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变革本章内容由张紫涵、约翰·彼得·穆尔曼共同完成。

3.1 IPD变革的意义

华为的管理者们普遍认可IPD(集成产品开发)变革是华为变革历史上的里程碑。IPD变革项目始于1999年,是华为第一个有固定预算的变革项目(李亦概,2015)。早在1992年,IBM公司一直苦于无法提升其产品研发的效率,后来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被称为“IPD变革”的管理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实施IPD变革之后的IBM研发成本有了显著的降低,而研发周期也有了明显的缩短(王军,2007)。对很多面临同样困境的企业来说,直接模仿像IBM这样的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管理模式来突破自己的困境似乎是一个直接且高效的途径。然而,在现实中真正靠模仿取得成功的公司少之又少。

在华为的早期发展阶段,其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中国电信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当时公司的主要产品都是专攻中国市场(吴春波,2014)。当时华为的销售额增长迅猛,但公司的效率却始终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从1997年到1999年,华为的毛利率从45%下降到了39%,并且和思科等竞争对手相比,华为的产品开发周期更长且产品的市场成功率更低(刘劲松、胡必刚,2015)。当时华为之所以和其他领先公司存在差距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之间的不平衡。华为在IPD变革前并没有公司层面的正式书面研发计划,也没有成形的技术管理系统(刘红革,2015)。这意味着很多产品开发项目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相应的技术准备和资源准备没有经过正式评估,而这会导致大多数项目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一些所谓的“技术难关”,华为早期几乎所有的技术开发活动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由于技术开发活动的周期一般来说相对比较长且不可预测,而产品开发的周期又都取决于这些“技术难关”被攻克的时间点,因此华为早期的产品开发周期非常不可控。那些可以在短时间内突破“技术难关”的员工在华为被称为“救火英雄”,他们对于研发部门来说意义重大。总体而言,华为这个阶段的研发系统一般都依赖研发人员的随机应变和一批“救火英雄”的个人能力。

另外,华为那时急速扩张的市场份额离不开其具有竞争力的市场部门所做出的努力,然而当时的市场部和研发团队之间并没有紧密的联系和沟通。市场部在给公司带来大额订单的同时,也给研发团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迫于紧张的交货期,很多新的技术在开发出来之后根本没有进行大量的测试就被直接应用于产品(李亦概,2016)。很多技术缺陷都需要通过完善的测试才能发现,但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有些技术难关看似已经被攻克,但是这些新开发的技术往往并不是那么完善,在产品的运行过程中,这些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这也是华为在这一发展阶段中产品故障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二是缺乏指导产品开发的标准流程。另一个造成华为和其他竞争者之间差距的原因是,华为早期在产品开发的过程和决策中缺乏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模板。在IPD变革之前,华为并没有形成公司层面正式的年度战略规划和商业计划,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流程来决策是否投资一项产品开发项目。当时,研发部门的工作往往是由市场部驱动的,有的市场人员为了取得订单,会无限制地答应客户提出的需求。这些需求最终都需要研发部门来实现,而在研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市场部门的人员就会直接向研发人员施压,让研发部门优先完成他们的订单,到最后产品开发的决策就陷入了“会哭的孩子有糖吃”的状况。产品开发的决策更多地被产品订单背后的市场部员工的“个人能力”影响,项目的优先级别取决于推动它的人的地位和权力,而缺乏真正科学的决策方法来支撑,这就为产品开发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这使得公司宏观层面的产品组合和各产品线缺乏统筹性和计划性。其次,这种决策方式中,仅仅对于那些“个人能力”较强的市场部员工来说研发是高效且可以做出迅速响应的,对于绝大多数的员工来说,很多项目可能在同时受到了不利的影响,造成交货延迟或者产品质量低的问题(刘红革,2015)。而售后服务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为几乎每个项目都需要一个专门的客户服务人员来处理质量问题。

三是客户需求和开发效率之间的矛盾。华为一直非常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它已经成了华为的核心价值观(黄伟文,2016)。华为的员工一直努力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这样务实的形象和声誉在公司发展初期帮助华为打开了很多新的市场,获得了很多新的客户(吴春波,2014)。然而,随着华为客户数量的增长,这种对于客户需求近乎完美地满足给研发部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未开展IPD变革之前,华为并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客户需求和产品系列,其间,华为给不同的客户提供的产品看起来彼此相似,但都会略有不同(张利华,2009)。并且当时的产品版本号看上去非常复杂且无序,有时连研发部门的员工也会混淆。

