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一、中医对糖尿病认识的历史沿革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学称糖尿病为“消渴病”,亦有“善渴”“消瘅”“三消”“上消”“中消”“下消”等名称,繁杂不一,但以“消渴病”命名最为通用。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奇病论》载:“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并指出“饮一溲二”“善渴、数饮”“善食而瘦”等为主要症状,从而出现了“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的描述。

唐朝初年甄立言《古今录验方》载:“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麦片甜者是消渴病也。”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转载了上述消渴病的论述,并进一步说,“夫消渴者,每发小便至甜,医者多不知其疾。”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糖尿病尿甜的文字记述。

近代中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明确提出:“消渴即西医所谓糖尿病,忌食甜物。”并提出:“消渴一证,古有上、中、下之分,谓其证皆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究之无论上消、中消、下消,约皆渴而多饮、多尿,其尿有甜味。”

近现代亦有医家认为,糖尿病又分为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期,追述到古代,糖尿病前期属于“脾瘅”“食郁”等范畴。脾瘅与糖尿病前期的相关性描述最早见于《素问·奇病论》,其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然而,临床上形体偏瘦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亦可见,此类患者多由禀赋异常所致。《灵枢·五变》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二、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对病因的认识

1.禀赋虚弱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元精气血不足,而致精液乏竭,则病消渴。《灵枢》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明·赵献可的《医贯·消渴论》曰:“人之水火得其养平,气血得其养,何消之有?”

2.外感六淫

《灵枢·五变》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认为外感六淫循毫毛入腠理有可能成为消瘅。故把外感六淫纳入消渴病因之一。

3.饮食失节

《素问·奇病论》中记载:“此人必数甘美而多……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千金要方·消渴》又云:“饮啖无度,咀嚼炸鲊酱,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尤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圣济总录·渴》曰:“消瘅者,膏粱之疾也,肥美之过积为脾瘅,瘅病既成,乃为消中。”说明长期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可发为消渴。可见饮食不节为消渴的主要病因之一。

4.情志失调

情志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正常的情志活动使人体气机通畅,气血调和。异常情志波动则致使气机失调,郁而化热,伤及津液,也可导致消渴病的发生。《灵枢·五变》中记载:“怒则气上,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症因脉治》中云:“或悲哀伤肺,煎熬真阴,或思虑伤脾,脾阴伤损。”《河间六书》亦云:“耗乱精神,过违其度……阳气悍而燥热郁甚之所成也。”《儒门事亲·三消》载:“消渴者……耗乱精神,违其过度……之所成也。此乃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云:“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均可说明情志失调是导致消渴的重要因素。

5.劳欲过度

房事太过,纵欲过多,阴津暗耗,致真水亏虚,然虚火内生,继而消灼阴津,致使阴虚燥热,基本病机已成,而后病发消渴。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消渴》曰:“消渴是由于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外台秘要·消渴消中》云:“房事过度,劳欲太过,致令肾气虚耗故也,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此皆由房室不节所致。

6.过服温燥之品

《素问·腹中论》云:“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诸病源候论》载:“渴利者……由少时服乳石,石热盛时,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得制水液,故随饮小便。”《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云:“夫石药之药悍,适足滋热,与热气相遇,必内伤脾,此药石之渴也。”这些记载从侧面论述了药石亦为病因之一。

(二)对病机的认识

《医方考·消渴门》指出:“消渴,无水也。”《易·义》曰:“火炎则水干,故消渴责之无水。”说明消渴发生的原因就是“无水”,意思就是说津液亏耗而致,凡导致津液耗伤的因素均为消渴发生的病因,然而津液耗伤,内热必生,阴伤势必加重,会导致消渴的发展和变化。《灵枢·本藏》认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脆肝脆脾脆肾脆,则俱善病消渴易伤。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篇将消渴病发病机理归结于胃热肾虚,认为“营气不足,燥热内生”“胃热亢盛,耗伤津液”,并有消渴并发肺痿等证的记载。王焘认识到阳虚也可致渴,《外台秘要》中记载,“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也。……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谷气则尽下为小便也,故味甘不变”,明确指出了肾阳亏虚是导致消渴尿甜的根本原因。《圣济总录·久消》则曰:“消渴之病,本于肾气不足,下焦虚热。”亦强调了肾虚内热是消渴的病机。隋·巢元方对消渴的病因病理亦有补充,认为消渴发病原因是服五石散,使下焦虚热,肾燥阴亏所致。金元时期进一步发展了三消理论。刘完素把消渴病机归属于燥热,他认为阴虚亦是消渴的病机,亦注意到燥热伤津耗气可致气虚。李东垣对消渴病的认识为“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燥热为病”,与河间观点类同。《儒门事亲》中明确提出“消渴之病者,本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甚。”朱丹溪则继承和发展了刘河间的三消燥热论,提出了阴虚为本的观点。明代李梴在其《医学入门·消渴论》也说:“热伏下焦,肾亏精竭,引水自救,随即溺下,小便浑浊如膏淋然,腿膝枯细,面黑耳焦,形瘦。”由此可见,历代医家认为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基本病机已成为主流,其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由于各医家切入点不同,近现代对消渴病病机的认识亦有各异。有从病因辨证责之热毒和血瘀,从脏腑辨证责之脾虚、肝郁或肾阳虚,从气血津液辨证责之气虚等。

