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代经济变革史

1.管仲变法

我们先来看第一阶段的经济变革,两个大的变革,一个是公元前七世纪的管仲变法,一个事公元前四世纪的商鞅变革。管仲变法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管仲在齐国,齐国的首都在今天山东的淄博,那是一个沿海的地方,离中央政府比较远。那个地方在管仲治理时期成为了中国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一个国家地方,管仲活了八十多岁,治理国家半个世纪。

管仲变法中有几条对中国影响很大,第一条叫四民分业,“士农工商,四民分业”。我们学中学教材的时候,有一个东西学错了的,老师教错了的。老师说什么叫士?士是知识分子,是官员。其实在管仲的原意上,士是兵士,当兵的人。在甲骨文中,这个士是一个人拿了一个戈,站在地上,士是兵士。管仲说,这个国家中的人,老百姓要分四类人,一类当兵的,一类做工匠的,一类耕地的,一类贩卖商品的,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在管仲的士农工商中,其实是没有优劣之分了,我们常常说士农工商,商为末流。其实在管仲的安排中,是没有优劣,他是说这个国家有人从事四职业,这四种职业的人,每一个职业的人都不应该杂居在一起,兵士应该住在一个兵士之乡,农民应该住在农民的一个地方,耕地的地方,工匠住在工匠的地方,商人住在商人的地方。为什么要四民分业呢?只有四民分业以后,才能造成传承,你是耕地的,你们家世世代代就耕地。你们家种西瓜的,三代西瓜种下来,你就是咱们这个村里最会种西瓜的人了。商,也是一样,有行商和坐商,世世代代去坐商。所以你看,中国历史上是全世界所有国家,手工艺最发达的国家,有没有?为什么手工艺那么发达呢?就是因为士农工商,四民分业。中国是全世界最早进行专业化分工的国家,这就是管仲的一个贡献。

第二个贡献,叫做“盐铁专营”。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齐桓公和管仲在花园里面聊天,齐桓公是一个花花公子,齐桓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喜欢三个东西,第一好吃,第二好色,第三好钱。他就问管仲,最近钱库里没钱了,我能不能征点税收?“取之于无形,而使人不怒”,就是我从在座的口袋里把钱拿国家,你还挺高兴的。管仲说可以的,第二个办法,叫做“寓税于价”,然后讲了七个字,“唯官山还可为耳”。什么叫“唯官山海可为耳”?就是你把山海关起来,山里有什么?有铁,海里有盐。铁是什么,铁是最最基础的生产资料,盐是什么,盐是最最基础的生活资料。你把最最基础的生产资料,把最最基础的生活资料,管制起来,然后你把盐和铁的价格加一分钱,相当于在全中国的每个人头上变相的收了一道人口税,但是各位一点儿都不知道,你只感觉到盐的价格涨了一分钱,铁的价格涨了一分钱。从他这句话七个字开始之后,中国有了一个东西,叫做国有经济。国家有了个收入,叫做专营收入。

马克思主义在他的资本论中讲了一句话,国家意志的体现在经济上是什么体现,国家意志在经济上的体现就一个东西,叫做税收。国民和政权之间,唯一达成的契约关系就是税收,就是国家是一个暴力机器,我通过暴力的方式来捍卫各位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然后你们向我交税。其实本质意义上,黑社会和国家的运转模式是一样的,收的都是保护费。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基本的身份,叫做纳税人。所以在西方历史上,长期以来,税收是国家的唯一性收入。但是中国从公元前七世纪,管仲先生开始,这个国家就和西方有不一样的了,我们不但有税收,还有专营收入。今天中国是不是也是这样的?1700多年前,就开始有这个变。这是管仲变法对中国历史重大的两个制度性的安排的影响。

