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工作的基本法则

Lesson 1 价值观引导你的职场方向

一个焦虑的时代

凡是当过招聘负责人的,基本上都收到过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简历。比如,一些行业经验及岗位经验明显都比较浅的人申请资深或者高级岗位,一年经验的人就申请总监岗位,应届生一口叫价月薪一万五不能少。这种人企业是肯定不敢用的,但HR有时候会问问为什么,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因为我的同学都挣这个数”“有这个数才能保证我的生活质量”……

虽然这种糟糕案例的发生大部分是因为申请人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但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的表现。职场中的焦虑是一种再普遍不过的现象,焦虑自己找不到好工作,焦虑自己没有提升,焦虑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焦虑“别人家的孩子”挣得多、职位高,焦虑买不起房……

其实现在这一代年轻人的焦虑跟之前并不完全一样。对他们来说,“挣钱养活自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养妻活儿”并不是会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要考虑的问题。曾经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孩子更像孩子,甚至在他们已经成年之后。所以年轻人更可能的关注点是:“我”能从这个世上获得什么样的经验、感受以及成就。

我们较少从“家族整体”的角度去考虑,很多痛苦与疑虑正是因此而生。如果讲“家族整体”,那么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奋斗、考公务员还是去企业、该与什么样的人结婚,基本上都是有原则可循的,在原则范围内可以讲讲个性。但如果只关注“我”,那么大多数的烦恼都来自我们依据的原则是否有足够的合理性。

可是即使一直焦虑“能不能过上好日子”或者“我会不会成功”,也是无济于事的,这只会让自己在各个环节的选择变得更麻烦。“只有目标坚定,才能内心宁静”,如果你不能及时厘清自己的原则是什么,只是随着感受而波动的话,只会感觉越来越累,并不断地为自己做出了错误选择而后悔。

选择职业OR被职业选择

在职场中奋斗,无论如何都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所以迟早要面对自己回答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而奋斗”。曾经有一位女生问我:“你在发展前景、自由、金钱三者中,首先选择什么?”这是一个好问题,但以我个人经验来看,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机会进行选择。职场中个人的选择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我早年的经历并不十分愉快——年轻时因为实力不足,只能任凭市场开价,并没有太多挑选余地。后来还算幸运,我在30岁之后找到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自然会希望能够一直在这样的领域好好工作下去,最好还能成为行业里有声望的人。在这个阶段公司给予我平台,我以自身经验服务公司及客户。此时,我最好的选择就成了“在公司平台上和公司一起发展,扩大影响,提升为客户服务的能力”。在职场中希望实现一般人理解中的自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其他工作,一定是在各种约束和资源限制下达成目标的过程:比如时间是有限的,见客户的时间就不能写文章;比如成本和回报是必须考虑的,所以不是所有的客户都是上帝。有些人因为渴望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而以成为自由职业者为目标,有些人因为渴望财务自由而迫切希望找到快速发达的道路。这些其实也是很好的理想,然而最后很可能发生的是,在追逐理想的路上,慢慢放弃了这个理想,因为最后也许不得不认清,我们想要时间,就得用金钱来换,于是我们要先花很多时间去挣钱;我们迫切想获得金钱,但急功近利往往会让我们失去更多。

而发展前景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基本上是一个很难看明白的事情,曾经的巨头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轰然倒下,看起来欣欣向荣的好产品还没有发展起来就被新的产品完全取代——这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也许在这个时代,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量筑好自己的护城河——储存积蓄、积累经验、保持对发展的好奇心、保持健康的身体,让自己发展的曲线尽可以延伸到最远。

而职场中用来衡量人的其实无非几个指标:经营能力、管理能力或者专业能力。所以一个人在工作中的追求和选择,也不太能脱离这个范畴。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评价一个人难道不俗吗?不市侩吗?丰富的心灵、美好的品德、高雅的趣味、让人喜欢的性情难道不是一个人更好的品质吗?然也,就像《白马啸西风》的女主角李文秀说的,“这些都是极好极好的”,但对于工作或职场,却是无所谓的锦上添花。

