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传播学课
- 王建强
- 621字
- 2024-12-22 00:55:19
第三堂课 李普曼老师主讲“拟态环境”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
美国新闻评论家、作家,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代表著作为《舆论学》。
距离上课还有半个多小时,有几个女孩子已经来了。小凡一下认出了其中的两个——张艳和刘红。
“早上好,两位。你们来得真早。”小凡开口说道。
“早!哎,小凡你来得正好,我和张艳正在讨论一个问题,你来帮我们分析分析。”刘红忙着拉小凡过来。
“啊?大早上就开始讨论问题了,敏而好学呀!是什么问题啊?”小凡好奇地问。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我觉得马克思的意思就是说,人类每时每刻都在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改造着环境,而环境也按照它固有的形貌、准则和文化塑造着每个人。由此,我联想到了传播学。第一节课拉斯韦尔老师说,他的‘5W’模式忽略了传播环境。那么传播环境对传播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反过来,大众传播又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张艳道。
小凡听完便陷入了沉思,这个问题显然已经超出了他现有知识的范围了。
刘红说:“我们俩刚才产生分歧,她说大众传播的环境影响人的部分更多,而我坚持认为,人本身对这个世界的环境已经有足够的影响了,何况是影响大众传播环境呢?”
小凡依然在沉默中。
这时候,中分男赵哲边往教室里走边说道:“准备上课啦!今天给咱们上课的老师可是国际巨星,美国总统亲自接见过他。”
班里立刻骚动起来,只有小凡还在思考,“环境与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传播活动与环境
“大家表现不错,来得都很早呀。”一位眼睛大大的、鼻子挺挺的老人走上讲台。虽然老人年岁已高,但是精神矍铄。
“大家好,我叫沃尔特·李普曼。我不太喜欢学术性太强的东西。我是一名记者、编辑、专栏作家。为什么会邀请我来这里为大家讲课,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既然已经来了,就按照中国的那句古话所说,‘既来之则安之吧’。”李普曼老师轻松幽默的话语瞬间让教室的氛围活跃起来。今天的课程安排很有意思,老师不仅长得帅,而且脾气不错。同学们兴致都很高。
“我今天早上得知,在我之前讲课的两位老师都是传播学界的泰斗,而我被安排在第三位,实在是有点儿受宠若惊。既然这样安排,我今天就来好好地和大家讨论一下大众传播环境与人的关系。”
小凡听到这里大吃一惊,他回过头和刘红、张艳对视。大家都明白他人心中的潜台词,随即打起十二分精神听起课来。
“自古有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提出了物种的优胜劣汰观点。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人的行为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人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及时了解环境的动向和变化,认识和把握环境,协调自己的行为,不断与变化的环境保持和谐、平衡的关系。这样说是比较枯燥、复杂的。我简单地概括了一下,人与环境的关系一共包含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客观环境本身,二是人对环境的认知,三是人的行为,四是人的行为对客观环境的反馈或影响。”李普曼老师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于东东老师评注
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在书中,他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在达尔文看来,物种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天择)和人工选择(人择)的方式实现的。
“以上这些观点来源于现在市面上关于传播学的教科书。在教学方面,我还是觉得自己的水平有限,所以,我先用一段教科书中的话作为简单的学术开场白。”学生们为李普曼老师的真诚而感动,并为他鼓起掌来。李普曼接着说道:“传播属于人的行为活动,对于这种活动而言,同样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首先,传播活动对环境具有依赖性,环境既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容器’。我们就像是演员,环境则是舞台,传播活动在其中表演,并在其中存在和发展,环境则对传播活动起着维护的作用。大家对这一点是否理解呢?”