2.商鞅变法

到了商鞅,前一段时间中央台在播一部片子,叫《大秦帝国》。商鞅变法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是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计划经济国家,商鞅的逻辑很简单,商鞅给秦王说,给秦孝公说,你看我们这个地方那么穷,就打仗。为什么要打仗?打仗要抢两个东西,第一个抢土地,第二抢人口。打仗需要什么呢?需要两个东西,第一个需要土地,第二需要人口。土地里面产粮食,所以商鞅说,很简单,我要抢的是土地和人口,所以我首先要把这个国家的土地和人口给他管制起来。所以秦国所有的老百姓,你只有两个身份,第一叫做农民,第二叫做战士。那么怎么能够把这个国家的人都变成农民和战士呢?那只有一个办法,把所有其他的职业全部抹杀掉。禁止商品流通,秦国是没有货币的,把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怎么能够让每一个人当农民,那就是你什么都不能干,当农民,粮食产量就能提高。怎么能够让你到战场上去勇敢的杀敌呢?取消贵族,建立军爵制,八级军爵制。你杀了一个人,就可以分块地,你杀到五个人的时候,就可以成武长,你杀到八千人的时候,可以成大将,每个人都会死,死了以后堆个墓,墓上都要种树,清明时节,你的子子孙孙要来祭拜你,你的墓上种几棵树。商鞅说你杀了几个人就种几棵树。到了清明时节去扫墓的时候,你外公的坟上有八棵树,你就很高兴,当年杀过八个人,有五棵树,当年杀过五个人,一棵树也没有,当年上去就被干掉了。如果你们家是一个林园,大将,那当年杀过八千个人。这个国家没有贵族,就是所谓的军爵制,军功为主。通过这样的方式,秦国有了大量的粮食,有了虎狼之士,然后吞并各国。把吞并过来的土地拿来以后,继续实施这样的政策,通过将近一百年的方式,统一了这个国家。所以在秦朝里面,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国家的螺丝钉。

然后实行计划经济的方式,你所有的粮食都是被配给的,你所有的工作都是被配给的。你每一个行为国家都可以追踪到你,秦始皇的秦陵打开以后,我们看到有很多矛,还有很多盔甲,所有的矛和盔甲上面,叫做乐工其名,刻了四个名字,第一个名字写这个矛是谁做的,第二个写这个工厂是武长是谁,第三个写这个工厂的厂长的名字,第四个写大良造,就是这个国家的工业部长的名字是谁,一根矛上刻了四个名字。如果这根矛出去打仗,突然间断掉了,可以追踪到工厂的那个人。秦陵打开了就是这样。所以你今天在秦陵挖出来的那根矛,如果没有头的话,如果你跑到敦煌,挖出一个秦造的矛头的话,可以对接得起来,标准化生产。秦兵为什么那么厉害?因为形成了强大的纪律性,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所以为什么后代的所有的专制者,都会非常的推崇商鞅的一个原因,他把这个国家变成了一个战斗机器。

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的制度安排,基本上是在管仲变法和商鞅变法之间做摇摆。

我们前面讲了齐桓公、管仲把这个国家的盐和铁统一起来,形成了国有经济,今天要告诉大家的一件是事,在国有经济下面,是有不同的运营模式的。在齐桓公管仲变法时期,管仲把山管制起来以后,他并没有去建一个国营铁厂。管仲时期是没有国营企业的,但是管仲有一个国营企业叫妓院。各国的商旅都到临淄来做生意,色情行业就很赚钱。然后管仲就把一个地方围起来,养了七百个官妓。所以在1949年以前,中国有很多红楼,妓院。每个行业都会拜祖宗的,全中国所有的妓院上面拜了一个祖宗,就是管仲,他是这个行业的祖师爷。当兵的去拜关羽,做木匠的去拜鲁班,搞三陪的去拜管仲。

但是管仲把山围起来以后,他并没有去办国营铁厂。管仲说国营铁厂搞不好的,国家这个东西对效率不负责任,所以怎么办呢?他把山围起来以后,开发铁矿,铁矿开发完以后,允许民间的铁匠跑到山里去冶铁,冶出来的铁,国家给里定个价格,收30%的钱,我们现在叫所得税,去三成。

3.武帝变法

中国真正开始有国有企业,开始办铁厂,是从汉武帝开始。武帝时期是中国的第三次经济变法运动,武帝变法是在汉朝成立了80年了,文景之治,70年。文景之治是允许民间经济发展的70年。当时中国就出现了多大的的粮食贩子,出现了很多大的做铁的。大家如果去看《史记》的话,司马迁曾经在《货殖列传》中,举了当时全国最著名的二十多个人,最有钱的人。所以中国的第一个首富榜不是胡润弄的,是司马迁弄的。首富榜去十个人里面有五个还是六个,全部做铁的,还有是做粮食贩运的。民间非常发达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各个诸侯国开始建立自己的军队,开始自己建立自己的财力,开始自己建立自己的产业基础,然后挑战中央政权,后来发生了非常著名的“七国之乱”。然后到武帝的时候又开始了中央集权。

