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教子以德——古代爸爸的教子佳话(2)

4.王羲之教子坚持不懈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其《兰亭集序》至今仍被书法爱好者奉为经典,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善画画。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

一天,王献之在书房墙上写了“方丈壁鹤”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得到了父亲王羲之和亲朋好友的称赞。从此,他逐渐生出骄傲的情绪,常常独自跑到外面去玩。王羲之知道后,跑到屋前宅后、小山旁去寻找,发现他一个人在山脚下的一个小池边捉鱼。见此情景,王羲之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和他一同回到书房,并关切地问:“献之,这几天练字了吗?”“父亲,字我练了。”王献之边说边把过去写的大字一张张拿给父亲看,并说:“父亲,你看了就明白。”他对自己的书法很有自信。

王羲之翻阅了几张字,很明显地发现王献之写的字比以前退步了。他严肃地说:“献之,写字并不难,但要写好字可不那么容易,这是很艰苦的事,要下苦功。古人云:‘事贵有恒,学无止境。’”

王献之好奇地问:“父亲,我练的字究竟要写多久才行呀?”王羲之听到这里,站起身来,走到窗口,用手指着院子里的大水缸说道:“你呀,能写完这18缸水,字才能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脚跟。”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3年就行了吧?”母亲摇摇头。“5年总行了吧?”母亲又摇了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母亲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

“你要记住,你父亲要你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就站在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却什么都没说,而是一咬牙又练了5年。5年后的一天,王献之把一大堆写好的字拿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却一个劲地摇头。掀到“大”字时,王羲之显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了王献之。

小献之心中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十分泄气,有气无力地说:“这样下去,我什么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

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便耐心地对他说:“孩子,练习写字,必须下苦功夫。你父亲年轻的时候,先用四五年时间虚心临摹诸家的字样,把别人的特长融会贯通,然后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为了练字,你父亲不管走路还是休息,一直用手在身上一横一竖地比画,揣摩字的笔画结构。日子长了,把衣服都画破了。他在练习书法时,因为写完字常到一个池里洗笔和砚台,后来池水全变黑了。他练字练得入了迷,连饭都忘了吃。有一次,家里人把蒸馍和蒜泥放到他面前叫他吃,可我到书房一看,只见他拿着一块蘸了墨汁的蒸馍正在吃呢,弄得满脸乌黑。原来,他一心想着练字,错把墨汁当蒜泥了。孩子,做任何事都不能好高骛远、自满自足,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行。”

王献之听了母亲的教导后,更加勤奋地练字,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在这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王献之的书法终于大有长进。王羲之见了大喜,于是悉心教导,并亲笔写了一本《乐毅论》让他临慕。王献之用那18缸水磨墨、洗笔、洗砚,刻苦练习写字,经过十多年的勤学苦练,终于学有所成。

一次,献之趁父亲外出,写了一幅字贴在墙上。王羲之回来一看,以为是自己写的,可想了半天也记不起是什么时候写的。一问,才知道出于儿子之手。这次,他对着儿子笑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那18大缸水,终于成了一位草隶清峻、绝众超美、无人可比的大书法家。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今绍兴兰亭一座三角形鹅池碑亭,据传碑上“鹅池”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鹅”字是王羲之的亲笔,“池”字是王献之的手笔。

5.触龙说赵太后:要为孩子考虑长远利益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位,因为年纪轻,故由太后执政。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当时的赵国虽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辅佐,但国势已大不如前。而秦国看到赵国正在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孝成王又年少无知,认为有机可乘,于是派遣兵将“急攻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增援。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提出赵国必须送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为质。

尽管大臣们极力劝谏,但赵太后坚决不答应,她明白地告诉身边的近臣说:“如果再有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前去见太后,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触龙缓慢地小步跑着,到了太后面前,先向太后道歉说:“我的脚有毛病,连快跑都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私下里自己原谅自己,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车走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现在特别不想吃东西,所以自己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能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舒服一点。”太后说:“我做不到。”

见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触龙接着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才,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所以希望能让他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来保卫王宫。我在此冒着死罪禀告太后。”

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我希望趁自己还没入土,将他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女更厉害。”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你错了,我最疼爱的就是长安君。”

触龙说:“父母疼爱子女,必会为他们考虑长远的利益。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拉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会为她祷告:‘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难道这不是为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

触龙接着说:“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子孙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赵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触龙又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会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功劳,占有的象征国家权力的珍宝太多了!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那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如果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去世,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所以才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

听了触龙的劝解,太后终于答应了送长安君为人质:“好吧,任凭你指派他吧。”

子义听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人臣呢!”