韩永明、张六通等认为,热毒是糖尿病基本致病因素和重要病理机制。消渴之为病,不论何种原因,不论在何病位,皆由热火内盛,怫郁结滞,耗伤阴津,导致津液亏损所致。

阴虚则内热,虚火灼津,津亏则血液化生不足,血液凝滞,成血瘀,虚火炼津为痰,痰阻气滞,痰瘀互结又可加重血瘀。气虚、阴虚日久均可及阳,阳虚则寒,寒则津凝血瘀。在消渴病的病机中,阴虚是导致燥热的根源,在阴虚的基础上,燥热使本已亏虚的津液更加亏虚,而津血同源互化,津液不足,进而发展为血瘀。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云:“瘀血在里则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为渴。”论述的正是血瘀致渴的病机。

李国臣、王冠民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气虚津亏。肾气虚,失于封藏、固摄,少火生气功能下降,水液不能正常蒸腾气化,该升而降,有降无升,故尿多,日久则消瘦体虚;肺气虚,不能将吸入之清气下纳于肾,也不能将脾之水谷精微输布于全身,故口渴多饮、雀盲耳聋;脾气虚,失于运化升清,水谷清微不能上输于肺,随小便而流出,故多食善饥。而口干、口渴以及雀盲等病症,均是精血津液丢失后津失布、液失润的体现。病初之时,肾为主,肺脾次之,病进之时,波及心肝。于是本病后期便进入血分(出血或血瘀)阶段或导致诸虚(阴虚、阳虚或血虚)、诸实(气滞、血瘀、痰壅和邪袭)状态,即因虚致实,因实致虚,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此可以看出,糖尿病与气虚、津亏关系密切。

仝小林认为,消渴早期(包括糖耐量递减、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无并发症期)并无消渴病的临床表现,其病因病机存在“六郁”学说。他把早期糖尿病分为肥胖型和消瘦型,肥胖2型糖尿病属实胖者,多是由于过食肥甘或饮食不节而致饮食停滞(食郁),以食郁为先导,形成食、气、痰、湿、热、血六郁。食郁中焦,阻碍脾胃升降。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胃气滞,土壅木郁形成肝脾气郁,郁久化热,从而转为消渴。肝脾气郁,中焦气滞,气机升降受阻,水液代谢失常,运化不健,则水湿不化,津液不布,为湿为痰。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血行艰涩受阻,可为膏为浊,为湿为痰,为热为瘀。上述病机变化最终导致了食、气、痰、湿、热、血六郁的病理状态。肥胖2型糖尿病属于虚胖者,因虚致郁,存在脾胃之虚和痰湿之郁。消瘦型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发病可能和遗传有关。其成因是由于情志伤肝,气郁血滞,郁而化热,消烁肌肤。此类消瘦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气、血、热郁。仝教授认为,糖尿病期的病机演变基本按郁、热、虚、损四个阶段发展。发病初期以六郁为主,病位多在肝,在脾(胃);继则郁久化热,以肝热、胃热为主,亦可兼肺热、肠热;燥热既久,壮火食气,燥热伤阴,阴损及阳,终致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受损,病邪入络,络损脉损,变证百出。

赵璐、吕久省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传变过程是肝、脾(胃)、肾三者之间关系紊乱的结果与反应,并将其概括为肝-脾(胃)-肾相关体系论。

肝主疏泄,为厥阴之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主调畅气机,调节控制整个机体新陈代谢的动态变化。糖尿病发病前大多有精神紧张、精神创伤或思虑过度,发病后多有精神抑郁、忧心忡忡、寝食不安等,尤其是每遇情志刺激就会出现明显的血糖波动,可使病情加重,这已被众多学者所重视,应用疏肝法治疗本病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说明情志刺激,肝郁气滞是引发和加重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患者常有多食、疲乏、口干、大便不畅等症状,胃强脾弱是主要机制,这主要因胃强脾弱导致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吸收的紊乱及气机升降失常所引起。糖尿病早期以胃实、脾虚为特点,糖尿病期以胃肠结热、脾虚益甚、脾胃功能失调为病机特点。此期胃强使脾气愈发不足,脾运愈发不能满足胃纳的需求,则脾胃功能失调,津液不能升,故口渴等症愈甚。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以脾虚燥热、肝肾等脏腑受累、百症由生为特点。由于脾气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失去“游溢”与“散精”的作用,使食入之水谷郁而化热,或即使水谷转为精微,也不能转运至肝、胃、肾等脏腑,使其滋养不足,即血中之糖不能输布于脏腑经络以营养肢体,蓄积而增高;脾升、胃降、肝疏不能,进一步壅而为热,滞而为癖,更伤其阴。阴虚内热,伤津则口渴多饮,消谷则多食易饥。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脾不散精,物不归正化则为痰、为湿、为浊、为脂,进而变证百生。脾虚使运化失常,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血糖升高,这是糖尿病发病的原因。

