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山川出版社的《世界史用语集》称为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必备书目。它的特点是每个知识点的后面都记有数字,比如写着⑤的地方代表有五种高中教科书中出现过这个内容。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数字来掌握这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标记着①,就表示只出现在一种教科书中的内容也被无一例外地网罗其中。可以说,在备考高中世界史时,这本书的地位无可撼动。
参考书、练习册的哪一点深得你心?其答案就像是你性格诊断的结果,可以告诉你什么适合你。
所以,选择参考书和练习册就好比是相亲,必须不断尝试才能找到与你最般配的那一个。
只有在真正交往过以后,你才知道对方是否适合你。这里说的不是联谊,而是相亲。因为联谊相对比较草率,只要遇到出色的对象,就可以试着交往看看。而相亲则是以结婚为前提开始交往的。两者的受重视程度完全不同。
如果你用这种相亲方式找到了满意的参考书或练习册,就要像真正的相亲那样,抱着“我要跟这个人结婚”“我要一辈子和他(她)在一起”的决心,对待这本书。你必须要有与其相伴一生的觉悟。
如果你不幸遇到了与自己合不来的对象,就要与其和平分手,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对象。这里之所以用“和平分手”,是因为如果有缘再会,也许还有重归于好的可能。
就要像这样在不断认识教材的过程中,发觉自己的一技之长,从而确立自己的学习方式。
就算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失败了的方法中,一定有能帮助你认清自我的地方。
我不想写“基础练习题”
我自身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次失败。
现在我选择了做一辈子学问这条路,这可能会让大家误以为我从小就喜欢学习。其实,我小时候最讨厌学习了。前面已经介绍过,我讨厌脚踏实地的努力。因为我喜欢研究学习方法,所以我的脑袋里想的全是如何投机取巧、如何一蹴而就。
可是,学生时代的学习,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这让我的人生绕了很多远路。
因为我本来就是个有点过度自信的人,所以太简单的事反而让我提不起兴趣。每当看到“从基础开始学△△”“简单的〇〇”“一看就懂的□□”的字眼,我都会觉得特别不耐烦。
中学时学校曾发给我们一本薄薄的数学练习册,名字刚好就叫《基础练习》。我拿到以后,不禁心想:“这是什么啊?基础?放过我吧,我最讨厌基础了。”之后就再也没碰过。
取而代之,我给自己买了许多又厚又难的习题册。但买完以后我就觉得好像大功告成一般,不久就将其抛之脑后了。那是我最讨厌学习的时期。
可想而知,期中考试的成绩自然是惨不忍睹。我也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向朋友求助。朋友说:“学校发的练习册你写了吗?只要把上面的题都搞懂了,考试就没问题了。”
所以我只能不情不愿地写完那本《基础练习》。结果期末考试的成绩果然上去了。真不愧是“基础练习”,只要好好做就能取得好成绩。其实从“学校发放”这一点就应该能察觉到的,都是我那时太迟钝了。
回想起来,我从小学起就无法抵抗厚厚的练习册。
什么《强力5000题》《自由自在》之类的,单凭它们的厚度和夺人眼球的标题,我就把它们买回了家。
虽然一开始干劲十足,但想要每天不间断地坚持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挑战厚重的练习册是需要有耐心的。因为我没有耐心,所以它们并不适合我。
最后《强力5000题》我50题都没有做完。《自由自在》也连5%都没有完成,而且完全没感觉到自由自在。
升到中学后,历史再次重演。也许是天性使然吧,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对“基础”一词心生抗拒。
后来在选择世界史教材备考大学时,又因为犹豫不决吃了亏。
我参加考试那会儿,大家都说山川版的世界史教材好,但我的高中采用的世界史教材是其他版本的,为此我还特意买了山川版的教科书。但是这样反而是劳而无功。最后,我连自己学校教材里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可以说是鸡飞蛋打两头落空。其实我应该先掌握好学校的教材,然后再看山川版进行补充的,可我却哪本教材都想学,结果哪本教材都没学好。
我也不是不想好好学,我有很多想法,但都是光说不练,纸上谈兵,所以最终也只能落个徒劳无功的结果。
