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奖之外的世界:基于声誉调查和奖项图谱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评价研究
- 郑俊涛
- 4815字
- 2021-03-23 11:51:12
第一节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与科学技术评价
一、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强国的更替与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息息相关,以近500年欧美强国发展轨迹最为典型。科学技术活动重心先后自17世纪后期由意大利移向英国,18世纪后半叶由英国移向法国,19世纪末转向德国,20世纪30年代则转向美国。一个国家在成为科学技术活动中心之前都经历了经济起飞、政治格局的变化和社会变迁,以及思想解放与文化嬗变。而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形成又对相应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样,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影响非常深远。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重大的转型,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创造和利用的优劣,日益成为决定国家科技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到来,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科技基础条件,日益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日益显示出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科技基础条件的优化与重整,正在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竞争的一个新的焦点,正在成为各国政府最具优先权的基本任务。”这些正反映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发展特点和时代精神,体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科学技术评价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由于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对其成果的评价更显紧迫和必要。从本质特征看,“科学技术评价是对科学技术活动及其产出和影响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认识活动。科学技术评价既是科学共同体运行的内在机制,也是科学技术管理的工具,是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预测、规划、管理、监督的手段。”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初期,科学技术评价主要局限于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学术评价和对科学家重大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的识别,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术交流、建立科学规范、引导研究方向。而自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活动成为大规模、有组织的重要社会事业,“科学技术评价不只是限于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学术评价机制,还是政府制定科技政策、配置科技资源和实施有效的科技管理的重要机制。”
从不同方面来看,科学技术评价已经实现了多样化发展。从评价主体(评价委托方、受托方及被评价方)来看,根据评价主体中评价方与被评价方的关系,科学技术评价可以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类;根据评价主体中委托方的不同,可以分为自我评价、行政监管评价、学术同行评价、社会与市场评价四类;根据评价主体中评价方与委托方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两类。从评价时间来看,科学技术评价可以分为事前评价、事中评价和事后评价。从评价目的来看,科学技术评价可以分为立项评审、中期评价、结题验收、绩效评价;从评价对象来看,科学技术评价可以分为政策评价、计划评价、项目评价、机构评价、人员评价和成果评价等。从科研成果在评价中所发挥的角色来看,科学技术评价可以分为“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以科研成果为指标的评价”这两大类。从评价方法来看,科学技术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同行评议和科学计量学方法。
总体来看,同行评议体现了学术共同体的自主性,反映了尊重学术规律的客观要求,代表了国际学术评价的主流。在学者个体的自主探究权力、源于科学共同体内部的集体权力以及来自外部政府和机构的行政权力这三种基本权力的博弈中,同行评议因为其更能体现学术活动的内在逻辑而显现出制度优势。但同行评议会受到“老友”效应的影响和来自政府等科学共同体外部力量的不良介入,显示出一定的制度缺陷。而以文献计量学应用为主的科学计量学,依赖于出版物数量、专利数量以及对它们的引用数量而构成的信息源和指标体系,随着评价对象的扩大,在宏观层面(例如国家、地区之间的比较)和中观层面(例如性质相同的科研机构之间的比较)的应用更显优势。然而,科学计量学自身也有缺陷,如在数据来源、文献类型和指标上都存在局限性,以引用数为基础的指标更能体现一项研究的“影响”而不是“质量”,文献类型的多样性和研究主题的本国化使得科学计量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受到制约等。因此,根据评价对象、评价目标与评价方法契合的原则,同行评议与科学计量学方法在不同类型的评价中要相互协同,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实现公正、有效的科学技术评价。
三、全球性大学排名的发展备受关注
在众多类型的科学技术评价中,全球性大学排名自21世纪初期出现以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将学术排名带入了全球性排名时代。紧随其后,2004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简称THES)与QS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开始联合发布“THES-QS世界大学排名”(THES-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该排名一直持续到2009年。自2010年起,《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与QS公司结束合作关系后,开始独立发布各自的世界大学排名,分别是“THE世界大学排名”(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和“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此外,2004年起,西班牙的网络计量实验室(Cybermetrics Lab)发布了以网页数量和显示度为主要指标的“世界大学网络排名”(Ranking Web of World Universities,又称Webometrics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2007年起,中国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Taiwan,简称HEEACT)根据各高校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卓越性,发布了“世界大学科研论文质量排名”(Performance Ranking of Scientific Papers for World Universities)。2009年起,欧洲积极回应高等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着手研发具有指南性质的“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U-Multirank)。目前,世界上已有十多个全球性大学排名,其中ARWU、“THE世界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是较有影响力的三大全球性大学排名。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世界大学排名凭借其在全球范围内对知识生产能力和人才网罗能力的测量,成为反映一所大学或一个国家(地区)全球竞争力的晴雨表。日趋激烈的全球性竞争也正反映在世界大学排名的重要性和流行程度的提升上。