武帝进行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改革,第一个进行了产业改革。国家很长时间里面控制了三个重要的原材料和生产资料,盐铁、铸钱和酒。也是从汉朝开始,国家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这些国营资产和国营企业。中央政府各个部门有十三曹,就是十三个中央各部委,我们现在叫商务部、财政部、经济部、教育部,这里面其中有一个叫金曹,就是专门管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隋唐以后开始有六部,六部中间有一个部叫户部,户部分三司,户部司、度支司、盐铁司,户部司管收钱,度支司管开支,盐铁司管国有经济。等中华民国的时候,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叫国资委,国家资源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今天我们还有一个国资委,我们的国资委叫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长期以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制度性的安排。这是从武帝开始慢慢建立起来的。

第二,进行了流通体制的改革,一个叫均输,一个叫平准。均输是什么意思呢?均输就是国家把各个地方重要的土特产,比如说杭州产龙井茶,东北产皮毛,吉林产人参,国家把这些东西进行国家的标准化,就是由国家统一里收购,收购完了以后,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物流部门进行分输,叫均输。第二叫平准,平准就是国家开始规定各个商品的价格。中国一直要到宋朝以前,老百姓是不能随便开商店的,如果你看到一个电视剧里,一个地方满街都是商铺,这个同学是没有读过经济学、经济史的。中国在宋朝以前,所有的集市都在县城里,下面的叫野市,叫集,集长期以来只能卖一些鸡、粮食等小商品。市就是在县城里面的,县城里面往往是围起一个地方来,早上鸣鼓,晚上敲钟。敲钟的时候,把商人放进去,然后形成一个一个的行市,我们叫360行,行行出状元,就是所谓的行。这一行是杀猪的,那一行是柴火的,那一行是卖米的。所有的商人都到这个集市里面去摆自己的摊位。然后当你带了自己的商品进这个集市的时候,门口会站着一个官员会验货,把货一般分成九等,上中下,上又分成三类,中又分成三类,九等。九等分完以后,给你这个商品定价,你是中中,定什么价格去销售。国家长期以来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所以到西安的时候,会有东市和西市。

中国一直要到宋朝开始以后,允许民间开始出现了街坊,所以在汉的时候,开始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流通业给管制起来,从而把价格管制起来。这个管制结果造成了中国的城市经济在全球各个国家最为发达。因为你把民间乡政的贸易全部给取缔掉了,全部要聚集到市里来,然后城市主要的领导者管理者是谁呢?是政权。所以中国的城市经济,在历史上非常发达,然后人口也非常的多。宋朝汴梁有六十多万人口,南迁到临安的时候,到我家乡杭州的时候,马可波罗说,皇帝到地方来点人口,当时点人是怎么点的,这个城市有多少人,你们猜什么办法来统计人口?一个很好的办法,这个城市里面有多少个锅灶,有多少个灶头就大概有可以算出多少人来,因为人都在跑,灶头不会动。点完以后,杭州一百多万人口。城市就这么发达,和这个制度安排有关系。

第三,中国第一次开始征收财产税,也是汉武帝开始,叫做算缗法。缗是一吊钱,一千文,吊口袋里,一吊钱的那根线,叫做缗,后来就变成了货币的一种计算方式,开始征收财产税。房产税怎么收法?现在我们一平方一平方的收。汉朝的时候怎么来收,按间来算,一根柱子和另外一根柱子之间叫一间房。

4.王莽的“社会主义试验”

再然后就是王莽,王莽执政很短,就15年的时间。王莽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搞社会主义试验的。王莽是一个书呆子,当了皇帝以后,说这个国家贫富悬殊太大,那怎么办呢?要均贫富。均贫富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土地收归国有化。因为土地是各位最大的资产,到今天也是,土地是最大的资产,土地收归国有化。中国历史上,今天我们说土地国有化,1984年《土地法》的修订案以后,土地国有化。中国历史上,土地收归国有,真正实行的时期就是王莽这十几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统治者提出来土地要收归国有化,一个叫做王莽,还有一个叫孙中山。孙中山搞兴中会的时候,十六个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但孙中山终其一生,没有实现他平均地权的责任,没有做。

