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美旅行:西藏完全自游宝典
- 玩美一族
- 512字
- 2024-12-21 11:50:04
1.5 自游西藏:大话西藏
西藏的美是令人震撼的,它被人们誉为“地球第三极”,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那是一个古老、辽阔却又到处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地方。只有当你真正站在那里,亲自去体验和感受时,才能切身地领略到那震撼心灵的魅力所在。
01 历史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始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早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已经有藏族先民的足迹,约四五千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分散的藏族先民部落逐渐得到统一,形成了藏族社会的最初阶段。公元7世纪,西藏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松赞干布继任赞普之后,统一了全藏,建立了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在位期间迎娶了文成公主,并从唐朝学习和汲取了很多先进的生产技术经验和政治文化成果。公元710年,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的另一位公主——金城公主也带着大量工匠、工具和《毛诗》(即《诗经》)、《礼记》等文化典籍入吐蕃,嫁给了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一百多年后,吐蕃赞普赤祖德赞三次派人到长安请求会盟,结果双方官员分别在长安和拉萨举行了会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庆会盟”。会盟中双方重申了“和同为一家”的亲谊,宣言今后仍需“社稷叶同如一”。记载这次会盟内容的三块“唐蕃会盟碑”中,现有一块仍然立在拉萨大昭寺前。
公元842年,统治西藏地区长达两百多年的吐蕃王朝土崩瓦解,众多不统属的地方势力互相征伐,战争连绵不断,持续了四百余年。1260年,忽必烈继任蒙古汗位后,封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为国师。元朝时期,中央政府设立管理藏区事物的宣政院,建立了西藏萨迦地方政权,西藏成为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1956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自治区的首府设立在拉萨。
02 地理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北与新疆和青海毗邻,东连四川,东南与云南接壤,南部和北部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等几个国家相邻。
西藏地貌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地形复杂,北部占全自治区面积的2/3的区域是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的藏北高原;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是藏南谷底;藏东是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一部分,是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区。喜马拉雅山蜿蜒于青藏高原南侧,其主要山体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的交界线上,全长2400千米,宽200~300千米,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中尼边境上,冰雪融水成为了长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湄公河等著名河流的源泉。
西藏自治区境内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湖泊总面积为24183平方千米,约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1/3千米。西藏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湖泊密集区,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围最大、数量最多的高原湖区,这里的湖泊咸水湖多,淡水湖少。纳木错、班公错、当惹雍错、玛旁雍错、色林错和扎日南木错等都是有名的湖泊,也是湖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其中,纳木错是面积最大的湖泊,玛旁雍错是最大的淡水湖。
03 气候
西藏属于高原大陆季风气候,但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造就了西藏各地千差万别的气候,形成了多样独特的气候条件。西藏东南部海拔较低的地区气候较为温暖,年平均气温为8℃左右;西部及北部草原和高山地带气温寒冷。避开寒冷的季节,5月~10月是去西藏旅游的最佳季节。
由于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尘埃和水汽含量少,使得西藏成为了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比同一纬度的平原地区多1倍或1/3。与相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相比较,西藏气温偏低,但由于太阳辐射强烈,日出后地表升温快,即使在冬季,只要有阳光就会感到温暖如春;同时,又因空气稀薄,热量散失快,降温迅速,因此造成较大的日夜温差。
西藏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干季和雨季的分界非常明显,而且多夜雨。夜雨主要出现在夏季,能在炎炎夏日给人们带去丝丝凉爽,但也可能给在西藏露营和徒步旅行的游客带来不小的麻烦。西藏每年10月~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20%,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干季”,也叫“风季”。在干季里,西藏降水量很少,常造成旱灾。5月~9月,降雨量比较集中,一般占全年降雨量的90%左右,降雨期间容易引发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也给藏地公路交通带来很大的威胁,这个季节去西藏旅游要特别留意天气情况,注意交通安全。
