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医院站

台北宾馆

我心目中的台湾总督官邸

台北宾馆在鸿纬心目中,可说是全台湾最美丽的日治时期建筑;若要说它是所有台湾古迹之最,应该也当之无愧。

2009年年底,接受委托前往台北宾馆做外墙修复的调查工作。看到这座建筑,难免拿起相机拍个不停,只顾着相机中的记忆卡容量是否足够;而宪兵队的主管也给足了面子,放任我一人独自在园区内游走大半天。基于礼貌,并没有对台北宾馆内部的装饰布置进行拍摄。

台北宾馆的前身

台北宾馆的前身,就是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官邸,兴建时间大约是在1899年至1901年间;一手主导的兴建者,是第四任的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儿玉总督推动总督官邸兴建的初衷,撇开官邸本身的功能性不谈,主要还是在建构象征性意义,像是总督威信的宣布、日本帝国主义威严的倡导等。在这样的前提下,“空间的威严”、“空间的气派”及“装饰的华丽”,成为总督官邸最初的设计概念。

台北宾馆的右侧立面。周围的回廊妥善运用,造就相当棒的采光与光影,促使其立面有更多的可看性。

¤建议大家,前往台北宾馆时,可以抱着阅读“空间文化形式”的态度,如此感受会更深刻一些。除了欣赏建筑物的美轮美奂之外,内部空间如“广间”“大小客室”“书斋”“居间”“接待室”等,以及广大的半户外空间,不妨想象当时的日本人为何需要这样的空间?是在什么样的动机之下,日本人开始学欧洲人过生活?

¤茶道不是日本人的传统?为何要开始尝试品酒?为何需要大型空间办宴会、舞会?台湾会比日本冷吗?那么多的壁炉是功能考虑?还是装饰或象征意义呢?

¤这一切,其实代表的尽是日本人当初接受现代化、走向西化的重要过程。因为有了文化、有了生活模式,才会造就那样的空间。而台湾作为当初日本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也展现出那样的空间文化形式。

那么是哪位建筑师协助儿玉总督完成这样的构想?是福田东吾与野村一郎联手完成的。这个阶段的总督官邸,通常会被归类为第一阶段,它大致是采取文艺复兴的样式进行建造;形式较具体者,包括砖石混合构造、左右不对称、大型木屋架贴石板瓦、外廊道等。

当然,以上会被归类为第一阶段,是因为后来总督官邸进行修建(扩建),产生了第二阶段。就在总督官邸使用十年之后,由于大型木屋架几乎都被白蚁蛀坏,再加上官邸的空间不敷使用,因而在1911年至1913年进行初次的修复、改建和增建工作。此后,即被归类为总督官邸的第二阶段。

特殊的屋顶形式让许多摄影同好花费不少时间捕捉。

天花板进行的是碳纤维补强工程。

室内门进行木门剥漆工程。

台北宾馆的神秘地下室。

第二阶段完成后的总督官邸规模,大致上如目前所见的模样。主要修改和扩建的项目,除了将原有的大型木屋架更改为钢骨构造、采用马萨式(Mansard Roof)屋顶之外,还包括了车寄空间(门廊)的扩建、阳台的扩建和三楼的增建;此外,还运用许多巴洛克的建筑语汇作为装饰,如柱式、花叶堆花、泥塑等,都是第二阶段的重点。除了建筑外观之外,内部装饰也是重点,而负责这次修建、扩建的建筑师,则是总督府营缮课的森山松之助。

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过程,所以更加凸显出台北宾馆在历史空间与文化形式的重要性。不论是第一阶段的福田东吾与野村一郎,或是第二阶段的森山松之助,都是日本早期深受西化教育影响的建筑精英;而台北宾馆作为日治时期的总督官邸,代表的是一种殖民过程与霸权侵略的具体象征,亦是一种当时日本人自以为文艺复兴或巴洛克风格,以及自诩为“进步”,并且在殖民地上实践的建筑作品。

光复后的台北宾馆

总督官邸在日治时期,除了经历两阶段的兴修记录之外,也进行了几次小形态的修复工程,但规模格局改变不大,在此就不再另行提出。

回顾施工中的台北宾馆

¤撇开建筑美学形式不谈,台北宾馆的构造称得上是“最强壮”的。因为,光以砖来说,应当属于古迹建筑中强度最高的。

¤一般而言,砖构造的古迹与历史建筑在进行植筋补强时,钻孔用的钻石钻头数量,庙宇大约会磨损两个,洋楼大概磨损三个,老街形态的街屋大概磨损一个,而台北宾馆竟然狠狠地磨损了将近100个,其中多数是在钻孔过程的摩擦中完全被破坏。

¤此外,台北宾馆的地下室高度大约只有一米左右,要在下面走动实在有点勉强。由此不难发现,昔日日本人对于殖民地官方建筑物的营造是多么讲究。传说这些有点像秘密通道的地下室,可通往不远处的总督府呢!但因为空间越来越低,越里面越暗,我们只好无奈地放弃往下钻了。

光复后的总督官邸,初期由台湾省主席作为官邸使用。至1950年改由“总统府”接收,并将其正式命名为“台北宾馆”;不久之后,又挪给台湾有关当局运用,因此成为接待外宾的重要地点,一直维持至今日。

台北宾馆在这段期间,除了内部曾进行少许维修装潢的工作之外,该建筑本体其实一直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结构败坏、白蚁入侵、外墙颜色老旧与脏污附着等,成了台北宾馆最主要的建筑问题,因而催生了2002年的台北宾馆修复工程。

车寄

¤车寄是日本建筑空间用语,即建筑物入口处有出挑阳台、露台或雨遮的部分。通常车寄都可以停靠车子,方便使用者进出时免被日晒雨淋。由于车寄在一栋建筑物中属于重要的入口位置,因此也常常成为装饰的重点。除了台北宾馆之外,台大医院旧馆、台北市中山堂等日治古迹的车寄,都有不错的装饰处理。