失败的法语口语班
成人后,我也经历过惨痛的失败。那是我还在读研的时候。
由于当年的研究题目,我需要学习莫里斯·梅洛-庞蒂的思想。我认为身为研究者,应做到熟读原作,必要时需要引用法语原文,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听说法语。所以,我报名参加了“雅典娜法语学校”的法语教程。
因为报考研究生的时候曾准备过法语,所以一时大意选错了课程,被分到了绝大多数都是女性的班级。每次一开始讨论,美丽的太太和小姐们就会用流利的法语聊起法国菜味道如何、哪里的红酒味道如何等专业话题。
虽然我会一点法语,但对料理与红酒的知识一窍不通,听她们用法语交流更是让我觉得一头雾水,完全无法融入其中。就算被外教点名,我也急得吐不出一个字。可以说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特别抬不起头来。
这次经历的后遗症让我从此不想再说法语,一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就会陷入无尽的自我厌恶之中。
她们想要掌握的法语和我想要学习的法语性质完全不同。她们的对话内容对我而言毫无意义,而我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素养参与她们的讨论。可当时的我却没有认清这一点,顶着巨大压力傻傻坚持了半年。
随着研究一步步深入,我开始发现根本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去学习法语。
虽然我们说过要学会分辨适合与否,但搞清楚为何而学、如何去学更为关键。如果忽略这一点,再怎么学也是浪费时间。
几年前,有个朋友开始学习法语。他就是因为喜欢红酒,想走遍法国尝遍各种美酒,想在法国聊起红酒时有话可说才学习法语的。我曾经上过的法语班正适合他这样的人。
是需求,还是喜欢
在学习之前,你还要确认自己学习的目的到底是“需求”,还是纯粹的“喜欢”。
有一种学习方法是:快乐就好。现在我学习大提琴时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因为我不把学有所成当成首要目的,而拉琴让我快乐,让我更爱乐在其中的自己。
比如,虽然对工作不会有直接的帮助,但有人会把记住“蔷薇”“骷髅”等这类复杂汉字的写法视为乐趣。如果他们能重视这份愉悦感,并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人生就再好不过了。热衷于“汉字鉴定”也是件十分好的事情。
还有人喜欢提高自己在历史或古典文学方面的素养。满足自身的求知欲会让他们感到充实,深入了解佛罗伦萨的历史,或细细品读《源氏物语》《万叶集》《论语》都能让他们心满意足。
无论是学习武道等技艺,还是学习其他感兴趣的内容,只要自己喜欢,不必他人敦促也能学得自得其乐。
先不说学得如何,只要学习中有让你感到快乐的地方,你就能坚持下去。这种快乐可能是在学校与朋友的愉快相处,也可能是在发表大会中不求结果只享受过程的一次演讲。
其实,如果我能在“雅典娜法语学校”鼓起勇气多跟他人交流,也许那段时光我会过得快乐一些。可惜我没有这样做的勇气,偏离本意也让我闷闷不乐,挫败感也因此久久无法释怀。
最糟糕的就是你既不“需要”也不“喜欢”。
“总有一天用得上”的想法靠不住
经常有人以“说英语给人印象好”或“总有一天用得上”为由学习英语。他们认为:“学总比不学好,说不定能学会呢。”你大可过一段时间再问问他们:“学得怎么样了?”保准他们会回答你:“没在学了,我已经放弃了。”
就算你像大雄一样,悠闲地怀抱着各种“能实现就好了”的小愿望,你身边也是没有哆啦A梦的。
我从未见过有人是出于“总有一天用得上”的想法,最后还学有所成。
如果是能提高自身素养的知识,也许是“有备无患”的,但想要学好一门语言,没有目标地盲目学习,是绝对学不好的。
·做到会读就好
·能写就行
·希望能进行日常对话
·能听懂专业内容,并用专业知识进行交流
你的目标必须明确。特别是口语,如果不是形势所逼,很难说得特别流利。
面对国内的英语考试,国际的托福、托业考试,有激情固然很好,但除此之外,一定要先定好目标,要知道自己是为何而学。只要这样做,你的学习速度、学习热情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为考试而学英语与单纯地希望会说英语很不一样。
因为真正想学会英语的人,要么没有退路,要么满腔热血,总之都对英语学习抱有强烈的动机。
不仅如此,还应克服畏惧英语的心理,让自己“喜爱”上英语,从“被迫学习”变成“自己想学”,因为“需求”和“喜欢”选择学习。
如果不能做到这种改变,就无法用地道的英语在商业领域中一展身手。
学会取舍
“你真的需要超高水准的英语会话能力吗?”回答这个问题时,你不用急着消极地告诉自己:“我做不到”,而是要从战略性的角度出发,作出“达不到那个水准也没关系”的判断。