从旁观别人的发展以及自己的经验来看,妨碍人成功的首先是绝对的能力不足,其次就是价值观导向的不正确。因为缺少足够的工作技能、经验或者知识储备而不能在工作中得到发展,这是其他软性改善都解决不了的,但反过来说,缺少自我驱动的动力、缺少自律、缺少与人合作的能力,这些同样也并不是加强工作经验与技能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付出是不是一定会有回报?确实不一定。付出和回报之间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付出的方向要正确,原则上来说你希望得到谁的回报,你就需要按照他的理想付出。这个“他”有可能是你的父母、领导、客户、恋人等。

厘清你的职场原则

职场中的问题永远无法穷举,比如“我应该跟同事做朋友吗?”“我不希望加班会有问题吗?”“领导更喜欢另一个同事而不是我怎么办?”……这种种矛盾会贯穿整个工作生涯,让人苦恼不堪。我们总希望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我们摆脱所有困扰和迷惑。

有人会用一种“宫斗”的心态去对待职场,秉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心态,但坦率地说,其一,如果存着这样的心思,那么在与人交往时便很容易让人看出虚伪;其二,“宫斗”一般都发生在某些事件和环节上,办公室政治也好,宫斗也好,不会是职场的常态,常态其实还是通过做事创造效益;其三,办公室里并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挤兑”,互相看不顺眼的小帮派之类的基本上还不算办公室政治的范畴,不要想多了;其四,斗争有输有赢,谁能保证自己一路赢到底呢?赢得起、输不起是斗不动的。

我们之所以会困惑和迷惘,往往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很多人想要的是既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又在生活中过得余裕优雅,类似时尚杂志里描述的标准成功人士。

我个人理解的工作目标是:成为行业里略有名望并且受人尊重的专业人士。于是根据这个目标便有了原则:如果我不能服务好客户,那么是我的问题;如果我服务好了客户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那么还是我的问题。有了这样的原则作为指导,在选择工作中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态度对待领导、同事和客户以及谈自己的薪酬时就有了基准态度。

具体说来,就是在公司内接活永远冲在前头,不过于讲条件、讲待遇;在商业利益(客户要求)和专业判断之间尽可能平衡,让客户满意然后给钱;积极配合领导工作,以实际工作成果来交换报酬。

在这样的目标、原则和态度的基础上,我得到的是:相对来说在公司内有一定发言权,即使在公司内部沟通中我有时候是比较激进的那一方,事情也可以谈,不至于让领导厌烦。我乐意付出的代价是:长期出差、项目中没有休息日、偶尔接受不理想的金钱回报、被其他同事视为领导狗腿等。虽然厘清自己的价值观并不会让我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那种人生赢家,但我至少不会因年岁渐长或一时一事的得失而焦虑纠结。在这个过程中,我愈发看出自己是技术工作者、幕僚人才而不是管理与决策人才,因此自立门户、开公司之类的计划,现阶段也就不在我的职业选项里。

投入到具体的事情中去

现在有一种风气是对人总要宽宥他的“无奈之处”,然而这种宽宥往往是从宏观上来的,比如不能单纯地认为“穷=懒”,但对于具体个体来说,资源也好,机会也好,总不会是无限供给的,不努力总是会被挤压的。即使赢了所有的同情,也无法改变现实中的烦苦。

理论上说,年轻的时候过苦日子比较容易忍受,因为往往还能感觉到今天比昨天更熟练了一些、接收到了更多的新知识、有了新的感悟,还能希望明天会比今天更好,其实这是一件好事。但现在年轻人对“苦日子”的理解不同了,对于有些人来说用不上最新款的i Phone大约就是一种苦日子。现在社会舆论总说年轻人浮躁,其实何止年轻人浮躁,企业也很浮躁,而舆论助长着这些浮躁。

谁都知道学本事有意义,可是跟房价一比,似乎也不知道这种意义能着落在哪儿,倒是消费似乎能立即带来抚慰和快感。消费主义的社会总会让我们觉得拥有更多的物质是一种幸福安宁的表现,我觉得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对,但用花费来证明我们的存在价值却是很难的,因为消费带来的满足感稍纵即逝,且永无止境。花费带来的快感确实比奋斗带来的快感起效更快,但不幸的是维持时间很短,且容易让人上瘾,戒断“买买买”而从艰苦磨炼自己中获得快乐,需要极大的毅力。