上是一个古典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古典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时期大部分的时间中,两种商品是允许自由流动的。一种叫做土地,第二种叫做粮食。这在农耕文明时期最重要的两个东西在上千年的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是允许自由流通的。土地流通造成了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出现一些人很勤劳,一些人很懒惰,勤劳的人拿了钱以后,就去兼并土地,就出现了大量的地主。当一个村里80%的土地掌握在一个人、一个家族的手上的时候,那么这个村里另外的80%的人就变成了这个土地的佃农了。佃农中如果有一些人又懒惰,人口又少,就会变成这个村里赤贫,贫富悬殊就会拉大。当贫富悬殊拉大的时候,有一天突然间这个村里发生了旱灾,发生了涝灾的时候,粮食就减产,粮食减产以后,就出现那些被边缘化的佃农和贫农联合起来,要去革地主的命。所以中国历史上,均贫富这件事情是长期以来形成的。

在儒家文化中,又有一个词叫做为富不仁。为什么会说为富不仁呢?因为经典儒家认为,一个人要让自己过上体面的生活,你应该种地,以农为本,结果最终你后来掌握了这个村里80%的土地,其实你不是农民,你是通过租金来获得收租的人,你是吸血鬼。我们有些政党的理论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你是个吸血鬼,所以叫为富不仁。所以中国古代的小说里面,大家看《水浒传》最明显,杀一个富人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为富不仁,均贫富,等贵贱。所以这就是土地制度所带来的一个结果。

5.盛唐的经济自由运动

到了唐朝的时候,唐朝有超过130年的放任自由制度,从李世民到李隆基,130年,这个是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经济自由运动,被称为盛唐。因为唐是少数民族,鲜卑族入主中原,因为他在制度上并没有太多的一个条条框框。因为他的少数民族特点,所以唐朝时期,中国的北部地区和西域,一直到地中海是长期以来打通的。所以在一个非常大的统一市场中,中央政府实行了一个长期的放权让利的过程。所以唐朝极盛的时候,一个人行千里而不持尺兵。变成了长期的小政府大政府这样的模型。李世民为了管制各地,各地最容易造反的是领兵的人,节度使,你有了枪,你有了兵你就容易造反,李世民时期为了长期防止节度使这些人,长期坐镇一方,地方做大,实行了一些政策,比如说轮值制,你不能久任于一地,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情,你不能一个节度使兼另外几个节度使,你不能兼几个军区的司令。第三,中央政府的官员不允许兼地方政府的节度使,节度使不允许中央当官。这是李世民给他子孙的三条东西。毛泽东后来管中国各大军区也这个办法,搓麻将,不断搓麻将。

但是一百年过去以后,到了李隆基同学,特别是他跟杨贵妃小姐好上以后就把这忘记掉了。所以安史之乱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安禄山长期以来久任一地,一人兼任几任节度使,在中央结交官员,中央任职,地方做大,反政起乱。所以汉朝的灭亡就是因为在制度安排上失去了对地方力量的一个警惕性所造成的。

6.王安石变法

再接着是王安石变法。宋朝的放权让利,比唐朝要短一点,但也长达110年。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人口突破了1个亿,早在汉武帝的时候突破了5千万,这是全世界第一个过5千万级人口的国家。武帝过5千万的时候,西方正是凯撒大帝。凯撒跟汉武帝只差了几十岁,凯撒任职,出现了罗马帝国,我们这里是汉帝国时期。到宋朝的时候,中国因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粮食改革,我们从越南安南引进了水稻,把水稻进入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广泛的种植。之前我们吃的是小米和粟,小米是一年一熟,亩产大概在300斤到400斤,当水稻进来以后,亩产可以600斤到800斤,一年两熟,甚至华南地区可以三熟,所以粮食供给大量的增加,增加以后人口就开始大量繁殖,有长期一百年以上的稳定。所以中国是在公元1100年,宋真宗的时候,人口过了1个亿,这是人口第一次人口过亿的国家。

在110年以后,长期的一个稳定,宋朝没有发生安史之乱,为什么呢?因为杯酒释兵权,宋朝实行了一个新的办法,当兵的容易造反,怎么办呢?我派文官去领兵,所以宋朝为什么打不过人家,都是一帮文官去领兵,出去的时候,左边一个文官,右边一个太监,下面是一个打仗的,那仗能打得好吗?然后宋朝人很会算帐,和辽河西夏打仗,打一仗要花多少钱,你得养人养马,一匹马一天的消耗是六个人的消耗,打一仗要花多少钱,打完以后过两天他还会再来,因为是游牧民族,只要水草很丰满,他们就该唱歌唱歌,该跳舞跳舞,只要那个地方发生旱灾,就往里面冲,永远不平的。怎么办呢?想个办法,也别打仗了,每年我给你点钱,给你点粮食,如果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其实他是对的,老百姓不用死人了,你打仗不也就是干这件事,花那么多的国家财政。我不通过打仗,我给你钱,不打仗不就结束了吗?这就是宋朝人的智慧,所以长期以来,宋朝就比较柔弱。所以这就是宋的问题。