曾有一位专业的翻译人士这样建议过我:
“这些话我对很多大学老师都说过。很少有老师能将英文授课达到国语授课的水平。一门语言的能力高低,不仅是词汇量的问题,还包括发音、语调甚至是语言表现力。所以除非是非常熟练,否则英文授课难上加难。勉强自己说英文很有可能让听的人云里雾里。所以如果遇到必要的演讲场合,很有必要请一名专业的翻译。我们翻译也正是为此而存在的。”
他说得没错,想要听清并正确表达外语中的专业术语,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很少会碰到必须用外语交流的场合,所以掌握外语并非重中之重。
必要时雇用翻译,把省下来的时间与精力拿去做科研,这么做更有效率。
因为我们把掌握未知事物当成学习,所以总是煞费苦心企图填补自己的不足。但有时我们也要客观地作出判断,看清是否有学习的必要。歌德就精通多门语言,但他只用德语写作。
不是让你放弃你不擅长的,而是要你学会取舍,明确做什么,不做什么。生活中我们处处面临这样的选择,我们也能从自己的选择中看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所有的考试经验都是你的财富
想掌握学习法,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①明确自己的目的
②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方法
③掌握“决胜球”
缺少其中任何一点,都会影响你的学习效果。
首先一定要有意识地做到这三点。
实际上,能在大学考试中切实做到这三点的学生,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
我认为,所有的考试经验都是你的财富。
因为考试是公正的,它可以准确地测试出你的学习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做基础,就很难在自己喜欢的学习之路上继续深入。认识到这一点后,就要尽早在这种紧迫感中下定决心、开始行动。
在不得不复读的时候,我的内心受到巨大冲击,我的自以为是轰然倒塌。我痛切地认识到自己迄今为止的学习态度是有问题的,于是我开始拼命地学习。
我曾扪心自问:“为什么要上大学?为什么要学习?”我曾阅读书籍,在那些逆境重生的人们身上寻找共同的心理状态,思考并实践潜心学习的方法。
然后我意识到,谁遇到喜欢的事都会变得有耐心。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书,看多久都不会累。就算高中社团的训练强度再高,也能咬咬牙坚持下去。所以这次我只要让备考也变成一种喜好就可以了。它是一道必须跨过的坎,我决心放手一搏。
磨练耐力与毅力,就是定好目标以后不厌其烦地将其完成,就是遇到挫折也毫不气馁。这些与性格上的“适合与否”无关,都是能通过普通训练做到的。当你感到快要坚持不下去时,也不能放弃希望,学习最能帮助你学会如何持之以恒。
考试对我来说是必须的,是我的备考经历磨练了我的耐心与毅力。从那以后,学习不再是煎熬。
可以说,是备考塑造了今天的我。
后来我作为一名研究者,走进了艰苦奋斗的研究生时代。这段时期让我继续得到了磨练。我开始需要花几年的时间研究、摸索同一个题目。但正是这每天13个小时的研究,把我磨练成了一个有毅力的人。
我发现只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就可以完成几次自我突破,并且从你完成突破的那一瞬间起,你的视野会变得更宽,眼前的景色也会随之变得截然不同。事后试着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是如何突破难关的,其中就有帮助你走向成长、走向成熟的秘密。
在互相介绍有深刻记忆的教科书的课上,有学生说:“我已经把所有备考的东西都扔掉了。”我告诉他:“这么做太浪费了。”
我虽然理解那种“眼不见心不烦”的心情,但那毕竟是倾尽所有心血完成的东西,也是一种人生财富。那里不仅记载着知识与信息,还藏着你进步的轨迹、成长的证据。
这些从前的学习记录,不是使用完毕的信息残骸,而是你“进步的轨迹”。
我喜欢阅读人物传记,特别是对书中人物的人生转折点颇有兴趣。
我喜欢观察他们是以什么为契机完成一步步跨越的,又是找到了哪些突破点帮助他们完成人生“转变”的。
只要带着这种视角阅读,就能轻松地发现书中人物是在什么时候确立了自己的风格。这么做不仅能让阅读变得更有趣,还能让我们从中找到通往成功的启示。
下一章,我会列举一些独树一帜的伟人与智者们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如何跨越障碍,最终确立自己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