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为元气之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五脏之脉细小者,皆为消瘅。”《外台秘要·消渴消中门》云:“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故也,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 《医贯》言:“下焦命门火不归元,游于肺则为上消,游于胃则为中消。”肾阳虚衰,气化失职,水液有降无升,故口渴多饮而小便多;肾阳虚则不能温煦脾土,水谷之精不得输布于脏腑,精微下趋,故多饮多食而形体消瘦;肾阴亏损则虚火内生,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肝阴血亏虚则视昏、目盲。阴阳的失衡进一步加重元气的虚损。阴虚者易生燥热,贮于肺胃,表现为“三多一少”。

然而,肝、脾(胃)、肾三者具有生理功能相关性,若枢机不畅,运行规律被打乱,则致人体阴阳失调,气机升降紊乱,疾病发生。肝的疏泄调控整个机体新陈代谢,脾胃之升降赖于肝气之疏泄。情志失调伤肝,肝气不舒,疏泄失职,气机不得畅达,郁而化火,灼伤津液而成糖尿病。肝与肾的关系则为乙癸同源,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精化为肝血。肝血不足,久而久之肾精虚损。肾精无力化肾气,则肾气摄纳不固,约束无权,可表现为尿多而甘的临床症状。脾失健运,生化乏源会导致肝血不足、肾精的亏耗,肝体不得濡养从而肝气不能冲和条达或引起中焦邪热、湿热而侮肝,导致肝的疏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同时,脾虚不能行其“蒸津液,化其精微”和“布化其味”之功能,脉中精微堆积,血中之糖蓄积而增高,肾精困乏,无力固涩尿糖而随尿漏泄,出现“溲多且甜”,特别是“饮一溲一”。

综上所述,对于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的论述多种多样,历代医家对前人的论述有继承、有发展,总的来说,其病因主要有先天禀赋虚弱,或外感六淫,或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或过服温燥之品。病机多认为是由于肺、胃、肾脏腑功能失调,而致阴虚燥热。结合多年临床上对于消渴病的认识,我们认为消渴病早期以六郁为主,继而郁久化热,燥热伤阴,阴损及阳,最后则气血阴阳俱虚,在整个发病过程中,痰浊、瘀血为其病理产物。


参考文献

[1] Lozano R, Nahavi M, Foreman K,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J]. The Lancet, 2012, 380(9859): 2095-2128.

[2] Karvonen M, Tuomilehto J, Libman I, et al. A review of the recent epidemiological data on the worldwide incidence of type 1(insulin-dependent)diabetes mellitu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IAMOND Project Group [J]. Diabetologia, 1993, 36(10): 883-892.

[3] DIAMOND Project Group. Incidence and trends of childhood Type 1 diabetes worldwide 1990-1999 [J]. Diabet Med, 2006, 23(8): 857-866.

[4] Huen KF, Low LC, Wong GW, et al. 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ldren in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childhood diabetes register [J]. 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00, 13(3): 297-302.

[5] 王克安,李天麟,李新华,等.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的研究 [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 15(1): 3-7.

[6] MoalemS, Storey KB, Perey ME, et al. The sweet thing about Type 1 diabertes: a cryo-Protective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J]. Med Hypotheses, 2005, 65(1): 8-16.

[7]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中糖尿病调查报告 [J].中华内科杂志,1981, 20: 678-683.

[8]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J]. N Engl J Med.2010, 362(12): 1090-1101.

[9] 翁建平.对糖尿病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基础研究的探索 [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0, 31(2): 166-171, 178.

[10]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 6(7): 447-498.

[11] 王爱红,许樟荣,纪立农.中国城市医院糖尿病截肢的临床特点及医疗费用分析 [J].中华医学杂志,2012, 92(4): 224-227.

[12] 韩永明,张六通,邱幸凡,等.从“热毒”论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初探 [J].光明中医,2010, 25(4): 553-556.

[13] 程森华,方朝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从阴虚血瘀论治探析 [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 31(4): 7-10.

[14] 李国臣,王冠民.糖尿病的气虚津亏说 [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 21(6): 5-7.

[15] 仝小林,柳红芳.糖尿病早期“六郁”病机探讨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30(7): 44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