抱怨消费能力的不公平对改变自己的现状应该没有太大益处。吃好、穿好、用好这种事并没有尽头,买了普品想买轻奢,有了轻奢又想要大牌……要做到吃过、用过以后的云淡风轻谈何容易。想着多弄一些钱来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是人之常情,花点钱来治愈一下心情也很正常,但一直依赖这个,很容易让自己陷入一种“悲惨”的恶性循环中——会觉得自己为了挣一份生活而不得不忍受工作,而辛苦工作得来的钱又轻易花在短暂的乐趣中,反过来更觉得“钱太不够用”而不得不继续“忍受工作”。

然而要解开这种困局的最好办法并不是“安于贫穷,缩减欲望”,而是需要建立自己的“独特客户价值”——直白地说,就是“你应该得到更好生活的理由”。

对于我来说,也曾经体会到作为个人没有“独特客户价值”的痛苦——普通家庭出身,在很基层的岗位上工作,挣得少,心情郁闷,也没有太多的费用可以用来交际和进修,衣着修饰也不能太讲究。摊开各种招聘启事,要么只能换到和自己当前差不多的职位,没有意义;而所有看起来好一点的机会,基本都很难达到要求。这个时候如果想请其他人给一些意见,恐怕很难,在外人看来,这也是个死局。通常来说,如果你是女生,别人多半会给你的一个建议是“找个有钱的男朋友就好了”,问题是有点钱的男生为什么要找这么个没有优势的女生,并且有点钱的男生往往与这个时候的我们出没在不同的领域里。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有更好的经验,但我的经验是,这个时候并没有其他捷径,也不能想太多,任何内心戏多半也只能增加“未来到底在哪里”的痛苦。这个时候所有的资源基本都沾不上边,只能以自己有限的能力去换取基本的生活。这个时候能做的,大概就是咬着牙相信自己会有更好的明天,以及努力投入到具体的事情上去。这件具体的事情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工作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某些技能或者业余爱好。回想当年,我读过的很多管理书籍都为我今天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持续有意识的锻炼也让我这样一个内向的人成为通过“较为强大的沟通能力”在工作中发挥优势的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径,但起始资源不丰富的人大抵离不开“坚持”二字。在我的经历中也有一位朋友,一个中专毕业的女生,立志要去日本学插画做插画师,所以用了4~5年坚持自学日语和绘画,最后确实得以成行。我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无非是有心和坚持。

即使现在我都会不断经历迷茫的过程,虽然我已经在技术和阅历上有一定基础了,但还是经常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候犹豫“这种方法对不对”以及“怎样会更好”——在我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纠结在各种细节问题上的时候,我会回归到最初的需求和计划表上,如果跟客户相关,那么就返回去看客户最初的需求,去观察客户的日常工作和工作效果,请客户一起来谈谈他们的感受和想法。比起自己闷在那里想,做点具体的事情还是要容易一些的。如果只跟自己相关,那么反复追问自己“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然后一条条地具体写下来也有些用处。而且,往往在做这些具体工作的时候可以触类旁通,或者激发新的灵感。

在选择自己要努力的“具体事情”的时候,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真的要投入时间精力去做,自己投入过的事情,特别是撑过那一段看得见、做不到的阶段之后,就会格外有感情;二是要在“对工作来说很重要”和“我有兴趣”之间找到平衡,不能只凭兴趣——比如在上海,有一门外语过得去几乎是找到像样白领工作的必要条件,总归要努力学个过得去的技能。

在理性与感性之间触摸工作之道

对我来说,喜欢管理咨询工作的一个原因是:我的工作可以在数据中发现管理行为的痕迹,从文件中去感受管理者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我能从一根脉络摸向另外一根脉络,最后贯通成一幅图景——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很难为人所道,因为咨询顾问明面上拼的是对方法论、专业知识、技能、工具、数据的使用。我们谈的是科学的管理之道,至于“体会到管理之美”,这种说法听起来非常像一种不着调的忽悠——管理难道不是应该量化、制度化这样严谨而冰冷吗?但随着我在本行经验的深入,我觉得大家在工作到一定年限之后,知识层面的差距就不是特别大了,而我们所谓的技术,很多时候取决于如何理解企业、理解管理之道以及理解人,这需要一个人感性的一面。当然,爱忽悠的管理者们反而不会谈这种美,他们会谈人性的负面、会谈成功可以复制、会谈如何掌控人心……

