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城台北:坐捷运悠游25个老地标
- 林鸿纬
- 1310字
- 2021-03-24 02:56:06
台北二二八纪念馆
台湾广播史的源头
位于台北市二二八公园内的台北放送局,大约是在1931年左右(日昭和六年)完成。由日本建筑师栗山俊一负责设计规划,日治时期称作“台北放送局本部”。在国民党政府迁来台湾后,持续总管台湾各项广播业务。
所谓放送局,有点像是现在的广播单位。放送、放送,可不是现在的快乐或赠品大放送,而是一种具有政治性意义的教育与倡导。提到帝国与殖民主义的传播,除了实质上的政治入侵之外,政令倡导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而当时日本总督似乎也很重视这个部分,所以才把台北放送局建立在此。它就夹在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府(“总统府”)与总督官邸(台北宾馆)之间,总督每天上下班都不得不望它一眼。
从历史脉络来看,台北放送局算是台湾广播事业的重要开端,先后改名为“台湾广播公司”与“中国广播公司”。
1947年发生的二二八事件,因为台湾广播公司负责政令宣导等重要工作,而在该次事件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基于此,1996年台北市政府遂将其命名为“二二八纪念馆”。此后,除了静态展览之外,音乐会等或追思哀悼活动,也多在这里举行。
兴亚式建筑
一般来说,台北放送局算是一种兴亚式的建筑风格。何谓“兴亚式”?依据字面翻译,是一种复兴亚洲艺术的建筑风格,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大东亚风格。兴亚式建筑风格,盛行于1903年至1904年左右,是因应殖民主义逐渐成熟的建筑形式。
别小看这些装饰,它们在日治时期可是用来烙印殖民地专用的。
回顾日治时期,当日本的殖民策略逐渐成熟时,便提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所谓的“共荣”,只是一种美化殖民的说法而已。而兴亚式建筑,就是要烙印于殖民地的一种风格样式。简单说,日本统治了台湾,并建了所谓兴亚式建筑在这块土地上,不只是种宣传教育,更彰显殖民者的优越感,感觉就像是来到你的领土上插旗子一样。
这种作为政治目的的建筑形式,有别于之前所谓希腊古典建筑或是罗马建筑风格。他们不愿意再去刻意模仿,而是要重现值得骄傲的大东亚风格。此时的想法是,古典希腊的美感有何重要?唯有大东亚固有的传统造型、颜色、装饰,才是最好的。
以褐色的瓷砖围绕着窗户四周,有点像是折中主义建筑的做法。这种朴素拼花瓷砖的装饰手法,与台北市中山堂很像。
使用台湾立体图像与玉山曲线做成的馆名石,后方就是台北放送局。
那么在当时的日本人眼中,哪些元素是值得骄傲的大东亚风格?不知道是荣幸还是不幸,中国古典建筑中的苏州风格被派上用场!在兴亚式的建筑里面,你可以看到常见的马头墙,也可看到古典大屋顶所特有的琉璃瓦。至于,为何日本人当时会看上此等中国传统语汇似乎不可考,倒是有些学者感性地推论,这是一种苏州情结。
原本以为台北放送局至少是市定古迹的层级;但是看了古迹名册,也到台北市政府的相关网站查了,确定它不是古迹,也不具有历史建筑身份!
仔细阅读台北放送局,很容易深刻体会到,政治力一旦介入建筑空间,其背后用意往往借由建筑本身透露出来。这故事现在看来,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运用诸多建筑语汇并加以结合,就是当时日本人心中所谓的兴亚式。
阶梯状的马头墙是苏州常见的建筑语汇。左侧的油压电梯,是之后二二八纪念馆修复工程中增加的。
坐落在台北放送局之前的,是抽象的石雕作品《大地与母亲》。从这个角度看,具有女性背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