西藏的冬季主要是11月~次年2月,这段时间是西藏旅游的淡季,因为这段时间常发生暴风雪和雪后强降温等自然灾害,藏北地区比较严重。
西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从平均5000米一直下降到几百米,气候类型也随之从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转换为热带、亚热带。在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由于地势依次升高,气温便逐渐下降,呈现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特点。
04 行政区域
西藏自治区共设有6个地区、1个地级市和73个县(市区)。6个地区分别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林芝地区、那曲地区、阿里地区和昌都地区;1个地级市为拉萨市。
05 民族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小的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区,藏族人口占全国藏族人口总数的45%。除了藏族外,西藏自治区还居住有门巴族、珞巴族、汉族和回族等民族以及夏尔巴人等。
06 语言
藏语,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四个地区,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四个国家也有人使用藏语进行交流。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成三大方言:卫藏、康和安多方言,三种方言的差异极大,有不少人甚至互相都听不懂。
藏族的外来语大多使用汉语的发音。很多藏族人只会说藏语,不能读写,不是因为不识字,而是因为藏语分俗语和禁语,老百姓说的都是俗语,而禁语类似于汉语中的文言文,是书面文字,很多藏族人都不会说,也无法读写。
07 宗教
藏族人民对于宗教的信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在佛教还没有传入西藏之前,藏族人民大多信奉的是一种原始宗教——苯教。公元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与唐朝的文成公主,佛教才逐渐在西藏地区兴起。
公元755年,赤松德赞即位后,为了护持佛法,曾强迫苯教教徒更改信仰,苯教从此在西藏地区受到了很大的压制。赤松德赞广建佛寺,大量翻译经书,并延聘印度高僧寂护、莲花生前来弘法。莲花生将印度的密教融合原有的苯教,创造了“藏密”。从此,西藏的佛教深受印度影响,渐渐地成为了与西藏地方形式息息相关的宗教。
10世纪后期,佛教逐渐在吐蕃复兴,并发展成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从11世纪开始陆续形成各种支派,到15世纪初格鲁派形成,藏传佛教的派别分支才最终定型。藏传佛教各教派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前期四大派和后期的格鲁派等。格鲁派兴起后,噶当派则并入格鲁派不再单独存在了。
08 民族风俗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通的一种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和忠诚的意思。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也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
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会敬酒,一般敬的都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酒水,度数15度~20度之间。用青稞酒敬客人,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斟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若是喝酥油茶,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礼貌。
西藏的丧葬习俗受到藏传佛教或苯教的深刻影响,这里几乎存在着世界各民族的丧葬习俗——土葬、火葬、塔葬、天葬、水葬、崖葬、树葬、石棺葬和附寄葬等。每一种葬俗都有其存在的特定时间、范围和意义。
禁忌在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西藏也不例外。西藏禁忌也算得上是西藏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了解一下西藏的禁忌,不但能让游客长知识、长见识,最关键的是在西藏的快乐旅途中,不至于因为一些禁忌而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 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杀生,受戒的佛教教徒在这方面更是严格禁止的。
· 藏族同胞忌讳别人搭上自己的肩膀,忌讳别人吐唾沫、拍手掌,更不能用手摸别人的头顶。
· 不可用别人的杯子和碗喝茶,忌用单手递接物品。主人倒茶时,客人必须双手把茶碗向前倾出,以表敬意,主人敬的茶不能一口干完,客人饮用后,主人会很快添上,除非客人以手盖碗表示不能再饮为止。客人告辞时,茶碗里的茶不能全喝完,这是表示对主人的一种尊敬和礼貌。
· 进入藏民的帐篷、居室不能用脚踩门槛,进入藏民的帐房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不得混杂而坐。
· 藏族家里有病人或妇女生育时,门前都做了标记,有的会在门外生一堆火,有的在门口插上树枝或贴一红布条,外人见到这些标记,切勿进入。
· 走路时,不要抢在他人的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有喝不作响、嚼不出声、食不满口等规矩。吃饭时,不要谈论狗肉,藏族人忌讳吃狗肉。
· 遇到寺庙、玛尼堆和宝塔等,必须顺时针绕行,信仰苯教的则逆时针绕行。
· 在寺庙内要肃静,就坐时身子要端正,切忌坐活佛的座位,忌在寺院附近喧哗。
·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翻越山口、峡谷时忌大呼小叫。