人的活动(包括传播活动)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狼孩因为与狼生活在一起,也学会了捕杀猎物。
父亲常年在华尔街打拼,这样的商业环境会使其儿子也受到影响,成为商人。
遭受过炮火环境洗礼的人,最终扛枪上阵的人不在少数。
传播活动受到传播环境的限制,网络信号这种传播介质有时也被化为传播环境。因此,传播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传播效果的优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的环境熏陶以及民族仇恨的煽动,让德国境内的军国主义思想弥漫。
当传播环境变得文明、道德的时候,其内部的传播也会变得更为亲近。
学生们纷纷点头。
“很好!那么谁能回答一下,环境对传播活动有什么影响呢?”李普曼开始试着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们互动。
“我来吧,这个似乎很简单。”小凡站起来。看来他今天状态不错,而且他对传播环境的研究也相当有兴趣。小凡说道:“既然传播活动对环境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那么环境必然会对传播产生极大的作用。我认为这种作用是一种隐性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叫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说明不同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古代曾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又从‘身居市旁’迁居‘学官之旁’,最终使得儿子在良好的环境下成为著名的学者。这个故事既能够反映孟母对传播环境作用的朴素认识,也说明了适宜、友好的传播环境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人才的。”
“我提议,大家为这位同学鼓鼓掌,他说得真是太好了。”李普曼老师满心欢喜地说道,“这样的水平足可以为人师长了。很好,非常好。”
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李普曼老师又说道:“刚才那位同学讲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很恰当。环境如何影响传播活动?就是这样影响的。传播环境不同,产生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不过要知道,万事都不是绝对的。如果你觉得环境能够机械地决定传播活动的成败和效果,那就大错特错了。不论是传播者还是信息接受者,他们都不是简单地、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地对环境加以鉴别、选择、转化,甚至还有抵制。
“这些都是环境和传播活动的关系。大家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我要讲这些?因为,这与我们下面将要讲的内容相关。”
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孟母三迁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你认为在现代社会这样做还能够有作用,那就太天真了。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社会了,这与以前社会中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假设你生活在一个所有人都彼此熟悉的村庄里,村民们对于村里的事务都保持着经验性的接触。换句话说,村中多数的人情世故都可以凭借简单的经验做出判断。我们将这种情况概括成理论,即人们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和把握是建立在‘第一手信息’的基础之上的。我这么说,大家是否还有疑问?”
李普曼老师说完后看了看在座的各位同学,见他们仍然面带不解的神情,他接着说道:“那就让我们通过下面这幅关系图来进一步说明吧!”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由于身处的环境比较简单——村庄小、人口少,因此无论我想知道什么事情,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第一手消息。然而现在,这样的方式还能够实现吗?比如,墨西哥一处监狱发生大火,你想知道其中的内情,你能直接飞到墨西哥吗?显然,你是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信息的。那么,在现代社会你要如何知道墨西哥发生了监狱大火这个消息呢?”
“看电视、上网、听广播、看报纸呀!”同学们纷纷作答。
传统社会中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生产和交往的规模有限,因此人与环境的互动简单有效。环境不大,也并不那么复杂。
传统社会的客观环境
人们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及时了解环境的动向和变化,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
传统社会认知环境的方式简单。
一旦确定熟悉环境,人们就会做出相应的行为活动。
人的行为活动会反过来对客观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对的!不过,上节课勒温老师给你们讲了‘守门人’理论,这些媒体作为守门人,很可能将这条信息有意地过滤掉,因此,你完全有可能了解不到这起事件,对不对?”