赵太后曾是一位青史留美名的人物,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候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尚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

但在这里,她溺爱幼子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简直到了蛮横不讲理的地步,全不像一个开明太后的样子,这才引出了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国君和居高位的执政者应该让自己的子女去为国家建功立业,以取得人民的拥戴,绝不能使子女安享由父母的权势而得到的尊位、高薪和宝器。安富尊荣,坐享其成,不仅业无继者,就连已有的财富也将荡然无存。

6.孔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翻译成白话文大概是: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说:“没有。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问:‘学《诗经》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经》,就不懂怎么说话。’于是,我就跑回去学《诗经》。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正好快步从庭里走过。他问道:‘学《礼记》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习《礼记》,就不懂得怎么样立足于社会。’于是我又退回去学《礼记》。”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知道了三个道理,知道了关于《诗经》的道理,知道了关于《礼记》的道理,又知道了君子并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这段出自《论语·季氏》的话很重要。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孔子很重视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也十分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他两次与孩子谈话,都是在身边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进行的,他没有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这就不会使孩子感到难堪。知道孩子没有读《诗》、《礼》,他也没有生气,没有责骂,而只是指出不学《诗》、不学《礼》的危害,使孩子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改正。

7.“包青天”的家训:做人不能贪图功名利禄

包拯,北宋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世人皆知,宋朝包拯是封建时代一位铁面无私的清廉好官,他的业绩深得民心,数百年来广为流传,但他的家训却鲜为人知:“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37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14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大意是:“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入祖坟。不顺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包拯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告诫后代子孙。”

其实,简单来说,包拯家训的核心思想就是做人不能贪图功名利禄,为人要正直。

要做一个真正清正廉明的人民公仆,不仅仅是廉明勤政,也要以身作则,从严执法,秉公办事,不利用自己的职权替子女或亲友谋利,还必须做到对家人、子女严格教育,常加训导,以防“后院起火”。

古往今来,官风与家风,治国与治家,总是紧密相连的。一位官员的官风不错,家风却很糟,那他的官风必然会大打折扣。夫人犯罪,子女犯罪,要说与他没有关系,从表面上看,也许能成立;但从道德上讲,从人的社会性上讲,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后院起火,养出纨袴子弟,乃至权势狂、金钱狂,而自己还能留下清官之名的,史册上没有,老百姓的心碑上更没有。中国人看重家风,看重家庭声望,这是一个好传统。家风多是纵向发展,社会风气多是横向发展,好的家风一旦形成,能影响几代人,在社会风气的发展中,起着贯穿作用和中坚作用。

8.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86字: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封信精简地传递了具体的讯息。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只有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静不下来,就无法有效地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宁静的环境。

“俭以养德”——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让你过上纪律的简朴生活,免受物质的奴役。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你是否想过节俭的好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忠告孩子要静下来,细心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追求名利。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若能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那就更加事半功倍了。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你有否全心全力地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忠告孩子,想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缺乏意志力,很容易半途而废。你有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怠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掌握要点。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与此竟不谋而合。快人一步,不但能使理想达到,也能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及改善。

“险躁则不能冶性”——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无法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既要“励精”,也要“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诸葛亮忠告孩子,岁月流逝,意志力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没有时间观念的人的必然结局。“时间管理”是现代人的观念,但仔细想一想,时间其实是无法被管理的,每天24小时,不多也不少,真正需要管理的是自己,要让自己做到善用每分每秒。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已经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象力比知识更有力量。你有没有从大处着想,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规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