· 未经同意不能进入寺庙的佛殿,这在一些偏远的寺庙尤为重要。在寺庙不能敞胸露怀,不可以吸烟,庙内物品观看无妨,但不能擅自触摸佛像、经书以及拍照,有些密宗佛殿禁止女性进入。
· 对于天葬,多数老百姓忌讳生人观看,西藏政府和旅游机构都不鼓励游客去看天葬。藏族人尤其是死者的家属,不愿汉族人观看,这是民族习惯也是人之常情。
· 在藏区偶见身挂红、黄或绿布标的牛羊徜徉于郊野,是不能随意驱赶和伤害的,那是藏民敬神的祭品。
09 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西藏“问候”游客们的一种特殊方式。青藏高原赐予了人们最耀眼的阳光和最通透的蓝天,同时,也给人们带去了稀薄的空气,这是每一个去往西藏的人所要面临的考验。
高原反应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
· 刚到达高原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地感觉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这种现象并不是说不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保护自己,这种症状便会慢慢好转。
· 如果是坐飞机,高原反应会在12~24小时内产生,所以刚到达高原时,不要做剧烈运动,应马上休息,一旦感觉到高原反应就需要更多时间去适应。刚到西藏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澡,以免受凉引起感冒,因为感冒在缺氧的状态下是很难痊愈的。
· 进藏后多吃碳水化合物和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多吃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晚餐不要吃得太饱,更不要抽烟喝酒。
· 人们常常用吸氧的方式来缓解不适,虽然吸氧可暂时控制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复出现,反而会延缓适应高原的时间。假如高原反应不是很严重的话,最好不要吸氧,以免形成依赖。
· 在西藏期间,不宜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身体负荷不宜过重,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一般要到一周后才能逐渐增加一定的活动量。
·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进入藏区后,高原反应症状如果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休息的时候也十分明显的话,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的病人需要大量吸氧,并在药物的控制下,应迅速转送至低海拔地区。
10 出行准备
西藏地理气候环境比较特殊,所以游客在入藏旅游前一定要配置一些适合西藏当地特殊环境的旅行装备,特别是自助旅行的游客。并不是说去西藏带的装备越多自己的安全系数就会越高,其实去西藏没必要带很多行李,以免给自己添加不必要的负担,只要带上必备品就可以了。原本沉重的背包在高原空气稀薄的地方,会变得更加沉重。建议游客们尽量携带一些轻便实用的物品,尽量不要把用不着的东西背上高原。
1.背包
一般背包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是打算去的地方来决定背包的大小。如果要去比较偏远的地方,或者去参与一些野外活动,如转山、转湖、徒步野营或者登山的话,那就需要携带容量比较大的户外旅行背包。若不是长期旅行,则没必要带太大的背包,50升左右的背包就足够了。另外,游客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小包,用来装一些旅途的必备品,如食物、药品、现金和证件等,在行走途中随时可能会用到这些东西。携带小包的游客不要把包放在身后,到了城镇里要多加小心,包最好不要离身。如果在旅途中选择包车或者托运车,最好是带一些编织袋,把行李包裹起来可以防水防尘。
2.睡袋
如果是打算野外露营,睡袋是必不可少的,防潮垫也最好带上,有些地方即使有睡袋,也不能直接睡地上。如果不打算野外露营,行程中也不涉及特别偏远的地方,则可以不用准备睡袋。7、8月份进藏带上一个1千克重的鸭绒睡袋就足够温暖了,买80%以上含绒量的,压缩后体积和大可乐瓶差不多,携带非常方便。
3.服装
西藏气温昼夜温差很大,而且整体气温比内地同纬度地区要低很多,尤其是在山口和高海拔地区,风很大,雨雪也会来得很突然,所以在衣服方面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行囊中最好备上一年四季的衣服,如果想到珠峰大本营露营,到纳木错看日出,到阿里、藏北探险,羽绒服是一定要携带的,保暖的抓绒衣也不可缺少。在阿里地区,即使是炎热的夏季,一般到了晚上温度都降到了0℃左右,山口地区会更冷。西藏7、8月间各个地区的雨水会比较多,最好准备一套具备防水功能的上衣、裤子和鞋子,内衣裤和袜子也可以多带几件备用。拉萨地区夜间多急雨,而林芝等地区的降雨更加频繁。
4.鞋子
不管去哪里旅行,都需要一双好鞋。如果打算徒步或登山,一定要选择硬底高帮、带防水功能的登高鞋,旅途中路面往往不怎么好走,高帮鞋不容易进沙石,还能减轻行走时脚部的疲劳,保护脚踝避免崴脚。如果只是一般的长途旅行,则选择一双普通的爬山鞋就可以了。如果只打算在城际间观光游玩,则选择一双舒适的平底鞋就足够了。另外,建议携带一双凉鞋或是塑料拖鞋,当遇到需要蹚水过河的情况时,可以派上用场。
5.其他
一份详细的地图对于背包客来说是再必需不过的;如果是喜欢摄影的游客可以带上一个指南针,用它来明确一下日出和日落的方向;GPS对于自驾游的朋友是最需要的,特别是到达无人区,它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西藏的天气干燥,游客可以自备一个水壶,最好是那种方便携带、耐热、抗摔、轻便的,可以随时给自己补充水分。另外,还可以随身携带一支唇膏,对防止嘴唇干裂很有用。
在西藏高海拔的地区,紫外线和冰雪反射的光都很容易刺伤眼睛,所以备上一副好的太阳眼镜也是必需的。高原上气候多变,带上一定宽沿的遮阳帽可以防晒、防风和防尘。另外,在手部脸部等暴露在外面的皮肤最好是涂上高指数的防晒霜。
西藏部分景点位于山洞之中,只有依靠电筒或头灯来照明,部分佛堂的灯光也比较暗,如果想要仔细观察那里的壁画或雕塑,就需要自己携带电筒或头灯用以照明。
卫生用品可以带上毛巾、牙刷、牙膏、刮胡刀、纸巾、肥皂、洗发水、防晒霜、护肤品、口罩和手套等必备品。
药品可以带上感冒药、外伤药、营养药、防治高原反应的阿司匹林片、氧气袋或氧气瓶、红景天等,还可以备上点清热药、肠胃药、消炎药、晕车药、创可贴、风油精和眼药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