¤车寄空间除了功能性之外,往往也成为一栋建筑物的装饰重点。(以台北宾馆而言)请将视线探进车寄内的天花板,其线版与线条组成的图腾,像不像日本的“日”字?紧接着,车寄四周围的列柱,每个端点采取一方柱加一圆柱,四个角共八只柱子的方式,撑着二楼的阳台。这种做法的感觉是花哨些,若结构上的考虑则大可不必如此。不过重点并不只是柱子,而是柱子上的切割线条。柱子的切割线条,秾纤合度的比例一直延伸到二楼阳台,接着,聚集在女儿墙上的花瓶栏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视线的焦点位置,即二楼顶端的山墙与屋顶的老虎窗。这样的组成,我看根本就是一张脸吧。

车寄

凉场

凉场

凉场

¤正立面最右侧的三楼空间,日本人称为“凉场”,翻译过来大概是“露台”的意思。凉场虽然无法遮雨,却可以遮阳,瞧那个有点像是花架的东西多棒,它所投射出的光影充满意境呢!

¤现在虽然是以悠闲的态度看待凉场,但是它昔日的功能绝非仅止于此。以总督官邸整体建筑而言,凉场位于三楼高,又属角落处,算是一个最高的观景点(观察点)。因此,这座凉场除了可以让总督带着夫人优雅地坐下来喝喝下午茶之外,更是总督或日本皇室来台观赏阅兵大典的重要位置。换言之,这座凉场是不折不扣、真正的权力核心所在呀!

修复台北宾馆的文化意义

当年政府斥资将近5亿新台币(约1亿元人民币),为这栋美丽的建筑进行修复工程,范围包括建筑本体、周围附属建筑物、前后庭院以及四周围墙。何其有幸,当时能够参与这个古迹界的修复盛典。有位前辈甚至这样告诉我:“若没有参与这场修复工程,出去别说你会修古迹!”听起来有些夸大其词,不明白这位前辈何以有此自信,现在想想,其实不无一番道理。

植筋补强

运用钢筋混凝土的原理,将类似钢筋的碳纤维棒或不锈钢拉力棒,植入古迹建筑的结构体中,并填入环氧树脂系材料,促使原结构物能够具有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性强度。

这是当初台北宾馆进行植筋补强的照片。施工人员从屋顶层,自结构体往下钻,然后进行补强。照片中施工人员手中拿的,就是要植入的碳纤维螺杆。

以台湾目前尚存的日治时期古迹而言,台北宾馆不论在工法技艺的运用、形式的呈现、装饰的复杂程度,乃至于在学术研究上的价值,都算是最具经典意义的案例。作为日治时期的总督官邸,并且在1901年就已经完成的个案,对后来日本政府在台湾的诸多建设工作,亦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

简单说,该建筑物的落成对台湾总督府营缮课而言,就像是学长(或长官)在殖民地上完成的成功个案,而学弟们或后辈则相当有“共识”地向往着自己能够朝向这样的目标迈进。它是殖民建设的前锋,也是经典中的经典。

因此,若要将台北宾馆视为台湾日治时期古迹之最,一点也不为过!然而,远远超出台北宾馆建筑本身的,莫过于无可取代的学术研究价值了。

换个角度看,车寄空间与后面的山墙以及屋顶老虎窗的关系,其实是这个样子的。

在鱼眼镜头下,台北宾馆更显得气势非凡,充满日本风味的欧式庭园建筑映入眼帘,美哉!

照片中的屋顶形式,一般称为“马萨式屋顶”,是法国人马萨氏发明的。内部屋架为五角形,主要特征为弯折曲线多、看似挤压拱起状,因而造就更多元、更立体的屋顶形式。除了马萨式屋顶之外,正中央的老虎窗做法更是一绝,可说是几乎完美的线条比例。

回廊的内部,走到这儿突然有种庭院深深的感慨:当下我站的地方,以前的台湾总督也曾经站在这里。

有百年历史的拼花地板,各位朋友前往记得蹲下来摸摸它,感受其历史能量。

台北宾馆四周回廊是由连续拱圈与古典双柱式组成。它不仅是回廊而已,还是一种威权秩序的象征。

二楼顶板的山墙装饰、圆拱窗顶的叶饰泥塑,都是在1913年间增加的,因而有人将台北宾馆归类为巴洛克建筑。

台北宾馆的背向立面,回廊外有一大平台,足以让昔日台湾总督举办宴会使用。

关于建筑风格的分类

¤台北宾馆的正立面,看来似乎左右对称,但是左右两端点又不是真正对称,你认为这是什么形式的建筑物?它是古典主义?仿古典?或是文艺复兴?还是希腊式?请相信我,别再为了这恼人的建筑风格、分类方式头痛了,台北宾馆就是台北宾馆。这栋日治时期的总督官邸,可是那个非常时代的特殊空间产物,它所具现的是一种建筑形式与空间文化融合的过程。

¤我在一些古迹修复工地或相关场合时,不时会遇到学生们来参访,他们总是“这应该是文艺复兴建筑吧?”“不是,应该是巴洛克样式!”……如此你一句、我一句争论不休,却忽视了建筑本身的美感与意义。

¤请容我再次强调,在欣赏老建筑时,真的无须太在意建筑类别,尤其是日治时期的古迹。更何况美感是来自建筑空间本身,而不是这些分类名词,更不会因为它被归类为巴洛克建筑就变得美丽。而台湾学界惯用的建筑风格分类方式,其出发点仅是方便学术分类或做研究之用,以及早期对于形式主义分析的局限所导致。