我相信我不是唯一一个能有这种“我做的事情很有美感”的感觉的人,大概各行各业,从“动脑的”到“动手的”都有能感受到这种状态的人。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对技术、岗位和收入的追求上,大概会更容易在具体的工作中感觉到痛苦吧,因为会需要不停地对“这件事我做了合算不合算”“外界对我的对待是否合理”“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进行揣摩和抉择,从而消耗掉更多的精力与能量。正如茶道、花道、香道之美并不仅仅在于那些规范动作,也不在于那片刻入口、入目、入鼻之享受,而在于身心与规律融为一体的通透感觉。只会做规范动作,不过匠气;只会享受,仅止欲望;而那种从表象沉浸入规律而感觉到通透,或许才是对道的初步体验。

有一类文章,大意是“当你挣钱不多的时候也要有挣高薪的工作态度”,这种文章往往既会流传很广,也会被骂得很惨,而我其实既能理解赞的一方,也能理解骂的一方。赞的一方很好理解——肯定有站在老板和领导的角度觉得员工就应该有这种觉悟的,我相信也有人是因为体会到了积极工作的实际乐趣与好处而赞的。骂的一方其实更好理解——有些人的工作起点太低,并没有机会去做那些价值8000块钱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这样的要求确实过于“鸡汤”甚至“鸡血”了。

工作也好,生活也罢,纯粹的理性或者感性都难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该感性的时候理性,该理性的时候却感性了。拿工作来说,在考察自己想去的公司时,需要理性分析的是,这家公司是否正规、提供的岗位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让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待遇是否合理等;而需要感性体会的部分是,需要去体会公司的目标、氛围和领导的工作风格是否适合自己。仅仅被公司或者创始人所鼓吹的“情怀”或“创业”所感召,而忽略了理性部分,大概会终成怨恨;而只是凭感觉就觉得这家公司钱太少、活儿太多、没有前途,而不以理性去考量相对于自己的能力与产出、市场上的平均水平在哪里,很可能难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而如果想做好一份工作,首先需要的是足够好的工作方法。就我所见,能做到中层及以上领导的,绝大部分都属于思路非常清晰的人,能比较清晰地通过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是做好工作对理性的基本要求。工作中对于理性的要求还包括:足够的纪律性、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而加以控制、学习能力等;而感性的要求是:在工作中对人际有足够的敏感度,以及培养出对于工作的乐趣。我们的经验是,一个人总得在工作中有一定的技术、经验和对人的阅历积累之后,才能培养出正面的“感觉”。

如果我写文章没有人看,又或者有几个人看却没有任何反馈,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写、喜欢写,那么即使没有几个人来看,也没有人反馈,我也会坚持写下去,这就是感性的一面。但我应该去分析一下如何才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好,或者我的观点本身是否出了问题,又或许我需要在自己想偷懒的时候继续练习,这说的是理性的一面。只有这两者平衡起来,我在“写”这件事上才能做得越来越好。

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从来不如自己想的那么理性,在这一点上并不分男女。比如,很多人都会觉得“我心如铁”,如果在这个企业得不到想要的,我就会走。但我们看过更多的人的经验是,只有在很年轻并且在企业待的时间不长的时候才会这样,一旦在一家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付出了我们的精力,与同事有了交集和感情上的羁绊,我们就会对这个企业产生感情,做很多事情时都会开始有顾虑,并且逐渐考虑更多的“平衡”。接受并面对这一点,反而更容易保持开放和解脱。

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理性也不能钻牛角尖。一个不通人情的技术专家也许可以挣得高薪和一些荣誉,但最多也只能做到勉强被人容忍,除非是乔布斯那样谁也无法掩盖的天纵奇才,否则会遇到各种人为因素阻碍发展,丧失很多发展机会,也失去进一步丰富人生的可能性。

我觉得工作与生活中不存在始终不变的平衡,也不存在长期有效的窍门。虽然有时令人疲倦,但人生的趣味一定程度上正来自这种复杂性。也许“自在悠游”就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为了这个目标,我需要有足够的能力来工作。我在工作时又能够感觉到足够的乐趣,这样我与工作才是一体而非对立的,并不需要再通过生活的其他方面来平衡精神。也许每个人的平衡点不同,但我还是想祝愿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能够成为感觉到并实现自己价值的人,成为丰富而快乐的人,并找到自己的“自在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