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在没有有效的产品管理方案的情况下,一家企业非常难在用户需求的满足和产品开发的效率之间保持平衡。高度追求“以客户为中心”就意味着华为需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而这在管理不足时就会导致低效的研发活动。相反,如果华为通过提供通用的解决方案来提高研发的效率,那么它就必然要无视一部分用户的需求。不过这样的矛盾在华为的早期发展阶段并不突出,因为当时华为的客户数量很少,研发部门还可以努力实现对这些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最大限度满足。然而当客户数量迅速扩大时,极低效率的研发环节限制了公司的快速发展。此时,华为意识到,处理好客户需求和产品开发效率这两件看似不可兼得的事情之间的矛盾,才可以解决制约公司发展的产品开发问题。

总而言之,当公司规模尚小时,华为从前的产品开发方案可能能带来更好的用户友好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而且事实证明,这样的产品开发确实帮助华为在发展早期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和竞争优势。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开发规模的扩张,这一套产品开发方案的缺点也就逐渐暴露出来。华为过去的开发体系就像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在通行量较少的时候,似乎显得高效和便捷,然而当车流量增加时,就无法避免混乱和拥堵。尤其是1997年的华为,面临着这种日益增加的混乱,产品版本号已经超过了1000个,显然当时华为的产品研发和产品管理已经陷入了低效的陷阱(刘红革,2015)。

华为的CEO任正非认为,在没有改革管理体系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当华为的规模急速扩张时,管理变革迫在眉睫。1997年,任正非与华为当时的高层管理团队一起前往美国,拜访了很多世界级的企业,包括微软和IBM,旨在寻求突破这一发展瓶颈的方法(田涛、吴春波,2012)。其中IBM的故事让任正非印象尤为深刻,IBM在1992年前后也曾遇到类似的低效率问题,而IBM最终花费了80亿美元通过实施IPD变革解决了这一问题。任正非在《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一文中提到他对于IBM的拜访,他指出IBM变革的经验可能会帮助华为在其产品开发部门的变革中少走弯路,并且相比1992年的IBM来说,尽管华为当时的规模尚小,但面对的问题不小,也正是当年差点倾覆IBM这艘大船的管理难题。IBM也为解决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因此华为的变革虽然会面临重重困难,但仍然是紧迫而且必要的(任正非,2003)。

华为很快邀请了IBM公司为自己提供管理咨询服务。IBM向华为提交了一份公司信息技术战略和规划(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y and Plan, IT S&P),在这一份文件里包含多个信息技术项目和业务流程重组项目的计划,其中就包括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IPD)、集成供应链(Integrated Supply Chain, ISC)、集成财经服务(Integrated Finance Service, IFS)等华为在之后时间里逐渐开展的变革。而当时华为选择了IPD作为其第一个变革项目,并赋予了这项变革整个公司范围内极高的优先级。今天回过头来看,IPD变革项目的成功对于华为来说意义尤为重大。首先,IPD是华为向世界级公司转变的系列变革的开端,如果IPD变革失败,那么华为很有可能放弃执行IBM提供的IT S&P方案,也就不会再有后续的持续变革项目。其次,IPD变革本身帮助华为建立起了极具扩展性的管理体系,而这恰恰是华为能够发展壮大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重要基础之一。即使单从产品开发活动方面,IPD变革也给华为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建立了跨部门研发团队。在IPD变革之前,不同部门负责和管理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不同的阶段在时间上前后串联,就可能造成一些工作重复。例如,制造部会在产品投入制造时发现产品设计上的缺陷,再要求研发部门进行重新设计,这样中间的流程就需要再走一遍。而在IPD系统中,华为将串行的流程变为并行的流程,每一个部门都需要派出代表来加入一个跨部门研发团队参与整个产品开发周期。在这样的机制下,就连安装部门的人员都可以参与最初的产品设计,他们甚至可以提出改变螺丝的位置以便提高产品安装效率的建议。这样并行的开发流程减少了之前提到的重复工作的问题,可以一次将产品设计做好,这也能缩短产品开发的时间并且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让产品开发周期更加可控,而项目团队也因此能够更好地按时交付项目。