转瞬间,教室陷入一片寂静。
“工业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有人称之为‘地球村’。确实,如今地球变成了一个整体。然而在这样大的一个村子中,人们却很少能够做到像传统时期那样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交往手段陆续出现了。首先是报纸,然后是有线电报、无线电报,随之而来的是广播、电视和现在的互联网。虽然我们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了解信息,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守门人把关之后的信息。因此,我刚刚给大家描述的那个传统环境与人的互动关系就必须改变一下了,来看看这一张图片。”
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李普曼老师将手放在讲台上的屏幕上,为大家展示另一幅关系图。
“从这幅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现代社会之中,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增加了一个重大的环节,这就是信息环境。那么,大家理解的信息环境是什么环境呢?”李普曼老师再次发问道,但同学们面面相觑,没有人吭声。
社会信息环境的构成
虽然各个学术流派对信息环境的定义和解读不同,但是信息环境的构成还是不变的。其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质,决定了信息环境本身是一个循环而自在的整体。
“好吧,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人回答,想必大家对这个问题知之甚少。也不奇怪,因为尽管信息环境本身很好理解,但是想要将其概括出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下面我将简要阐述信息环境。
于东东老师评注
这是信息环境对个人层面的意义,就社会而言,信息环境是指所有信息交流因素的集合,能影响到整个社会信息交流的所有基础条件和这些基础条件的表征。
“一位名叫后藤和彦的日本学者曾为信息环境下过这样的定义:‘信息环境,即在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社会成员之间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它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我们分析这个定义后不难明白,信息环境在传统社会中其实也是存在的。不过,在这个阶段,由于社会交往的空间相对比较狭小,信息社会与客观环境还处于重合状态,因此人们感受不到信息环境。 在交往无限扩大之后,信息环境就与客观环境产生分离,成为不同于环境本身的‘二次环境’,信息环境变成了相对独立的。随后,它将在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那么,这种人们基本接触不到客观信息,只是接触信息环境的状态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这就是我研究的方向。下面大家一起来和我讨论一下,看这一系列的命题是否有不妥之处。”
拟态环境理论
李普曼老师扶了扶眼镜说道:“你们生存的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由于人们的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都有限,因此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物都保持关注。这样一来,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媒介来了解。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变化的反应,而是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了。
“拟态环境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信息环境,大家理解了吗?我将其称为‘拟态环境’,有的学者将其称为‘似是而非环境’。无论这个环境叫什么,我们都应该明白,它都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原来事件的加工、选择等操作,重新创造出来的一个环境。这种加工、选择等操作都是在传播媒介内部进行的,大多数人是看不到的,所以大家很少意识到这一点。”
于东东老师评注
拟态环境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而是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
“老师,在人与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刘红向李普曼老师提问道。
“问得好。我们要时刻注意,在人与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人们产生的反馈就是对拟态环境的反馈,而不是对客观环境的反馈。因此,产生的效果很值得推敲,或真或假都需要斟酌。由此我认为,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也就是我说的拟态环境,不仅仅制约了人的认知和行为,还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了影响。那么,谁能对我以上这个观点给予一个较为通俗的解释呢?听说有个同学叫兰伊,哪位是啊?”李普曼老师询问道。
所有人将目光再次对准了兰伊,兰伊则显得从容不迫。“老师,我是兰伊,我来试一试吧。”
于东东老师评注
大众传播媒介为人们提供的“可触可见可思议”的虚假环境,就是媒介环境。其中有两个部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即媒介事件和媒介人物,它们构成了媒介环境的主体。
“很好。”
“老师,您的观点用我的话概括出来就是,大众传播导致信息环境环境化了。也就是说,人们习惯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接受信息,由此忽略了客观环境。随着信息环境越来越普及,人们接触客观环境越来越少。若发展到极端,人们就会将信息环境当成客观环境。我们都知道,人的社会活动是能够改变或者说改善客观环境的,如果人们认识的客观环境变成信息环境,人们就会对客观环境产生偏差的理解,从而会给改造世界提供前所未有的阻力。如果信息环境或者说拟态环境与客观环境有很大的差别的话,人们将会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兰伊让在座的同学都十分佩服,不禁为之拍手称好。李普曼老师也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果然名不虚传,你对传播学中的概念理解得相当到位和透彻。我提出的拟态环境的观点,只是为大家理解大众传播、理解大众传播与现代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帮助,让大家注意大众传播为现代社会带来的事物有很多种。它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只能说我为大家提个醒,让大家都对其有充分认识,这样我的目的便达到了。关于传播环境以及我所说的拟态环境理论,我就为大家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陪伴,再见。”
沃尔特·李普曼老师推荐的参考书
《舆论学》 沃尔特·李普曼著。这部著作自1922年问世以后,得到了美国乃至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闻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
《公众舆论》 沃尔特·李普曼著。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