是机会的问题,那应该在继续等待的同时,做好积极的准备;如果是大环境的缘故,那就要积极地去适应,如果实在适应不了,可以考虑换个环境;如果是人为因素,那就要诚恳地沟通,看有没有得罪人的地方,如果有就想办法疏通。去营造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要成为别人躲避的对象,用你的才干协助其他的同事。但要记住,帮助了别人切不可居功,否则会起到反作用。谦虚客气,广结善缘,这将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
请继续强化自己的才干,等到时机成熟时,你的才干会为你带来耀眼的光芒!
5.做事情、看问题要有大局观
史书称赞曾国藩“持大体,规全局”。曾国藩自己也说:“论事,宜从大处分清界限,不宜从小处剖析微茫。”意思就是说,研讨事情,要从大处分清界限,而不适宜从小处剖析细微。
“大局”本来是围棋术语。围棋有很多所谓的“定式”,是说如果就局部来看,双方都按照一定的方法应对,就可以得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这里的前提是“就局部来看”,如果在选用定式的时候没有大局观,后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一局好棋的产生固然可以看成是许多局部成功的积累,但这些“成功”的局部都要根据全局的需要行事,有时甚至需要牺牲局部利益。这不仅仅是围棋技巧,也是一种科学的思考方法。古人说“不谋万世者无以谋一时;不谋万里者无以谋一隅”,这里所说的“万世”、“万事”就是“大局”,而“一时”、“一隅”则是局部,要谋好“一时”、“一隅”,非谋“万世”、“万里”不可,这就是“大局观”。
曾国藩的大局观首先体现在他对问题深远的考虑方面,这是大局观产生的前提。
曾国藩是一个考虑问题很周密深远的人。他家乡的地方官朱知县与当地乡绅关系甚密,与曾国藩家也有密切来往。后来,当地的财政出现了赤字,一些乡绅担心朱知县会因此而被调离或降职,从而损害乡绅群体的利益,情急之时就口出豪言,想倡议全县人民捐钱弥补亏空,以便留住这位忠正的父母官。曾国藩的弟弟向曾国藩征求意见,询问该不该支持这种行为。
曾国藩认为,发出这样的倡议,不过是乡绅的小把戏。他们冠冕堂皇地提出来,似乎是为百姓做了件大好事,然而,一旦付诸行动,出钱财的事必定会分摊到百姓头上。乡绅出不出钱、出多少钱,谁知道呢?而且,在征收银两的时候,又必然会有恶官酷吏假公济私、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百姓的血汗钱。更可怕的是,此事一旦实施,以后必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官府推用,这岂不是要把劳苦百姓推入深渊之中?
曾国藩认为,官职的补缺、官员的调遣都有特别规定,偶有例外,也是偶一为之,因此,亏空补上也无助于官吏去留。这显然是有人借机巧立名目、谋取名利而已。曾国藩对此洞若观火,因此,他让家人持旁观态度,静观其变。
曾国藩在数十年的从政生涯中,遇事总是深谋远虑,巧妙周旋。正因为这样,他才能静观大局,使自己的每一步都按照事先的规划迈出。
1860年4月,清军江南大营的溃败给曾国藩带来了绝好的机会。拥有重兵7万余人的江南大营,集中了清廷正规军中最精锐的力量。但是,就是这样一支精锐部队,在和太平军经过了九昼夜的激战后被击溃。江南大营的溃败为湘军的发展带来了转机。不久,清政府即下旨令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曾国藩从此名副其实地走上了一线战场。
但是在走出这一步之前,确切地说,是得到这个机会之前的日子里,曾国藩始终在密切地关注着大局,关注清王朝的命运以及朝廷内的变故,并为此作着精心的准备。
做大事的人,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和深远的思虑,还要能及时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才能及时抓住机会,规避风险,在别人没有发现机会的地方发现有利于自己成功的机会,在别人没有发现风险的地方及时做好准备。
要知道,世界上的每件事情之间,都是有一定联系的,没有一件事是与其他任何事物完全无关的。要解决某个难题,最好从与之相关联的其他重点入手,而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专注在一个困难点上。
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这个世界就是一张关系网,万事万物总是非此即彼地互相关联着。因此,我们看问题,不能单方面地从一个角度切入,死钻牛角尖,而要用宏观的眼光去观察,这样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6.做大事必须要有良好的品性
每一个人的心里大概都有流芳百世的愿望,但在岁月的打磨之下,绝大多数人终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极少一部分人才能名垂千古,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前立德。我们之所以这么长久地怀念、尊崇他们,就是因为他们的德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在积累功德,而这些公德就是他们青史留名的保证。
曾国藩有着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为了拯救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他一再发出派遣留学生的倡议,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这在当时的统治者眼中无异于“洪水猛兽”,他自然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排挤,甚至是打击。但他不顾个人成败得失和性命安危,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并亲自参与其中。这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而这种勇气就源于他对“治国平天下”始终有着强烈追求的理想人格。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也成为曾氏家教思想的重要内容。
曾国藩说:“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吾辈既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却须有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写字时心稍定,便觉安恬些,可知平日不能耐,不能静,所以致病也。写字可以验精力之注否,以后即以此养心。万事付之空寂,此心转觉安定,可知往时只在得失场中过日子,何尝能稍自立志哉。”
成大事者都非常注意品德的锤炼,以此筑牢成功的基石。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他提出的选择人才标准是:“苟不能得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既然不能得到德才兼备的圣人,那就宁可用德才皆无的愚人,也不用有才无德的小人。
儒家认为,人在禀受天地之气的同时,也禀受了道德,所以,人的道德也是天地所赋予的。在古代儒家看来,虽然道德来源于自然,却不会自动地在自己身上开花结果。人必须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使自己成为道德完善的人。
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品德的统称,道德素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与他人、社会、集体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的关心程度和献身精神,体现了其道德素质的高低。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道德素质的训练。
(1)奉献精神
就是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的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崇高体现。在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能有一种“无私”的精神。从根本上来说,道德就是要对他人做奉献。从道德评价来说,献身精神的大小,是判断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这种奉献精神的最高体现,就是不自私自利,全心全意地为他人和社会无私贡献的精神。
(2)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是指在一个共同体中生活的人所应有的维护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意识。群体意识要求人们在道德生活中不要因个人的私利而损害群体的利益,要发扬协作的精神,自觉地维护群体利益。群体意识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一个人一生都要不断地加以发展和提高的。在当前,群体意识有利于更好地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道德品质。
(3)责任观念
责任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应履行义务的一种强烈的责任心。责任观念的大小和有无,是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同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了强烈的责任观念,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民族。
(4)爱人思想
爱人思想是指在人与人相处中要自觉地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只有对他人多一些爱心、关怀和帮助,才能形成真正的理解和信任。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逆境、痛苦和不幸,迫切希望得到来自他人和社会的帮助,能够多为他人着想的人,就是道德高尚的人。
(5)诚信原则
就是以“诚实守信”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一个人的言行失去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诚”绝不仅仅只是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态度,它更是一个人道德素质得以体现的重要方面。一个人一生如果能坚守一个“诚”字,就必然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信”就是指凡是自己承诺的事,一定要使其实现。诚实守信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道德品质,有利于抵御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各种虚假欺诈行为,有利于净化社会的道德氛围。积极培养人们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能够在人和人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