从形式上看,大学排名利用一套有区别的、有代表性的指标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比较,并将由各指标的量化数据集成后得到的单一分数作为评价整体质量的维度。在全球性大学排名中,虽然通过丰富指标体系以期能够更全面反映大学面貌的努力一直都存在,但是任何一个全球性大学排名都难以通过几个指标来反映大学的全貌。从排名指标来看,全球性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科研指标权重最大。这说明,学术研究是衡量大学水平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着大学排名结果。这类指标主要以可量化的科学技术论文数量和质量(被引次数)展开对大学科研的定量分析。从影响上看,政治家们采用大学排名来衡量其国家(地区)的教育实力和前景;各大学利用排名设立和界定目标,并用排名来测量不同维度和指标上的表现;学者们使用排名来证明自己的职业声誉和学术地位;学生们则使用排名来帮助自己择校。可见,全球性大学排名以衡量大学表现为基础,发挥了更多作用。
大学排名也并非完美。由于大学排名很大程度依赖文献计量学方法和指标,因此在排名中不恰当的设计、计算和草率地应用文献计量学指标,会对正确理解排名方法,以及对应用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排名指标造成负面影响和阻碍,从而导致排名招致非议和批判。尽管各大学排名存在不足,所使用的方法也存在差异,但是对哪些大学是“最好的”大学这一问题,众多大学排名却有着令人惊讶的共识。有一些大学,无论是用何种指标和权重,都会居于大学排行榜的前列。因而,大学排名可作为鉴定“卓越”的有效手段。不仅如此,大学排名还能作为国家(地区)、大学和个人在追求卓越道路上度量与“卓越”距离的工具。例如,刘念才等就利用ARWU分析了我国名牌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四、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的重要应用
在18世纪产业革命和政治革命席卷欧洲的背景下,以法国和英国为代表,科学逐渐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制度化的科学成果奖励形式——奖项。1731年,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开始颁发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以表彰那些取得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或通过实验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科普利奖章在奖励的学科、周期、奖金数额、奖品以及授奖规则(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制度化性质和评价、奖励功能的科学技术奖项。科普利奖章出现后,科学技术奖项发展史上极具标志性的重要事件就是诺贝尔奖(Nobel Prizes)的设立。1900年成立的诺贝尔基金会(The Nobel Foundation)根据瑞典化学家和实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的遗嘱,设立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以其覆盖广泛学科领域(科学方面于1901年开始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颁发,于1969年开始在经济学领域颁发)、奖励高额奖金(1901年的奖金为150782瑞典克朗,相当于2012年12月份的8197058瑞典克朗)、对获奖候选人无国籍要求、最高的授奖标准等特点,一出现就受到了万众瞩目,成为最具权威的国际性科学技术奖项。诺贝尔奖的出现,体现了科学技术奖励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推动了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诺贝尔奖设立后的一百多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活动的国际化,以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图灵奖(Turing Award)、拉斯克奖(Lasker Awards)、沃尔夫奖(Wolf Prizes)和克拉福德奖(Crafoord Prizes)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在各个学科领域纷纷设立起来。
在科学技术奖项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其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的应用也日渐丰富。首先,确定奖项获得者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获奖候选人的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影响进行评价的过程。这种评价是“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也正基于此,科学技术奖项才可以被用于“以科研成果为指标的评价”中。一些科学技术奖项尤其是著名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名称,经常出现在获奖科学家和学者的头衔、称呼、介绍、简历和各种申请研究经费或科研项目的材料中,以及他们的毕业院校、工作单位等这些与之关系密切的机构的介绍中。这些奖项为相关利益方评价获奖人及与其相关的机构、所属国家(地区)的科研实力提供了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的利用奖项对个人的学术贡献进行主观、零散的评价不同,随着大学排名的兴起,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开始以指标的形式被用于宏观层面(例如国家、地区之间的比较)和中观层面(例如性质相同的科研机构之间的比较)的科学技术评价中。典型案例有:上海交通大学于2003年首次发布的全球性大学排名ARWU、2007年首发的“世界大学领域排名”(ARWU-FIELD)和2009年首发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ARWU-SUBJECT)中,都使用了涉及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或图灵奖的“获奖校友”和“获奖教师”这两项指标。这些排名中,两项指标的权重高达25%或30%。沙特阿拉伯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The 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简称CWUR)在其发布的全球排名中,利用了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克拉福德奖、阿贝尔奖(Abel Prize)、巴尔赞奖(Balzan Prize)、德雷珀奖(Charles Stark Draper Prize)等二十余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获奖教师数构建了权重占25%的“教师质量”这一指标。美国的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简称NRC)于2010年完成了一次全国性的研究型博士点评估(Assessment of Research Doctorate Programs)。此次评估覆盖了62个学科领域内全美212个机构中的5000多个研究型博士点。在该评估中,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等一大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在内的共1393项荣誉和奖励,被用于评价同行对博士点教师的研究活动的认可情况,以此作为一项反映博士点师资质量的排名指标。还有,布鲁斯·G·查尔顿(Bruce G. Charlton)也单独利用了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拉斯克奖和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Canada Gairdner International Award),构建了由不同奖项组合成的评价维度,通过统计获奖人所属国家(地区)和隶属机构的获奖人次,来识别在革命性科学发现中表现最好的国家(地区)和研究机构,并以获奖表现为指标对这些国家(地区)和机构进行排名。由此可见,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能够以排名指标的形式,发挥着跨国、跨地区科学技术评价和识别“卓越”的作用,从而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