到了110多年以后,军队没造反,但是中央财政因为这样的方式,开始急减,到了110多年以后,出现了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的变法是农耕文明时期最后一次完整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他和汉武帝一样,从产业、货币、财政、粮食,各个领域进行了整体的一个系统性改革,结果王安石变法以后北宋灭亡。所以从王安石以后,几百年时间里面,八百多年时间里面,中国就再也没有进行建设性的制度性改革。

7.明清的“超稳定结构”

到了明朝建立的时候,朱元璋治理明朝的办法是什么呢?是把这个国家打成一片散沙,拒绝人口流动,然后把这个国家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全部切断,和西域全部切断,然后从山海断掉,南面和东南亚断掉,这个国家围成铁桶,围成铁桶以后,把每个老百姓打成一片散沙,就是叫男耕女织。当这个制度建完以后,中国经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了。所以在很长时间里面,明清以后,因为在制度建设上不再具有进取心,所以这个国家进入到了一个非常长期的,所谓叫超稳定结构。

大家看这些数据,在1368年,1368年是明朝建立,到1869年,1869年是中国开始搞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以后,在长达那么长的时间里面,中国进入到了一个五百年的超稳定结构。而在中国进入到经济增长为零的超稳定结构的同时,大欧洲地区走出了中世纪搞文艺复兴,出现了地理大发现,出现了工业革命,在政治上出现了三权分立和民主社会。所以东西方的历史的分野基本上是从十四世纪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历史大分野。

所有这一切都是历代统治者不断的探索怎么能够管理这个国家的结果。当这个东西全部制度完成以后,你会发觉一件事情,中国治理最大的一个主题是什么?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经济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子命题,第一当局国家治理的命题是什么?是要保持这个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稳定压倒一切,然后在稳定和统一的前提下,特别是在国土统一的前提下,再来讨论经济建设问题。所以你们知道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为什么在今天会有重大的阻力吗?为什么吴敬琏说这张牌已经放在桌上了,后面那个就是黑桃老K,你不敢去翻他呢?因为翻不翻不是一个在经济制度范畴中能够解决的问题。当你这张牌翻出来的时候,经济制度改革的变革是由可能被实现的,甚至都是有一些计划案的。但是翻牌的过程中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会出现新的矛盾。因为地方政府已经非常强大了,我们今天在上海,上海加上江苏,加上浙江,这三个地方如果加在一起的话,你们说人口是多少?浙江4600万,上海3800万,江苏8000多万,已经超过一个日本国人口了。经济总量加在一起,如果我们是一个长三角共和国的话,全球排在第八大经济体,我们前面的叫韩国,后面的叫俄罗斯。长三角还是好事,这个国家中有一些地方的老百姓给你讲的不一样的语言,拜的不一样的佛、菩萨,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习惯,他天然就有游离性。所以统一就会成为中国市场化制度一个重大的突破点。

第二是财政制度,从管仲以来所形成的中央财政拥有税收收入,税务收入加上专营性收入的制度性安排,在今天就会遭到巨大的挑战,因为在座的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做生意的朋友们,你在生意发展过程中,当你到一定阶段以后,你就会出现一个名词,叫做与国争利。国与民争利,民与国争利。为什么这个事情没有在日本发生,没有在法国发生,没有在美国发生呢?因为在那些国家,国家是没有专营性收入的,国家不直接进入到产业经济领域,打包在中国庞大的国有资本集团,就会出现国与民争利,民与国争利。

当这两个问题,一个是政治安排的问题,一个是经济安排问题,没有解决的话,中国成为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探索时间就会非常的漫长。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如果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的话,中国在2030年完成中国整个社会体制改革的难度远远大于GDP增长的难度。所以未来是多年的大规模的不确定性,是建立在这些历史上所形式的制度安排的一个前提之下。对此我们一定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悲观也没有意义,没有意义,乐观呢?也没有意义。这是农耕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