二是将工作流程和模板进行标准化。跨部门团队的建立使得更多部门参与产品开发的过程,而这个团队中参与人员的异质性较传统的研发团队也更高。这样一支跨部门团队在一般情况下将面临更高的协调成本和管理难度。而为了避免这类潜在问题,让多个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更加有效率,IPD系统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模板(王军,2007;刘劲松、胡必刚,2015)。华为使用这一套成体系的工作流程和模板来培训其员工,使得即使是没有丰富经验的员工也可以在经过培训之后参与产品开发流程。

IPD流程中要求每一个产品开发项目在立项之初就提交一份对这个项目的资源和技术需求的评估报告,而为了能符合这一流程,就必须在产品开发项目立项之前完成该项目所需的技术开发(孙业林,2016)。在这一要求的驱动之下,华为开始了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的分离,开始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技术管理体系;相应地,华为也明确了公司的技术发展方向以指导相关的技术开发活动。在IPD变革之后,华为开始在公司层和部门层制订长期(3~5年)和短期(1年内)的战略规划及商业计划,其中战略规划就包含了技术发展方向这一内容。此后,华为的研发部门真正开始预研活动,着手投资开发符合行业发展的未来关键技术。随着公司规模的增长,华为在预研活动上的花费日益增长(可参见第8章研发变革内容)。将技术研发活动从产品研发活动中独立出来,可以保证每一项用于新产品的技术都经过验证和测试,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帮助华为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此外,华为的预研系统也为公司带来了许多技术和专利等无形资产,大大提升了华为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也使得华为从一个技术跟随者到一个领导者的转型成为可能。

三是建立起基于市场绩效的评价体系。IPD变革对于华为另一个比较重大的影响是其对公司内部评价体系的改变。IPD有一个基本的思想:研发是一种投资,而不是单纯的开销。根据这一思想,产品开发人员的绩效也应该根据产品的市场效益来评价。与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同,IPD系统中对员工的评估工作不仅仅看单个阶段的绩效,而且和其参与开发的产品的最终市场绩效(比如财务绩效)相关。这就意味着每一个职能部门都需要对于产品的最终效益负责。在这样的评价体系内,每一个单独的研发项目都有独立的审计和核算;而华为也以IPD变革为一个契机,改革了财务系统,将各种成本都折算到各个开发项目中去(周俊宏,2012),以便能更准确地识别驱动公司财务绩效的具体项目。

四是重新定义“以客户为中心”。尽管在华为成立初期,以客户为中心就已经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被提出(黄伟文,2016;华为,1998),但事实上,早期华为内部不同部门的员工对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并不统一。对于研发部门的员工来说,“以客户为中心”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他们实际上依旧是技术驱动而非市场导向(李亦概,2016)。他们追求将更加先进的技术应用于产品,而并不关心产品最终的财务结果(比如利润)。而对于市场部门的员工来说,“以客户为中心”意味着他们要和研发部门的人员尽力斡旋,使得客户提出的要求能更快速地、尽可能地被全部满足。

而IPD变革之后,产品的市场效益纳入员工的考核指标,研发部门逐渐从技术导向转向了市场导向。而由于IPD流程的确立,市场部门不再盲目地将未经分析的客户需求一股脑儿地提交到产品开发部门。在一定程度上,IPD变革之后,华为公司内部对于“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解和实践更加趋于统一了。

由此,IPD变革成为华为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重要转折点。如今IPD系统已经在华为实施了10多年,其间,华为的营业额从10亿美元增长到了751亿美元(2016年);员工数量也增加了10倍以上。在产品开发方面,产品开发周期不断缩短,产品故障率不断下降,客户满意度逐年提升(刘劲松、胡必刚,2015)。此外,IPD这一套与世界级企业接轨的管理方案也成为华为取信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重要手段,很多不了解华为的企业见到它完善的IPD系统之后都更加相信华为拥有一套领先的产品开发管理体系,能够确保其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图3–1 2003—2007年华为产品开发周期

来源:欧阳剑鸿,2015

图3–2 2001—2006年华为产品故障率

来源:刘劲松、胡必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